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真人雲集
天降長生道果,我苟道躺平修仙 作者:荔枝自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恭迎符籙殿副殿主玉素真人,攜門下弟子駕臨楓落山,送上三階製符材料五份,賀金竹真人仙道有成。”
“恭迎執法殿殿主礪血真人,攜門下弟子駕臨楓落山,送上二百年玄靈草一株,賀金竹真人結成金丹。”
“恭迎伏虎山張家伏虎真人,攜族內晚輩駕臨楓落山,送上法寶材料三階五彩石六兩,賀金竹真人仙路順通。”
“恭迎萬寶齋巡查使水鏡真人,送上三階法術玉簡一枚,賀金竹真人道途通暢。”
。。。
仙樂盈盈,雲光縹緲。
隨著迎賓女修愈發高亢激昂的唱賀聲音,平日裏難見蹤跡的金丹修士,紛至遝來、各顯神通。
真人們各自駕馭五花八門的各色法寶,顯現出七彩瑞靄祥光,降臨在楓落山上空。
讓前來慶賀的數千名低階修士,不停地站起身來,遙遙行禮的同時,感到大開眼界、不虛此行。
金丹修士中,有喜好閉關苦修、自娛自樂之人,自然也有不少,喜好外出交友、圖謀甚遠之人。
親自前來慶賀的金丹修士,雖多為日南宗宗內的師兄弟,也有些許出自附庸勢力、大商會勢力的金丹真人。
在這種眾賓匯集、迎來送往的公開場合,李誌一一迎接,並沒有因為身份遠近、賀禮價值高低,而厚此薄彼。
當然,賀禮價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代表了,這些真人對他的親近程度,以後自然需要,差異性的互相支持、禮尚往來。
“恭迎陣法殿殿主觀瀾真人,攜門下弟子駕臨楓落山,送上法寶翠銅劍一把,賀金竹真人成就金丹。”
“恭迎首席長老烈火真人,攜同族晚輩駕臨楓落山,送上三階烈陽靈茶一罐,賀金竹真人大道可期。”
兩位金丹大圓滿修士,仿佛提前約定好了一般,幾乎同時抵達,作為大典的壓軸人物,姍姍來遲。
麵對這等元嬰老祖之下,宗內最頂級的大人物,趙雨霖和周夢蝶的唱禮聲,激動地都有些輕微顫抖。
“我沒有聽錯吧,真的是直接送一件法寶,不是法寶材料?”
“少見多怪,新晉金丹李長老,與觀瀾真人的一名直係晚輩,有著姻親關係。”
“如今,觀瀾真人年歲已高,手中不趁手的那類法寶,比起製作成限製頗多、威能大損的符寶,不如施惠於後輩真人。”
麵對法寶賀禮,不要說低階弟子驚歎連連,在場不少金丹真人,也露出了一絲羨慕神色。
擁有法寶後的結丹修士,才算真正擁有了金丹戰力。
這等饋贈,可以讓新晉金丹修士,在修為上升期的寶貴時間內,無須冒險外出做任務攢靈石,繼續安心修煉。
“烈火真人可是愛州第一修仙大族阮家的元嬰種子,已經在首席長老位置上,連續待了二十多年,乃是這些年宗內權勢最盛的金丹長老,沒想到也親臨現場。”
“如此看來,金竹真人潛力不小,修為上還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烈火真人擔任首席長老以來,可不是所有宗內新晉長老的結丹大典,都會親自參加的。”
低階弟子們,在遠遠施禮後,驚歎不已、議論紛紛。
而原先三三兩兩、各自閑聊的金丹真人,也是一臉鄭重之色,迎接兩位師兄的到來。
“曾祖父贈送如此厚禮,小輩愧不敢當啊。”
李誌心中雖已有預料,真收到一件價值數百萬靈石的法寶,還是難掩激動之情。
“寶劍贈英雄,誌兒不要妄自菲薄,繼續努力修行便是。”
安鴻基遞過一個散發著強大靈壓的木盒,擺了擺手,走向安畫硯、安端倩等人聚攏之處。
“歡迎阮師兄到來,師兄屈尊降貴,楓落山蓬蓽生輝。”
烈火真人既代表著宗門長老殿,也代表著元嬰家族阮家而來,由不得李誌不陪小心。
“李師弟順利突破結丹,乃是一件舉宗歡慶的幸事。師兄作為輪值首席長老,親自前來祝賀,乃是應有之事。”
阮融寬話語中,似有應付之意,讓人琢磨不透,其內心的真實想法。
壓軸人物到場後,金竹真人結丹大典,也就正式宣告開始。
鳳霄玉台鋪彩結,雕龍寶殿散氤氳。
仙樂縹緲、靈珍味美、瓊香繚繞,眾多低階修士擺開陣勢,頻頻下箸、酒杯不停。
某些臉皮足夠厚實的低階弟子,還真有一絲,把送出賀禮吃迴本的可能性。
而高高在上的金丹長老們,對於精心準備的靈酒靈肴,則顯得興致不高、不太上心。
雖然手捧玉盞,卻不怎麽品鑒杯中瓊漿玉液,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同階道友的一言一行上。
真人們有在交流修煉經驗、互相指教的,也有交換小道消息、談論時事的,還有躲在角落裏傳音入密、商討麾下勢力合作事宜的。
甚至有,類似水鏡真人這般,走到哪裏都不忘本業,主持起小型交換會的。
因為是在年關時節,這次結丹大典,總共來了二十四名金丹真人親自捧場,確實足以支撐一場像模像樣的交流會。
可惜這種無人擔保的臨時自由交流會,全憑修士自身眼力,來判斷寶物價值,屬於人數增多型的碰運氣式私下交易。
除了準備充分的萬寶齋水鏡真人,其他道友都是收獲寥寥。
李誌則不停穿梭在諸位師兄、師姐之間,既能聯絡感情,也能獲知不少修為達到金丹期後,才能知曉的高層消息。
“李師弟結成金丹後,出身羅伏分院的金丹長老,加上雷師兄,足有一掌之數。”
“愛州人傑地靈果然不假,算上師弟,近百年來,從羅伏仙城調任過來的結丹種子,成功突破者達到四人。”
“可惜,師尊青焱真人已經看不到,眼下這一盛況了。”
廣誌真人羅秉承感歎道,他也可以算作,羅伏宗並入日南宗後的少數受益者之一。
“是啊,多虧師尊當初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師弟在穩固修為後,必然會前往廣誌山,瞻仰他老人家留下的足跡。”
李誌自然也得承便宜師尊的往日恩情,當即表態道。
“恭迎執法殿殿主礪血真人,攜門下弟子駕臨楓落山,送上二百年玄靈草一株,賀金竹真人結成金丹。”
“恭迎伏虎山張家伏虎真人,攜族內晚輩駕臨楓落山,送上法寶材料三階五彩石六兩,賀金竹真人仙路順通。”
“恭迎萬寶齋巡查使水鏡真人,送上三階法術玉簡一枚,賀金竹真人道途通暢。”
。。。
仙樂盈盈,雲光縹緲。
隨著迎賓女修愈發高亢激昂的唱賀聲音,平日裏難見蹤跡的金丹修士,紛至遝來、各顯神通。
真人們各自駕馭五花八門的各色法寶,顯現出七彩瑞靄祥光,降臨在楓落山上空。
讓前來慶賀的數千名低階修士,不停地站起身來,遙遙行禮的同時,感到大開眼界、不虛此行。
金丹修士中,有喜好閉關苦修、自娛自樂之人,自然也有不少,喜好外出交友、圖謀甚遠之人。
親自前來慶賀的金丹修士,雖多為日南宗宗內的師兄弟,也有些許出自附庸勢力、大商會勢力的金丹真人。
在這種眾賓匯集、迎來送往的公開場合,李誌一一迎接,並沒有因為身份遠近、賀禮價值高低,而厚此薄彼。
當然,賀禮價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代表了,這些真人對他的親近程度,以後自然需要,差異性的互相支持、禮尚往來。
“恭迎陣法殿殿主觀瀾真人,攜門下弟子駕臨楓落山,送上法寶翠銅劍一把,賀金竹真人成就金丹。”
“恭迎首席長老烈火真人,攜同族晚輩駕臨楓落山,送上三階烈陽靈茶一罐,賀金竹真人大道可期。”
兩位金丹大圓滿修士,仿佛提前約定好了一般,幾乎同時抵達,作為大典的壓軸人物,姍姍來遲。
麵對這等元嬰老祖之下,宗內最頂級的大人物,趙雨霖和周夢蝶的唱禮聲,激動地都有些輕微顫抖。
“我沒有聽錯吧,真的是直接送一件法寶,不是法寶材料?”
“少見多怪,新晉金丹李長老,與觀瀾真人的一名直係晚輩,有著姻親關係。”
“如今,觀瀾真人年歲已高,手中不趁手的那類法寶,比起製作成限製頗多、威能大損的符寶,不如施惠於後輩真人。”
麵對法寶賀禮,不要說低階弟子驚歎連連,在場不少金丹真人,也露出了一絲羨慕神色。
擁有法寶後的結丹修士,才算真正擁有了金丹戰力。
這等饋贈,可以讓新晉金丹修士,在修為上升期的寶貴時間內,無須冒險外出做任務攢靈石,繼續安心修煉。
“烈火真人可是愛州第一修仙大族阮家的元嬰種子,已經在首席長老位置上,連續待了二十多年,乃是這些年宗內權勢最盛的金丹長老,沒想到也親臨現場。”
“如此看來,金竹真人潛力不小,修為上還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烈火真人擔任首席長老以來,可不是所有宗內新晉長老的結丹大典,都會親自參加的。”
低階弟子們,在遠遠施禮後,驚歎不已、議論紛紛。
而原先三三兩兩、各自閑聊的金丹真人,也是一臉鄭重之色,迎接兩位師兄的到來。
“曾祖父贈送如此厚禮,小輩愧不敢當啊。”
李誌心中雖已有預料,真收到一件價值數百萬靈石的法寶,還是難掩激動之情。
“寶劍贈英雄,誌兒不要妄自菲薄,繼續努力修行便是。”
安鴻基遞過一個散發著強大靈壓的木盒,擺了擺手,走向安畫硯、安端倩等人聚攏之處。
“歡迎阮師兄到來,師兄屈尊降貴,楓落山蓬蓽生輝。”
烈火真人既代表著宗門長老殿,也代表著元嬰家族阮家而來,由不得李誌不陪小心。
“李師弟順利突破結丹,乃是一件舉宗歡慶的幸事。師兄作為輪值首席長老,親自前來祝賀,乃是應有之事。”
阮融寬話語中,似有應付之意,讓人琢磨不透,其內心的真實想法。
壓軸人物到場後,金竹真人結丹大典,也就正式宣告開始。
鳳霄玉台鋪彩結,雕龍寶殿散氤氳。
仙樂縹緲、靈珍味美、瓊香繚繞,眾多低階修士擺開陣勢,頻頻下箸、酒杯不停。
某些臉皮足夠厚實的低階弟子,還真有一絲,把送出賀禮吃迴本的可能性。
而高高在上的金丹長老們,對於精心準備的靈酒靈肴,則顯得興致不高、不太上心。
雖然手捧玉盞,卻不怎麽品鑒杯中瓊漿玉液,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同階道友的一言一行上。
真人們有在交流修煉經驗、互相指教的,也有交換小道消息、談論時事的,還有躲在角落裏傳音入密、商討麾下勢力合作事宜的。
甚至有,類似水鏡真人這般,走到哪裏都不忘本業,主持起小型交換會的。
因為是在年關時節,這次結丹大典,總共來了二十四名金丹真人親自捧場,確實足以支撐一場像模像樣的交流會。
可惜這種無人擔保的臨時自由交流會,全憑修士自身眼力,來判斷寶物價值,屬於人數增多型的碰運氣式私下交易。
除了準備充分的萬寶齋水鏡真人,其他道友都是收獲寥寥。
李誌則不停穿梭在諸位師兄、師姐之間,既能聯絡感情,也能獲知不少修為達到金丹期後,才能知曉的高層消息。
“李師弟結成金丹後,出身羅伏分院的金丹長老,加上雷師兄,足有一掌之數。”
“愛州人傑地靈果然不假,算上師弟,近百年來,從羅伏仙城調任過來的結丹種子,成功突破者達到四人。”
“可惜,師尊青焱真人已經看不到,眼下這一盛況了。”
廣誌真人羅秉承感歎道,他也可以算作,羅伏宗並入日南宗後的少數受益者之一。
“是啊,多虧師尊當初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師弟在穩固修為後,必然會前往廣誌山,瞻仰他老人家留下的足跡。”
李誌自然也得承便宜師尊的往日恩情,當即表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