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世的研究,就說古代割肉分食,是有一定的規矩的,先切哪裏以及切下來的肉先給誰吃,再給誰吃都有規定,具體可以參考後世遊牧民族的烤全羊,怎麽切怎麽分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的,如果不按照這種規矩來做,孔子就認為這種做法失禮,故此不吃。


    至於為什麽不吃從外麵店鋪買迴來的酒肉,宋代朱熹認為街上買來的酒或幹肉,都不放心,可能做的不精細、不幹淨,容易吃壞人,所以不吃。


    而生於清末民初的國學大師錢穆就考證認為,沽與酤通,古語“一宿之酒曰酤”,酒經一宿,非美者,亦可謂尚未成酒,故不食;脯,幹肉,不自作而買於市,則不知何物之肉,故亦不食。


    就是說這種酒用一晚釀成,不知道是什麽酒,味道也不好,故此不飲,而從外麵買迴來的肉,不清楚來曆,故此也不吃。


    儒家始祖孔子既然也是這麽一個好食之徒,那麽以儒家思想為脈絡的華夏文明,自然也是徹底貫徹了這個愛好。


    所以華夏曆史上記載的各種人和事,都脫不開“食”這樣東西,就連古老的半曆史半神話傳說記載的《山海經》,也被後人調笑為古代中國華夏人的食譜。


    文如周公,有一飯三吐哺的傳說,武如廉頗,有一飯三遺矢的傳說,古如薑太公,有渭水邊直鉤釣魚,無魚上鉤,三餐不繼以致被妻子埋怨的傳說,近如太祖當年喜吃紅燒肉,甚至在記者麵前坦然承認的趣聞。


    故此無論古今中外,愚智賢不肖之人,隻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會追尋自己認為最美味的食物。


    隻是每個人對美味的認同都不一樣,最普遍的就是北人喜牛羊,南人喜雞肉,這是由於地域不同,獲取這些食物的難易程度不一而養成的習慣。


    而曆史上的諸葛老大,其實並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下,估計是壓力太大,興複漢室的大業眼看自己將死也看不到什麽起色,於是日複一日暗示自己要加倍努力加倍努力。


    最後是意誌超越了身體,但是身體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意誌,因此按照後世一些人的推測,諸葛老大應該是有厭食症了,所以老狐狸司馬懿才說諸葛老大“事繁而食少,安得長久”,故此才定下了與諸葛老大消耗的戰術。


    最悲劇的是,老狐狸司馬懿的眼光確實是毒辣,隻從一個傳話之人的寥寥數語中,就推測出諸葛老大的身體情況,最後真的是被他硬生生耗死了諸葛老大,唯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悲歎。


    不過如今在我眼前的諸葛老大,或許是首次北伐功成,又或許是使用了坎離浴這種養生減壓方式,加上膳食的改善,麵色倒是相當紅潤。


    而且按照之前我和諸葛果的私語,自大漢還於舊都長安後,以諸葛果的觀察以及丞相府中侍女仆從的迴語,諸葛老大的睡眠改善了不少,飯量也有所增多,而從諸葛果與黃月英師娘的私下交談得知,諸葛老大最近圓潤了不少。


    加上諸葛老大可是身高八尺的山東昂藏大漢(諸葛亮祖籍徐州琅琊陽都,就是後世的山東臨沂市沂南縣),底子不錯,如今注意養生,胃口也好了,再來就是有資源讓他使用,不用再事事關心以免資源浪費。


    這數種條件加起來的話,為諸葛老大延壽的目的應該說是不難的,也不要說像演義裏麵的七星燈祈壽那麽誇張,延壽一紀(十二年),隻要能夠讓諸葛老大比曆史上多活上半紀(六年)的話,估計憑著諸葛老大君臨當世的統兵能力和智略,絕對能夠玩死曹魏那邊的所有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坐看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坐看閑花並收藏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