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神算子”流雲領著兩個小跟班上了路:宅了幾十年的張正心,忍受不住花花世界的誘惑,加入了流雲“神算”隊伍……
一行人行走江湖的第一個目的地,千裏之外的四川。這一路上,人煙稀少,沿途基本上都是茂盛的森林,不過,也省去了尋找食物的煩惱:能吃的東西,遍地都是。
而走了一段時間後,流雲發現:天龍寺的和尚,好像不忌葷腥;枯榮這小和尚,還特別喜歡吃肉。
經過一番了解,流雲才知道:大理的佛教教義受吐蕃和緬甸的影響較深,作風比較像密宗,沒有那麽多的戒律。
沒天除了吃飯、睡覺、趕路,剩下的時間,流雲大都用在教授枯榮醫學知識上。
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句話背書,醫術在這個時代,可以稱得上是高端的知識了。而枯榮小和尚的心態,似乎是天生就比較正,學起醫來,進步神速……
三個人走走停停,花了一個多月,才越過川南的涼山地區。不過,就在三人越過涼山最後一道山梁,準備走出梁山的時候,三個人遇見一個有趣的人:一個被滾滾追著滿山亂跑的持劍書生……
無意中瞥見流雲三人的書生,節操值還挺滿的,並沒有朝三個人的方向跑過來。
見到滾滾,張正心輕車熟地從背簍裏取出一竹筒蜂蜜,打開蓋子。然後又從背簍裏拿出一大根竹筍,在蜂蜜裏蘸了一下,隨手扔到滾滾的跟前……
見“食鐵獸”不再理會自己,書生鬆了口氣,將長劍迴鞘,踮起腳,小心翼翼地走到流雲跟前,做了個自我介紹:“在下蘇明允,眉州眉山人,不知道長?”
一聽對方叫蘇明允,流雲一愣,隨即迴過神來:“貧道解憂子。”
見對方自稱道士,書生來了精神:“不知道長仙鄉何處?”
為了不掉份兒,不掉逼格,流雲搜腸刮肚,拚湊出半首詩來:“無意塵世山為壁,有心問道雲作瓦。”
可流雲哪裏能想象得到,蘇仙蘇軾他爹,蘇洵同誌,都快二十歲了,還是半文盲,混子一個。
午飯的時候,流雲親自動手,整出來幾道山珍野味來,希望能從蘇洵嘴裏摳出幾句“名人名言”……
於是,“混子”蘇洵同學就悲劇了:眼睜睜地看著地上香氣四溢的珍饈,嘴裏卻怎麽也崩不出一個字來。
我是不是遇到假的蘇洵了?
流雲仔細地打量著蘇洵:“蘇相公可有功名在身?”
蘇洵的臉一下子紅了……
流雲一下子明白過來了:這廝大器晚成……
隻是,您好歹也胡亂拚湊幾句,糊弄我一下,讓我記一筆“小黑帳”也行呀?
不過,流雲也不太好意思為難偶像“蘇仙”他爹,讓蘇洵白蹭了一頓飯……
於是,三人的“忽悠”小隊,又加進來一個“混子”,變成了四個人。
出了涼山之後,最近的,能稱得上是比較大的城市,就是樂山。
經過一路上的了解,流雲搞明白了蘇洵的情況:也就認知字,至於吟詩作詞,那就不用想了。
到了樂山,就不能不瞻仰一下世上最大的佛像,而且最關鍵的是,可以找樂子……
“明允,看到此情此景,你不抒發一下嗎?”
蘇洵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個解憂子,哪裏都好,就是喜歡捉弄自己!
見蘇洵搖頭,流雲的跟屁蟲、肚子裏的蛔蟲兼捧哏,張正心笑著看了看自家師父:“師父,要不您來一首?”
流雲暗中給自己的寶貝徒弟點了個讚,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依山鎮坐激流中,成佛作祖不為空。若得千裏風水平,無懼他日身無蹤。”
念完拚湊出來的雜詩,流雲心裏樂開了花:這種裝完13就跑的感覺,真得很爽!
過了樂山往北走,下一個比較大的城市,就是蘇洵同誌的老家,眉山。
受了流雲一路打擊的蘇洵,看到眉山縣的界碑時,平生第一次生出了近鄉情怯的感覺:有些思念家中的賢妻以及未滿周歲的女兒……
進了眉山縣城,蘇洵跟流雲三人分道揚鑣,小跑著趕迴了家……
目送蘇洵走遠,枯榮問了一個這些天一直困擾著自己的問題:“前輩您為何如此看重這個蘇明允?”
流雲沒有迴答,偏頭看了一下張正心:“正心,你研習相術的時日也不短了,給你一個表現的機會。”
張正心拍了拍胸脯:“可以!這位蘇明允可是一位身俱大氣運之輩,他身上的文氣,滔滔不絕;其次他的子孫根,爆滿而又神光內蘊,子孫想必也有文曲之命;隻是,這廝前半生……”
“好了!這些就足夠了!”
流雲看了看枯榮:“你可明白了?”
枯榮眼睛裏的光彩一閃而逝,點了點頭。
“走吧,四處找一下,看看有沒有悅來客棧!”
“好嘞!”
流雲三人找到悅來客棧,前腳剛住下,蘇洵後腳就找上了門。
看見蘇洵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張正心笑著看了看流雲:“師父,找場子的來了!”
“明允小兄弟,放馬過來吧!”
蘇洵的臉頓時塌了下來:“道長,在下隻是想邀你到眉山城中一遊。”
流雲笑著搖了搖頭:“那真對不住了!貧道還有要事在身。”
蘇洵不死心,追問道:“道長,是何要事?”
流雲給枯榮使了個眼色。
枯榮站起來,衝蘇洵笑了笑:“真是對不住了,貧僧要跟解憂子前輩學習醫術。”
“哦!”
蘇洵訕訕地點了點頭,轉身就要往外走……
“明允小兄弟,你也快要行冠禮了吧,難道你就從來沒有考慮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麽嗎?”
好吧,流雲上來就給了蘇洵一個世界級的難題——“思考人生”。
蘇洵搖了搖頭,蠻不在乎地迴答道:“道法自然,既然循道,那就順其自然吧!”
“那算了,算我沒問!”
流雲歎了口氣,朝蘇洵擺了擺手,示意讓他離開。
一連幾天,流雲都以帶枯榮學醫為名,打發了找上門的蘇洵。
一行人行走江湖的第一個目的地,千裏之外的四川。這一路上,人煙稀少,沿途基本上都是茂盛的森林,不過,也省去了尋找食物的煩惱:能吃的東西,遍地都是。
而走了一段時間後,流雲發現:天龍寺的和尚,好像不忌葷腥;枯榮這小和尚,還特別喜歡吃肉。
經過一番了解,流雲才知道:大理的佛教教義受吐蕃和緬甸的影響較深,作風比較像密宗,沒有那麽多的戒律。
沒天除了吃飯、睡覺、趕路,剩下的時間,流雲大都用在教授枯榮醫學知識上。
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句話背書,醫術在這個時代,可以稱得上是高端的知識了。而枯榮小和尚的心態,似乎是天生就比較正,學起醫來,進步神速……
三個人走走停停,花了一個多月,才越過川南的涼山地區。不過,就在三人越過涼山最後一道山梁,準備走出梁山的時候,三個人遇見一個有趣的人:一個被滾滾追著滿山亂跑的持劍書生……
無意中瞥見流雲三人的書生,節操值還挺滿的,並沒有朝三個人的方向跑過來。
見到滾滾,張正心輕車熟地從背簍裏取出一竹筒蜂蜜,打開蓋子。然後又從背簍裏拿出一大根竹筍,在蜂蜜裏蘸了一下,隨手扔到滾滾的跟前……
見“食鐵獸”不再理會自己,書生鬆了口氣,將長劍迴鞘,踮起腳,小心翼翼地走到流雲跟前,做了個自我介紹:“在下蘇明允,眉州眉山人,不知道長?”
一聽對方叫蘇明允,流雲一愣,隨即迴過神來:“貧道解憂子。”
見對方自稱道士,書生來了精神:“不知道長仙鄉何處?”
為了不掉份兒,不掉逼格,流雲搜腸刮肚,拚湊出半首詩來:“無意塵世山為壁,有心問道雲作瓦。”
可流雲哪裏能想象得到,蘇仙蘇軾他爹,蘇洵同誌,都快二十歲了,還是半文盲,混子一個。
午飯的時候,流雲親自動手,整出來幾道山珍野味來,希望能從蘇洵嘴裏摳出幾句“名人名言”……
於是,“混子”蘇洵同學就悲劇了:眼睜睜地看著地上香氣四溢的珍饈,嘴裏卻怎麽也崩不出一個字來。
我是不是遇到假的蘇洵了?
流雲仔細地打量著蘇洵:“蘇相公可有功名在身?”
蘇洵的臉一下子紅了……
流雲一下子明白過來了:這廝大器晚成……
隻是,您好歹也胡亂拚湊幾句,糊弄我一下,讓我記一筆“小黑帳”也行呀?
不過,流雲也不太好意思為難偶像“蘇仙”他爹,讓蘇洵白蹭了一頓飯……
於是,三人的“忽悠”小隊,又加進來一個“混子”,變成了四個人。
出了涼山之後,最近的,能稱得上是比較大的城市,就是樂山。
經過一路上的了解,流雲搞明白了蘇洵的情況:也就認知字,至於吟詩作詞,那就不用想了。
到了樂山,就不能不瞻仰一下世上最大的佛像,而且最關鍵的是,可以找樂子……
“明允,看到此情此景,你不抒發一下嗎?”
蘇洵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個解憂子,哪裏都好,就是喜歡捉弄自己!
見蘇洵搖頭,流雲的跟屁蟲、肚子裏的蛔蟲兼捧哏,張正心笑著看了看自家師父:“師父,要不您來一首?”
流雲暗中給自己的寶貝徒弟點了個讚,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依山鎮坐激流中,成佛作祖不為空。若得千裏風水平,無懼他日身無蹤。”
念完拚湊出來的雜詩,流雲心裏樂開了花:這種裝完13就跑的感覺,真得很爽!
過了樂山往北走,下一個比較大的城市,就是蘇洵同誌的老家,眉山。
受了流雲一路打擊的蘇洵,看到眉山縣的界碑時,平生第一次生出了近鄉情怯的感覺:有些思念家中的賢妻以及未滿周歲的女兒……
進了眉山縣城,蘇洵跟流雲三人分道揚鑣,小跑著趕迴了家……
目送蘇洵走遠,枯榮問了一個這些天一直困擾著自己的問題:“前輩您為何如此看重這個蘇明允?”
流雲沒有迴答,偏頭看了一下張正心:“正心,你研習相術的時日也不短了,給你一個表現的機會。”
張正心拍了拍胸脯:“可以!這位蘇明允可是一位身俱大氣運之輩,他身上的文氣,滔滔不絕;其次他的子孫根,爆滿而又神光內蘊,子孫想必也有文曲之命;隻是,這廝前半生……”
“好了!這些就足夠了!”
流雲看了看枯榮:“你可明白了?”
枯榮眼睛裏的光彩一閃而逝,點了點頭。
“走吧,四處找一下,看看有沒有悅來客棧!”
“好嘞!”
流雲三人找到悅來客棧,前腳剛住下,蘇洵後腳就找上了門。
看見蘇洵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張正心笑著看了看流雲:“師父,找場子的來了!”
“明允小兄弟,放馬過來吧!”
蘇洵的臉頓時塌了下來:“道長,在下隻是想邀你到眉山城中一遊。”
流雲笑著搖了搖頭:“那真對不住了!貧道還有要事在身。”
蘇洵不死心,追問道:“道長,是何要事?”
流雲給枯榮使了個眼色。
枯榮站起來,衝蘇洵笑了笑:“真是對不住了,貧僧要跟解憂子前輩學習醫術。”
“哦!”
蘇洵訕訕地點了點頭,轉身就要往外走……
“明允小兄弟,你也快要行冠禮了吧,難道你就從來沒有考慮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麽嗎?”
好吧,流雲上來就給了蘇洵一個世界級的難題——“思考人生”。
蘇洵搖了搖頭,蠻不在乎地迴答道:“道法自然,既然循道,那就順其自然吧!”
“那算了,算我沒問!”
流雲歎了口氣,朝蘇洵擺了擺手,示意讓他離開。
一連幾天,流雲都以帶枯榮學醫為名,打發了找上門的蘇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