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出使西洋(求訂閱)
朱由校現在對歐洲諸國的事情不怎麽感興趣。
畢竟現在大明都自顧不暇,對歐洲的事自然是鞭長莫及。
隻是作為後進玩家,等大明內部穩定,準備進軍大洋的時候,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勢必是西班牙。
要知道西班牙的殖民地可就在呂宋,因此趁現在布局還是很有必要的。
“多謝皇帝陛下的囑咐,我一定會把這種祝福讓人帶迴歐洲。”
一旁的徐光啟見狀,也趁機接起話來。
“陛下,湯若望來的時候教皇也曾寫國書一份,希望西洋能跟大明永保友誼,互助互貿。”
“嗯,國書一事事關重大,就按照正常程序來讓他遞交給吏部吧,不過我大明向來是禮儀之邦,這西洋既然向我大明遞交國書,那我大明也應該派使者去看看。”
這話讓湯若望眼前一亮,自從葡萄牙人接觸大明,到現在也有將近一百年的曆史,為了能跟大明貿易通商費盡心思,作為先鋒的傳教士也是為了見大明皇帝絞盡腦汁,仍然困難重重。
但現在眼前這個大明皇帝不僅接受了教皇的國書,還想要派使者前往歐洲,這可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此事能成,那麽作為遙遠中華帝國的使者,必將在歐洲引起轟動,他也會因為這個功勞被教皇冊封,無論是傳教事業還是地位都將更上一層樓。
“此事可行,澳門前往歐洲的路線十分成熟。每年都有前往歐洲的商船,經澳門路過馬六甲,再到果阿,再繞過好望角就可以到達歐洲,來迴需要兩三年時間。
如果這個消息傳迴澳門,我想葡萄牙人定會鼎力支持此事,歐洲諸國也會歡迎大明使者的到來,並給予最高禮遇。”
感覺自己前景一片光明的湯若望,當即就同意了朱由校的說法,並且還規劃好了路線。
徐光啟也知道皇帝此舉是和西洋加強交流的好機會,也在一旁附和支持起來。
“恩,此事可行,但畢竟是代表著大明前往,因此需要跟內閣甚至是吏部商議,隻要定下來,就立刻派人前往,西洋可來,那大明亦然可往。”
這也是朱由校願意接見湯若望的理由之一。
大航海時代,既然西洋能來,那大明也派人去去,實地考察下歐洲目前是個什麽情況,跟歐洲各國混個臉熟,為以後的合作跟對抗打好基礎嘛。
但更重要的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對於準備參與大航海時代的後進玩家,大明地圖都沒有點亮,想要貿易連個海圖路線都沒有。
因此朱由校就想趁著使團出行,在葡萄牙的幫助,把前往歐洲的航路弄清楚,如果有機會,最好再讓人前往美洲,繞過麥哲倫海峽,來一次環球航行,點亮地球全圖。
隻是這人不好選嘛。
既要能代表大明,還要熟悉航海,人數也不能少。
原本朱由校還在猶豫人不好挑,但轉頭看到鄭芝龍後,他瞬間有了想法,恍然感覺許多海上的事情都可以做了。
“這事朕就拍板這麽定了,隻是人不好挑,不過朕聽說兩廣福建那邊的人特別喜歡出海貿易,並且做的挺大的,東到日本,西到了南洋一帶,大都有這些人的身影,甚至南洋諸島嶼中,華人也有許多定居做生意,到時候朝廷除了派朝官去,還可以從兩廣一帶選人一同前往。”
此事徐光啟還是很了解的,但他還是奇怪為何皇帝突然提及兩廣之人,但畢竟皇帝說了此事,他還是要解釋下的,隻是還未等他開口,朱由校已經目光投向湯若望身後的鄭芝龍。
“你叫鄭芝龍吧,你既然從澳門跟隨湯若望來京,想必你就是兩廣或者福建等地之人吧。”
此話一出,眾人的目光都投向躬身翻譯的鄭芝龍,心裏暗道這個人的機會來了,皇帝估計是想要當地人親自來迴答,這才問詢問他,機會既然給他了,就看他答的怎麽樣了。
鄭芝龍也是一驚,此時的他還隻是一個剛剛學會做生意的小年輕,跟曆史上叱吒風雲的海島霸主差個十萬八千裏。但見皇帝詢問,知道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連忙穩住心神,讓自己鎮定下來思理頭緒。
“陛下聖明,小的是福建南安府石井縣人,從小在福建長大,隻是舅父在澳門做生意,就在前兩年赴澳依舅父黃程謀生。”
“哦,既然去過澳門,伱舅舅還在那裏做生意,那你說說那邊去南洋做生意的多不多。”
“陛下,兩廣跟福建土地貧瘠,因此前往南洋求活的人有很多,在呂宋馬尼拉、南洋馬六甲甚至暹羅等地,甚至連東洋倭國、琉球一帶均有大明商賈貿易,獲利甚多,並且許多常年在那裏定居謀生。”
鄭芝龍前思後想,還是不要向皇帝隱瞞,如實匯報為好,因為哪怕他不說,皇帝也會問湯若望的。
但他的話卻讓徐光啟聽得心驚肉跳,心想這人怎麽什麽話都敢說,要知道大明之前隆慶開關,確實開放了海禁,但有一條禁令,就是絕對不可以去倭國做生意。
現在這個鄭芝龍把是實情告知,萬一陛下震怒,覺得這些商人陽奉陰違,不尊奉朝廷製度,豈不是又要懲處一大批人了。
隻是他沒想到,朱由校毫不在意這些。
“商人逐利,哪裏賺錢去哪裏,現在隻是南洋、東洋貿易,以朕看就應該膽子大一些,還要去天竺、西洋諸國,甚至是新大陸上做生意都是可以的。”
聽到皇帝這般肯定,鄭芝龍心裏滿心稱是,但也忍不住腹誹。
他自然知道匯通天下的道理,海貿就是這樣,距離越遠利潤越高,聽說那些佛郎機人把大明的貨物販賣到西洋,利潤可是十倍以上啊。
但為什麽沒有這麽做,還不是大明朝廷不支持嘛,政策還搖擺不定,一會兒海禁,一會兒放開,哪怕放開也是摳摳搜搜,跟小媳婦害臊不敢開門似的,隻讓一兩個地方通商。
直到新皇登基後才好點,海禁全麵放開,所有人都可以下海貿易。但條件還是不成熟,一路上又沒有殖民地作為補給,根本到不了西洋。
第二更!
明天開始爆更,每天三更,天數不固定,到時候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朱由校現在對歐洲諸國的事情不怎麽感興趣。
畢竟現在大明都自顧不暇,對歐洲的事自然是鞭長莫及。
隻是作為後進玩家,等大明內部穩定,準備進軍大洋的時候,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勢必是西班牙。
要知道西班牙的殖民地可就在呂宋,因此趁現在布局還是很有必要的。
“多謝皇帝陛下的囑咐,我一定會把這種祝福讓人帶迴歐洲。”
一旁的徐光啟見狀,也趁機接起話來。
“陛下,湯若望來的時候教皇也曾寫國書一份,希望西洋能跟大明永保友誼,互助互貿。”
“嗯,國書一事事關重大,就按照正常程序來讓他遞交給吏部吧,不過我大明向來是禮儀之邦,這西洋既然向我大明遞交國書,那我大明也應該派使者去看看。”
這話讓湯若望眼前一亮,自從葡萄牙人接觸大明,到現在也有將近一百年的曆史,為了能跟大明貿易通商費盡心思,作為先鋒的傳教士也是為了見大明皇帝絞盡腦汁,仍然困難重重。
但現在眼前這個大明皇帝不僅接受了教皇的國書,還想要派使者前往歐洲,這可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此事能成,那麽作為遙遠中華帝國的使者,必將在歐洲引起轟動,他也會因為這個功勞被教皇冊封,無論是傳教事業還是地位都將更上一層樓。
“此事可行,澳門前往歐洲的路線十分成熟。每年都有前往歐洲的商船,經澳門路過馬六甲,再到果阿,再繞過好望角就可以到達歐洲,來迴需要兩三年時間。
如果這個消息傳迴澳門,我想葡萄牙人定會鼎力支持此事,歐洲諸國也會歡迎大明使者的到來,並給予最高禮遇。”
感覺自己前景一片光明的湯若望,當即就同意了朱由校的說法,並且還規劃好了路線。
徐光啟也知道皇帝此舉是和西洋加強交流的好機會,也在一旁附和支持起來。
“恩,此事可行,但畢竟是代表著大明前往,因此需要跟內閣甚至是吏部商議,隻要定下來,就立刻派人前往,西洋可來,那大明亦然可往。”
這也是朱由校願意接見湯若望的理由之一。
大航海時代,既然西洋能來,那大明也派人去去,實地考察下歐洲目前是個什麽情況,跟歐洲各國混個臉熟,為以後的合作跟對抗打好基礎嘛。
但更重要的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對於準備參與大航海時代的後進玩家,大明地圖都沒有點亮,想要貿易連個海圖路線都沒有。
因此朱由校就想趁著使團出行,在葡萄牙的幫助,把前往歐洲的航路弄清楚,如果有機會,最好再讓人前往美洲,繞過麥哲倫海峽,來一次環球航行,點亮地球全圖。
隻是這人不好選嘛。
既要能代表大明,還要熟悉航海,人數也不能少。
原本朱由校還在猶豫人不好挑,但轉頭看到鄭芝龍後,他瞬間有了想法,恍然感覺許多海上的事情都可以做了。
“這事朕就拍板這麽定了,隻是人不好挑,不過朕聽說兩廣福建那邊的人特別喜歡出海貿易,並且做的挺大的,東到日本,西到了南洋一帶,大都有這些人的身影,甚至南洋諸島嶼中,華人也有許多定居做生意,到時候朝廷除了派朝官去,還可以從兩廣一帶選人一同前往。”
此事徐光啟還是很了解的,但他還是奇怪為何皇帝突然提及兩廣之人,但畢竟皇帝說了此事,他還是要解釋下的,隻是還未等他開口,朱由校已經目光投向湯若望身後的鄭芝龍。
“你叫鄭芝龍吧,你既然從澳門跟隨湯若望來京,想必你就是兩廣或者福建等地之人吧。”
此話一出,眾人的目光都投向躬身翻譯的鄭芝龍,心裏暗道這個人的機會來了,皇帝估計是想要當地人親自來迴答,這才問詢問他,機會既然給他了,就看他答的怎麽樣了。
鄭芝龍也是一驚,此時的他還隻是一個剛剛學會做生意的小年輕,跟曆史上叱吒風雲的海島霸主差個十萬八千裏。但見皇帝詢問,知道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連忙穩住心神,讓自己鎮定下來思理頭緒。
“陛下聖明,小的是福建南安府石井縣人,從小在福建長大,隻是舅父在澳門做生意,就在前兩年赴澳依舅父黃程謀生。”
“哦,既然去過澳門,伱舅舅還在那裏做生意,那你說說那邊去南洋做生意的多不多。”
“陛下,兩廣跟福建土地貧瘠,因此前往南洋求活的人有很多,在呂宋馬尼拉、南洋馬六甲甚至暹羅等地,甚至連東洋倭國、琉球一帶均有大明商賈貿易,獲利甚多,並且許多常年在那裏定居謀生。”
鄭芝龍前思後想,還是不要向皇帝隱瞞,如實匯報為好,因為哪怕他不說,皇帝也會問湯若望的。
但他的話卻讓徐光啟聽得心驚肉跳,心想這人怎麽什麽話都敢說,要知道大明之前隆慶開關,確實開放了海禁,但有一條禁令,就是絕對不可以去倭國做生意。
現在這個鄭芝龍把是實情告知,萬一陛下震怒,覺得這些商人陽奉陰違,不尊奉朝廷製度,豈不是又要懲處一大批人了。
隻是他沒想到,朱由校毫不在意這些。
“商人逐利,哪裏賺錢去哪裏,現在隻是南洋、東洋貿易,以朕看就應該膽子大一些,還要去天竺、西洋諸國,甚至是新大陸上做生意都是可以的。”
聽到皇帝這般肯定,鄭芝龍心裏滿心稱是,但也忍不住腹誹。
他自然知道匯通天下的道理,海貿就是這樣,距離越遠利潤越高,聽說那些佛郎機人把大明的貨物販賣到西洋,利潤可是十倍以上啊。
但為什麽沒有這麽做,還不是大明朝廷不支持嘛,政策還搖擺不定,一會兒海禁,一會兒放開,哪怕放開也是摳摳搜搜,跟小媳婦害臊不敢開門似的,隻讓一兩個地方通商。
直到新皇登基後才好點,海禁全麵放開,所有人都可以下海貿易。但條件還是不成熟,一路上又沒有殖民地作為補給,根本到不了西洋。
第二更!
明天開始爆更,每天三更,天數不固定,到時候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