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揚塵。
“王爺,要不要攔下小公子?現在還來得及!”
梁度輕歎一聲:
“青臨啊,由他去吧。或許,他是對的,我這一生空有一腔菩薩熱血,沒有金剛手段做不了大事啊,希望他別像我一樣。”
季青臨聽得心裏真不是個滋味,忙勸慰道:
“王爺可千萬別這麽說,先主留下八王輔政,他們夠有手段吧,最終互相征伐,致使國不像國,神器廢馳,若不是王爺,我大梁怕已經分崩離析了!”
“安慰的話都別說來寬我的心了,就此告別吧,我迴洛陽了,若是能再相見,咱們好好喝個痛快!”
“王爺保重!”
“駕!……”
……
梁都,洛陽。
還沒上殿,皇帝就讓梁度趕緊前往太極殿。
“肯定是陛下想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山西的事兒!”
梁度一刻也不敢停。
遠遠的在太極殿外,梁度就聽到了太監總管的聲音:
“宣鎮南王梁度覲見!”
梁度加快了步伐,他懷著期待的深情走進太極殿,年老也沒能阻止他利落的動作。
“微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哪隻皇帝隻是陰沉著臉,看見梁度抬起頭,他才轉變為笑臉,笑嗬嗬地問道:
“鎮南王,你說我這表弟(梁雨舟)迴來二話不說,就帶著狩北軍主力出城了,他會去哪兒呢?”
梁度感覺到了皇帝眼裏暗藏的殺機,心底一下就發怵了,跪了下來,毫無底氣地說道:
“此事且容微臣去查清後,再來稟報。”
“我看不必了,我那表弟肯定是迴臨淄去了,我看你們在洛陽呆著怪難受的,我就成全你們吧,一起迴臨淄吧!”
說完瞟了一眼管事太監,管事太監收到示意後,立刻從懷中掏出聖旨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南王梁度,自攝政以來,勤勉粹純,性行溫良,功勳卓著。今垂垂老矣,準其迴臨淄終老。欽此。”
“臣有本奏,今山西……”
話還沒說完,皇帝趕緊打斷道:
“王爺,山西的事就不勞煩你操心了,寡人自有安排。”
“陛下,老臣……”
“王爺!我不追究表弟私自帶兵離京的事,並不代表我不敢追究,宗室成員私自調兵該當何罪,武皇帝開國時說得清清楚楚!”
梁度現在懂了,兵已經被梁雨舟帶走,皇帝自然不再聽從自己的建議,也不敢拿自己怎麽樣,如今隻能迴臨淄了。
於是恭恭敬敬地迴道:
“老臣遵旨。”
“那現在就迴去收拾收拾吧,爭取早點走早點到達。”
“是!”
說完便轉身準備收拾東西去了。
“等等。”
“陛下,還有何吩咐?”
“皇叔走的時候記得把你帶來的那一萬多府兵都帶迴去吧,洛陽城固若金湯,現在盜賊四起,我也是為皇叔安全著想。”
皇帝說這話的時候是笑著說的,梁度之前從來沒見過這個表情,真是伴君如伴虎,說得一點兒都不錯!
短暫遲疑之後,梁度迴:
“老臣遵旨,請陛下多多保重!”
聽到保重身體四個字,皇帝眼裏殺意更重了,他湊上前來,用極度令人反感的聲音說道:
“我一定會好好保重身體的!畢竟,我可不能走在你前麵!”
梁度抬起頭,大踏步走出太極殿,然後是洛陽宮,消失在洛陽街頭。
他的腦海中不斷迴想起自己剛要踏出太極殿時,皇帝和太監們的哈哈大笑。
那一聲聲的得意和詛咒如同午夜夢迴時分的夢魘,盤旋在腦海中久久不肯散去。
自諸王之亂以來,梁度一直將自己看作是大梁的救世主,他也確實是救世主,再一次把風雨飄搖的大梁從動蕩中扶正。
隻是沒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皇帝看來都是專製,都是威脅皇權的存在。
想著想著,梁度越發覺得後背發冷。
他甚至突然想到或許劉希將軍接到的旨意並不是王匡在假傳聖旨,而且皇帝想要親政下的一盤棋!
他不敢往下想,剛才太極殿上太監們尖銳的諷刺音猶在耳,皇帝的充滿殺氣的眼神還曆曆在目。
為今之計,隻能趕緊收拾東西,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想到此,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突然,一老者攔住了去路。
“王爺,有人讓我把這封信給你。”
送完信老人便消失在人潮。
梁度拿到書信,坐迴馬起來,隻見信上說:
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日前兒盡收精銳之兵,凡十三萬餘人。
料想皇帝陛下已遣父親歸家頤養天年。兒今天已到汝南。特在汝南紮下營寨,但用兵之法,練兵之法,兒皆不知,乞示知。
汝南一向很暖,昨天發風,才冷了起來,但房中尚暖。兒這邊大小俱安,請勿念為要。
洛陽是非之地,兒恭請父親盡快趕到汝南匯合為要。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兒雨舟叩。
看罷來信,梁度嘴角微微一笑,“還說什麽你不知練兵用兵之法,兒啊,你可比你爹滑頭多了!”
汝南,梁雨舟軍營處。
“擂鼓聚將!”
隨著悲壯的軍號聲起,眾人一起來到統帥牙帳內,眾人也是第一次見到了這個“紈絝公子”。
大家悄悄議論著,有人提議等鎮南王到了才思考下一步去哪兒。
梁雨舟眼裏寒光掃過眾人,用及其悲壯的聲音說道:
“我,梁雨舟,是一個笨拙之人,我沒有劉希,莫驚春的才氣縱橫,也沒有武藝在身,但我深信,破陣殺敵,首在運籌於帷幕之中!”
“小公子,你想做些什麽?不是我們瞧不起你,實在是軍國之事,不能兒戲啊!”
“對啊對啊,鄧將軍說得對!”
……
“你們都是帶兵之人,應該知道趙九淵所能倚仗的,就是騎兵,他們作戰迅疾如火,而今趙九淵養子烏勒孜就領騎兵五萬,屯兵河內。你們現在還要等嗎?”
大部分人都不說話了。
“那你說說看,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我意,積極屯軍備戰。第一,將軍中強弓硬弩和戰車集中起來,並選拔不畏死的軍士單獨訓練;第二,盡全力征集糧草;第三,全軍進行密集訓練,成立軍械鍛造隊,我等會兒給你們寫下工藝改善方式和大刀設計款式!”
“人人都傳小公子……沒想到啊,是個全才!”
梁雨舟並沒有過多廢話,而且鼓勵大家道:
“各位將軍,休再誇口,都下去忙吧,快速開始,動作務必要快啊!”
“是!”
“王爺,要不要攔下小公子?現在還來得及!”
梁度輕歎一聲:
“青臨啊,由他去吧。或許,他是對的,我這一生空有一腔菩薩熱血,沒有金剛手段做不了大事啊,希望他別像我一樣。”
季青臨聽得心裏真不是個滋味,忙勸慰道:
“王爺可千萬別這麽說,先主留下八王輔政,他們夠有手段吧,最終互相征伐,致使國不像國,神器廢馳,若不是王爺,我大梁怕已經分崩離析了!”
“安慰的話都別說來寬我的心了,就此告別吧,我迴洛陽了,若是能再相見,咱們好好喝個痛快!”
“王爺保重!”
“駕!……”
……
梁都,洛陽。
還沒上殿,皇帝就讓梁度趕緊前往太極殿。
“肯定是陛下想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山西的事兒!”
梁度一刻也不敢停。
遠遠的在太極殿外,梁度就聽到了太監總管的聲音:
“宣鎮南王梁度覲見!”
梁度加快了步伐,他懷著期待的深情走進太極殿,年老也沒能阻止他利落的動作。
“微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哪隻皇帝隻是陰沉著臉,看見梁度抬起頭,他才轉變為笑臉,笑嗬嗬地問道:
“鎮南王,你說我這表弟(梁雨舟)迴來二話不說,就帶著狩北軍主力出城了,他會去哪兒呢?”
梁度感覺到了皇帝眼裏暗藏的殺機,心底一下就發怵了,跪了下來,毫無底氣地說道:
“此事且容微臣去查清後,再來稟報。”
“我看不必了,我那表弟肯定是迴臨淄去了,我看你們在洛陽呆著怪難受的,我就成全你們吧,一起迴臨淄吧!”
說完瞟了一眼管事太監,管事太監收到示意後,立刻從懷中掏出聖旨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南王梁度,自攝政以來,勤勉粹純,性行溫良,功勳卓著。今垂垂老矣,準其迴臨淄終老。欽此。”
“臣有本奏,今山西……”
話還沒說完,皇帝趕緊打斷道:
“王爺,山西的事就不勞煩你操心了,寡人自有安排。”
“陛下,老臣……”
“王爺!我不追究表弟私自帶兵離京的事,並不代表我不敢追究,宗室成員私自調兵該當何罪,武皇帝開國時說得清清楚楚!”
梁度現在懂了,兵已經被梁雨舟帶走,皇帝自然不再聽從自己的建議,也不敢拿自己怎麽樣,如今隻能迴臨淄了。
於是恭恭敬敬地迴道:
“老臣遵旨。”
“那現在就迴去收拾收拾吧,爭取早點走早點到達。”
“是!”
說完便轉身準備收拾東西去了。
“等等。”
“陛下,還有何吩咐?”
“皇叔走的時候記得把你帶來的那一萬多府兵都帶迴去吧,洛陽城固若金湯,現在盜賊四起,我也是為皇叔安全著想。”
皇帝說這話的時候是笑著說的,梁度之前從來沒見過這個表情,真是伴君如伴虎,說得一點兒都不錯!
短暫遲疑之後,梁度迴:
“老臣遵旨,請陛下多多保重!”
聽到保重身體四個字,皇帝眼裏殺意更重了,他湊上前來,用極度令人反感的聲音說道:
“我一定會好好保重身體的!畢竟,我可不能走在你前麵!”
梁度抬起頭,大踏步走出太極殿,然後是洛陽宮,消失在洛陽街頭。
他的腦海中不斷迴想起自己剛要踏出太極殿時,皇帝和太監們的哈哈大笑。
那一聲聲的得意和詛咒如同午夜夢迴時分的夢魘,盤旋在腦海中久久不肯散去。
自諸王之亂以來,梁度一直將自己看作是大梁的救世主,他也確實是救世主,再一次把風雨飄搖的大梁從動蕩中扶正。
隻是沒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皇帝看來都是專製,都是威脅皇權的存在。
想著想著,梁度越發覺得後背發冷。
他甚至突然想到或許劉希將軍接到的旨意並不是王匡在假傳聖旨,而且皇帝想要親政下的一盤棋!
他不敢往下想,剛才太極殿上太監們尖銳的諷刺音猶在耳,皇帝的充滿殺氣的眼神還曆曆在目。
為今之計,隻能趕緊收拾東西,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想到此,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突然,一老者攔住了去路。
“王爺,有人讓我把這封信給你。”
送完信老人便消失在人潮。
梁度拿到書信,坐迴馬起來,隻見信上說:
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日前兒盡收精銳之兵,凡十三萬餘人。
料想皇帝陛下已遣父親歸家頤養天年。兒今天已到汝南。特在汝南紮下營寨,但用兵之法,練兵之法,兒皆不知,乞示知。
汝南一向很暖,昨天發風,才冷了起來,但房中尚暖。兒這邊大小俱安,請勿念為要。
洛陽是非之地,兒恭請父親盡快趕到汝南匯合為要。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兒雨舟叩。
看罷來信,梁度嘴角微微一笑,“還說什麽你不知練兵用兵之法,兒啊,你可比你爹滑頭多了!”
汝南,梁雨舟軍營處。
“擂鼓聚將!”
隨著悲壯的軍號聲起,眾人一起來到統帥牙帳內,眾人也是第一次見到了這個“紈絝公子”。
大家悄悄議論著,有人提議等鎮南王到了才思考下一步去哪兒。
梁雨舟眼裏寒光掃過眾人,用及其悲壯的聲音說道:
“我,梁雨舟,是一個笨拙之人,我沒有劉希,莫驚春的才氣縱橫,也沒有武藝在身,但我深信,破陣殺敵,首在運籌於帷幕之中!”
“小公子,你想做些什麽?不是我們瞧不起你,實在是軍國之事,不能兒戲啊!”
“對啊對啊,鄧將軍說得對!”
……
“你們都是帶兵之人,應該知道趙九淵所能倚仗的,就是騎兵,他們作戰迅疾如火,而今趙九淵養子烏勒孜就領騎兵五萬,屯兵河內。你們現在還要等嗎?”
大部分人都不說話了。
“那你說說看,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我意,積極屯軍備戰。第一,將軍中強弓硬弩和戰車集中起來,並選拔不畏死的軍士單獨訓練;第二,盡全力征集糧草;第三,全軍進行密集訓練,成立軍械鍛造隊,我等會兒給你們寫下工藝改善方式和大刀設計款式!”
“人人都傳小公子……沒想到啊,是個全才!”
梁雨舟並沒有過多廢話,而且鼓勵大家道:
“各位將軍,休再誇口,都下去忙吧,快速開始,動作務必要快啊!”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