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初研陣道
天降長生道果,我苟道躺平修仙 作者:荔枝自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骸骨走廊一事,隻是點醒了李誌,讓他暗暗生出一個念頭。
化形妖君若不想往西繞行數十萬裏,或者少冒一些跨越蠻荒之地的風險。
穿過愛州西南側的數萬裏蠻荒之地,再貼著愛州和荒域的邊界前行,也是一條可選之路。
如此一來,邊界往東一千裏左右的馬江仙城,也就有了一絲風險。
當然,比起選擇前往古羅州、近海仙島的三階駐守點,或者與魔焰宗交界之所,這點微乎其微的風險,就壓根不算什麽了。
何況,以化形妖君的實力,若是有心隱藏、不暴露修為,除了元嬰宗門的腹地,天下哪裏不能去得。
一旦有混入人族疆域的化形大妖,不管不顧、兇性大發,位於三階靈脈上的各個仙城,就會十分顯眼。
而鎮守其中的金丹期駐守使,更是首當其衝。
雖然化形妖君到了人族地域,都偽裝得嚴嚴實實,夾著尾巴做人,很少有貿然暴露身形,引發元嬰真君圍攻的事跡。
李誌還是不敢心存僥幸。
心有所感,就要付諸行動。
稍稍拋下日常修煉,把手頭上的數百塊玉簡,全部細細閱覽後,李誌將目光轉向了陣道。
想要從不可力敵的大恐怖中逃得一命,除了跑路手段後,也就是陣法之道,能起到三兩撥千斤的神效。
李誌不是好高騖遠之徒,他隻對能接觸利用到的陣法感興趣。
隨後的日子裏,修煉之餘,李誌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對水木輪轉陣和蕩桑山傳送陣的研究。
無須徹底參透,這些陣法中的四象八卦、奇門遁甲等深奧之學。
也不需要,通天徹地、移山倒海般的罕世威能。
李誌隻尋求,及時預警、稍稍阻敵、快速跑路之效。
在一個夜深人靜、城門緊閉的時間段,他來迴飛馳近二千裏,隻為確認,蕩桑山傳送陣另一側的安全情況、和地形地貌。
過了數日後,又是差不多的時間點,李誌毫不吝惜數百枚中品靈石,激發了蕩桑山傳送陣。
“嗡。”
下一刻,白光一閃後,在靈力護罩的包裹下,李誌消失在原地。
數息後,九百多裏外,延川靈礦隱蔽角落的一處地下空間,出現空間扭曲的奇異景象,隨後爆發出耀眼靈光。
一道人影從中凝實,正是傳送而來的李誌。
他站穩身子,晃了晃腦袋,感受著身體狀態,滿意地點了點頭。
陣法之道,實在是博大精深、妙用無窮。
沒有打擾靈礦駐守修士,李誌激發一張二階土遁符後,偷偷摸摸地離開了此地。
重新往延川靈礦西偏北方向的馬江仙城,飛遁而去。
低頭俯瞰下方的千裏江山,李誌思緒萬千、感慨良多。
修真百藝,陣道為首,確實無可辯駁。
以一些空間屬性陣道靈材的布置,加上兩地地脈節點的研究,就能以靈石能源為代價,借助空間之力瞬息遠行,實在是巧奪天工、化腐朽為神奇。
確認了蕩桑山傳送陣這條退路的安全可靠性,李誌將目光投向,兩個城門口的修為檢測陣法。
水木輪轉陣,是三階下品的複合型仙城大陣。
因此,真有金丹期乃至境界更高的大佬,選擇從正門進入仙城,並且毫不掩飾自身修為,陣法隻會提示主持者,入城者是一位金丹期修士。
至於確切境界,還需要駐守真人自己去判斷。
好在,仙城大陣,乃是內外兩層陣法。
措不及防之下,沿城牆布置的外層陣法被破後,還有蕩桑山的內層陣法可以倚靠。
借助水木輪轉陣之力,還有一些添加在城門口的額外陣旗法器。
李誌在洞府一側窪地,注入特定靈液後,花費數月時間反複試驗,成功布置出了一道水鏡術。
這種借助外物維持的水鏡術,除了借助陣法、以及靈脈之力,還需要耗費不少水屬性靈石。
有舍有得,為了禦敵於城門之外,這點靈石,如今的李誌,還是能負擔得起的。
抽出一絲神識,關注水鏡術數十天後,他還真發現了一個狗血事件。
一位囊中羞澀的築基初期修士,為了省下一點入城費,偽裝成煉氣後期修士,試圖蒙混過關。
可惜,隨著李誌全力開啟水木輪轉陣的修為檢測功能,這位斂氣功法沒修煉到家的築基修士,瞬時露了馬腳。
如今,李誌已經,給駐守在仙城城樓上的築基期城門官,開放了一、二階生靈的偽裝預警。
不需要李誌傳音,這位暴露修為的築基期修士,很快就被駐守修士攔在城門外,補齊靈石並繳納罰金。
看著這名修士讓人啼笑皆非的狼狽模樣,李誌卻有些麵色嚴肅。
倒不是想起了,一些有關於自己的尷尬場麵。
而是覺得,若真有高階修士斂氣功法沒修煉到家,實力又足以打破三階陣法防禦,城門口這般布置,不就成了打草驚蛇、多生事端?
“把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裏,而不是期待他人的仁慈。”
細細思索後,李誌決定維持現狀。
至於城門口全力開啟陣法監察後,可能引起偶爾經過的高階修士心底不快,哪有他自身安全更重要!
又過了數月後。
從符道、陣道,稍稍抽身而出的李誌,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隨後,再次陷入了,時間永遠感覺不夠用的修煉生活中。
隻能說,想要提升實力、護道長生,沒有那一步是輕而易舉的。
這一次,給李誌傳音報喜的,是馬江仙城的萬寶齋主事。
或者說,不是報喜,而是同喜。
為了一大捆,遭受天雷洗禮,同時尚能保持一些靈性的二階靈木,李誌可是在萬寶齋,一次性花費了近二百萬下品靈石。
身為金竹真人,他一直沒有忘卻,那半根經過劫雷洗禮而保持不朽的金竹。
為了充分利用此機緣巧合的產物,他還花費不少靈石,從宗門藏經閣,兌換了乙木神雷的修煉之法。
李誌一直沒有,投入這本五行雷法的修煉。
除了難以抽出空閑時間外,主要還是因為,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化形妖君若不想往西繞行數十萬裏,或者少冒一些跨越蠻荒之地的風險。
穿過愛州西南側的數萬裏蠻荒之地,再貼著愛州和荒域的邊界前行,也是一條可選之路。
如此一來,邊界往東一千裏左右的馬江仙城,也就有了一絲風險。
當然,比起選擇前往古羅州、近海仙島的三階駐守點,或者與魔焰宗交界之所,這點微乎其微的風險,就壓根不算什麽了。
何況,以化形妖君的實力,若是有心隱藏、不暴露修為,除了元嬰宗門的腹地,天下哪裏不能去得。
一旦有混入人族疆域的化形大妖,不管不顧、兇性大發,位於三階靈脈上的各個仙城,就會十分顯眼。
而鎮守其中的金丹期駐守使,更是首當其衝。
雖然化形妖君到了人族地域,都偽裝得嚴嚴實實,夾著尾巴做人,很少有貿然暴露身形,引發元嬰真君圍攻的事跡。
李誌還是不敢心存僥幸。
心有所感,就要付諸行動。
稍稍拋下日常修煉,把手頭上的數百塊玉簡,全部細細閱覽後,李誌將目光轉向了陣道。
想要從不可力敵的大恐怖中逃得一命,除了跑路手段後,也就是陣法之道,能起到三兩撥千斤的神效。
李誌不是好高騖遠之徒,他隻對能接觸利用到的陣法感興趣。
隨後的日子裏,修煉之餘,李誌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對水木輪轉陣和蕩桑山傳送陣的研究。
無須徹底參透,這些陣法中的四象八卦、奇門遁甲等深奧之學。
也不需要,通天徹地、移山倒海般的罕世威能。
李誌隻尋求,及時預警、稍稍阻敵、快速跑路之效。
在一個夜深人靜、城門緊閉的時間段,他來迴飛馳近二千裏,隻為確認,蕩桑山傳送陣另一側的安全情況、和地形地貌。
過了數日後,又是差不多的時間點,李誌毫不吝惜數百枚中品靈石,激發了蕩桑山傳送陣。
“嗡。”
下一刻,白光一閃後,在靈力護罩的包裹下,李誌消失在原地。
數息後,九百多裏外,延川靈礦隱蔽角落的一處地下空間,出現空間扭曲的奇異景象,隨後爆發出耀眼靈光。
一道人影從中凝實,正是傳送而來的李誌。
他站穩身子,晃了晃腦袋,感受著身體狀態,滿意地點了點頭。
陣法之道,實在是博大精深、妙用無窮。
沒有打擾靈礦駐守修士,李誌激發一張二階土遁符後,偷偷摸摸地離開了此地。
重新往延川靈礦西偏北方向的馬江仙城,飛遁而去。
低頭俯瞰下方的千裏江山,李誌思緒萬千、感慨良多。
修真百藝,陣道為首,確實無可辯駁。
以一些空間屬性陣道靈材的布置,加上兩地地脈節點的研究,就能以靈石能源為代價,借助空間之力瞬息遠行,實在是巧奪天工、化腐朽為神奇。
確認了蕩桑山傳送陣這條退路的安全可靠性,李誌將目光投向,兩個城門口的修為檢測陣法。
水木輪轉陣,是三階下品的複合型仙城大陣。
因此,真有金丹期乃至境界更高的大佬,選擇從正門進入仙城,並且毫不掩飾自身修為,陣法隻會提示主持者,入城者是一位金丹期修士。
至於確切境界,還需要駐守真人自己去判斷。
好在,仙城大陣,乃是內外兩層陣法。
措不及防之下,沿城牆布置的外層陣法被破後,還有蕩桑山的內層陣法可以倚靠。
借助水木輪轉陣之力,還有一些添加在城門口的額外陣旗法器。
李誌在洞府一側窪地,注入特定靈液後,花費數月時間反複試驗,成功布置出了一道水鏡術。
這種借助外物維持的水鏡術,除了借助陣法、以及靈脈之力,還需要耗費不少水屬性靈石。
有舍有得,為了禦敵於城門之外,這點靈石,如今的李誌,還是能負擔得起的。
抽出一絲神識,關注水鏡術數十天後,他還真發現了一個狗血事件。
一位囊中羞澀的築基初期修士,為了省下一點入城費,偽裝成煉氣後期修士,試圖蒙混過關。
可惜,隨著李誌全力開啟水木輪轉陣的修為檢測功能,這位斂氣功法沒修煉到家的築基修士,瞬時露了馬腳。
如今,李誌已經,給駐守在仙城城樓上的築基期城門官,開放了一、二階生靈的偽裝預警。
不需要李誌傳音,這位暴露修為的築基期修士,很快就被駐守修士攔在城門外,補齊靈石並繳納罰金。
看著這名修士讓人啼笑皆非的狼狽模樣,李誌卻有些麵色嚴肅。
倒不是想起了,一些有關於自己的尷尬場麵。
而是覺得,若真有高階修士斂氣功法沒修煉到家,實力又足以打破三階陣法防禦,城門口這般布置,不就成了打草驚蛇、多生事端?
“把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裏,而不是期待他人的仁慈。”
細細思索後,李誌決定維持現狀。
至於城門口全力開啟陣法監察後,可能引起偶爾經過的高階修士心底不快,哪有他自身安全更重要!
又過了數月後。
從符道、陣道,稍稍抽身而出的李誌,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隨後,再次陷入了,時間永遠感覺不夠用的修煉生活中。
隻能說,想要提升實力、護道長生,沒有那一步是輕而易舉的。
這一次,給李誌傳音報喜的,是馬江仙城的萬寶齋主事。
或者說,不是報喜,而是同喜。
為了一大捆,遭受天雷洗禮,同時尚能保持一些靈性的二階靈木,李誌可是在萬寶齋,一次性花費了近二百萬下品靈石。
身為金竹真人,他一直沒有忘卻,那半根經過劫雷洗禮而保持不朽的金竹。
為了充分利用此機緣巧合的產物,他還花費不少靈石,從宗門藏經閣,兌換了乙木神雷的修煉之法。
李誌一直沒有,投入這本五行雷法的修煉。
除了難以抽出空閑時間外,主要還是因為,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