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


    陸象先躬身行禮,而後轉身麵對眾臣說道:“臣兵部左侍郎陸象先奉陛下詔令,陳述此軍策,軍策由陛下授意,尚書台核準,大將軍府、兵部,戶部、工部共同商議製定。


    近年來,我國對外數次戰爭皆是取勝,開疆拓土,疆域日廣,吸納了諸多土地與人口,實力日益壯大。


    然,此等繁榮之背後,亦隱藏著深深的隱憂。昔日之兵馬,雖勇猛善戰,然數量有限,已難以支撐今日帝國龐大的防禦體係與東出爭霸之雄心。故,軍備改革勢在必行,此乃國家長治久安之根本。


    首先,改革之必要在於擴充兵馬。昔日之兵員,多為本土招募,雖忠誠勇猛,但數量有限。今應廣開兵源,吸納四方之士,無論其出身何地,隻要心懷國家,忠誠可鑒,皆可入伍為將。同時,應加大訓練力度,提高兵士之戰鬥力,使之成為帝國之利劍。


    其次,改革之方向在於提升軍備。昔日之兵器,多為鐵製,雖鋒利耐用,但已難以滿足今日之戰事需求。今應引進先進技術,打造更為精良之兵器,如神臂弓、連弩等遠程攻擊利器,以及新製橫刀、鐵甲、戰馬馬甲等裝備,使我軍之戰鬥力更上一層樓。


    再者,改革之重點在於優化戰略戰術以及軍隊構成。昔日之戰法,多為正麵交鋒,雖能取勝,但損失亦大。以後應充分發揮各級將校的才能,在戰場上要靈活多變,出奇製勝。同時,應擴大暗衛投入,重視情報收集、做好戰略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最後,改革之保障在於完善製度。應建立健全的兵員招募、訓練、考核與晉升製度,使兵士有明確的晉升通道與獎勵機製,激發爭勝之心。同時,應加大對貪汙腐敗、懈怠失職等行為的懲處力度,確保軍隊戰力不受損失。


    軍備改革乃是帝國發展之必然。隻有通過改革,擴充兵馬、提升軍備,才能確保我大漢在如今大爭之世中立於不敗之地,實現東出爭霸、定鼎天下之偉業。


    其具體方陣如下:帝國西疆比鄰群山,隻有戎族在側,故此防備兵馬不需過多,裁撤部分兵馬,由都督吳政引四萬西軍營便足矣。


    帝國南疆,十萬大山以為邊界,如今人煙稀少、瘴氣橫生,故此由都督項生引南軍營三萬便可。


    帝國北疆,麵臨羌族、突施兩部蠻夷,邊境時常難以安穩,如今祁連山被我軍所占領,毫州、淮左與原北境軍防線已經連為一片,隻是這防線東起淮左,西至青山關,太過漫長。若有驚變,難以及時做出反應。


    故此,按照諸公所言,北境軍分割三處都督府,由陳希烈,劉子通,楊家忠三人分別統領,原北境軍各營進行調整,調鄧濟等十餘位將校入京聽用。


    同時裁撤安平營、北軍營、昭通營、南通營、安字營、江州營、山字營、京山營所部大半軍馬,各營保留番號,留一員中郎將引八千步騎兵馬鎮守各處,以為守備兵馬,平日裏負責維持治安、訓練兵卒。


    至於這些兵馬則是部分並入帝國最為重要的東境防線,由鄧陽道大都督楊濟道,陵州道大都督尉燎,玉昌道大都督扶餘,永安道大都督李休按照兵部軍略進行安置。”


    待陸象先說完,大臣驚唿不已,“這麽大的動作,會不會出亂子?”“不是吧,這麽一弄,豈不是邊境各軍趁機做大?”


    “陛下,臣有本奏!”隻見胡子花白的禦史中丞韋見素上前行禮。


    “韋愛卿,但說無妨。”漢帝劉彌示意其言說。


    韋見素:“臣有兩事不解,一來,如今戰火停歇不過一年,百姓剛過上些富足日子,軍方便如此大動手腳進行改革,於百姓們而言,是否增加百姓負擔?


    二來東境、北境軍馬如此擴充軍隊,是否於朝廷不利,萬一邊境軍趁機做大,是否會導致戰火再起?”


    陸象先微微頷首,沉穩地迴答道:“陛下,韋大人所慮,皆為國計民生之大事,容臣一一作答。


    首先,關於軍備改革是否增加百姓負擔的問題。誠然,改革之初,確需投入一定的財力物力,但此舉非但非加重百姓負擔,實乃長遠之計。


    若繼續沿用舊有之軍備,不僅難以應對未來之戰事,更將耗費更多人力物力於修繕與維護之上。而改革之後,新軍備之精良,將使得戰事更為迅速而有效地解決,從而減少戰爭對百姓生活之影響。


    再者,隨著漢國疆域的擴張,新納入之地域亦將分擔部分改革之成本,故百姓負擔將逐漸減輕。


    其次,擴充軍隊,乃是為了更好地保衛國家、守護百姓。東境、北境之軍隊,雖在數量上有所增加,但皆在朝廷之掌控之中。且新軍之招募、訓練、考核皆有嚴格之製度,確保軍隊之忠誠與戰力。


    至於韋大人所擔憂之邊境軍趁機做大、戰火再起之問題,諸公也有考慮,一來暗衛擴充之後,便會加強對邊境軍之監督,確保其忠誠於國家、忠誠於陛下。二來,隻要中央野戰精銳兵馬戰力穩壓各邊軍,問題自然可迎刃而解。”


    陸象先的迴答,條理清晰,言辭懇切,殿內眾大臣聞言也不再多言,紛紛覺得有道理。


    韋見素亦是撫須讚同,仔細品味,等等,好像有些不對味兒?


    “且慢,陸侍郎方才所說,老臣大部分都明白,隻是這最後一句隻要中央野戰精銳兵馬戰力穩壓各邊軍,問題自然可迎刃而解,老臣有些糊塗,難不成,十二衛要擴軍不成?!”韋見素一言說出,眾多大臣亦是一驚,紛紛止不住出言質問,其中包括諸多不知情的武將。


    陸象先不愧雪州陸氏將門這一代的領軍人物,麵對這麽多大臣的質問,仍舊風輕雲淡:“諸位,諸位,且安靜!”


    “噓!”


    一眾大臣皆默默閉上嘴巴,靜靜的看著陸象先,等待一個確定的答複。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此去安都兩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謙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謙和並收藏此去安都兩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