http://..org/
一秒記住【無錯】,精彩小說隨時閱讀,手機用戶請訪問。
在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因此這一時期騎兵除速度占優外,其戰鬥力是遠不如腳踏實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騎兵到達目的地後,往往下馬作為步兵投入戰場。
在這麽一個前提下,在沒有鞍蹬的時代,騎士們更多的隻能夠作為騎馬步兵來使用。但是也有很多實力高超的騎士,確實是能夠在沒有鞍蹬的戰馬上進行騎射。
比如說匈奴人,在《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
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雖然說匈奴人的說法很多,但是麽,這些說法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匈奴人善於騎術,要不然也很難做到作為一個遊牧民族發展下去。
至於匈奴人的騎術能力如何,則是能夠從一個著名的曆史典故——“胡服騎射”能夠窺視一斑。
“胡服騎射”,是指戰國時趙武靈王為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的故事。
這個典故的記載,來自於《戰國策?趙策二》記載:“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以及《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製,習騎射”。
當時所謂的“胡服”,是指類似於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稱“胡服”;“騎射”指周邊遊牧部族的“馬射”(騎在馬上射箭),有別於中原地區傳統的“步射”(徒步射箭)。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軍裝,逐漸改進為後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了戰爭方式由“步戰”向“騎戰”發展的趨勢,為國家的穩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實行胡服,趙國建立起以騎兵為主體的一支軍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即刻顯示出威力來。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趙國就向侵略趙國已久的中山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寧葭(今河北獲鹿縣北)。又西攻胡地,到達榆中(今內蒙古河套東北岸地區),“辟地千裏”,林胡王向趙貢獻良馬以求和。趙武靈王讓代地的相趙固專主管所占領的胡地,向內地提供騎兵。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分三路大軍進攻中山國,奪取了中山國的丹丘、華陽、鴟之塞、鄗、石邑、封龍、東垣等地。中山王獻4邑請和,趙軍才停止攻擊。趙武靈王決心要滅掉中山,於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繼再攻中山,到趙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終於最後滅掉中山,把中山王遷到膚施(今陝西綏德縣東南)。
趙國在加緊進攻中山的同時,還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擊,“攘地北至燕、代”。向西邊林胡、樓煩用兵,到達雲中、九原,並且增設郡縣。
盡管,胡服騎射不能夠完全體現出匈奴騎士在這個時期的騎術如何,但是作為大型的遊牧民族,匈奴人自身也擁有著胡服的概念。這在某個意義上,也算是匈奴人精於騎射作戰的表現。而胡服的重要作用,就是讓中原傳統的戰術,逐步發展成更加全麵的作戰方式。騎士在這個時期,也不再是無法與敵人正麵交戰的附庸兵種。
在漢武帝時期,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優良的戰馬,矯健的騎士,堅固的盔甲,加上鋒利無比的兵器。
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平時是作為交通工具,戰時則成為戰馬。從出土實物看,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再配上禦馬工具——馬籠頭和馬鞍,大大增強匈奴軍隊的戰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盡為甲騎”、“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的相關記載當中,匈奴兵器“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考古發掘資料與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發掘情況顯示,兵器一般出土於男性墓葬中,以銅、鐵、骨、木質地為主,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
匈奴人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強大的匈奴騎兵。
這個時期的匈奴人,科技水平並沒有漢武帝時期那麽先進,但是也算是大秦帝國北方邊患大敵。
而在這方麵的科技層麵的斷層,主要是有可能來自兩個因素對於匈奴人的科技提升:
第一個,和親。
和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弊端。因為和親政策很有可能導致中原地區的先進技術外流。
所謂“和親”是指兩個對立民族停止戰爭,捐棄仇怨,轉而建立和平、友好、親睦的關係,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態,而是經由兩個民族的政治、軍事當局協商並用正式條約(口頭或文字)規定了的一種民族關係形態。
這種形態的建立非常不穩固,因為匈奴在和親之後,依舊不時大舉南下,尤其是以漢文帝時期繼續對匈奴和親,但是在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賢王背棄和親之約,率數萬大軍侵占河南地,並進襲上郡,殺略漢民,威脅長安。
這也在某個意義上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和親靠得住,母豬都會爬樹。
西漢王朝初期為和親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仍然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匈奴貴族得以豪華奢侈的生活,助長了他們的貪欲,所以西漢初年的和親大體是失敗的。
重點還不是這個,在和親過程中,繳納聘禮、貢物、迴賜及與之相關的互市等活動非常頻繁,必然會促進官方貿易和雙方經濟的發展,出嫁公主在和親過程中還帶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匠以及農作物稻種、農業器具等,又為北方少數民族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條件,補充了他們單一脆弱的牧獵經濟,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由遊牧經濟向定居經濟的轉化,縮短了北方少數民族同漢族間在生產生活上的差距。
“出嫁公主在和親過程中還帶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匠以及農作物稻種、農業器具等。”這一句話確切表明了一點,那就是匈奴人在漢武帝時期的國力巔峰,主要就是因為和親才會達到這個效果。
當然,這個情況不是絕對的。
這也引出了匈奴人在技術方麵,短期得到飛躍性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
那就是秦末漢初的戰亂。
戰亂當中,大秦帝國為了平定叛亂,讓王離,渉間以及蘇角等北疆軍團將領率軍南下,結果在巨鹿一戰當中大敗虧輸,全軍覆沒,這也導致了長城地區的防務空虛。
匈奴人在這一段時期,在冒頓的統率下,襲擊東胡,滅之,迅速西近,又攻滅月氏,這時大約正是秦二世末期即大澤鄉起義之時。冒頓之後繼續吞並其他部落如零丁及西域諸國,最終統一了所有的北方草原地帶,東西萬餘裏,控弦之士四十萬。大約在向西北擴張的同時匈奴掠取了被秦將蒙恬占領的河南地,隔故塞與中國相望,並不時入侵中國邊郡。
這兩個情況看起來不搭邊,但是也就是因為長城的防務空虛,才會導致匈奴人入侵北方邊郡掠奪人口以及文明產物,迅速拉近了雙方之間的科技差距。
……
在胡服騎射之後,騎士部隊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而且逐漸占據了相當的部隊編製。
在《漢書》當中有一個記載:“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攻朝那塞,殺北地都尉昂。上乃遣三將軍軍隴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於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威侯赤為內使,欒布為將軍,擊匈奴。匈奴遁走。”
從這個記載當中說明了此時漢軍的騎兵在單場戰役中的參戰規模和所占兵力比例明顯增大,已經不再僅僅擔任輔助作用了,而引起了這個情況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西漢王朝在這個時候,已經有效提升了騎士部隊的作戰能力。
要不然,以當其時的環境而言,騎士部隊就算是編製再多,都很難在對抗匈奴的戰鬥當中,起到足夠的作用。
雖然沒有足夠的資料表明,到底是發生了什麽樣的變故,導致漢朝的騎兵重要性一下子提升這麽多,但是無法否認的事情是,在漢武帝時期,騎士部隊的作戰能力已經相當成熟,要不然也不會出現以下幾個對於這一段時期的騎兵部隊作戰描述(這些內容主要出自《史記》):
“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衛青將三萬騎,出高闕。”
“右賢王以為漢兵不能至,飲酒醉。漢兵出塞六七百裏,夜圍右賢王。”
“其明年春漢複遣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餘萬騎,乃再出定襄數百裏擊匈奴。”
“其明年春,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裏,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驃騎將軍複與合騎侯數萬騎出隴西、北地二千餘裏,擊匈奴,過屠延,攻祁連山,得胡首虜三萬餘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餘人。”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出將各五萬騎,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而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12“秋,蝗。遣浚稽趙破奴二萬騎出朔方擊匈奴,不還。”
“夏五月,貳師將軍三萬騎出酒泉,與右賢王戰與天山,斬首虜萬餘級。”
“四年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發天下七科謫及勇敢士,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因杼將軍公孫敖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遊擊將軍韓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強弩都尉路博德步兵萬餘人與貳師會。”
“冬,遼東烏桓反,以中郎將範明友為度遼將軍,將北邊七郡,郡二千騎擊之。”
這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在對抗外族,尤其是遊牧民族的作戰當中,騎士部隊已經成為相當重要的編製,甚至是主力。
要不然,就算是以綜合部隊的作戰能力而言,都有可能出現打得過但是
一秒記住【無錯】,精彩小說隨時閱讀,手機用戶請訪問。無錯高速首發定秦曲最新章節,本章節是第上438章騎士部隊(上),地址為.html,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
一秒記住【無錯】,精彩小說隨時閱讀,手機用戶請訪問。
在沒有鞍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於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並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因此這一時期騎兵除速度占優外,其戰鬥力是遠不如腳踏實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騎兵到達目的地後,往往下馬作為步兵投入戰場。
在這麽一個前提下,在沒有鞍蹬的時代,騎士們更多的隻能夠作為騎馬步兵來使用。但是也有很多實力高超的騎士,確實是能夠在沒有鞍蹬的戰馬上進行騎射。
比如說匈奴人,在《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
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雖然說匈奴人的說法很多,但是麽,這些說法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匈奴人善於騎術,要不然也很難做到作為一個遊牧民族發展下去。
至於匈奴人的騎術能力如何,則是能夠從一個著名的曆史典故——“胡服騎射”能夠窺視一斑。
“胡服騎射”,是指戰國時趙武靈王為了國家的強大,推行“胡服”、教練“騎射”的故事。
這個典故的記載,來自於《戰國策?趙策二》記載:“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以及《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製,習騎射”。
當時所謂的“胡服”,是指類似於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相同,所以俗稱“胡服”;“騎射”指周邊遊牧部族的“馬射”(騎在馬上射箭),有別於中原地區傳統的“步射”(徒步射箭)。從此,使軍隊中寬袖長衣的正規軍裝,逐漸改進為後來的衣短袖窄的裝備。從而順應了戰爭方式由“步戰”向“騎戰”發展的趨勢,為國家的穩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實行胡服,趙國建立起以騎兵為主體的一支軍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即刻顯示出威力來。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趙國就向侵略趙國已久的中山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寧葭(今河北獲鹿縣北)。又西攻胡地,到達榆中(今內蒙古河套東北岸地區),“辟地千裏”,林胡王向趙貢獻良馬以求和。趙武靈王讓代地的相趙固專主管所占領的胡地,向內地提供騎兵。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分三路大軍進攻中山國,奪取了中山國的丹丘、華陽、鴟之塞、鄗、石邑、封龍、東垣等地。中山王獻4邑請和,趙軍才停止攻擊。趙武靈王決心要滅掉中山,於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繼再攻中山,到趙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終於最後滅掉中山,把中山王遷到膚施(今陝西綏德縣東南)。
趙國在加緊進攻中山的同時,還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擊,“攘地北至燕、代”。向西邊林胡、樓煩用兵,到達雲中、九原,並且增設郡縣。
盡管,胡服騎射不能夠完全體現出匈奴騎士在這個時期的騎術如何,但是作為大型的遊牧民族,匈奴人自身也擁有著胡服的概念。這在某個意義上,也算是匈奴人精於騎射作戰的表現。而胡服的重要作用,就是讓中原傳統的戰術,逐步發展成更加全麵的作戰方式。騎士在這個時期,也不再是無法與敵人正麵交戰的附庸兵種。
在漢武帝時期,匈奴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優良的戰馬,矯健的騎士,堅固的盔甲,加上鋒利無比的兵器。
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雙重角色,平時是作為交通工具,戰時則成為戰馬。從出土實物看,匈奴馬匹身體略矮,頭部偏大,應屬於蒙古馬。蒙古馬雖不十分高大,但體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動迅速,非常適應高原環境,再配上禦馬工具——馬籠頭和馬鞍,大大增強匈奴軍隊的戰力。《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兵“盡為甲騎”、“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在張嘉師原來所在的世界的相關記載當中,匈奴兵器“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考古發掘資料與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發掘情況顯示,兵器一般出土於男性墓葬中,以銅、鐵、骨、木質地為主,主要有弓、箭鏃、弩機、刀、劍、戈、矛、斧、流星錘等。
匈奴人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護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勁、更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機動靈活而又強大的匈奴騎兵。
這個時期的匈奴人,科技水平並沒有漢武帝時期那麽先進,但是也算是大秦帝國北方邊患大敵。
而在這方麵的科技層麵的斷層,主要是有可能來自兩個因素對於匈奴人的科技提升:
第一個,和親。
和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弊端。因為和親政策很有可能導致中原地區的先進技術外流。
所謂“和親”是指兩個對立民族停止戰爭,捐棄仇怨,轉而建立和平、友好、親睦的關係,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態,而是經由兩個民族的政治、軍事當局協商並用正式條約(口頭或文字)規定了的一種民族關係形態。
這種形態的建立非常不穩固,因為匈奴在和親之後,依舊不時大舉南下,尤其是以漢文帝時期繼續對匈奴和親,但是在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賢王背棄和親之約,率數萬大軍侵占河南地,並進襲上郡,殺略漢民,威脅長安。
這也在某個意義上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和親靠得住,母豬都會爬樹。
西漢王朝初期為和親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仍然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匈奴貴族得以豪華奢侈的生活,助長了他們的貪欲,所以西漢初年的和親大體是失敗的。
重點還不是這個,在和親過程中,繳納聘禮、貢物、迴賜及與之相關的互市等活動非常頻繁,必然會促進官方貿易和雙方經濟的發展,出嫁公主在和親過程中還帶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匠以及農作物稻種、農業器具等,又為北方少數民族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條件,補充了他們單一脆弱的牧獵經濟,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由遊牧經濟向定居經濟的轉化,縮短了北方少數民族同漢族間在生產生活上的差距。
“出嫁公主在和親過程中還帶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匠以及農作物稻種、農業器具等。”這一句話確切表明了一點,那就是匈奴人在漢武帝時期的國力巔峰,主要就是因為和親才會達到這個效果。
當然,這個情況不是絕對的。
這也引出了匈奴人在技術方麵,短期得到飛躍性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
那就是秦末漢初的戰亂。
戰亂當中,大秦帝國為了平定叛亂,讓王離,渉間以及蘇角等北疆軍團將領率軍南下,結果在巨鹿一戰當中大敗虧輸,全軍覆沒,這也導致了長城地區的防務空虛。
匈奴人在這一段時期,在冒頓的統率下,襲擊東胡,滅之,迅速西近,又攻滅月氏,這時大約正是秦二世末期即大澤鄉起義之時。冒頓之後繼續吞並其他部落如零丁及西域諸國,最終統一了所有的北方草原地帶,東西萬餘裏,控弦之士四十萬。大約在向西北擴張的同時匈奴掠取了被秦將蒙恬占領的河南地,隔故塞與中國相望,並不時入侵中國邊郡。
這兩個情況看起來不搭邊,但是也就是因為長城的防務空虛,才會導致匈奴人入侵北方邊郡掠奪人口以及文明產物,迅速拉近了雙方之間的科技差距。
……
在胡服騎射之後,騎士部隊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而且逐漸占據了相當的部隊編製。
在《漢書》當中有一個記載:“十四年冬匈奴謀入邊為寇,攻朝那塞,殺北地都尉昂。上乃遣三將軍軍隴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於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威侯赤為內使,欒布為將軍,擊匈奴。匈奴遁走。”
從這個記載當中說明了此時漢軍的騎兵在單場戰役中的參戰規模和所占兵力比例明顯增大,已經不再僅僅擔任輔助作用了,而引起了這個情況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西漢王朝在這個時候,已經有效提升了騎士部隊的作戰能力。
要不然,以當其時的環境而言,騎士部隊就算是編製再多,都很難在對抗匈奴的戰鬥當中,起到足夠的作用。
雖然沒有足夠的資料表明,到底是發生了什麽樣的變故,導致漢朝的騎兵重要性一下子提升這麽多,但是無法否認的事情是,在漢武帝時期,騎士部隊的作戰能力已經相當成熟,要不然也不會出現以下幾個對於這一段時期的騎兵部隊作戰描述(這些內容主要出自《史記》):
“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衛青將三萬騎,出高闕。”
“右賢王以為漢兵不能至,飲酒醉。漢兵出塞六七百裏,夜圍右賢王。”
“其明年春漢複遣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餘萬騎,乃再出定襄數百裏擊匈奴。”
“其明年春,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裏,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驃騎將軍複與合騎侯數萬騎出隴西、北地二千餘裏,擊匈奴,過屠延,攻祁連山,得胡首虜三萬餘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餘人。”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出將各五萬騎,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而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12“秋,蝗。遣浚稽趙破奴二萬騎出朔方擊匈奴,不還。”
“夏五月,貳師將軍三萬騎出酒泉,與右賢王戰與天山,斬首虜萬餘級。”
“四年春正月,朝諸侯王於甘泉宮。發天下七科謫及勇敢士,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因杼將軍公孫敖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遊擊將軍韓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強弩都尉路博德步兵萬餘人與貳師會。”
“冬,遼東烏桓反,以中郎將範明友為度遼將軍,將北邊七郡,郡二千騎擊之。”
這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在對抗外族,尤其是遊牧民族的作戰當中,騎士部隊已經成為相當重要的編製,甚至是主力。
要不然,就算是以綜合部隊的作戰能力而言,都有可能出現打得過但是
一秒記住【無錯】,精彩小說隨時閱讀,手機用戶請訪問。無錯高速首發定秦曲最新章節,本章節是第上438章騎士部隊(上),地址為.html,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