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董翳會在這麽一個時候率軍離開章邯,這一點不會太奇怪,但是在這麽一個情況下還捎帶上一個司馬欣,讓張嘉師還是有些難以理解。
對於張嘉師而言,董翳跟他有接觸,在這麽一個情況下,率軍離開章邯的身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司馬欣作為章邯的心腹,做出這樣的事情,還真的讓張嘉師覺得這麽一個事情不太可能。因為假如沒有他出現在這個地方,司馬欣可是跟董翳,章邯兩人一樣,成為關中地區的三秦王,先後湮滅在這個秦末亂世當中。
不過,既然張嘉師出現在這個地方,連董翳的命運都改變了,也就不差這麽一個司馬欣。大不了將對方打發到遼西郡,然後在詳細考慮該怎麽處理這個人。
當然這是後期的事情了,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怎麽樣救出被圍困的董翳與司馬欣兩人的部隊。
……
根據董翳寫給張嘉師的那一份竹簡上麵的內容,章邯麾下超過十萬人,連同五萬楚軍以及三萬章平所部,合計幾乎約達到二十萬人的部隊,圍攻董翳以及司馬欣手下的三萬餘人。
這也就是說,派出去救援的部隊,少了沒有什麽作用,多了則是很有可能會被背後的齊軍尾隨攻擊。
包括王離等人在內,都很清楚這個情況。
因為章邯反叛大秦帝國,張嘉師在這之前營造出來的優勢,至今已經算蕩然無存。麵對這個情況的張嘉師在某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是欲哭無淚。隻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多說什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本來按照情況而言,董翳以及司馬欣兩人,也不可能帶三萬兵力離開章邯的棘原大營。但是因為章邯數敗於楚軍,在章邯損兵折將之餘,剩下的數個將領當中的董翳,不露聲色的吞並了幾支中高級軍官幾乎傷亡殆盡的秦軍部隊。在這麽一個情況下,章邯軍有數支都尉或者是校尉幾乎全數陣亡的隊伍,被董翳趁機安插上自己的心腹。
作為長史的司馬欣,當然發現了這麽一個情況。但是他也沒有向章邯報告這種事情,而是幫董翳在暗地裏進行遮掩。
也許就是在這麽一個時候,司馬欣就生出了背離章邯的心思。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嘉師進行了一個嚐試的作戰方式。那就是讓他跟王離兩人的騎士部隊,一次突襲章平軍,讓董翳以及司馬欣兩人的部隊,能夠從突破口當中,撤出多少是多少。
張嘉師並不是不想派出主力部隊救援董翳跟司馬欣兩人的部隊,而是現在這個情況,無論是他還是王離,兩人的部隊都距離董翳以及司馬欣兩人的部隊較遠。派出主力部隊去救援,先不說步兵部隊的行進速度,光是這種幾乎傾巢而出的作戰方式,明顯更加不合適。
隻不過,當張嘉師說出了這麽一個想法之後,聽到這個想法的人員,很多都陷入沉默當中。不是說張嘉師這麽一個想法不可行,而是包括王離在內的人都知道,這種作戰方式,會讓突擊敵軍的騎士部隊傷亡慘重。
畢竟敵軍可不是一般的部隊,先不說應該成長了不少的楚軍,光是章邯麾下的那一支部隊,雖然戰鬥意誌大受削弱,但是用騎兵來衝擊對方,很明顯會付出相當大的傷亡作為代價。
在某個意義上,沉思著的人都知道,這種代價用來救出董翳以及司馬欣的一部分部隊,完全得不償失。
隻不過,第一個讚同張嘉師的人不是其他人,而是陳平這個相國。
陳平知道,現在的張嘉師不可能沒有想到這方麵的問題,他既然提出了這個想法,更多的是為了讓以後的事情,在某個意義上好處理一些。
若是張嘉師這次放棄了董翳以及司馬欣,那麽以後有意跟張嘉師合作的人,說不定會因為這個事情而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所以這麽做的代價,固然是很大,但是出於張嘉師的考慮,他必須要這麽做。
想通了這一點的陳平,深深地看了張嘉師一眼:“王上已經越來越成熟了。他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但是他會不會衝動了一點,做出一些平很難想象的事情呢?”
也許陳平的猜測是正確的。但是在這麽一個時候,陳平站起來,堅決的說道:“諸位,王上說的有理,董將軍以及司馬長史的事情,我們絕對不能夠坐視。若是我們坐觀董將軍以及司馬長史被消滅,那麽天下人會怎麽看待王上?說王上是一個刻薄寡恩之輩?”
陳平在說出這句話之後,接著說道:“平讚同王上的建議,但是不知道諸位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
說出了這句話之後,陳平身邊的孫頗暗地裏輕輕歎息了一句:“這件事情必須要去做是不假,但是我們付出的代價,不是一般的慘重。”
陳平以及一些實力不錯的人,自然也聽到了孫頗的歎息,他們再次陷入沉默當中。當一個事情,所付出的代價跟所得到的收獲不成正比,那麽就很有可能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但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孫頗也讚同了這個事情。
隨後則是王離以及渉間兩人在沉思一下之後,也讚同張嘉師的建議。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成為了定局……
……………………………………………………分割線……………………………………
在接下來的安排當中,王離軍以及遼東軍,集中幾乎所有騎士部隊,超過四萬人的騎兵,陸續集中到距離王離軍大營西南麵的地區。
而為了避免在混戰中誤傷自己人,張嘉師以及王離,在陳平的建議當中,讓這些騎士的頸脖以及左手手臂,分別幫上一塊紅色以及白色的麻布。
在中午的時分,四萬多人的騎士部隊終於集結完畢。在花了約半個時辰完成集結,休整之後,張嘉師親自指揮這一支部隊,以王離為副將,阮翁紹為先鋒,前往救援董翳以及司馬欣的部隊。
對於張嘉師打算親自率軍出征這一點,陳平等人很是反對,但是他們並沒有想到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張嘉師的意識,並不是張嘉師本人,而是白起。
白起很清楚張嘉師這一戰的重要性,也知道這麽一場大戰也不是讓張嘉師鍛煉作戰經驗的好時機。在強硬的要求下,張嘉師交出了身體的控製權。
而在這麽一個時候,張嘉師,或者是說白起,則是看了一眼趕來的韓信以及陳平等人,說道:“答應就交給你們了。”
“王上,你也不必這麽做啊,王將軍也足以應對這麽一個情況的發生。”陳平還是不死心的勸告張嘉師,因為陳平很清楚,一旦在這個一個關鍵時刻,張嘉師遭受到意外,整個遼東軍甚至是他們一起開闊出來的那一片天地,將會失去最重要的人。
控製著張嘉師身體的白起,很是感慨,因為陳平確實是為張嘉師為主,考慮很多事情。
但是白起沒有在這個時候妥協,因為,他知道陳平也許是看輕了這一戰所帶來的影響。
董翳以及司馬欣死不死,白起絲毫不放在心上,盡管對方兩人是三秦王的其中兩個,但是這又能代表什麽?
他很清楚,在這麽一個情況下,不給章邯以及項羽兩人的部隊帶來重創,恐怕一旦對方跟齊軍以及其他諸侯聯軍一起夾擊兩支部隊,那麽在這個情況下,張嘉師跟王離即使是有通天徹地之能,都隻有飲恨敗退這一條道路。
既然如此,白起不可能讓這個情況出現。哪怕是他將整個北方軍團的騎士部隊都拚光了,都得讓楚軍跟章邯軍,遭受到重創。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白起才會一意孤行的控製著張嘉師的身體,強硬要求隨軍出征。
看到了張嘉師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迴的陳平,隻能夠默默地點了點頭。
他不知道張嘉師為何會在這麽一個情況下這麽堅決。他更沒有想到過,張嘉師會被白起靈魂附體。他要做到的就是為張嘉師看好他們的“家”。
在這個情況下,陳平點了點頭,說出一句讓張嘉師很是放心的話:“王上,隻要平還有一口氣,自然不會讓那些宵小之輩攻破我們的營地。”
聽到了這句話的張嘉師,似乎很放心的說出一句話:“那麽,一切就麻煩你們了。”
……
看著四萬騎兵向著巨鹿方向而去,陳平的心思很是複雜。他不希望張嘉師親自加入到戰局當中。但是正如張嘉師所堅持的那樣,他很難說服張嘉師。
而在這個時候,有點疑惑的韓信策馬靠近陳平,小聲說道:“相國,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到,王上在今天有點奇怪?”
“韓都尉,你說的是?”陳平雖然不是一個手無搏雞之力的文士,但是對於一些事情,他還是不太清楚。
韓信思考了一段時間,說出了一句讓陳平還是比較能夠理解清楚的話:“相國,那就是盡管王上有什麽辦法壓製住那種氣勢,但是韓信很清楚,平常的王上不會流露出這種氣勢。”
陳平有些疑惑了,他就這樣看著作為張嘉師愛將之一的韓信。
“殺氣。王上身上流露出來的殺氣很是強烈。韓信自問,就連已故的蒙上將軍(蒙恬)在內的人,都沒有王上偶爾流露出來的那一絲殺氣來得強烈。”
韓信說道這裏,額角不禁微微滲出一絲細汗。
聽到了韓信的話,陳平確實也感覺到張嘉師的氣勢不同以往。但是現在的話,要追迴張嘉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說韓信等人追不上,而在這麽一個時候,追上去的話,又能做些什麽?
……………………………………………………分割線……………………………………
“董將軍!左將軍的援軍還沒有到來嗎?”司馬欣在一座土坡上,看著再次被擊退的楚軍以及章邯軍聯手發動的一次猛攻,被擊退而後撤的敵軍,無奈的說出這麽一句話。
他們的部隊在短短的幾個時辰,就被輪番進攻六次,不要說已經逐漸消耗殆盡的各種物資,光是官兵們的疲憊以及饑渴,都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知道自己的前進道路被章平軍封堵之後,很清楚後又追兵的董翳,迅速命令部隊占據一座有約莫一百米左右高度的小山丘,原地固守。
董翳沒有把握在這麽一個情況下,能夠迅速擊敗似乎是以逸待勞的章平軍,迅速向東北方前進。
一旦他跟章平軍進入混戰當中,很有可能會被體力更充足的章平軍拖延在這個地方,一旦身後的楚軍以及章邯軍處理好棘原大營的混亂情況,要追上他們而跟章平軍前後夾擊,那麽他們都得直接死在是這個地方。
所以,在某個意義上算是選擇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辦法之後,董翳就派出心腹,向張嘉師求援。
隻不過,就算是董翳,都沒有想到在第二天的早上,身後就出現了大量的敵人。所以麵對這麽一個情況,董翳以及司馬欣都不得不心中發苦。
司馬欣問出來的這一句話,事實上就連司馬欣本人都很清楚。在雙方距離下,張嘉師想要支援,說不定最快都要明天下午才行。
隻是經過了短短的幾個時辰不到,發起數次猛攻的敵軍就讓董翳麾下的部隊傷亡慘重。
他很諒解司馬欣的焦急心情,但是他自己都明白,這麽發展下去,很有可能他們根本等不到張嘉師的援軍,就會全軍覆沒。
董翳很是無奈,因為他不希望自己的部下跟章邯一起陪葬而跟司馬欣一起選擇這麽一條道路,反而更快的將自己以及其他人都帶進地獄當中。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麽,他輕輕地搖了搖頭,看了一眼自己周圍有很多都傷痕累累的軍官,露出了一絲痛苦的表情。
本來隻是帶上少量物資就離開的部下,那些物資在這幾次激戰當中,消耗得非常快。再者,缺少充足休息時間得情況下,他麾下的官兵們的體力以及戰鬥力都下降得很快。
要不是有著高度得因素,恐怕敵軍接下來的兩三次衝擊,就能夠解決掉他們這一些敵人。
董翳沒有想到自己會落得這個淒慘的下場,他根本沒有想到,章邯居然能夠這麽快就解決掉趙高那邊的人員,更加沒有想到過楚軍會直接介入到棘原大營的混亂局麵,協助章邯解決反對者。
不過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他緩緩的站起來,然後看著司馬欣,正想說些什麽,就看到了司馬欣身後,本該是章平部的後方,出現了混亂的情況。
……
“衝啊!!!”
阮翁紹一馬當先,揮舞著手中的那一根雙月牙大戟,在撥開了不知道第幾潑箭鏃之後,衝入了勉強進行變陣的章平軍後方,手中的大戟不時將擋路的章平軍官兵,連盾帶人劈開。
其他沒有死在箭雨當中過得秦軍騎士,也紛紛衝入了章平軍的後方,大肆衝殺自己昔日的同袍。
很多秦軍騎士在跟後陣擋在前方的盾兵碰撞之後,將敵軍的盾兵撞飛。也有一些人因為坐騎被刺傷,飛入到章平軍的陣型當中,被章平軍的官兵直接用手中的兵器分屍。
越來越多的秦軍騎士衝入了章平軍的陣型當中,失去了衝刺力的騎士,隻能夠在肉搏戰中,用手中的各種武器,抵抗著章平軍官兵的攻擊。
但是,騎在馬上的騎士們,很多都被章平軍的官兵,用手中的長兵器斬殺。
雙方逐漸混戰在一起。
第二隊秦軍騎士在後麵趕來,發現了前麵的情況相當混亂,很難直接插手,紛紛抽出自己坐騎掛著的弓弩,朝著章平軍後方的敵軍射擊。
天空中的箭鏃如同飛蝗一樣你來我往,很多時候,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有好幾個人被射傷甚至是直接射死。
不少騎士在混戰中,戰馬被刺傷而被顛倒在地麵,或者是被坐騎壓住了大腿,被敵軍擊殺。
但是,伴隨著前方步兵部隊抵擋不住騎士部隊的衝擊,被衝出一個個缺口,章平軍緊急布置出來的這一個約莫五千人左右的軍陣,很快崩潰。
一旦軍陣崩潰,等待著這一些步兵為主的章平軍官兵,就是一麵倒的擊殺。
章平早就發現了這麽一個情況,但是在他命令其他部隊調動,準備集結出第二道防禦線之後,另外兩支在遠處待命的秦軍騎士部隊,分別在王離以及張嘉師的帶領下,猛然衝過來。
王離也不希望張嘉師這麽做,但是一來他拗不過張嘉師的堅持,二來正如張嘉師所言的那樣,就算是王離麾下,能夠指揮大規模騎兵部隊的將校司馬相當少。
所以按照張嘉師利用道術所查探出的戰局,四萬騎士分別分成四隊,阮翁紹作為先鋒,衝擊敵軍,而他們則是在章平軍其他部隊調動之際,猛然發起突擊。
在某個意義上,這種作戰方法,對第一支進攻的部隊而言就等於送死。但是在這個時候,明顯已經沒有太多時間思考其他戰術的情況下,就隻能夠選擇這麽一種辦法。
在沒有跟章平軍接觸之前,阮翁紹所部超過兩千騎士被射殺或者是倒在了突擊的路上,讓通過草蜻蜓看到這個情況的張嘉師,心中不禁滴血……
董翳會在這麽一個時候率軍離開章邯,這一點不會太奇怪,但是在這麽一個情況下還捎帶上一個司馬欣,讓張嘉師還是有些難以理解。
對於張嘉師而言,董翳跟他有接觸,在這麽一個情況下,率軍離開章邯的身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司馬欣作為章邯的心腹,做出這樣的事情,還真的讓張嘉師覺得這麽一個事情不太可能。因為假如沒有他出現在這個地方,司馬欣可是跟董翳,章邯兩人一樣,成為關中地區的三秦王,先後湮滅在這個秦末亂世當中。
不過,既然張嘉師出現在這個地方,連董翳的命運都改變了,也就不差這麽一個司馬欣。大不了將對方打發到遼西郡,然後在詳細考慮該怎麽處理這個人。
當然這是後期的事情了,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怎麽樣救出被圍困的董翳與司馬欣兩人的部隊。
……
根據董翳寫給張嘉師的那一份竹簡上麵的內容,章邯麾下超過十萬人,連同五萬楚軍以及三萬章平所部,合計幾乎約達到二十萬人的部隊,圍攻董翳以及司馬欣手下的三萬餘人。
這也就是說,派出去救援的部隊,少了沒有什麽作用,多了則是很有可能會被背後的齊軍尾隨攻擊。
包括王離等人在內,都很清楚這個情況。
因為章邯反叛大秦帝國,張嘉師在這之前營造出來的優勢,至今已經算蕩然無存。麵對這個情況的張嘉師在某個意義上,完全可以說是欲哭無淚。隻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多說什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本來按照情況而言,董翳以及司馬欣兩人,也不可能帶三萬兵力離開章邯的棘原大營。但是因為章邯數敗於楚軍,在章邯損兵折將之餘,剩下的數個將領當中的董翳,不露聲色的吞並了幾支中高級軍官幾乎傷亡殆盡的秦軍部隊。在這麽一個情況下,章邯軍有數支都尉或者是校尉幾乎全數陣亡的隊伍,被董翳趁機安插上自己的心腹。
作為長史的司馬欣,當然發現了這麽一個情況。但是他也沒有向章邯報告這種事情,而是幫董翳在暗地裏進行遮掩。
也許就是在這麽一個時候,司馬欣就生出了背離章邯的心思。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嘉師進行了一個嚐試的作戰方式。那就是讓他跟王離兩人的騎士部隊,一次突襲章平軍,讓董翳以及司馬欣兩人的部隊,能夠從突破口當中,撤出多少是多少。
張嘉師並不是不想派出主力部隊救援董翳跟司馬欣兩人的部隊,而是現在這個情況,無論是他還是王離,兩人的部隊都距離董翳以及司馬欣兩人的部隊較遠。派出主力部隊去救援,先不說步兵部隊的行進速度,光是這種幾乎傾巢而出的作戰方式,明顯更加不合適。
隻不過,當張嘉師說出了這麽一個想法之後,聽到這個想法的人員,很多都陷入沉默當中。不是說張嘉師這麽一個想法不可行,而是包括王離在內的人都知道,這種作戰方式,會讓突擊敵軍的騎士部隊傷亡慘重。
畢竟敵軍可不是一般的部隊,先不說應該成長了不少的楚軍,光是章邯麾下的那一支部隊,雖然戰鬥意誌大受削弱,但是用騎兵來衝擊對方,很明顯會付出相當大的傷亡作為代價。
在某個意義上,沉思著的人都知道,這種代價用來救出董翳以及司馬欣的一部分部隊,完全得不償失。
隻不過,第一個讚同張嘉師的人不是其他人,而是陳平這個相國。
陳平知道,現在的張嘉師不可能沒有想到這方麵的問題,他既然提出了這個想法,更多的是為了讓以後的事情,在某個意義上好處理一些。
若是張嘉師這次放棄了董翳以及司馬欣,那麽以後有意跟張嘉師合作的人,說不定會因為這個事情而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所以這麽做的代價,固然是很大,但是出於張嘉師的考慮,他必須要這麽做。
想通了這一點的陳平,深深地看了張嘉師一眼:“王上已經越來越成熟了。他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但是他會不會衝動了一點,做出一些平很難想象的事情呢?”
也許陳平的猜測是正確的。但是在這麽一個時候,陳平站起來,堅決的說道:“諸位,王上說的有理,董將軍以及司馬長史的事情,我們絕對不能夠坐視。若是我們坐觀董將軍以及司馬長史被消滅,那麽天下人會怎麽看待王上?說王上是一個刻薄寡恩之輩?”
陳平在說出這句話之後,接著說道:“平讚同王上的建議,但是不知道諸位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
說出了這句話之後,陳平身邊的孫頗暗地裏輕輕歎息了一句:“這件事情必須要去做是不假,但是我們付出的代價,不是一般的慘重。”
陳平以及一些實力不錯的人,自然也聽到了孫頗的歎息,他們再次陷入沉默當中。當一個事情,所付出的代價跟所得到的收獲不成正比,那麽就很有可能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但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孫頗也讚同了這個事情。
隨後則是王離以及渉間兩人在沉思一下之後,也讚同張嘉師的建議。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成為了定局……
……………………………………………………分割線……………………………………
在接下來的安排當中,王離軍以及遼東軍,集中幾乎所有騎士部隊,超過四萬人的騎兵,陸續集中到距離王離軍大營西南麵的地區。
而為了避免在混戰中誤傷自己人,張嘉師以及王離,在陳平的建議當中,讓這些騎士的頸脖以及左手手臂,分別幫上一塊紅色以及白色的麻布。
在中午的時分,四萬多人的騎士部隊終於集結完畢。在花了約半個時辰完成集結,休整之後,張嘉師親自指揮這一支部隊,以王離為副將,阮翁紹為先鋒,前往救援董翳以及司馬欣的部隊。
對於張嘉師打算親自率軍出征這一點,陳平等人很是反對,但是他們並沒有想到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張嘉師的意識,並不是張嘉師本人,而是白起。
白起很清楚張嘉師這一戰的重要性,也知道這麽一場大戰也不是讓張嘉師鍛煉作戰經驗的好時機。在強硬的要求下,張嘉師交出了身體的控製權。
而在這麽一個時候,張嘉師,或者是說白起,則是看了一眼趕來的韓信以及陳平等人,說道:“答應就交給你們了。”
“王上,你也不必這麽做啊,王將軍也足以應對這麽一個情況的發生。”陳平還是不死心的勸告張嘉師,因為陳平很清楚,一旦在這個一個關鍵時刻,張嘉師遭受到意外,整個遼東軍甚至是他們一起開闊出來的那一片天地,將會失去最重要的人。
控製著張嘉師身體的白起,很是感慨,因為陳平確實是為張嘉師為主,考慮很多事情。
但是白起沒有在這個時候妥協,因為,他知道陳平也許是看輕了這一戰所帶來的影響。
董翳以及司馬欣死不死,白起絲毫不放在心上,盡管對方兩人是三秦王的其中兩個,但是這又能代表什麽?
他很清楚,在這麽一個情況下,不給章邯以及項羽兩人的部隊帶來重創,恐怕一旦對方跟齊軍以及其他諸侯聯軍一起夾擊兩支部隊,那麽在這個情況下,張嘉師跟王離即使是有通天徹地之能,都隻有飲恨敗退這一條道路。
既然如此,白起不可能讓這個情況出現。哪怕是他將整個北方軍團的騎士部隊都拚光了,都得讓楚軍跟章邯軍,遭受到重創。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白起才會一意孤行的控製著張嘉師的身體,強硬要求隨軍出征。
看到了張嘉師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迴的陳平,隻能夠默默地點了點頭。
他不知道張嘉師為何會在這麽一個情況下這麽堅決。他更沒有想到過,張嘉師會被白起靈魂附體。他要做到的就是為張嘉師看好他們的“家”。
在這個情況下,陳平點了點頭,說出一句讓張嘉師很是放心的話:“王上,隻要平還有一口氣,自然不會讓那些宵小之輩攻破我們的營地。”
聽到了這句話的張嘉師,似乎很放心的說出一句話:“那麽,一切就麻煩你們了。”
……
看著四萬騎兵向著巨鹿方向而去,陳平的心思很是複雜。他不希望張嘉師親自加入到戰局當中。但是正如張嘉師所堅持的那樣,他很難說服張嘉師。
而在這個時候,有點疑惑的韓信策馬靠近陳平,小聲說道:“相國,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到,王上在今天有點奇怪?”
“韓都尉,你說的是?”陳平雖然不是一個手無搏雞之力的文士,但是對於一些事情,他還是不太清楚。
韓信思考了一段時間,說出了一句讓陳平還是比較能夠理解清楚的話:“相國,那就是盡管王上有什麽辦法壓製住那種氣勢,但是韓信很清楚,平常的王上不會流露出這種氣勢。”
陳平有些疑惑了,他就這樣看著作為張嘉師愛將之一的韓信。
“殺氣。王上身上流露出來的殺氣很是強烈。韓信自問,就連已故的蒙上將軍(蒙恬)在內的人,都沒有王上偶爾流露出來的那一絲殺氣來得強烈。”
韓信說道這裏,額角不禁微微滲出一絲細汗。
聽到了韓信的話,陳平確實也感覺到張嘉師的氣勢不同以往。但是現在的話,要追迴張嘉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說韓信等人追不上,而在這麽一個時候,追上去的話,又能做些什麽?
……………………………………………………分割線……………………………………
“董將軍!左將軍的援軍還沒有到來嗎?”司馬欣在一座土坡上,看著再次被擊退的楚軍以及章邯軍聯手發動的一次猛攻,被擊退而後撤的敵軍,無奈的說出這麽一句話。
他們的部隊在短短的幾個時辰,就被輪番進攻六次,不要說已經逐漸消耗殆盡的各種物資,光是官兵們的疲憊以及饑渴,都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知道自己的前進道路被章平軍封堵之後,很清楚後又追兵的董翳,迅速命令部隊占據一座有約莫一百米左右高度的小山丘,原地固守。
董翳沒有把握在這麽一個情況下,能夠迅速擊敗似乎是以逸待勞的章平軍,迅速向東北方前進。
一旦他跟章平軍進入混戰當中,很有可能會被體力更充足的章平軍拖延在這個地方,一旦身後的楚軍以及章邯軍處理好棘原大營的混亂情況,要追上他們而跟章平軍前後夾擊,那麽他們都得直接死在是這個地方。
所以,在某個意義上算是選擇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辦法之後,董翳就派出心腹,向張嘉師求援。
隻不過,就算是董翳,都沒有想到在第二天的早上,身後就出現了大量的敵人。所以麵對這麽一個情況,董翳以及司馬欣都不得不心中發苦。
司馬欣問出來的這一句話,事實上就連司馬欣本人都很清楚。在雙方距離下,張嘉師想要支援,說不定最快都要明天下午才行。
隻是經過了短短的幾個時辰不到,發起數次猛攻的敵軍就讓董翳麾下的部隊傷亡慘重。
他很諒解司馬欣的焦急心情,但是他自己都明白,這麽發展下去,很有可能他們根本等不到張嘉師的援軍,就會全軍覆沒。
董翳很是無奈,因為他不希望自己的部下跟章邯一起陪葬而跟司馬欣一起選擇這麽一條道路,反而更快的將自己以及其他人都帶進地獄當中。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麽,他輕輕地搖了搖頭,看了一眼自己周圍有很多都傷痕累累的軍官,露出了一絲痛苦的表情。
本來隻是帶上少量物資就離開的部下,那些物資在這幾次激戰當中,消耗得非常快。再者,缺少充足休息時間得情況下,他麾下的官兵們的體力以及戰鬥力都下降得很快。
要不是有著高度得因素,恐怕敵軍接下來的兩三次衝擊,就能夠解決掉他們這一些敵人。
董翳沒有想到自己會落得這個淒慘的下場,他根本沒有想到,章邯居然能夠這麽快就解決掉趙高那邊的人員,更加沒有想到過楚軍會直接介入到棘原大營的混亂局麵,協助章邯解決反對者。
不過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他緩緩的站起來,然後看著司馬欣,正想說些什麽,就看到了司馬欣身後,本該是章平部的後方,出現了混亂的情況。
……
“衝啊!!!”
阮翁紹一馬當先,揮舞著手中的那一根雙月牙大戟,在撥開了不知道第幾潑箭鏃之後,衝入了勉強進行變陣的章平軍後方,手中的大戟不時將擋路的章平軍官兵,連盾帶人劈開。
其他沒有死在箭雨當中過得秦軍騎士,也紛紛衝入了章平軍的後方,大肆衝殺自己昔日的同袍。
很多秦軍騎士在跟後陣擋在前方的盾兵碰撞之後,將敵軍的盾兵撞飛。也有一些人因為坐騎被刺傷,飛入到章平軍的陣型當中,被章平軍的官兵直接用手中的兵器分屍。
越來越多的秦軍騎士衝入了章平軍的陣型當中,失去了衝刺力的騎士,隻能夠在肉搏戰中,用手中的各種武器,抵抗著章平軍官兵的攻擊。
但是,騎在馬上的騎士們,很多都被章平軍的官兵,用手中的長兵器斬殺。
雙方逐漸混戰在一起。
第二隊秦軍騎士在後麵趕來,發現了前麵的情況相當混亂,很難直接插手,紛紛抽出自己坐騎掛著的弓弩,朝著章平軍後方的敵軍射擊。
天空中的箭鏃如同飛蝗一樣你來我往,很多時候,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有好幾個人被射傷甚至是直接射死。
不少騎士在混戰中,戰馬被刺傷而被顛倒在地麵,或者是被坐騎壓住了大腿,被敵軍擊殺。
但是,伴隨著前方步兵部隊抵擋不住騎士部隊的衝擊,被衝出一個個缺口,章平軍緊急布置出來的這一個約莫五千人左右的軍陣,很快崩潰。
一旦軍陣崩潰,等待著這一些步兵為主的章平軍官兵,就是一麵倒的擊殺。
章平早就發現了這麽一個情況,但是在他命令其他部隊調動,準備集結出第二道防禦線之後,另外兩支在遠處待命的秦軍騎士部隊,分別在王離以及張嘉師的帶領下,猛然衝過來。
王離也不希望張嘉師這麽做,但是一來他拗不過張嘉師的堅持,二來正如張嘉師所言的那樣,就算是王離麾下,能夠指揮大規模騎兵部隊的將校司馬相當少。
所以按照張嘉師利用道術所查探出的戰局,四萬騎士分別分成四隊,阮翁紹作為先鋒,衝擊敵軍,而他們則是在章平軍其他部隊調動之際,猛然發起突擊。
在某個意義上,這種作戰方法,對第一支進攻的部隊而言就等於送死。但是在這個時候,明顯已經沒有太多時間思考其他戰術的情況下,就隻能夠選擇這麽一種辦法。
在沒有跟章平軍接觸之前,阮翁紹所部超過兩千騎士被射殺或者是倒在了突擊的路上,讓通過草蜻蜓看到這個情況的張嘉師,心中不禁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