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著小曲兒,胡惟庸樂不可支地安排了一輛馬車。
管家按照一品官員的配置,弄了四馬一紅頂,胡定山十分滿意,笑嗬嗬地就上了馬車。
然而,卻被胡惟庸直接給拉下來,破口大罵:
“阿福,你怎麽辦的事?難道不知道,我胡家是最最清廉的臣子嗎?怎麽能用這麽豪華的馬車。”
阿福,便是胡府的管家,他聽了這話,一臉委屈:
“老爺,可我是按禮辦的呀,您要是賣慘,不知道禮部明日會不會彈劾您……”
胡惟庸罵罵咧咧地擺擺手:“現在誰敢彈劾本官?趕緊別廢話,別讓皇上等急了。”
“是。”
家裏下人手忙腳亂地開始安排。
好不容易弄來一輛灰頂的破爛馬車,胡惟庸倒是笑逐顏開的坐上去了,胡定山皺著眉頭一摸。
咦~全是灰。
他有些不滿:“爹,您也不用狗腿成這樣吧?”
胡惟庸伸手就是一個暴栗,這逆子打起來還挺順手!
“胡說八道啥呢,好好學,好好看。”
“哦……”
馬車一路顛簸,粼粼而行。
胡惟庸靜靜地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眼中滿是對權利的欲望,和即將到來的褒獎的憧憬。
忽然,他聽見耳邊湧來小聲的嘟囔聲:
“聽說朱元璋醜的一批,這下子終於能見真容了。”
“肯定能讓互聯網那一批明迷羨慕死,也不知道朱元璋的臉到底是不是又方又尖的……”
胡惟庸:???
逆子!找死!
啪,一巴掌拍在胡定山的背上。
馬棚外,馬夫嚇得一哆嗦。
……
馬車很快在宮門口停下。
例行檢查之後。
父子二人從午門進殿。
謹慎宮處處雕梁畫棟,十分莊嚴。
這是皇帝的書房,隻有寵臣才有機會一窺究竟。
經過小黃門子的通報後。
胡家父子跪拜在殿門之外。
令人疑惑的是,並沒有見到明黃色的身影。
豎在兩人麵前的,是赭黃色的細紗。
胡惟庸忍不住抬起眼,悄悄打量。
然而,他一抬眼,就看見自己的傻兒子正一臉好奇的模樣東瞧瞧,西瞧瞧。
“傻小子,謹言慎行!別東張西望!”
胡惟庸沉聲罵道。
然而,他的聲音實在太過微小,胡定山並沒有聽見,還傻乎乎地撓撓頭:
“這皇帝是不是長得太醜,所以老是不見人啊……”
此時,兩人的眼簾下,露出一雙黑靴子。
靴子的主人,聲音略顯尖銳。
“陛下口諭,朕感染風寒,不便見人,兩位愛卿,便在殿外聽候吧!”
胡惟庸欣喜的臉龐頓時苦了下去。
好不容易受到一次皇帝的褒獎,沒想到這麵兒都沒見到。
這傳出去,豈不是會被浙東黨嘲笑!
但偏偏,他還不能表現出來,還要表現出一副深受聖恩的樣子。
“謝陛下!”
殿內一陣窸窸窣窣。
隨後,傳來了朱元璋渾厚的聲音。
“胡愛卿乃朕之肱骨之臣,胡定山發明水稻,更是國之棟梁,朕深感你二人忠君愛國之心,應旌獎賢勞,讓世人消防,顯揚其德……”
聲音雖然洪亮且有威嚴。
但胡定山還是聽得昏昏欲睡。
朱元璋的聲音絮絮叨叨,就像是在開大會一樣。
恍惚之間,胡定山還想起了前世在學校睡覺的時候。
也是台上的領導抑揚頓挫,但一點好處不給。
誰會信啊?
身旁的老爹胡惟庸,聽著聽著不時還點頭表示明白,嘴裏朗聲迴應:
“臣一定不會辜負聖恩,日後定然勤勤懇懇,行為官之行,為萬民謀福。”
胡定山打了個哈欠,準備趴在地上睡一覺。
然而,胡惟庸忽然猛地一扣。
砰的一聲,聲音極大。
嚇得胡定山一個激靈,還以為自家老爹在謝罪呢。
“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監總管一臉笑意地恭賀道:
“胡大人,您可真是簡在帝心啊,您還是本朝第一個有丹書鐵券的功臣呢,這是多大的殊榮。”
嗯?臥槽?丹書鐵券?
就是那個最終使用權由發出者解釋的東西?
但胡定山仔細一想,不對!
丹書鐵券,可能放在別的朝代,就隻能掛在家裏當個榮譽了。
沒啥用,該殺還是得殺。
但在洪武朝,丹書鐵券,比黃金萬兩還值錢!
因為朱元璋是曆史上,第一個乞丐出身的皇帝。
他沒有一點關係,是怎麽在軍中立身的?就是靠說一不二的威信!
但問題又來了。
丹書鐵券就隻有一個,要是在未來,朱元璋要殺他全家。
那不還是一個涼涼?
想到這。
胡定山看了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頓時感覺後背一涼。
……
抱著本朝獨一無二的殊榮。
胡惟庸歡天喜地的迴家了。
吃飯的時候,抱著,看書的時候,抱著,洗腳的時候,抱著。
看他那寶貝模樣,胡定山忍不住問道:“爹,你晚上摟著小妾睡覺的時候這東西放哪?”
胡惟庸的手一頓,迴過頭,臉色變得鐵青。
他準備舉起丹書鐵券給胡定山來上一下,然而鐵塊卻在半空中停下。
“拿為父的寶貝打你,便宜你了。”
胡定山:……
他歎了口氣:“爹,我是不是你親生的啊。”
“是啊。”
“那您記不記得,明天是什麽日子?”
“明天?明天是我拿丹書鐵券跟同僚炫耀的日子!”
得,徹底沒救了。
胡定山歎了口氣,道:“爹,明天我要校閱了!”
“啊?”
胡惟庸的意識瞬間清醒。
連丹書鐵券也不寶貝了,丟到一邊。
“走走走,書房去聊。”
若是簡單校閱也就罷了。
但這次的校閱,可是朱元璋親自點名讓胡定山去的!
他必須要好好管管這個逆子,免得他明天胡來!
窗外的風景,漸漸變得鉛青。
一盞旺盛的燈火,立在牆角,父子倆的影子印在紙窗上。
“明天,你一定要好好表現!”
啪的一聲響。
小老頭寬大的儒生袍裏,不知道從哪掏出來一本手掌厚的書。
打在桌子上,灰塵遊離在燈火下。
管家按照一品官員的配置,弄了四馬一紅頂,胡定山十分滿意,笑嗬嗬地就上了馬車。
然而,卻被胡惟庸直接給拉下來,破口大罵:
“阿福,你怎麽辦的事?難道不知道,我胡家是最最清廉的臣子嗎?怎麽能用這麽豪華的馬車。”
阿福,便是胡府的管家,他聽了這話,一臉委屈:
“老爺,可我是按禮辦的呀,您要是賣慘,不知道禮部明日會不會彈劾您……”
胡惟庸罵罵咧咧地擺擺手:“現在誰敢彈劾本官?趕緊別廢話,別讓皇上等急了。”
“是。”
家裏下人手忙腳亂地開始安排。
好不容易弄來一輛灰頂的破爛馬車,胡惟庸倒是笑逐顏開的坐上去了,胡定山皺著眉頭一摸。
咦~全是灰。
他有些不滿:“爹,您也不用狗腿成這樣吧?”
胡惟庸伸手就是一個暴栗,這逆子打起來還挺順手!
“胡說八道啥呢,好好學,好好看。”
“哦……”
馬車一路顛簸,粼粼而行。
胡惟庸靜靜地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眼中滿是對權利的欲望,和即將到來的褒獎的憧憬。
忽然,他聽見耳邊湧來小聲的嘟囔聲:
“聽說朱元璋醜的一批,這下子終於能見真容了。”
“肯定能讓互聯網那一批明迷羨慕死,也不知道朱元璋的臉到底是不是又方又尖的……”
胡惟庸:???
逆子!找死!
啪,一巴掌拍在胡定山的背上。
馬棚外,馬夫嚇得一哆嗦。
……
馬車很快在宮門口停下。
例行檢查之後。
父子二人從午門進殿。
謹慎宮處處雕梁畫棟,十分莊嚴。
這是皇帝的書房,隻有寵臣才有機會一窺究竟。
經過小黃門子的通報後。
胡家父子跪拜在殿門之外。
令人疑惑的是,並沒有見到明黃色的身影。
豎在兩人麵前的,是赭黃色的細紗。
胡惟庸忍不住抬起眼,悄悄打量。
然而,他一抬眼,就看見自己的傻兒子正一臉好奇的模樣東瞧瞧,西瞧瞧。
“傻小子,謹言慎行!別東張西望!”
胡惟庸沉聲罵道。
然而,他的聲音實在太過微小,胡定山並沒有聽見,還傻乎乎地撓撓頭:
“這皇帝是不是長得太醜,所以老是不見人啊……”
此時,兩人的眼簾下,露出一雙黑靴子。
靴子的主人,聲音略顯尖銳。
“陛下口諭,朕感染風寒,不便見人,兩位愛卿,便在殿外聽候吧!”
胡惟庸欣喜的臉龐頓時苦了下去。
好不容易受到一次皇帝的褒獎,沒想到這麵兒都沒見到。
這傳出去,豈不是會被浙東黨嘲笑!
但偏偏,他還不能表現出來,還要表現出一副深受聖恩的樣子。
“謝陛下!”
殿內一陣窸窸窣窣。
隨後,傳來了朱元璋渾厚的聲音。
“胡愛卿乃朕之肱骨之臣,胡定山發明水稻,更是國之棟梁,朕深感你二人忠君愛國之心,應旌獎賢勞,讓世人消防,顯揚其德……”
聲音雖然洪亮且有威嚴。
但胡定山還是聽得昏昏欲睡。
朱元璋的聲音絮絮叨叨,就像是在開大會一樣。
恍惚之間,胡定山還想起了前世在學校睡覺的時候。
也是台上的領導抑揚頓挫,但一點好處不給。
誰會信啊?
身旁的老爹胡惟庸,聽著聽著不時還點頭表示明白,嘴裏朗聲迴應:
“臣一定不會辜負聖恩,日後定然勤勤懇懇,行為官之行,為萬民謀福。”
胡定山打了個哈欠,準備趴在地上睡一覺。
然而,胡惟庸忽然猛地一扣。
砰的一聲,聲音極大。
嚇得胡定山一個激靈,還以為自家老爹在謝罪呢。
“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監總管一臉笑意地恭賀道:
“胡大人,您可真是簡在帝心啊,您還是本朝第一個有丹書鐵券的功臣呢,這是多大的殊榮。”
嗯?臥槽?丹書鐵券?
就是那個最終使用權由發出者解釋的東西?
但胡定山仔細一想,不對!
丹書鐵券,可能放在別的朝代,就隻能掛在家裏當個榮譽了。
沒啥用,該殺還是得殺。
但在洪武朝,丹書鐵券,比黃金萬兩還值錢!
因為朱元璋是曆史上,第一個乞丐出身的皇帝。
他沒有一點關係,是怎麽在軍中立身的?就是靠說一不二的威信!
但問題又來了。
丹書鐵券就隻有一個,要是在未來,朱元璋要殺他全家。
那不還是一個涼涼?
想到這。
胡定山看了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頓時感覺後背一涼。
……
抱著本朝獨一無二的殊榮。
胡惟庸歡天喜地的迴家了。
吃飯的時候,抱著,看書的時候,抱著,洗腳的時候,抱著。
看他那寶貝模樣,胡定山忍不住問道:“爹,你晚上摟著小妾睡覺的時候這東西放哪?”
胡惟庸的手一頓,迴過頭,臉色變得鐵青。
他準備舉起丹書鐵券給胡定山來上一下,然而鐵塊卻在半空中停下。
“拿為父的寶貝打你,便宜你了。”
胡定山:……
他歎了口氣:“爹,我是不是你親生的啊。”
“是啊。”
“那您記不記得,明天是什麽日子?”
“明天?明天是我拿丹書鐵券跟同僚炫耀的日子!”
得,徹底沒救了。
胡定山歎了口氣,道:“爹,明天我要校閱了!”
“啊?”
胡惟庸的意識瞬間清醒。
連丹書鐵券也不寶貝了,丟到一邊。
“走走走,書房去聊。”
若是簡單校閱也就罷了。
但這次的校閱,可是朱元璋親自點名讓胡定山去的!
他必須要好好管管這個逆子,免得他明天胡來!
窗外的風景,漸漸變得鉛青。
一盞旺盛的燈火,立在牆角,父子倆的影子印在紙窗上。
“明天,你一定要好好表現!”
啪的一聲響。
小老頭寬大的儒生袍裏,不知道從哪掏出來一本手掌厚的書。
打在桌子上,灰塵遊離在燈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