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談判(一)
我讓曆史拐個彎之明劫 作者:可可阿裏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十八章談判(一)
迴到家裏和馬大叔講了一下就準備去付家看看,結果被馬大叔阻止了,“現在別去,可能他們還正吃早飯呢,你知道這讀書人講麵子,有些話不能明講的,他們可以窮,但卻不能說出短氣節的話來,你知道嗎?”
“馬大叔我知道的,不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嘛!”萬俟陽這時順口說出來,頓時把馬大叔一聽愣了一下隨即就大笑起來,“沒錯沒錯,就是你說的這個意思,看來你都知道的,那一會你去的時候我就放心了。反正你做主就是了,我們就在家裏等著你的消息吧。”
“那行,柱子一大早跑哪去了?!”萬俟陽一早起床也沒看見他。
“他呀,早上起來也喜歡和村裏的其它孩子一起在村外亂跑呢,有時間家裏的柴火就是他出去撿迴來的。”馬大叔對此都已經習慣了,要不是京城出這麽大的事故,他又怎麽可能呆在家裏幾天呢!
“哦,那我在村口轉一轉,然後找時間就去付先生家。馬大叔你慢慢吃,我先出去了!”萬俟陽這時也真是當成家了,看上去一切都是那麽自然。
來到村口,萬俟陽昨天進村的時候還真沒怎麽注意仔細觀察,在離大路大約還有不到五百米的地方開的一岔路直接通往這個村子,村子口還是有兩根粗木豎立然後橫在中間的一根木頭上直接把中間一段削平,粗刻了三個字---馬家堡,木頭的周圍都是用火燒過一遍的,隻是把表皮燒黑,萬俟陽知道這是老百姓的防護土法子,這樣即可防蛀也可防腐朽,還可以防止小孩子攀爬。
上麵隻有西瓜大的三個字‘馬家堡’所刻的地方沒有被火燒所以看得很清楚,這字寫得還不錯,萬俟陽研究古汊語時,經常也接觸各類書法,所以鑒別能力還是有的。
出來有陣子了,他決定這時候去付先生家應該是方便的。沒走幾步路就來到了付家的房門前,大門自然是打開著的,這次是有約在前,所以萬俟陽站在門前故意清了清嗓子,“付先生在家嗎?”
停了片刻,付先生便從屋內走了出來,然後看見是萬俟陽,還特意從房內走出來,雙拳一抱拳齊眉,接著彎腰一揖,“馬小哥來了,請屋裏坐。”
*付先生這一禮還真是把萬俟陽給驚到了,心想這是為何?難道就因為是要給他女兒提親的緣故?馬小哥,差點聽成了小馬哥,這玩笑就開大了。
心中雖想著事,但口中也沒慢下打招唿,“付先生客氣,您請您請!”同時也是抱拳迴禮。
兩人進了屋後,還是在昨天那座位上兩人雙雙麵對麵入座。萬俟陽這時才發現付先生今天應該是特意換了一身衣服的,明顯不是昨天那身,今天格外幹淨許多,雖然仍然滿身補丁,看來對方是相當重視今天的提親結果的。
“馬小哥,我.....”付先生此時反倒是有些拘謹了,不過話還沒有講完被萬俟陽打斷了,按說這是不禮貌的行為,但付先生還是停下來聽萬俟陽有什麽意見。
“哎,付先生,對不起我打斷一下,我覺得咱們應該不日就會成為親家,所以大家也就別那麽見外了,昨天實在是失禮了,我呢也是昨天才來的馬家堡,之前沒有來過馬大伯家,所以對這邊情況不熟悉,也不知道付先生是位老師,實在是失禮失禮,再此請先接受我真誠的歉意。”說完便起身鞠躬作了一揖禮節。
這一下付先生也隻有起身迴禮,同時他也根本沒反應過來,不知道萬俟陽這樣是為何,不過既然對方真心誠意地表示了歉意,那麽他自然是要表個態。
“馬小哥,你這樣實在是太見外了,沒必要的,我當先生也是無奈之舉啊,以前還好點,現在孩子都長大了,也沒幾個小孩需要學習什麽的了。但鄙人除了一點學識之外還真無其它所長,真是書生百無一用啊!”這句話還真道出了付先生的苦悶啊。
“先生此話差異啊,那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啊,隻是沒有得到真正的使用的機會罷了,還有,就是付先生可直接和我大伯一樣稱我陽仔,我聽著順耳一些。不知道付先生除了科舉應試一些基礎教學之外有沒有什麽其它科目的學習內容啊?”萬俟陽也是想了解一下付先生的知識麵怎樣,“如果隻是教會小孩子識字讀書那也太簡單了一點,我指的是隻是學認字。你想,大家都是貧苦的百姓家庭,如果真正是為了讀書從考童生到秀才,這需要多少時間?又需要多少錢才啊!普通的老百姓哪有那能力來支持孩子讀書學習?若是能順利一次通過還好,要是幾次不中,那不就白白地浪費了好多年的光陰嗎?所以啊,應材施教才最重要。這隻是我個人的一點理解,個別地方說得有些偏頗,付先生見笑了!”
其實剛開始付先生聽萬俟陽講的時候也隻是禮貌關係聽著不代表著能聽進去,但最後聽他這麽一分析,倒還真是那麽個理,因為以前他教授這村子裏孩子的時候,平常也就按本宣科,什麽三字經,論語這些教起走的,也有的孩子天生聰明,隻讀幾遍就能背誦,但他就發現孩子被他表揚後高高興興地迴家,第二天來上課卻也不怎麽高興,再往後就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後來他算是明白了,因為有次他也決定去察看一下這背後是什麽原因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原來這孩子在老師這裏受到表揚,心情自然開心,於是迴家就給家長提起,目的當然也是希望家長能夠誇自己的孩子兩句,但家長哪裏懂這些,反倒是因為孩子總在自己耳邊“喳喳哇哇”地背書,大人嫌其吵鬧將其打了一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沒有了積極性。雖然後來他也向家長反應了孩子學習用心,能力強等誇獎表揚孩子的言語,但孩子家長卻兩句話就打斷他的話語。“孩子能認得幾個字,知道自己名字怎麽寫就可以了,學其它的那些沒啥用,咱老百姓又不可能去考個童生、秀才功名什麽的,難道他還能弄個稟生迴來?那咱家不用交糧就好了,但算下來與其花錢養個秀才倒不如我們辛苦一點年年交糧就是了,養不起啊,何況我家孩子還沒有那個秀才的命啊!”就這麽兩句話硬是把付先生說得啞口無言。
*古時的先生指是的教書匠或是說有秀才級別功名的老師。可不是泛指男士的意思。
迴到家裏和馬大叔講了一下就準備去付家看看,結果被馬大叔阻止了,“現在別去,可能他們還正吃早飯呢,你知道這讀書人講麵子,有些話不能明講的,他們可以窮,但卻不能說出短氣節的話來,你知道嗎?”
“馬大叔我知道的,不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嘛!”萬俟陽這時順口說出來,頓時把馬大叔一聽愣了一下隨即就大笑起來,“沒錯沒錯,就是你說的這個意思,看來你都知道的,那一會你去的時候我就放心了。反正你做主就是了,我們就在家裏等著你的消息吧。”
“那行,柱子一大早跑哪去了?!”萬俟陽一早起床也沒看見他。
“他呀,早上起來也喜歡和村裏的其它孩子一起在村外亂跑呢,有時間家裏的柴火就是他出去撿迴來的。”馬大叔對此都已經習慣了,要不是京城出這麽大的事故,他又怎麽可能呆在家裏幾天呢!
“哦,那我在村口轉一轉,然後找時間就去付先生家。馬大叔你慢慢吃,我先出去了!”萬俟陽這時也真是當成家了,看上去一切都是那麽自然。
來到村口,萬俟陽昨天進村的時候還真沒怎麽注意仔細觀察,在離大路大約還有不到五百米的地方開的一岔路直接通往這個村子,村子口還是有兩根粗木豎立然後橫在中間的一根木頭上直接把中間一段削平,粗刻了三個字---馬家堡,木頭的周圍都是用火燒過一遍的,隻是把表皮燒黑,萬俟陽知道這是老百姓的防護土法子,這樣即可防蛀也可防腐朽,還可以防止小孩子攀爬。
上麵隻有西瓜大的三個字‘馬家堡’所刻的地方沒有被火燒所以看得很清楚,這字寫得還不錯,萬俟陽研究古汊語時,經常也接觸各類書法,所以鑒別能力還是有的。
出來有陣子了,他決定這時候去付先生家應該是方便的。沒走幾步路就來到了付家的房門前,大門自然是打開著的,這次是有約在前,所以萬俟陽站在門前故意清了清嗓子,“付先生在家嗎?”
停了片刻,付先生便從屋內走了出來,然後看見是萬俟陽,還特意從房內走出來,雙拳一抱拳齊眉,接著彎腰一揖,“馬小哥來了,請屋裏坐。”
*付先生這一禮還真是把萬俟陽給驚到了,心想這是為何?難道就因為是要給他女兒提親的緣故?馬小哥,差點聽成了小馬哥,這玩笑就開大了。
心中雖想著事,但口中也沒慢下打招唿,“付先生客氣,您請您請!”同時也是抱拳迴禮。
兩人進了屋後,還是在昨天那座位上兩人雙雙麵對麵入座。萬俟陽這時才發現付先生今天應該是特意換了一身衣服的,明顯不是昨天那身,今天格外幹淨許多,雖然仍然滿身補丁,看來對方是相當重視今天的提親結果的。
“馬小哥,我.....”付先生此時反倒是有些拘謹了,不過話還沒有講完被萬俟陽打斷了,按說這是不禮貌的行為,但付先生還是停下來聽萬俟陽有什麽意見。
“哎,付先生,對不起我打斷一下,我覺得咱們應該不日就會成為親家,所以大家也就別那麽見外了,昨天實在是失禮了,我呢也是昨天才來的馬家堡,之前沒有來過馬大伯家,所以對這邊情況不熟悉,也不知道付先生是位老師,實在是失禮失禮,再此請先接受我真誠的歉意。”說完便起身鞠躬作了一揖禮節。
這一下付先生也隻有起身迴禮,同時他也根本沒反應過來,不知道萬俟陽這樣是為何,不過既然對方真心誠意地表示了歉意,那麽他自然是要表個態。
“馬小哥,你這樣實在是太見外了,沒必要的,我當先生也是無奈之舉啊,以前還好點,現在孩子都長大了,也沒幾個小孩需要學習什麽的了。但鄙人除了一點學識之外還真無其它所長,真是書生百無一用啊!”這句話還真道出了付先生的苦悶啊。
“先生此話差異啊,那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啊,隻是沒有得到真正的使用的機會罷了,還有,就是付先生可直接和我大伯一樣稱我陽仔,我聽著順耳一些。不知道付先生除了科舉應試一些基礎教學之外有沒有什麽其它科目的學習內容啊?”萬俟陽也是想了解一下付先生的知識麵怎樣,“如果隻是教會小孩子識字讀書那也太簡單了一點,我指的是隻是學認字。你想,大家都是貧苦的百姓家庭,如果真正是為了讀書從考童生到秀才,這需要多少時間?又需要多少錢才啊!普通的老百姓哪有那能力來支持孩子讀書學習?若是能順利一次通過還好,要是幾次不中,那不就白白地浪費了好多年的光陰嗎?所以啊,應材施教才最重要。這隻是我個人的一點理解,個別地方說得有些偏頗,付先生見笑了!”
其實剛開始付先生聽萬俟陽講的時候也隻是禮貌關係聽著不代表著能聽進去,但最後聽他這麽一分析,倒還真是那麽個理,因為以前他教授這村子裏孩子的時候,平常也就按本宣科,什麽三字經,論語這些教起走的,也有的孩子天生聰明,隻讀幾遍就能背誦,但他就發現孩子被他表揚後高高興興地迴家,第二天來上課卻也不怎麽高興,再往後就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後來他算是明白了,因為有次他也決定去察看一下這背後是什麽原因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原來這孩子在老師這裏受到表揚,心情自然開心,於是迴家就給家長提起,目的當然也是希望家長能夠誇自己的孩子兩句,但家長哪裏懂這些,反倒是因為孩子總在自己耳邊“喳喳哇哇”地背書,大人嫌其吵鬧將其打了一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沒有了積極性。雖然後來他也向家長反應了孩子學習用心,能力強等誇獎表揚孩子的言語,但孩子家長卻兩句話就打斷他的話語。“孩子能認得幾個字,知道自己名字怎麽寫就可以了,學其它的那些沒啥用,咱老百姓又不可能去考個童生、秀才功名什麽的,難道他還能弄個稟生迴來?那咱家不用交糧就好了,但算下來與其花錢養個秀才倒不如我們辛苦一點年年交糧就是了,養不起啊,何況我家孩子還沒有那個秀才的命啊!”就這麽兩句話硬是把付先生說得啞口無言。
*古時的先生指是的教書匠或是說有秀才級別功名的老師。可不是泛指男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