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古代的地主階層,兼並起土地來可以說是不擇手段的,什麽青黃不接的時候高價賣糧食,等到豐收的時候低價買糧,這些都隻是基本操作而已。


    最要農民命的就是各種高利貸了,畢竟一般農民可沒什麽條件做儲蓄,有那麽幾個月存糧以備度過青黃不接的時候,已經算是善於理財的了。


    故此萬一這些農民家裏有什麽突發事件,例如有人生病要醫治,或是有人過世要殮葬,一般農民家庭都肯定是無法承受這種花費的。


    所以古代的人,隻有家中略有盈餘,能夠負擔得起的話,都會在自己過世前備好壽木,放在家中以備將來之用。


    這種習俗應該是相當常見的,並沒什麽忌諱之處,後世的不少影視劇集裏麵都會有這種描畫,甚至有錢人會送棺木給一些熟悉的老人,這在古代也被視作善舉,是會被別人感恩戴德,而不是如後世一樣,視為詛咒,要來一場真人pk的。


    這在四大名著的《水滸傳》裏麵就要詳細的刻畫,話說宋江自閻婆惜處受氣出門而去,便走迴衙門,正好看到賣湯藥的王公到縣前來趕早市。


    王公招唿他喝一碗“醒酒二陳湯”,宋江坐在凳子上,等那王公捧一碗“二陳湯”遞給來吃。


    宋江猛然想起,時常吃他的湯藥,沒給過錢,曾經許給他一具棺材,還沒給他,想起昨日晁蓋送來的金子,留下一條,放在招文袋裏,不如把那一條金子許給他做棺材錢。


    就是如此,正當宋江要拿出金條給予王公的時候,這才想起金條並晁蓋的書信,都在招文袋中,落在了閻婆惜處。


    恐防有變,宋江便向王公告辭並致意,說錢銀忘帶,這邊去取迴給他,就這樣,王公依然是感謝不斷,還道此事不急,過些時日也未遲。


    如此可見,古時候送人棺木這種事,不但非是討人厭的事,還是相當積陰德,也令別人感激不盡的事。


    隻是這種事情,不說是鳳毛麟角,也是相對稀少的了,故此一般農民家庭,萬一遇到這種親人過世的事情,隻能是舉債應付了。


    因為古代社會崇尚儒家之禮,而儒家最根本的一個理念就是“孝悌”,所謂“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故此古代如有親人過世,不能盡己所能去安葬,不但有違儒家“孝悌”之思想,也有違“慎終追遠”的理念。


    如果一個人真的不能好好安葬自己的親人,莫說自己心中是否能夠釋懷,就算是外間之人,也會多有傳言,那麽這個人要想有什麽前途,就基本上不用想了,甚至極端點來說,可謂是社死,就連說媒議親都難。


    所以後世相當多的影視劇集,都有“賣身葬父”這種橋段,隻是後世這些劇集為了劇情需要,做這事的多為女性,其實在古代來說,這種事應該是男女都有的,男的賣身為奴安葬親人,亦是自然。


    畢竟賣身為奴,還有機會自贖其身,或是因為一些表現得到主人讚賞,許其恢複自由,但是一旦陷入社死的局麵,以古代那種大體生活於一地的熟人環境,那麽再想翻身那是基本沒可能的了。


    而自身都可以出賣,那麽家中的土地資產就更不用說了,故此普通農民家中一旦有親人患上急病或是去世,就等於任村中地主宰割了。


    甚至就算是地主趁機壓價,都隻會有人說其樂於助人而已,畢竟古代生活環境相對閉塞,可以買下別人土地就那麽幾家,聯手操控簡直是肯定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坐看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坐看閑花並收藏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