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 新安城東門
“將軍,漢軍已經攻占城內大部,僅剩數條街坊仍在我軍手中。將軍,該撤退了。”斥候來報。
李玄貞仍是開口問道:“可曾找到顧將軍所在?”斥候搖了搖頭,李玄貞麵露難色:“顧二郎啊你撤到何地了?我這已經派了三批斥候,不能再等下去了,傳令各軍準備,披甲,上馬。”
“將軍,你看前方似有我軍人馬向此退來。”
李玄貞順勢看去,隻見不遠處顧仲引著麾下人馬且戰且退,但身後兩百餘漢軍勁卒依然是窮追不舍,李玄貞立刻令麾下弟兄前去接應,狹窄街道上,李玄貞所部軍卒從兩側街巷殺出,隻一個照麵便將這股漢軍截為兩段。一番廝殺後,顧仲引軍終於是退到了城門處。
未等李玄貞質問,顧仲急衝衝的說道:“家父已然投敵,漢軍陳頌所部已經入城,不出半個時辰,漢軍定然會反應過來我軍是從城東突圍而出。玄貞,若是你還信得過兄弟我,就快些走吧,這裏自有我引軍斷後。”
李玄貞拉住顧仲戰馬韁繩,勸道:“走吧,先撤出城,其餘事情容後再議。”顧仲擺了擺手,一臉疲憊:“今日我若是走了,漢軍日後拿我雙親性命要挾,我該當如何?自古忠孝難兩全!罷了,今日便讓我大齊顧仲再為大齊守一次城門。傳令,騎軍下馬,將戰馬全數交予李將軍所部!”
李玄貞聞言輕歎一聲,隨即拱手一禮:“保重!”
見李玄貞所部已經退出東門後,顧仲便朝著周遭親信道:“弟兄們,今日咱們便為大齊守此門,好叫那漢軍看一看咱們新安的大好兒郎可不是那些軟蛋慫包!”
身後老卒紛紛起身大喝:“為大齊,守此門!戰!”
盞茶時間後,漢軍主將陳頌接到城北、城西兩處軍報言說並未發現齊軍主力出城,陳頌惱怒不已:“中計了!請陳清將軍入城主事,潘將軍即刻出兵向東追擊齊軍!來人,速速清開道路,軍中驍騎即刻隨本將向東追擊!”
……
顧仲看著不遠處嘶吼著奔襲而來的漢軍,緩緩覆上麵甲:“弟兄們,北汾山見!”身後軍卒皆是大笑:“北汾山見!”
殺!
半個時候後,漢軍主將陳頌引馬來到此處,望著這一處皆是斷臂殘軀的修羅戰場問道:“此處齊軍多少?我軍損失多少弟兄?”在亂戰中活下來的一員都尉捂著傷口迴道:“稟將軍,此地齊軍約有四百餘人,確是換走了我軍中近七百弟兄。”
陳頌指著那員被長槍貫穿、力竭而亡的齊軍將領:“看來此地便是此人領軍,不能為大漢所用,倒是可惜了。不可折辱其遺體!派人通傳陳清將軍,將其與麾下這部軍卒好好安葬。
弟兄們,隨我出城,追擊潰逃的齊軍!”
……
陳頌引軍出城後行至五裏便遇到張興所部,見其軍軍陣不整遂問道:“齊軍從此地經過多久了?有多少人馬?”
一員校尉迴道:“稟將軍,一共兩批人馬,黑夜中也看不清楚,我等廝殺一陣大約共計有四千餘人衝出我部攔截,騎兵居多。打此經過不到一個時辰,張將軍已經率領五百精騎尾隨追擊。”
陳頌手中長槍一指:“諸位,跟緊我的將旗隨我進軍!落馬掉隊者隻需要記住向東、向東、向東追擊!出發!”
……
“將軍,這身後的漢軍真是煩人,戰又不戰,退又不退。”郭少恪嘴裏不停地咒罵著。李玄貞對身後這部漢軍遊騎也是無奈,幾次交鋒之下發現這部漢軍絕對是老卒精銳,黑夜中對於距離的把控十分精準。
李玄貞:“少罵上兩句,按照腳程算起,咱們應該快追上刺史大人他們了。”
卯時一刻
在某處無名荒野中,李玄貞所部終於是擺脫了身後漢軍遊騎的糾纏,與先前撤退的樊刺史所部會合。
荒野中,奔逃一夜的軍卒終於能在此短暫的喘口氣,吃點幹糧。李玄貞躬身行禮:“使君,末將慚愧,隻帶出五百騎弟兄。”樊可信扶起李玄貞將一張饢餅塞到其手中:“無妨,能平安迴來便是好事。”李玄貞雙目通紅,緩緩開口:“使君,我等能及時撤出,全賴顧仲將軍掩護,顧將軍言說其父已經投敵,自古忠孝難兩全,他要為大齊守一次城門!此刻怕是已經,已經。”
樊可信聞言正了正衣冠,朝著西方深深一拜:“大齊有此忠臣良將,實乃國家之幸。”
眾人剛剛休息半個時辰,隻聽得斥候來報:“刺史大人,漢軍軍騎又追上來了,這次不下五千餘騎。”
樊可信立刻親身上馬:“紀南郡城離此地不過三十裏,諸位急行軍,定能在漢軍追上來之前進入城內。”李玄貞策馬而來:“使君,我軍尚有兩千餘步卒弟兄,若是不阻擋漢軍片刻,隻怕這些步卒弟兄難以走脫。”
樊可信不假思索:“樊嬰將你麾下三百精騎交給玄貞,另外從我本部兵馬中分出兩百餘騎一並由你指揮。”
李玄貞朗聲大笑:“使君且寬心,有這一千餘精騎在手,末將定能擋住漢軍半個時辰。”
李玄貞振臂一唿,帶領剛剛湊齊的一千餘騎逆軍而上,向著漢軍軍陣衝殺而去。
荒野中,李玄貞、陳頌二人再次碰麵。二人見麵也不多嘴,直接便是將各自手中長槍直直刺出。兩條騎兵鋒線撞在一起,轉瞬間便是穿陣而過。
兩軍再次兜轉、調整,繼續糾纏在一起。亂軍中李玄貞揮動手中玉泉銀槍奔著陳頌殺去,陳頌當即催動戰馬手持獅子吞金槍迎了上去。兩部騎軍接觸兩陣之後,李玄貞借機尋個破綻率領麾下騎卒以手弩齊齊攢射一番,逼退漢軍率領七百多騎卒繼續東逃。
紀南郡城
樊可信率部在此休整一日後,自覺此城定然擋不住漢軍鋒芒,遂下令麾下精銳並紀南治安軍攜帶軍械糧草等一同東撤。
一路東逃可謂是提心吊膽,樊可信所部終於是在年關來臨之際抵達山關。
“將軍,漢軍已經攻占城內大部,僅剩數條街坊仍在我軍手中。將軍,該撤退了。”斥候來報。
李玄貞仍是開口問道:“可曾找到顧將軍所在?”斥候搖了搖頭,李玄貞麵露難色:“顧二郎啊你撤到何地了?我這已經派了三批斥候,不能再等下去了,傳令各軍準備,披甲,上馬。”
“將軍,你看前方似有我軍人馬向此退來。”
李玄貞順勢看去,隻見不遠處顧仲引著麾下人馬且戰且退,但身後兩百餘漢軍勁卒依然是窮追不舍,李玄貞立刻令麾下弟兄前去接應,狹窄街道上,李玄貞所部軍卒從兩側街巷殺出,隻一個照麵便將這股漢軍截為兩段。一番廝殺後,顧仲引軍終於是退到了城門處。
未等李玄貞質問,顧仲急衝衝的說道:“家父已然投敵,漢軍陳頌所部已經入城,不出半個時辰,漢軍定然會反應過來我軍是從城東突圍而出。玄貞,若是你還信得過兄弟我,就快些走吧,這裏自有我引軍斷後。”
李玄貞拉住顧仲戰馬韁繩,勸道:“走吧,先撤出城,其餘事情容後再議。”顧仲擺了擺手,一臉疲憊:“今日我若是走了,漢軍日後拿我雙親性命要挾,我該當如何?自古忠孝難兩全!罷了,今日便讓我大齊顧仲再為大齊守一次城門。傳令,騎軍下馬,將戰馬全數交予李將軍所部!”
李玄貞聞言輕歎一聲,隨即拱手一禮:“保重!”
見李玄貞所部已經退出東門後,顧仲便朝著周遭親信道:“弟兄們,今日咱們便為大齊守此門,好叫那漢軍看一看咱們新安的大好兒郎可不是那些軟蛋慫包!”
身後老卒紛紛起身大喝:“為大齊,守此門!戰!”
盞茶時間後,漢軍主將陳頌接到城北、城西兩處軍報言說並未發現齊軍主力出城,陳頌惱怒不已:“中計了!請陳清將軍入城主事,潘將軍即刻出兵向東追擊齊軍!來人,速速清開道路,軍中驍騎即刻隨本將向東追擊!”
……
顧仲看著不遠處嘶吼著奔襲而來的漢軍,緩緩覆上麵甲:“弟兄們,北汾山見!”身後軍卒皆是大笑:“北汾山見!”
殺!
半個時候後,漢軍主將陳頌引馬來到此處,望著這一處皆是斷臂殘軀的修羅戰場問道:“此處齊軍多少?我軍損失多少弟兄?”在亂戰中活下來的一員都尉捂著傷口迴道:“稟將軍,此地齊軍約有四百餘人,確是換走了我軍中近七百弟兄。”
陳頌指著那員被長槍貫穿、力竭而亡的齊軍將領:“看來此地便是此人領軍,不能為大漢所用,倒是可惜了。不可折辱其遺體!派人通傳陳清將軍,將其與麾下這部軍卒好好安葬。
弟兄們,隨我出城,追擊潰逃的齊軍!”
……
陳頌引軍出城後行至五裏便遇到張興所部,見其軍軍陣不整遂問道:“齊軍從此地經過多久了?有多少人馬?”
一員校尉迴道:“稟將軍,一共兩批人馬,黑夜中也看不清楚,我等廝殺一陣大約共計有四千餘人衝出我部攔截,騎兵居多。打此經過不到一個時辰,張將軍已經率領五百精騎尾隨追擊。”
陳頌手中長槍一指:“諸位,跟緊我的將旗隨我進軍!落馬掉隊者隻需要記住向東、向東、向東追擊!出發!”
……
“將軍,這身後的漢軍真是煩人,戰又不戰,退又不退。”郭少恪嘴裏不停地咒罵著。李玄貞對身後這部漢軍遊騎也是無奈,幾次交鋒之下發現這部漢軍絕對是老卒精銳,黑夜中對於距離的把控十分精準。
李玄貞:“少罵上兩句,按照腳程算起,咱們應該快追上刺史大人他們了。”
卯時一刻
在某處無名荒野中,李玄貞所部終於是擺脫了身後漢軍遊騎的糾纏,與先前撤退的樊刺史所部會合。
荒野中,奔逃一夜的軍卒終於能在此短暫的喘口氣,吃點幹糧。李玄貞躬身行禮:“使君,末將慚愧,隻帶出五百騎弟兄。”樊可信扶起李玄貞將一張饢餅塞到其手中:“無妨,能平安迴來便是好事。”李玄貞雙目通紅,緩緩開口:“使君,我等能及時撤出,全賴顧仲將軍掩護,顧將軍言說其父已經投敵,自古忠孝難兩全,他要為大齊守一次城門!此刻怕是已經,已經。”
樊可信聞言正了正衣冠,朝著西方深深一拜:“大齊有此忠臣良將,實乃國家之幸。”
眾人剛剛休息半個時辰,隻聽得斥候來報:“刺史大人,漢軍軍騎又追上來了,這次不下五千餘騎。”
樊可信立刻親身上馬:“紀南郡城離此地不過三十裏,諸位急行軍,定能在漢軍追上來之前進入城內。”李玄貞策馬而來:“使君,我軍尚有兩千餘步卒弟兄,若是不阻擋漢軍片刻,隻怕這些步卒弟兄難以走脫。”
樊可信不假思索:“樊嬰將你麾下三百精騎交給玄貞,另外從我本部兵馬中分出兩百餘騎一並由你指揮。”
李玄貞朗聲大笑:“使君且寬心,有這一千餘精騎在手,末將定能擋住漢軍半個時辰。”
李玄貞振臂一唿,帶領剛剛湊齊的一千餘騎逆軍而上,向著漢軍軍陣衝殺而去。
荒野中,李玄貞、陳頌二人再次碰麵。二人見麵也不多嘴,直接便是將各自手中長槍直直刺出。兩條騎兵鋒線撞在一起,轉瞬間便是穿陣而過。
兩軍再次兜轉、調整,繼續糾纏在一起。亂軍中李玄貞揮動手中玉泉銀槍奔著陳頌殺去,陳頌當即催動戰馬手持獅子吞金槍迎了上去。兩部騎軍接觸兩陣之後,李玄貞借機尋個破綻率領麾下騎卒以手弩齊齊攢射一番,逼退漢軍率領七百多騎卒繼續東逃。
紀南郡城
樊可信率部在此休整一日後,自覺此城定然擋不住漢軍鋒芒,遂下令麾下精銳並紀南治安軍攜帶軍械糧草等一同東撤。
一路東逃可謂是提心吊膽,樊可信所部終於是在年關來臨之際抵達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