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無藥可救
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調 作者:閑話風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軍大營的衝天火光,數裏外清晰可見。
謝宣懷料定,元沐必已派兵增援。
他是不會拿自己的命,去賭謝韜的速勝,為其火中取栗。
同時,他深知元沐的厲害。
若非密約於先,欲賺其先鋒入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既知中計,元沐的報複必如傾盆之雨,其勢難以承受。
戰前,謝宣懷所擬之妙計,指的便是這場小勝。
占元沐一點便宜,便不作糾纏,立即撤軍。
勝雖小,卻足以誇功於朝。
屆時,即便太子僭越未遂,梁帝縱然有心動他,亦不便出手。
至少短期之內,絕不會動他。
以寡擊眾、“大敗魏軍”的英雄,梁帝若除之,難堵朝野悠悠之口。
千秋史筆必錄其昏聵。
凡帝王,皆在乎身後之名。
此乃謝宣懷之底氣所在。
至於梁帝所定三日之期,他有足夠的理由辯解,畢竟魏軍勢大嘛。
此外,左衛軍乃其嫡係,他自認如此。
保存之利,要遠大於折損於此。
畢竟左衛軍支撐其朝中地位,乃重要保障也。
須知臣子鬥皇帝,手中必不可無兵,所謂忌憚也。
謝宣懷的撤軍命令,是不容置疑的。
謝韜雖有自己的小算盤,亦不明其理,然惟有領命爾。
軍令迅速下達,訓練有素的左衛軍將士,有序撤軍而去。
這一撤,便是直驅長江之濱,沿途郡縣皆過而不入。
急急如喪家之犬,毫無勝師之軍容。
據謝宣懷估計,此時梁帝應已率軍南渡。
僅靠他手中的左衛軍,還有陸瀚洲所統的西路軍,不足以與元沐相抗於野。
至於據城固守,阻敵南侵,為梁帝再度發兵爭取時間。
此乃老成謀國之策,他卻直接忽略之。
他怕梁帝不發兵救援,借魏軍之手將己除之。
屆時,坐困孤城,他將欲哭無淚。
恰如當初,他不相信蕭紹瑜能守住睢陵,形勢相類,他亦不自信。
故惟有南渡,才是最佳之策。
而兩條腿若想跑過四條腿,根本顧及不到軍容,隻管一路向前。
一路狂奔,左衛軍已入新昌郡地界。
其實,新昌郡治頓丘,是最理想的固守之地。
然謝宣懷既無固守之心,亦不敢入頓丘。
須知頓丘乃範雍苦心經營之地。
入頓丘,謝宣懷怕自己未死於元沐之手,卻被範雍誅殺。
至於南渡之後,淮南之地盡陷於魏,則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畢竟劃江而治,才是他心中的底線。
而範雍,卻是無法南渡避難的。
梁帝詔令“無令不得迴京”猶在,亦無新詔。
倘若範雍南渡,便犯了欺君之罪,死路一條。
與其棄屍於市,不如戰於頓丘。
可以預見,最終範雍必折於元沐之手。
想及此處,謝宣懷反而甚為歡喜。
喜折國之大將,不悲國土淪喪,其私心之重已入膏肓之境,無藥可救也。
......
自左衛軍撤軍後,不及一刻鍾,魏軍援軍便已趕到梁軍大營前。
領軍魏將,正是悍將楊彥超。
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穆烈搶了他的先鋒之位,他自然不願相救。
即便奉有元沐之王令,他亦大可行拖延之計。
穆烈吃盡苦頭,威風掃地於魏,他心中的淤堵方可疏通,是為喜。
然穆烈之窘,乃拜謝宣懷背約所賜。
作為聯絡人,楊彥超難辭其咎。
若穆烈因之歿於陣前,門閥穆氏絕不會放過他。
未免激化皇族與鮮卑門閥之矛盾,魏帝勢必要有所安撫。
以其首祭奠穆烈,將是最好的安撫,是為懼。
而且元沐說得很清楚,穆烈是不能死的。
穆烈若死,即便是他,亦將被魏帝降罪。
元沐貴為郡王,統一方重兵,戰功赫赫,尚且如此,遑論楊嚴超。
楊彥超惟有主動請纓,救援穆烈。
“前將軍,梁軍已南逃,是否追擊?”
前軍小校,快馬奔來請令。
楊彥超是恨透了謝宣懷伯侄二人。
他恨不能立刻擒之,以泄心頭之恨。
然而他未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當務之急乃是救出穆烈。
惟有救出穆烈,且穆烈還活著,他才好騰出手來追擊。
“不!全軍救火,必須救出左將軍!”
隨著軍令下達,他所部萬騎,盡皆投入轟轟烈烈的救火大業。
其心腹將領,皆知其窘,穆烈若死,勢必難以收場。
故皆親督兵馬,衝在了救火的第一線。
麾下鮮卑鎮將,多有攀附穆烈者,積極性無須調動,熱情高漲得很。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提水,火滅得也快。
待濃煙散去,露出了燒焦的營門。
穆烈一腳將其踹倒,踉踉蹌蹌地從營中走出。
麵龐已然熏黑,麵部特征無法識別。
好在盔甲形製規格高,便於分辨。
據此,楊彥超一看便認出了穆烈,忙策馬上前。
“左將軍,受驚了。
貴部中伏,錯在本將,是本將誤信了梁狗的謊言。”
於穆烈身前下馬,楊彥超坦誠認錯。
“前將軍無須多言,這筆賬本將跟梁狗算!
救援之情,本將銘記於心,若不嫌棄,你我兄弟相稱。”
穆烈爽快迴道。
出乎意料,他竟然沒有遷怒楊彥超。
誠然,他對出身氐族的楊彥超有所歧視,亦未刻意隱藏。
同時,他乃磊落耿直的草原漢子。
楊彥超救了他,那就是他的朋友,他不會把賬算到朋友身上的。
見穆烈不怪自己,還欲兄弟相稱,楊彥超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若因此而結交穆烈,可謂因禍得福。
須知門閥穆氏,不是什麽人都能攀附的。
楊彥超忙熱情說道:
“梁狗無信,本將必除之,以泄穆兄之憤。
穆兄稍息,殿下親率大軍隨後便到,本將先行追殺梁狗。”
他認下了這份交情,左將軍改稱穆兄。
“不!本將與楊兄同往,誓親斬梁狗,為我部勇士複仇。”
唿吸著新鮮空氣,退去窒息之感,穆烈堅持一同追擊。
出征前,元沐將內應的身份告訴了穆烈,以免發生誤會。
所以,穆烈知道設伏於他者,乃謝宣懷伯侄。
他口中的梁狗,自然姓謝。
《梁書·武帝紀》載曰:
尚書令謝宣懷退至新昌,無膽入頓丘。魏前將軍楊彥超救左將軍穆烈,化幹戈為玉帛。
謝宣懷料定,元沐必已派兵增援。
他是不會拿自己的命,去賭謝韜的速勝,為其火中取栗。
同時,他深知元沐的厲害。
若非密約於先,欲賺其先鋒入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既知中計,元沐的報複必如傾盆之雨,其勢難以承受。
戰前,謝宣懷所擬之妙計,指的便是這場小勝。
占元沐一點便宜,便不作糾纏,立即撤軍。
勝雖小,卻足以誇功於朝。
屆時,即便太子僭越未遂,梁帝縱然有心動他,亦不便出手。
至少短期之內,絕不會動他。
以寡擊眾、“大敗魏軍”的英雄,梁帝若除之,難堵朝野悠悠之口。
千秋史筆必錄其昏聵。
凡帝王,皆在乎身後之名。
此乃謝宣懷之底氣所在。
至於梁帝所定三日之期,他有足夠的理由辯解,畢竟魏軍勢大嘛。
此外,左衛軍乃其嫡係,他自認如此。
保存之利,要遠大於折損於此。
畢竟左衛軍支撐其朝中地位,乃重要保障也。
須知臣子鬥皇帝,手中必不可無兵,所謂忌憚也。
謝宣懷的撤軍命令,是不容置疑的。
謝韜雖有自己的小算盤,亦不明其理,然惟有領命爾。
軍令迅速下達,訓練有素的左衛軍將士,有序撤軍而去。
這一撤,便是直驅長江之濱,沿途郡縣皆過而不入。
急急如喪家之犬,毫無勝師之軍容。
據謝宣懷估計,此時梁帝應已率軍南渡。
僅靠他手中的左衛軍,還有陸瀚洲所統的西路軍,不足以與元沐相抗於野。
至於據城固守,阻敵南侵,為梁帝再度發兵爭取時間。
此乃老成謀國之策,他卻直接忽略之。
他怕梁帝不發兵救援,借魏軍之手將己除之。
屆時,坐困孤城,他將欲哭無淚。
恰如當初,他不相信蕭紹瑜能守住睢陵,形勢相類,他亦不自信。
故惟有南渡,才是最佳之策。
而兩條腿若想跑過四條腿,根本顧及不到軍容,隻管一路向前。
一路狂奔,左衛軍已入新昌郡地界。
其實,新昌郡治頓丘,是最理想的固守之地。
然謝宣懷既無固守之心,亦不敢入頓丘。
須知頓丘乃範雍苦心經營之地。
入頓丘,謝宣懷怕自己未死於元沐之手,卻被範雍誅殺。
至於南渡之後,淮南之地盡陷於魏,則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畢竟劃江而治,才是他心中的底線。
而範雍,卻是無法南渡避難的。
梁帝詔令“無令不得迴京”猶在,亦無新詔。
倘若範雍南渡,便犯了欺君之罪,死路一條。
與其棄屍於市,不如戰於頓丘。
可以預見,最終範雍必折於元沐之手。
想及此處,謝宣懷反而甚為歡喜。
喜折國之大將,不悲國土淪喪,其私心之重已入膏肓之境,無藥可救也。
......
自左衛軍撤軍後,不及一刻鍾,魏軍援軍便已趕到梁軍大營前。
領軍魏將,正是悍將楊彥超。
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穆烈搶了他的先鋒之位,他自然不願相救。
即便奉有元沐之王令,他亦大可行拖延之計。
穆烈吃盡苦頭,威風掃地於魏,他心中的淤堵方可疏通,是為喜。
然穆烈之窘,乃拜謝宣懷背約所賜。
作為聯絡人,楊彥超難辭其咎。
若穆烈因之歿於陣前,門閥穆氏絕不會放過他。
未免激化皇族與鮮卑門閥之矛盾,魏帝勢必要有所安撫。
以其首祭奠穆烈,將是最好的安撫,是為懼。
而且元沐說得很清楚,穆烈是不能死的。
穆烈若死,即便是他,亦將被魏帝降罪。
元沐貴為郡王,統一方重兵,戰功赫赫,尚且如此,遑論楊嚴超。
楊彥超惟有主動請纓,救援穆烈。
“前將軍,梁軍已南逃,是否追擊?”
前軍小校,快馬奔來請令。
楊彥超是恨透了謝宣懷伯侄二人。
他恨不能立刻擒之,以泄心頭之恨。
然而他未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當務之急乃是救出穆烈。
惟有救出穆烈,且穆烈還活著,他才好騰出手來追擊。
“不!全軍救火,必須救出左將軍!”
隨著軍令下達,他所部萬騎,盡皆投入轟轟烈烈的救火大業。
其心腹將領,皆知其窘,穆烈若死,勢必難以收場。
故皆親督兵馬,衝在了救火的第一線。
麾下鮮卑鎮將,多有攀附穆烈者,積極性無須調動,熱情高漲得很。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提水,火滅得也快。
待濃煙散去,露出了燒焦的營門。
穆烈一腳將其踹倒,踉踉蹌蹌地從營中走出。
麵龐已然熏黑,麵部特征無法識別。
好在盔甲形製規格高,便於分辨。
據此,楊彥超一看便認出了穆烈,忙策馬上前。
“左將軍,受驚了。
貴部中伏,錯在本將,是本將誤信了梁狗的謊言。”
於穆烈身前下馬,楊彥超坦誠認錯。
“前將軍無須多言,這筆賬本將跟梁狗算!
救援之情,本將銘記於心,若不嫌棄,你我兄弟相稱。”
穆烈爽快迴道。
出乎意料,他竟然沒有遷怒楊彥超。
誠然,他對出身氐族的楊彥超有所歧視,亦未刻意隱藏。
同時,他乃磊落耿直的草原漢子。
楊彥超救了他,那就是他的朋友,他不會把賬算到朋友身上的。
見穆烈不怪自己,還欲兄弟相稱,楊彥超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若因此而結交穆烈,可謂因禍得福。
須知門閥穆氏,不是什麽人都能攀附的。
楊彥超忙熱情說道:
“梁狗無信,本將必除之,以泄穆兄之憤。
穆兄稍息,殿下親率大軍隨後便到,本將先行追殺梁狗。”
他認下了這份交情,左將軍改稱穆兄。
“不!本將與楊兄同往,誓親斬梁狗,為我部勇士複仇。”
唿吸著新鮮空氣,退去窒息之感,穆烈堅持一同追擊。
出征前,元沐將內應的身份告訴了穆烈,以免發生誤會。
所以,穆烈知道設伏於他者,乃謝宣懷伯侄。
他口中的梁狗,自然姓謝。
《梁書·武帝紀》載曰:
尚書令謝宣懷退至新昌,無膽入頓丘。魏前將軍楊彥超救左將軍穆烈,化幹戈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