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城頭上就看不見有敢於抵抗的敵兵了,城下眾將躍躍欲試,紛紛向太子請命,要帶兵攻上城頭!
然而太子並沒有要派兵攻城的意思,看著城頭上瑟瑟發抖的趙王軍,歎了口氣,緩緩搖頭道:“都是大明的子弟兵,能少死幾個也是好的。”說著便下令鳴金收兵。
憋了一肚子精力無從發泄的將領們,隻能悶聲道:“殿下仁慈。”便怏怏率軍而迴。隻有柳升、張輔、莫問幾個精明過人之輩,才能隱約看出太子的意思……這一役,太子是不想讓任何將領出風頭,以免戰後又造就出一批尾大不掉的新貴。另一麵,太子也需要盡情的自我展示,還有什麽比太子殿下親率仁義之師,平定叛亂。攜大勝之威進京稱帝更好的腳本嗎?
所以這一戰,隻能由太子,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大獲全勝。任何人都不能搶了太子殿下的風頭……
看著太子的背影,張輔不禁暗暗懊悔,自己還是太大意了,居然還用老眼光來看太子,忘了他已經是大明朝事實上的皇帝,真正的九五之尊了!
再看看柳升、莫問等人,一直安靜的表現,張輔就更加懊惱了,自己真實越活越迴去了,不如柳升這個老狐狸就罷了,居然連個後輩都不如……
柳升和莫問等人也看到了張輔刹那的失態,待英國公走遠了,柳升撇撇嘴,朝莫問擠眉弄眼道:“這麽多年了,還沒看到老張這麽不濟事過……”
“嗬嗬,”莫問輕聲笑道:“若不是在山東輸給了侯爺,公爺自然不會這樣心急上火。”莫問雖然素來嚴肅寡言,但是眼下大局已定,長久以來壓在頭上的陰霾去了大半,也有心情調侃一句了。
“他哪是輸給我,明明是敗在你手下的。”柳升話雖如此,還是忍不住得意的笑了。他之前比莫問的壓力,大了何止十倍百倍?永樂帝還活著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他和柳家就要遭受滅頂之災,哪想到一番艱苦的掙紮之後,居然現出如今的大好局麵!自己居然成了新君麵前的紅人,連英國公都被壓在身下了!
。
不說得意洋洋收兵而迴的太子軍。單說城頭上,驚弓之鳥一般的趙王軍,待到城下敵軍悉數退去,才敢探出頭來,茫然的看看城下,互相對視著,不知太子軍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怎麽射了一通掉頭就走?
這時,才有人發現,太子射進城裏的箭支,箭杆上都纏著黃綢,趙王軍士兵拿起箭杆,解下黃綢一看,上頭是太子殿下的諭令,還加蓋著太子的印章。不過大部分官兵都不識字,紛紛圍在粗通文墨的同袍身邊,催促道:“快念念,上頭寫的啥。”
“上頭寫的是……太子殿下有令,爾等皆是大明將士,大都隻是奉命行事,並非成心追隨……叛亂。”識字的官兵掩口唾沫,隱去‘趙逆’二字,接著念道:“若能幡然醒悟,放棄抵抗,向太子投降,則非但可以既往不咎,還可恢複軍籍,繼續為大明當兵!”說到後頭,那些個官兵的聲音不由自主的便高亢起來。
“嚇!還有這好事!”正惶惶不可終日的趙王軍士兵,一下子像撿到救命稻草一樣,激動的不能自已。
“不止呢,後麵還有……”識字的官兵興奮的看著後頭,聲音卻戛然而止。旁人連聲催促,識字的官兵卻擺手連連道:“念不得,念不得……”
“有啥念不得的!”睜眼瞎們急的直跳腳,瞪眼看著黃綢上的字道:“不就是些人名,還有價目嗎?!”再不識字的人也認識一到十,也能認出趙錢孫李這些常用的姓氏。
睜眼瞎們便開始努力的連蒙帶猜,拚湊起後麵的內容來:“這個叫朱什麽的,五萬兩;姓高的三萬兩,姓田的三萬兩,姓陳的也是兩萬兩……”
這時有機智的小夥子一拍大腿道:“這不是王爺,哦不陛下,還有三位將軍的姓嗎!”
“肯定是賞格!”眾人篤定道。
“是啊!沒有劉和馬,肯定是因為他們昨夜已經過去了!”馬上有人補充道。
“這可不是我們說的……”識字的家夥一邊撇清,一邊按耐不住的顯擺道:“這確實是懸賞,是太子殿下開出的價碼,生死無論!”
“嘿……”眾官兵爆發出一陣吸氣聲,接著就惋惜起來,要是劉馬二人還在城裏,這份名單上的賞格肯定會大很多……
城頭上,原本絕望沮喪的氣氛,登時一掃而空,趙王軍官兵們眼中重燃希望之火,不少人還財迷心竅,盤算著如何能得到賞格,立個大功,封妻蔭子!
趙王軍將士公開的討論起如何投降,如何拿下朱高燧等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卻沒有軍官喝止,因為軍官們也同樣攥著太子的諭令,盤算起出路來。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朱高燧身邊人等,跟隨朱高燧的太監趕忙將搜羅到的幾份太子手諭,呈送給‘皇帝陛下’過目。
朱高燧正在用禦膳,聽說太子招降自己的部下,言明首惡必辦,脅從不問,還依然無動於衷,儀態萬方的用玉箸對付著盤中的鰣魚,慢條斯理道:“鰣魚鮮美,隻是刺多,朕固然早已稔熟此道,然恐日後子孫有年幼者為其所害,今日立下規矩,鰣魚不得入禦膳。”
一旁的太監心中哀歎,‘哪還有日後啊!’卻也隻能哭喪著臉點頭道:“奴婢記下了。”
“你記下有什麽用,起居注上要有記載才行。”朱高燧冷哼一聲道。
“起居注?”太監愣了一下,咽口唾沫道:“迴陛下,還沒來得及安排舍人做起居注。”
“混賬,沒有起居注,後世子孫如何知道朕的言行,如何引為祖訓。”朱高燧冷冷瞥一眼那太監,“還不快去!”
“是。”那太監隻好出去,正好碰見一名官員,便抓住他,將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對方。
那官員原本是個九品的雜官,今日大典被封了禮部尚書,可謂‘一步登天’,總得給‘皇帝陛下’一個麵子,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一時間卻又找不到合適的空白書冊,總不能拿張紙就進去吧?那也太不正規了。
還是那太監有辦法,找了本為登基大典所做的禮書,塞到那官員手中。
那官員一看,燙金的皮麵,上好的紙張,確實很像樣子,可翻開一看,登時苦著臉道:“這上頭都有字啊!”
“後頭不是還空著。”那太監翻了翻書冊,滿不在乎道。
“就一頁……”
“足夠了。”那太監擺了擺手,把那官員推了進去,在他身後嘟囔道:“恐怕這皇帝當到頭,一頁紙還沒用完……”
那起居注官員進去時,見朱高燧正在翻看那幾頁太子諭令,便立在一旁,提筆在‘起居注’上寫道,‘龍鳳元年六月初六,上駐蹕通州行宮,偽太子兵圍之,箭射招降文書入城,多有大逆不道之言。酉時,上用禦膳,閱之……’
寫到這兒,那官員便停下筆,看朱高燧接下來的反應。
隻見朱高燧眯著眼,神情難以捉摸,沉吟許久,緩緩道:“召集眾卿家到勤政殿議事。”
那起居注官員抽抽嘴角,腹誹道:‘什麽勤政殿,不就是府衙的簽押房麽?’但也隻好提筆記道:‘上命公卿大臣於勤政殿議之。’
太監趕忙讓人去召集‘公卿’,朱高燧起身過去,看一眼那起居注官員道:“朕用膳時的話,記下了嗎?”
“這,為臣未曾聽到。”起居注官員輕聲道。那太監趕緊在他耳邊小聲嘀咕起來,起居注官員趕緊寫道:‘上命禦膳房不得備鰣魚,以為祖製。’
。
片刻之後,朱高燧今日所封的‘公卿大臣’出現在‘勤政殿’中,隻是人數比之前少了一半,估計那些人已經逃走了。
朱高燧也不以為意,端坐在‘龍椅’上,接受完眾人的朝拜,把那幾張太子諭令分給他們,讓他們暢所欲言。
那些到現在還能出現的家夥,除了忠心耿耿之輩,就是十足的官迷!要知道,他們今日之前,最大不過七品,哪有資格上朝?更別說在‘皇帝’麵前侃侃而談了。無論哪一種,這會兒自然都會發表看法,就算過過軍機大臣的癮,也是很好的嘛。
起居注官員運筆如飛,將眾人言談記錄下來:‘兵部尚書張順奏曰:偽太子大逆不道,居然敢懸賞捉拿皇上,當決一死戰。’大都督苟三奏曰:願提大軍出城,為陛下出氣。戶部尚書馬玉奏曰:賊兵勢大,不可以卵擊石……’
‘群臣’競相發言,唾沫四處飛濺,隻是苦了那起居注官員,轉眼間就寫滿了一頁紙……然後就傻了眼。又不能讓他們停下來,等自己換一本,隻好一咬牙,在封皮內麵上寫起來……
當然他也學乖了,不再記載那些官員的廢話,隻等著朱高燧開口。
終於,等所有人噴完了唾沫,朱高燧這才緩緩開口道:“眾卿家忠勇請戰之心可嘉,然同室操戈有違天和,朕不忍見軍民罹難,同意和談……”
‘人家哪說要和談來著?’起居注官員不禁腹誹,但也隻好提筆記道:‘上曰:同室操戈有違天和,朕不忍見軍民罹難,同意和談。’
然而太子並沒有要派兵攻城的意思,看著城頭上瑟瑟發抖的趙王軍,歎了口氣,緩緩搖頭道:“都是大明的子弟兵,能少死幾個也是好的。”說著便下令鳴金收兵。
憋了一肚子精力無從發泄的將領們,隻能悶聲道:“殿下仁慈。”便怏怏率軍而迴。隻有柳升、張輔、莫問幾個精明過人之輩,才能隱約看出太子的意思……這一役,太子是不想讓任何將領出風頭,以免戰後又造就出一批尾大不掉的新貴。另一麵,太子也需要盡情的自我展示,還有什麽比太子殿下親率仁義之師,平定叛亂。攜大勝之威進京稱帝更好的腳本嗎?
所以這一戰,隻能由太子,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大獲全勝。任何人都不能搶了太子殿下的風頭……
看著太子的背影,張輔不禁暗暗懊悔,自己還是太大意了,居然還用老眼光來看太子,忘了他已經是大明朝事實上的皇帝,真正的九五之尊了!
再看看柳升、莫問等人,一直安靜的表現,張輔就更加懊惱了,自己真實越活越迴去了,不如柳升這個老狐狸就罷了,居然連個後輩都不如……
柳升和莫問等人也看到了張輔刹那的失態,待英國公走遠了,柳升撇撇嘴,朝莫問擠眉弄眼道:“這麽多年了,還沒看到老張這麽不濟事過……”
“嗬嗬,”莫問輕聲笑道:“若不是在山東輸給了侯爺,公爺自然不會這樣心急上火。”莫問雖然素來嚴肅寡言,但是眼下大局已定,長久以來壓在頭上的陰霾去了大半,也有心情調侃一句了。
“他哪是輸給我,明明是敗在你手下的。”柳升話雖如此,還是忍不住得意的笑了。他之前比莫問的壓力,大了何止十倍百倍?永樂帝還活著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他和柳家就要遭受滅頂之災,哪想到一番艱苦的掙紮之後,居然現出如今的大好局麵!自己居然成了新君麵前的紅人,連英國公都被壓在身下了!
。
不說得意洋洋收兵而迴的太子軍。單說城頭上,驚弓之鳥一般的趙王軍,待到城下敵軍悉數退去,才敢探出頭來,茫然的看看城下,互相對視著,不知太子軍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怎麽射了一通掉頭就走?
這時,才有人發現,太子射進城裏的箭支,箭杆上都纏著黃綢,趙王軍士兵拿起箭杆,解下黃綢一看,上頭是太子殿下的諭令,還加蓋著太子的印章。不過大部分官兵都不識字,紛紛圍在粗通文墨的同袍身邊,催促道:“快念念,上頭寫的啥。”
“上頭寫的是……太子殿下有令,爾等皆是大明將士,大都隻是奉命行事,並非成心追隨……叛亂。”識字的官兵掩口唾沫,隱去‘趙逆’二字,接著念道:“若能幡然醒悟,放棄抵抗,向太子投降,則非但可以既往不咎,還可恢複軍籍,繼續為大明當兵!”說到後頭,那些個官兵的聲音不由自主的便高亢起來。
“嚇!還有這好事!”正惶惶不可終日的趙王軍士兵,一下子像撿到救命稻草一樣,激動的不能自已。
“不止呢,後麵還有……”識字的官兵興奮的看著後頭,聲音卻戛然而止。旁人連聲催促,識字的官兵卻擺手連連道:“念不得,念不得……”
“有啥念不得的!”睜眼瞎們急的直跳腳,瞪眼看著黃綢上的字道:“不就是些人名,還有價目嗎?!”再不識字的人也認識一到十,也能認出趙錢孫李這些常用的姓氏。
睜眼瞎們便開始努力的連蒙帶猜,拚湊起後麵的內容來:“這個叫朱什麽的,五萬兩;姓高的三萬兩,姓田的三萬兩,姓陳的也是兩萬兩……”
這時有機智的小夥子一拍大腿道:“這不是王爺,哦不陛下,還有三位將軍的姓嗎!”
“肯定是賞格!”眾人篤定道。
“是啊!沒有劉和馬,肯定是因為他們昨夜已經過去了!”馬上有人補充道。
“這可不是我們說的……”識字的家夥一邊撇清,一邊按耐不住的顯擺道:“這確實是懸賞,是太子殿下開出的價碼,生死無論!”
“嘿……”眾官兵爆發出一陣吸氣聲,接著就惋惜起來,要是劉馬二人還在城裏,這份名單上的賞格肯定會大很多……
城頭上,原本絕望沮喪的氣氛,登時一掃而空,趙王軍官兵們眼中重燃希望之火,不少人還財迷心竅,盤算著如何能得到賞格,立個大功,封妻蔭子!
趙王軍將士公開的討論起如何投降,如何拿下朱高燧等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卻沒有軍官喝止,因為軍官們也同樣攥著太子的諭令,盤算起出路來。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朱高燧身邊人等,跟隨朱高燧的太監趕忙將搜羅到的幾份太子手諭,呈送給‘皇帝陛下’過目。
朱高燧正在用禦膳,聽說太子招降自己的部下,言明首惡必辦,脅從不問,還依然無動於衷,儀態萬方的用玉箸對付著盤中的鰣魚,慢條斯理道:“鰣魚鮮美,隻是刺多,朕固然早已稔熟此道,然恐日後子孫有年幼者為其所害,今日立下規矩,鰣魚不得入禦膳。”
一旁的太監心中哀歎,‘哪還有日後啊!’卻也隻能哭喪著臉點頭道:“奴婢記下了。”
“你記下有什麽用,起居注上要有記載才行。”朱高燧冷哼一聲道。
“起居注?”太監愣了一下,咽口唾沫道:“迴陛下,還沒來得及安排舍人做起居注。”
“混賬,沒有起居注,後世子孫如何知道朕的言行,如何引為祖訓。”朱高燧冷冷瞥一眼那太監,“還不快去!”
“是。”那太監隻好出去,正好碰見一名官員,便抓住他,將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對方。
那官員原本是個九品的雜官,今日大典被封了禮部尚書,可謂‘一步登天’,總得給‘皇帝陛下’一個麵子,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一時間卻又找不到合適的空白書冊,總不能拿張紙就進去吧?那也太不正規了。
還是那太監有辦法,找了本為登基大典所做的禮書,塞到那官員手中。
那官員一看,燙金的皮麵,上好的紙張,確實很像樣子,可翻開一看,登時苦著臉道:“這上頭都有字啊!”
“後頭不是還空著。”那太監翻了翻書冊,滿不在乎道。
“就一頁……”
“足夠了。”那太監擺了擺手,把那官員推了進去,在他身後嘟囔道:“恐怕這皇帝當到頭,一頁紙還沒用完……”
那起居注官員進去時,見朱高燧正在翻看那幾頁太子諭令,便立在一旁,提筆在‘起居注’上寫道,‘龍鳳元年六月初六,上駐蹕通州行宮,偽太子兵圍之,箭射招降文書入城,多有大逆不道之言。酉時,上用禦膳,閱之……’
寫到這兒,那官員便停下筆,看朱高燧接下來的反應。
隻見朱高燧眯著眼,神情難以捉摸,沉吟許久,緩緩道:“召集眾卿家到勤政殿議事。”
那起居注官員抽抽嘴角,腹誹道:‘什麽勤政殿,不就是府衙的簽押房麽?’但也隻好提筆記道:‘上命公卿大臣於勤政殿議之。’
太監趕忙讓人去召集‘公卿’,朱高燧起身過去,看一眼那起居注官員道:“朕用膳時的話,記下了嗎?”
“這,為臣未曾聽到。”起居注官員輕聲道。那太監趕緊在他耳邊小聲嘀咕起來,起居注官員趕緊寫道:‘上命禦膳房不得備鰣魚,以為祖製。’
。
片刻之後,朱高燧今日所封的‘公卿大臣’出現在‘勤政殿’中,隻是人數比之前少了一半,估計那些人已經逃走了。
朱高燧也不以為意,端坐在‘龍椅’上,接受完眾人的朝拜,把那幾張太子諭令分給他們,讓他們暢所欲言。
那些到現在還能出現的家夥,除了忠心耿耿之輩,就是十足的官迷!要知道,他們今日之前,最大不過七品,哪有資格上朝?更別說在‘皇帝’麵前侃侃而談了。無論哪一種,這會兒自然都會發表看法,就算過過軍機大臣的癮,也是很好的嘛。
起居注官員運筆如飛,將眾人言談記錄下來:‘兵部尚書張順奏曰:偽太子大逆不道,居然敢懸賞捉拿皇上,當決一死戰。’大都督苟三奏曰:願提大軍出城,為陛下出氣。戶部尚書馬玉奏曰:賊兵勢大,不可以卵擊石……’
‘群臣’競相發言,唾沫四處飛濺,隻是苦了那起居注官員,轉眼間就寫滿了一頁紙……然後就傻了眼。又不能讓他們停下來,等自己換一本,隻好一咬牙,在封皮內麵上寫起來……
當然他也學乖了,不再記載那些官員的廢話,隻等著朱高燧開口。
終於,等所有人噴完了唾沫,朱高燧這才緩緩開口道:“眾卿家忠勇請戰之心可嘉,然同室操戈有違天和,朕不忍見軍民罹難,同意和談……”
‘人家哪說要和談來著?’起居注官員不禁腹誹,但也隻好提筆記道:‘上曰:同室操戈有違天和,朕不忍見軍民罹難,同意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