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嘉點點頭說道:“好吧,那就隨本王去轉轉!”
侍衛們相互對視一眼就搶先策馬前行。而他們也確實猜到了劉昊嘉的目的地。就是在天津城外的那片商業貿易區!
等劉昊嘉帶著侍衛們抵達的時候,貿易區裏麵已經有巡邏隊在巡邏,路口也有哨兵在把守。但是原本人員川流不息,叫賣聲聲不絕的貿易區已經是人去樓空,門可羅雀了!
劉昊嘉策馬沿街向前,看著一個個熟悉的招牌心裏有些發酸!他想起了自己當年在京師一路掙紮到現在的艱苦曆程!從一開始想要不造反,穩妥的改造大明,到現在成了大明第一號的反賊!可見時光之力是多麽的奇妙,能將許多事情變得物是人非!
當他們一行人走到商貿區的中央,當年劉昊嘉辦公的茶樓還矗立在這裏。隻是外觀經過風吹雨打之後已經顯得老舊了很多!當年他在這裏不知做出了多少決定,影響到了大明的方方麵麵!但是如今他歸來了這裏,卻看見門上有一把巨大的銅鎖!
有侍衛上前想要將門砸開,卻被他抬手攔住,同時說道:“就這麽留著吧。反正本王日後也不會坐在這裏行商了!隻是希望從官府手中買下這個樓的人,能善待於它!行了,我們走吧,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他本來以為天津城應該是非常難以攻取的,因為天津時京師的門戶,朝廷應該派出重兵駐守。可是後來他才知道守衛天津的人不多。而且在他開炮攻城的時候,天津城內居然喊殺聲四起!隨即城門打開,從裏麵衝出來的人拚命示意大軍趕緊進城!
他雖然懷疑這是一個陷阱,但是有這樣的機會不能不把握!而且他也相信自家的士兵能夠應對任何問題!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點了兩千人衝進城去!結果很快他就看到城頭上變換了旗幟,並得到正式的通知,城裏麵沒有埋伏!於是天津城就這樣順利的落在了他手中!
等事後他才知道,在天津城裏起事的人居然是一群商人!他們將自家的護衛湊在了一起組成了一支隊伍,然後派一部分人抬著各種物資,以勞軍的名義靠近向城門,然後暴抱起發難,一舉奪得了城門!
劉昊嘉對他們有這種動作也不奇怪。要知道,劉昊嘉可是將天津打造成了北方最大的商貿重鎮,這些商人當年跟著他可都是發了橫財的!所以他們心向lhj倒也不奇怪.
但是劉昊嘉估計,真正讓他們下決心的原因還是因為官府的盤剝!像他們這些大商人,甚至已經可以被稱為豪商的大商人,肯定都是官府眼中的美食,或者是定時的提款機。所以受到了官府的盤剝之後肯定更願意跟隨劉昊嘉。至少他當政的時候對商賈隻是收稅而已。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幾個人奪門有功,還是要賞賜的。所以劉昊嘉就邀請他們吃了一頓飯,結果在席間劉昊嘉問出了他們起兵奪門的真正原因。
上述的兩個原因肯定有,但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官府完全沒有拓展新生意渠道的意思,讓他們覺得自家的生意已經有點兒停滯不前了!而在這些人的心裏麵,停滯不前就是倒退。而且官府還關閉了同上海外的渠道,這就讓他們更不高興了。
所以這時候他們想到了劉昊嘉,那就是他為了能夠將自家的貨物賣出去,不惜組織艦隊同白人開戰,所以他們就覺得他千好萬好了!而他們強烈希望有一個能夠到處開通商路的皇帝出現,於是才有了奪門這一幕。
而且他們在席間還給劉昊嘉送了一份大禮!那就是他們秘密儲存起來的,足夠5萬大軍吃上一個月的糧食。同時還有大量的鐵料和製作火藥的原材料。
劉昊嘉詢問過後才知道,這些物資他們在自己過渡過長江之後就開始籌備了。用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點的儲存起來。今天終於等劉昊嘉到天津了,他們立刻獻了出來。
一個奪門的功勞,一個贈送物資的功勞,說句實話,劉昊嘉更看重後一個。他現在孤軍深入,運輸物資不便。這幾個商賈獻出的物資能讓他的後勤鬆快不少。
不過這也讓劉昊嘉再次警惕起來!因為“豪商無國”這4個字在這幾個商賈的行動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這種人,隻要有利潤什麽事情都敢做!而且這還是在他們沒有刻意謀劃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
這些商賈若是有足夠金錢的話,他們的力量也會變得強大起來!要知道,金錢也是力量的一種,如果善用的話也是強大無比!所以劉昊嘉已經在心裏下定決心,一定要嚴格控製商賈的力量,絕不能讓他們滲透到朝廷的權力之中。同時他也想要使用這種力量。隻不過是想要限製和使用當中找到一個平衡可是件棘手的事情。
不過作為有功人員,劉昊嘉還是要獎賞他們的。他給每個人留下一封親筆信,告訴他們戰後的時候,他們可以將信送到朝廷裏麵去,到時候按功勞敘功。
幾個商賈見狀大喜,紛紛表示還可以為劉昊嘉籌措更多的物資。對此劉昊嘉當然是不會拒絕的。而這也給他提了個醒兒,眼下就是善用這些商人的時候。這些商賈在北方的路子可比他寬多了。
所以他幹脆給了幾個商人一個小官的名頭,讓他們專門負責籌措物資。劉昊嘉許諾他們,戰後的情況各自功勞敘功,最低的也是三倍物資金額的補償,高的可以直接封爵。
說到給錢幾個人沒說話,要聽能封爵眼睛可都紅了!當即都表示一定會多多聯絡同伴,給劉昊嘉送來更多的物資。然後一個個興衝衝的離開了!
劉昊嘉在天津停留一天之後繼續北上,擊潰了通州守軍之後就直抵京師城下了!而此時京師外麵聯營成片,徹底將京師包裹起來。而且這些堡寨修建得頗為紮實。看得出來,朝廷是打算固守京師,以拖待變了。
侍衛們相互對視一眼就搶先策馬前行。而他們也確實猜到了劉昊嘉的目的地。就是在天津城外的那片商業貿易區!
等劉昊嘉帶著侍衛們抵達的時候,貿易區裏麵已經有巡邏隊在巡邏,路口也有哨兵在把守。但是原本人員川流不息,叫賣聲聲不絕的貿易區已經是人去樓空,門可羅雀了!
劉昊嘉策馬沿街向前,看著一個個熟悉的招牌心裏有些發酸!他想起了自己當年在京師一路掙紮到現在的艱苦曆程!從一開始想要不造反,穩妥的改造大明,到現在成了大明第一號的反賊!可見時光之力是多麽的奇妙,能將許多事情變得物是人非!
當他們一行人走到商貿區的中央,當年劉昊嘉辦公的茶樓還矗立在這裏。隻是外觀經過風吹雨打之後已經顯得老舊了很多!當年他在這裏不知做出了多少決定,影響到了大明的方方麵麵!但是如今他歸來了這裏,卻看見門上有一把巨大的銅鎖!
有侍衛上前想要將門砸開,卻被他抬手攔住,同時說道:“就這麽留著吧。反正本王日後也不會坐在這裏行商了!隻是希望從官府手中買下這個樓的人,能善待於它!行了,我們走吧,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他本來以為天津城應該是非常難以攻取的,因為天津時京師的門戶,朝廷應該派出重兵駐守。可是後來他才知道守衛天津的人不多。而且在他開炮攻城的時候,天津城內居然喊殺聲四起!隨即城門打開,從裏麵衝出來的人拚命示意大軍趕緊進城!
他雖然懷疑這是一個陷阱,但是有這樣的機會不能不把握!而且他也相信自家的士兵能夠應對任何問題!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點了兩千人衝進城去!結果很快他就看到城頭上變換了旗幟,並得到正式的通知,城裏麵沒有埋伏!於是天津城就這樣順利的落在了他手中!
等事後他才知道,在天津城裏起事的人居然是一群商人!他們將自家的護衛湊在了一起組成了一支隊伍,然後派一部分人抬著各種物資,以勞軍的名義靠近向城門,然後暴抱起發難,一舉奪得了城門!
劉昊嘉對他們有這種動作也不奇怪。要知道,劉昊嘉可是將天津打造成了北方最大的商貿重鎮,這些商人當年跟著他可都是發了橫財的!所以他們心向lhj倒也不奇怪.
但是劉昊嘉估計,真正讓他們下決心的原因還是因為官府的盤剝!像他們這些大商人,甚至已經可以被稱為豪商的大商人,肯定都是官府眼中的美食,或者是定時的提款機。所以受到了官府的盤剝之後肯定更願意跟隨劉昊嘉。至少他當政的時候對商賈隻是收稅而已。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幾個人奪門有功,還是要賞賜的。所以劉昊嘉就邀請他們吃了一頓飯,結果在席間劉昊嘉問出了他們起兵奪門的真正原因。
上述的兩個原因肯定有,但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官府完全沒有拓展新生意渠道的意思,讓他們覺得自家的生意已經有點兒停滯不前了!而在這些人的心裏麵,停滯不前就是倒退。而且官府還關閉了同上海外的渠道,這就讓他們更不高興了。
所以這時候他們想到了劉昊嘉,那就是他為了能夠將自家的貨物賣出去,不惜組織艦隊同白人開戰,所以他們就覺得他千好萬好了!而他們強烈希望有一個能夠到處開通商路的皇帝出現,於是才有了奪門這一幕。
而且他們在席間還給劉昊嘉送了一份大禮!那就是他們秘密儲存起來的,足夠5萬大軍吃上一個月的糧食。同時還有大量的鐵料和製作火藥的原材料。
劉昊嘉詢問過後才知道,這些物資他們在自己過渡過長江之後就開始籌備了。用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點的儲存起來。今天終於等劉昊嘉到天津了,他們立刻獻了出來。
一個奪門的功勞,一個贈送物資的功勞,說句實話,劉昊嘉更看重後一個。他現在孤軍深入,運輸物資不便。這幾個商賈獻出的物資能讓他的後勤鬆快不少。
不過這也讓劉昊嘉再次警惕起來!因為“豪商無國”這4個字在這幾個商賈的行動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這種人,隻要有利潤什麽事情都敢做!而且這還是在他們沒有刻意謀劃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
這些商賈若是有足夠金錢的話,他們的力量也會變得強大起來!要知道,金錢也是力量的一種,如果善用的話也是強大無比!所以劉昊嘉已經在心裏下定決心,一定要嚴格控製商賈的力量,絕不能讓他們滲透到朝廷的權力之中。同時他也想要使用這種力量。隻不過是想要限製和使用當中找到一個平衡可是件棘手的事情。
不過作為有功人員,劉昊嘉還是要獎賞他們的。他給每個人留下一封親筆信,告訴他們戰後的時候,他們可以將信送到朝廷裏麵去,到時候按功勞敘功。
幾個商賈見狀大喜,紛紛表示還可以為劉昊嘉籌措更多的物資。對此劉昊嘉當然是不會拒絕的。而這也給他提了個醒兒,眼下就是善用這些商人的時候。這些商賈在北方的路子可比他寬多了。
所以他幹脆給了幾個商人一個小官的名頭,讓他們專門負責籌措物資。劉昊嘉許諾他們,戰後的情況各自功勞敘功,最低的也是三倍物資金額的補償,高的可以直接封爵。
說到給錢幾個人沒說話,要聽能封爵眼睛可都紅了!當即都表示一定會多多聯絡同伴,給劉昊嘉送來更多的物資。然後一個個興衝衝的離開了!
劉昊嘉在天津停留一天之後繼續北上,擊潰了通州守軍之後就直抵京師城下了!而此時京師外麵聯營成片,徹底將京師包裹起來。而且這些堡寨修建得頗為紮實。看得出來,朝廷是打算固守京師,以拖待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