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像不像
將軍的病弱美人又崩人設了 作者:卿九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01章像不像
“這是皇上吩咐的,老奴也不知。”高躍低著頭說道:“老奴區區一個奴才,豈敢猜測聖意。”
這話裏的意思就是在言說,貴妃也不能忤逆皇上的意思啊。
俞玉磬不好對高躍發什麽脾氣,便將目光放在了傅明嬌的身上,神色定定的看著她說道:“本宮倒是忘了,將軍夫人與皇上當年可是青梅竹馬的情誼,想必將軍夫人在皇上麵前大為不一樣吧。”
“臣婦與皇上如何不一樣,貴妃娘娘當是知道的最清楚的。”傅明嬌端著笑顏站著,抬眸神色淺淡看著俞玉磬道:“這麽多年來,貴妃娘娘在皇上麵前提了諸多次臣婦的閨名,臣婦還未多多謝過貴妃娘娘。”
“讓皇上顧惜與臣婦的幼時情誼,對我家將軍提拔照拂。”傅明嬌揚唇笑著,對著俞玉磬俯身道:“多謝貴妃娘娘惦念。”
“聽聞貴妃娘娘有孕了,真是恭喜。”傅明嬌目光又落在了俞玉磬的肚子上,眯著眼笑道:“貴妃娘娘可真厲害,這都能有孕呀?”
“真想看看這個孩子降生之後,跟皇上像不像。”
“瞧我,怎麽光顧著給貴妃娘娘道喜了。皇上還在等著臣婦呢,臣婦先行一步。”傅明嬌笑眯眯的對著俞玉磬又一俯身之後,便是轉身入了藏書閣內。
俞玉磬麵上神色驟然一白,因為傅明嬌這兩句話已是嚇的手腳冰涼,心頭驟然升騰起的慌張讓她連對傅明嬌迴話都迴不出來,看著傅明嬌入內的背影,隻覺得整個人都是虛的。
不可能,她不可能知道!
俞玉磬伸手撫上腹部,控製不住拽緊了腹部衣襟,幾乎是逃一般的離開了藏書閣,一遍遍揣測著傅明嬌言說的意思,思來想去隻能安撫自己,也許隻是巧合罷了。
那邊傅明嬌走入藏書閣內,被一路領著去了藏書閣內,軒轅溟就坐在前邊桌案邊,剛剛放下手中毛筆,低著頭似乎在欣賞自己的佳作。
“皇上,將軍夫人到了。”高躍垂首低頭恭敬上前道。
“臣婦見過皇上。”傅明嬌跟著俯身見禮。
軒轅溟擺了擺手,示意屋內其他人都退下之後,才轉身坐去了旁邊茶桌邊,抬眸看向傅明嬌道:“你來尋朕,是為了什麽事?”
軒轅溟望著眼前站著的傅明嬌,熟悉還是熟悉的人,但是當年那份心似乎已經完全發生改變了,如今看著她依舊覺得熟悉卻又莫名的透著幾分陌生的感覺。
“近日朝中關於大金國的猜測之事,想必皇上已經知情了。”傅明嬌懶得跟軒轅溟繞彎子,直言談及大金國之事。
軒轅溟挑了挑眉沒說話,看這樣子是默認了,榮國公在聽了傅明嬌的話語之後,於早朝之上對大金國的所作所為提出了異議,認為大金國有倒戈之嫌,並且列舉了大金國種種異端之像。
有大臣不服,認為大金國與大業共存多年,許是國中有困難導致疏忽了,不能如此輕易蓋棺定論。
(本章完)
“這是皇上吩咐的,老奴也不知。”高躍低著頭說道:“老奴區區一個奴才,豈敢猜測聖意。”
這話裏的意思就是在言說,貴妃也不能忤逆皇上的意思啊。
俞玉磬不好對高躍發什麽脾氣,便將目光放在了傅明嬌的身上,神色定定的看著她說道:“本宮倒是忘了,將軍夫人與皇上當年可是青梅竹馬的情誼,想必將軍夫人在皇上麵前大為不一樣吧。”
“臣婦與皇上如何不一樣,貴妃娘娘當是知道的最清楚的。”傅明嬌端著笑顏站著,抬眸神色淺淡看著俞玉磬道:“這麽多年來,貴妃娘娘在皇上麵前提了諸多次臣婦的閨名,臣婦還未多多謝過貴妃娘娘。”
“讓皇上顧惜與臣婦的幼時情誼,對我家將軍提拔照拂。”傅明嬌揚唇笑著,對著俞玉磬俯身道:“多謝貴妃娘娘惦念。”
“聽聞貴妃娘娘有孕了,真是恭喜。”傅明嬌目光又落在了俞玉磬的肚子上,眯著眼笑道:“貴妃娘娘可真厲害,這都能有孕呀?”
“真想看看這個孩子降生之後,跟皇上像不像。”
“瞧我,怎麽光顧著給貴妃娘娘道喜了。皇上還在等著臣婦呢,臣婦先行一步。”傅明嬌笑眯眯的對著俞玉磬又一俯身之後,便是轉身入了藏書閣內。
俞玉磬麵上神色驟然一白,因為傅明嬌這兩句話已是嚇的手腳冰涼,心頭驟然升騰起的慌張讓她連對傅明嬌迴話都迴不出來,看著傅明嬌入內的背影,隻覺得整個人都是虛的。
不可能,她不可能知道!
俞玉磬伸手撫上腹部,控製不住拽緊了腹部衣襟,幾乎是逃一般的離開了藏書閣,一遍遍揣測著傅明嬌言說的意思,思來想去隻能安撫自己,也許隻是巧合罷了。
那邊傅明嬌走入藏書閣內,被一路領著去了藏書閣內,軒轅溟就坐在前邊桌案邊,剛剛放下手中毛筆,低著頭似乎在欣賞自己的佳作。
“皇上,將軍夫人到了。”高躍垂首低頭恭敬上前道。
“臣婦見過皇上。”傅明嬌跟著俯身見禮。
軒轅溟擺了擺手,示意屋內其他人都退下之後,才轉身坐去了旁邊茶桌邊,抬眸看向傅明嬌道:“你來尋朕,是為了什麽事?”
軒轅溟望著眼前站著的傅明嬌,熟悉還是熟悉的人,但是當年那份心似乎已經完全發生改變了,如今看著她依舊覺得熟悉卻又莫名的透著幾分陌生的感覺。
“近日朝中關於大金國的猜測之事,想必皇上已經知情了。”傅明嬌懶得跟軒轅溟繞彎子,直言談及大金國之事。
軒轅溟挑了挑眉沒說話,看這樣子是默認了,榮國公在聽了傅明嬌的話語之後,於早朝之上對大金國的所作所為提出了異議,認為大金國有倒戈之嫌,並且列舉了大金國種種異端之像。
有大臣不服,認為大金國與大業共存多年,許是國中有困難導致疏忽了,不能如此輕易蓋棺定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