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晉升儀式
天降長生道果,我苟道躺平修仙 作者:荔枝自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多月後,李誌都等得有些忐忑了,他的身份玉牌終於傳來了動靜,並且是成功的喜訊。
告知他考核任務的完成情況,已經被核查無誤,命他明日前往祖師殿,完成晉升真傳弟子的最終儀式。
這麽多年兢兢業業的努力、還有前期的種種謀算,總算走完了晉升真傳弟子前的全部流程。
如今已是新曆一千六百九十六年,他在愛州剛好渡過了十八年春秋,總算在宗內徹底站穩了跟腳。
靠著自身努力,靠著天資出眾,最關鍵的還是依靠裙帶關係,李誌即將成為日南宗的嫡係弟子。
可以說,他在到達愛州後的近二十年時間裏,除了日常修煉和符道上的進步,其他時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圖謀成為真傳弟子上了。
心情波瀾起伏之下,他當即把喜訊告知了安溪漪,一把將這個福星抱起後,兩人很是癡纏了一番,以示慶祝。
他今年已經一百十四歲了,而晉升真傳弟子的隱形年齡紅線,就是一百二十歲。
一旦超過這個年齡線,想要晉升成為真傳弟子,考核任務的難度,就會驟然提升。
除非元嬰老祖親自插手,或者戰力達到同階無敵、金丹之下第一人的地步,申請弟子很難完成地獄難度的考核任務。
就算李誌到時候能在煉氣、煉體、煉神三道上,將主修的三本頂級功法,全部修煉到在築基境界進無可進的地步,他也不會參與這種風險極大的考核任務。
一旦無法成為真傳弟子,除非宗內的真傳弟子正好斷代,普通築基弟子不參與宗門戰爭的話,再怎麽努力,也和結金丹這類結丹至寶無緣,隻能兌換到普通的結丹靈物。
突破有風險,結丹需謹慎。
沒有結金丹護身,隻依靠普通結丹靈物,失敗的風險很大,直接隕落的風險也不小。
就算李誌三道齊修,也隻是提高失敗後活下來的幾率,而不是完全避免身死道消的風險。
當然,結金丹也不是百分百,能保住突破修士的一條小命。
不過,這已經是最為穩妥、最為安全的結丹方式。
如果一位築基圓滿修士擁有結金丹後,也不敢邁出前進的一步,等於自毀道途、放棄仙路。
修仙界的意外隨時會降臨,一大塊地域突遭意外成為死域,不是一件稀罕之事。
就算波及整個修仙界、無人能夠置身事外的大災難,曆史上也記載過好幾次。
沒有足夠的實力,隻能祈求命運的垂憐。
在李誌的仙路規劃中,若是無法成為真傳弟子,他就需要提前數十年,脫離日南宗,前往其他地域。
擁有長生道果的李誌,可不想和身為二階煉丹師的耿師兄一樣,隻靠著一些普通結丹靈物,冒險結丹。
如此一來,就需要他在以後的歲月中,慢慢尋找關於結金丹方麵的機緣。
這對於一名築基境的散修來說,無異於大海撈針。
中間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也是無法避免的。
除非有大氣運護體,想要在宗門外獲得結金丹,其幾率和風險,可能和沒有哪怕一件普通結丹靈物,直接嚐試突破金丹期一樣希望渺茫、百死一生。
當然,李誌還可以直接等到,下一世骨齡和修為相匹配時,選擇加入其他合適的頂級勢力,再次謀劃從大勢力中兌換到結金丹。
不過,時間越長,變數越多。
意外災難和驚喜奇緣誰先降臨,沒有哪位修士能準確預言。
第二天早上,祖師殿前院外側的一塊空地上。
李誌十分低調地一個人前往此處,並沒有通知其他同階道友。
畢竟他立下的大功記錄,要麽需要保密,要麽經不起仔細推敲。
又何必為了其他修士表麵上的恭維聲,而冒多生變故的風險。
一切儀式完成後,才是塵埃落定時。到時,宗門自會通傳新晉真傳弟子的聲名。
眼下,事情還沒有成為最終定局。
他可不想考驗,同階道友知道消息後,可能燃起的嫉妒之火。
從而,在他晉升真傳弟子的最後一步過程中,橫生枝節。
永遠也不要去考驗人心,人性因人而異,人心難以揣摩。
人總是在不斷變化、成長的,而修煉到築基境的修士,都屬於人群中出類拔萃之輩,其內心真實的想法,又豈會被輕易看透?
日南峰的天色變化很快,一大片烏雲飄過後,旭日陽光再次普照大地。
站在日南峰後山山腳下,李誌隻覺得陽光下的高峰,猶如一座直通天穹的神山聖峰。
猶如約定好了一般,隨著頭頂的雲彩漸漸消失在遠方,兩道深不可測的金丹靈壓,從祖師殿東、西兩側快速接近此地。
到達祖師殿附近後,兩道身影降落在殿外不遠處。
“弟子李誌,參見安長老、商長老。”
李誌連忙上前施禮。
看來,見證他晉升真傳弟子的長老,身份都不一般。宗門高層,對真傳弟子確實很重視。
輪值首席長老觀瀾真人安鴻基,執法殿殿主礪血真人商非黎,再加上常年駐守祖師殿的阮長老,都是在宗內影響力頗大的大人物。
“免禮。”
天生一副兇惡相貌的商殿主,知曉李誌擊殺潛伏築基魔修的事跡後,不再認為李誌是隻會走捷徑的花拳繡腿之輩,隻是稍一打量,就讓李誌起身了。
至於舉賢不避親的安鴻基,選擇出現在這個場合,是為了以防萬一,既然商非黎不再搞事,他樂得避嫌一般地不發一言。
兩位見證長老帶著李誌,步入了祖師殿前院,與此地殿主阮長老匯合。
“弟子參見阮長老。”
李誌抬頭一看,似乎是為了配合今日的儀式,往日銀發銀袍的阮長老,和另兩位長老一樣,換上了紫線赭紅底的日南宗金丹修士製式道袍。
一臉嚴肅的阮長老走在最前方,兩位見證長老緊隨其後,李誌則落在最後方,四人一起前往祖師殿中院。
“弟子參見諸位長老。”
在祖師殿中院,也有著兩位築基期弟子常駐此地,主要是負責打理祖師畫像前的貢品、香油。
兩位值守此地的築基修士,一見三位師叔加一位師弟的陣容,瞬間明白了什麽。
他們一臉羨慕地看了李誌一眼,恭敬施禮過後,後退著離開了此地。
告知他考核任務的完成情況,已經被核查無誤,命他明日前往祖師殿,完成晉升真傳弟子的最終儀式。
這麽多年兢兢業業的努力、還有前期的種種謀算,總算走完了晉升真傳弟子前的全部流程。
如今已是新曆一千六百九十六年,他在愛州剛好渡過了十八年春秋,總算在宗內徹底站穩了跟腳。
靠著自身努力,靠著天資出眾,最關鍵的還是依靠裙帶關係,李誌即將成為日南宗的嫡係弟子。
可以說,他在到達愛州後的近二十年時間裏,除了日常修煉和符道上的進步,其他時間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圖謀成為真傳弟子上了。
心情波瀾起伏之下,他當即把喜訊告知了安溪漪,一把將這個福星抱起後,兩人很是癡纏了一番,以示慶祝。
他今年已經一百十四歲了,而晉升真傳弟子的隱形年齡紅線,就是一百二十歲。
一旦超過這個年齡線,想要晉升成為真傳弟子,考核任務的難度,就會驟然提升。
除非元嬰老祖親自插手,或者戰力達到同階無敵、金丹之下第一人的地步,申請弟子很難完成地獄難度的考核任務。
就算李誌到時候能在煉氣、煉體、煉神三道上,將主修的三本頂級功法,全部修煉到在築基境界進無可進的地步,他也不會參與這種風險極大的考核任務。
一旦無法成為真傳弟子,除非宗內的真傳弟子正好斷代,普通築基弟子不參與宗門戰爭的話,再怎麽努力,也和結金丹這類結丹至寶無緣,隻能兌換到普通的結丹靈物。
突破有風險,結丹需謹慎。
沒有結金丹護身,隻依靠普通結丹靈物,失敗的風險很大,直接隕落的風險也不小。
就算李誌三道齊修,也隻是提高失敗後活下來的幾率,而不是完全避免身死道消的風險。
當然,結金丹也不是百分百,能保住突破修士的一條小命。
不過,這已經是最為穩妥、最為安全的結丹方式。
如果一位築基圓滿修士擁有結金丹後,也不敢邁出前進的一步,等於自毀道途、放棄仙路。
修仙界的意外隨時會降臨,一大塊地域突遭意外成為死域,不是一件稀罕之事。
就算波及整個修仙界、無人能夠置身事外的大災難,曆史上也記載過好幾次。
沒有足夠的實力,隻能祈求命運的垂憐。
在李誌的仙路規劃中,若是無法成為真傳弟子,他就需要提前數十年,脫離日南宗,前往其他地域。
擁有長生道果的李誌,可不想和身為二階煉丹師的耿師兄一樣,隻靠著一些普通結丹靈物,冒險結丹。
如此一來,就需要他在以後的歲月中,慢慢尋找關於結金丹方麵的機緣。
這對於一名築基境的散修來說,無異於大海撈針。
中間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也是無法避免的。
除非有大氣運護體,想要在宗門外獲得結金丹,其幾率和風險,可能和沒有哪怕一件普通結丹靈物,直接嚐試突破金丹期一樣希望渺茫、百死一生。
當然,李誌還可以直接等到,下一世骨齡和修為相匹配時,選擇加入其他合適的頂級勢力,再次謀劃從大勢力中兌換到結金丹。
不過,時間越長,變數越多。
意外災難和驚喜奇緣誰先降臨,沒有哪位修士能準確預言。
第二天早上,祖師殿前院外側的一塊空地上。
李誌十分低調地一個人前往此處,並沒有通知其他同階道友。
畢竟他立下的大功記錄,要麽需要保密,要麽經不起仔細推敲。
又何必為了其他修士表麵上的恭維聲,而冒多生變故的風險。
一切儀式完成後,才是塵埃落定時。到時,宗門自會通傳新晉真傳弟子的聲名。
眼下,事情還沒有成為最終定局。
他可不想考驗,同階道友知道消息後,可能燃起的嫉妒之火。
從而,在他晉升真傳弟子的最後一步過程中,橫生枝節。
永遠也不要去考驗人心,人性因人而異,人心難以揣摩。
人總是在不斷變化、成長的,而修煉到築基境的修士,都屬於人群中出類拔萃之輩,其內心真實的想法,又豈會被輕易看透?
日南峰的天色變化很快,一大片烏雲飄過後,旭日陽光再次普照大地。
站在日南峰後山山腳下,李誌隻覺得陽光下的高峰,猶如一座直通天穹的神山聖峰。
猶如約定好了一般,隨著頭頂的雲彩漸漸消失在遠方,兩道深不可測的金丹靈壓,從祖師殿東、西兩側快速接近此地。
到達祖師殿附近後,兩道身影降落在殿外不遠處。
“弟子李誌,參見安長老、商長老。”
李誌連忙上前施禮。
看來,見證他晉升真傳弟子的長老,身份都不一般。宗門高層,對真傳弟子確實很重視。
輪值首席長老觀瀾真人安鴻基,執法殿殿主礪血真人商非黎,再加上常年駐守祖師殿的阮長老,都是在宗內影響力頗大的大人物。
“免禮。”
天生一副兇惡相貌的商殿主,知曉李誌擊殺潛伏築基魔修的事跡後,不再認為李誌是隻會走捷徑的花拳繡腿之輩,隻是稍一打量,就讓李誌起身了。
至於舉賢不避親的安鴻基,選擇出現在這個場合,是為了以防萬一,既然商非黎不再搞事,他樂得避嫌一般地不發一言。
兩位見證長老帶著李誌,步入了祖師殿前院,與此地殿主阮長老匯合。
“弟子參見阮長老。”
李誌抬頭一看,似乎是為了配合今日的儀式,往日銀發銀袍的阮長老,和另兩位長老一樣,換上了紫線赭紅底的日南宗金丹修士製式道袍。
一臉嚴肅的阮長老走在最前方,兩位見證長老緊隨其後,李誌則落在最後方,四人一起前往祖師殿中院。
“弟子參見諸位長老。”
在祖師殿中院,也有著兩位築基期弟子常駐此地,主要是負責打理祖師畫像前的貢品、香油。
兩位值守此地的築基修士,一見三位師叔加一位師弟的陣容,瞬間明白了什麽。
他們一臉羨慕地看了李誌一眼,恭敬施禮過後,後退著離開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