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馬鐵就算讓關興去追擊,也隻是略盡心意而已,一軍主將,又有上千士卒保護,一心求存的話,在古代這種沒有便捷偵查和通訊手段的時代,基本上可以說是難以捕獲這條“大魚”的了。


    而馬鐵戰報中說到的情況,也確實符合了這種情況,按照負責追擊曹真的關興迴報,其一路追擊,也沒有追上曹真的腳步,隻是沿途擊殺了數百名應該是追隨曹真撤退的曹魏騎兵。


    以此推測,曹真最後帶離戰場返迴洛陽的精騎,大概就隻有一千五百到一千八百名左右,如此規模的話,對大局已經不構成影響的了。


    戰事到此,由諸葛老大策劃,馬鐵負責具體執行的二次北伐,可謂是邁出了勝利的第一步,之後的部署,隻要魏延不掉鏈子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按照諸葛老大的戰略構想一步步實行的了。


    而隨著馬鐵戰報一起呈遞給劉禪陛下的諸葛老大的奏報,也詳細說明了此事,言及如今二次北伐首戰告捷,正是將士用命之時,其自會監督激勵眾將士,務必使得二次北伐能夠取得滿意的結果。


    言下之意,應該就是之前諸葛老大向我講述的,就算此次北伐不能一舉收複洛陽,使得天下有識之士明白天下大勢已變,競相投向大漢,也要占據司隸半州之地,使得洛陽雖擁堅城而無寸進之力。


    剩下的就是將洛陽徹底變為曹魏的一個永不愈合的傷口,皇帝陷於城中,號令可以離開洛陽,但是皇帝車駕及護衛人馬卻是無法離開洛陽。


    如此一來,曹魏的君主就成為了一個雞肋的存在,救則曹魏軍隊無力穿越已被大漢騎軍分割的洛陽到虎牢關的區域,不救則使曹魏朝政動蕩,甚至皇帝久不離險境,自有“忠臣”勸還在世的曹植或是其他宗室暫居君位,以令大漢知難而退,使得魏主曹叡能夠順利脫險。


    隻是後世明朝的“土木堡之變”前後種種事情,就已經說明了這種名位之變,極可能會演變成左右政權命運的大事。


    “土木堡之變”乃是公元1449年7月發生的,這個時候的明朝,由於利用蒙古分裂為東、西蒙古的機會,一舉壓服了蒙古諸部,自此東蒙古被稱為韃靼,西蒙古被稱為瓦剌。


    隻是之後韃靼仍然不服明朝統治,瓦剌為借助明朝軍力對付韃靼,歸順大明稱臣納貢,韃靼屢經明朝和瓦剌合力攻打,逐漸勢弱,而瓦剌卻是漸漸強大。


    故此瓦剌與明朝的關係卻是十分密切的,屢屢遣使向明朝進貢馬匹,而明朝對瓦剌的賞賜也是十分豐厚的。


    不過到了後來,瓦剌見這種進貢大是有利可圖,於是進貢規模日漸擴大,甚至到了1449年2月,明朝太師也先更是遣使2000餘人貢馬,詐稱3000人,向明朝邀賞。


    由於主管此事的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堅持按實際人數給賞,同時因為發現使團企圖以次充好,貢馬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之後也先使團就製造釁端。


    及後到了7月,也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


    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莊,明朝派遣駙馬都尉井源等四將各率兵萬人禦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坐看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坐看閑花並收藏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