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人問題,朱由校是知道的,後世爭論也不少。


    熊廷弼也曾多次上書過,表示對遼人不信任,要求派客兵來遼作戰,不能雇傭遼東本地人。


    理由是遼人浸染胡俗,賊殺其身及其父母妻子,不恨,而公家一有差役,則怨不絕口。遣為奸細,輸心用命,而公家派使守城,雖臣以哭泣感之,而亦不動。


    這確實也是實情,明清戰爭的前期,遼軍望風而逃、一觸即潰,遼民甘為漢奸細作,遼人不肯報效朝廷,無心抗敵的現象確實很多。當然朱由校也明了其中緣由。


    根據楊漣所言來看,固然遼人確實不行,但並不都是遼人“浸染胡俗”造成的,而是明朝長期以來在遼東的苛稅惡政造成的,並非“遼人皆賊也”,而是“朝廷相逼遼人為賊也”。


    也確實如此,“朝廷相逼遼人為賊也”的現象是李成梁晚年的貪得無厭與高淮亂遼造成的後果。


    萬曆二十七年三月,萬曆派太監高淮“往遼東開礦征稅”,高淮僅僅到遼一個月後,就迫不及待掠奪民財官吏,並且幹預遼東政局。


    比如萬曆三十四年(1606),賊酋長昂率領萬人入侵山海關東,當地守軍已經成功將其擊退,可高淮得到消息後,非得逼著各城官軍全麵追擊,致使遼東各城鎮防衛空虛。


    其後罷遼東總兵馬林,羞辱韓立功,活活打死巡捕張汝立,僅僅是因為他“不避參隨”,亦視遼東官吏為草芥。


    其次就是瘋狂搜刮。高淮的本行就是勒索,但遼東不同於別處,此地“種惟一黍,歲止一熟,而雨暘不若,處處皆荒”,加上地處邊塞,所以經濟十分落後。現在高淮又來刮地皮,敲骨吸髓,逼得遼人豈不為賊。


    當時的遼東巡撫李化龍曾說,遼陽大戶原本有47家,皆有數千資產,但“為淮搜索已盡”,全都破敗。大戶尚且頂不住,普通百姓可想而知。所以當時的遼東百姓唱到“遼人無腦,皆淮剜之,遼人無髓,皆淮汲之”。


    而作為遼鎮總兵,素有威望的李成梁不僅不敢反對高淮,反而隨波逐流,勾結高淮,狼狽為奸。甚至當時就有流言兩人深相結,遼人逾不可支矣。謠雲:遼人無腦,皆淮剜之,遼人無髓,皆淮吸之。實成梁代剜之,代吸之矣。


    在他們兩人狼狽為奸、荒唐不堪的共同作用之下,遼東形勢全麵惡化,遼人言我等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再看幾時不罷(礦稅),也都鑽入夷地,自在過活去罷。


    所以在努爾哈赤起兵前,遼人對朝廷已然不信任了,民心已經投向奴酋,有與老奴暗通款曲者,也有期待老奴攻取遼東解救遼人與水火者,更有為老奴出謀劃策的遼人。


    乃至薩爾滸之戰時候,競相給老奴送情報,“奴酋擅東方富殖,餡餌遼人,而遼人久為所用故遼中舉動,奴酋全知之。”


    後起兵攻明,多憑借遼人為奸細,破撫順、遼沈、廣寧,莫不如此。甚至出現破城後“民家多啟扉張炬若有待,婦女亦盛飾迎門。”


    曆史上的遼沈之戰,遼陽就是在降夷和投靠清軍的遼人裏因外和下被攻破的。“以角樓火起破的,係遼人為內應。聞遼城中私通李永芳者凡數十家相與約期舉事。”


    沈陽被攻破也是一樣的,也是顯示袁應泰戰敗,城中降夷與遼人內應鼓噪城破導致軍心大亂。因此他也會派錦衣衛去遼東,糾察這些奸細。


    楊漣在題本上接著說道:


    “現今遼東等地流言,說建虜見遼人壓迫如此,戰前皆會散播謠言,說其有七大恨,遼人有四大恨,不入棄明而來,來者皆有房同住、有糧同食、有田同耕。此等謠言流傳甚廣,不可不察!”


    楊漣的題本讓朱由校看到了遼東的另一暗麵,遼人心不歸朝廷,情願敢當奸細。都是朝廷做的太過,既然朝廷都不讓他們活,那他們就找活法,這也難怪熊廷弼這麽不信任他們的。


    這也讓他曾在後世某乎上看到個史料。


    說的是1634年於宣府大同俘獲一批後金漢軍,其多為遼東邊軍出身。問及為毛給女真賣命?答曰投降後,每人分得老婆1個牛羊8隻外加1頭毛驢。這與遼東明軍每個月都活不下去真的是鮮明的對比。


    但他也知道這種努爾哈赤假意拉攏遼人的做法持續不了多久,再過幾年遼東大旱,那個時候建虜的後勤壓力必然增大,必然會把屠刀轉向投靠的遼人。


    曆史上也是如此,當境內遭逢天災,糧草不濟時,努爾哈赤竟“殺盡遼東『無穀』漢人”,就是不從事農耕、為八旗奴仆的漢人皆被他殺盡。


    所以這打仗打的不隻是軍事、還有經濟,尤其是人心向背!


    這讓他更加堅定遼東屯田、開海運的決心,一定要幹,還反腐、鋤奸,隻有與後金形成鮮明對比,讓遼東人心歸附朝廷。


    還要重用一些遼人,他心裏清楚遼東並不是人人都心向建虜,大部分還是對朝廷是忠心的。將門也有許多人才,比如曹文詔、曹變蛟、祖大壽等人,都是可戰之將。


    畢竟客軍雖好,但是太貴了,千裏調兵,要有月糧,行糧,鹽菜銀,還要有安家費,要建設營房,要工部發新武器,還可能有兵變之虞,說白了,用這些遼人守遼土,絕非為了平定遼東,就是為了給省錢,隨後把更多的錢用在刀刃上。


    錢!錢!錢!


    後世有句玩笑話,叫做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隻要錢到位,啥都好說。


    滿清就是如此,乾隆年間征討大小金川,大小金川兵不過,清朝花了7年時間,傷亡三萬人,殺了四個大臣,耗銀7000萬兩。


    朱由校不禁想如果自己有這等財力,何愁不能剿滅區區女真!


    因此明天與內閣、六部的詔對至關重要。隻有想出開源節流的法子,執行下去,手上有銀錢,才有可能度過危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這大明還有的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蟹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蟹道人並收藏朕這大明還有的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