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書,言重了,直言是諫臣的本分。


    至於是非曲直,自有陛下聖斷。”


    身姿修長,一身儒雅氣質的晉安王蕭紹璟,悠然說道,話中暗藏機鋒。


    見晉安王抬出了梁帝,劉文煜便不好再發難許培安,否則就有蒙蔽聖聽的嫌疑了。


    明堂之內,隨之陷入一片詭異的靜謐,無人再言。


    若是稍有考慮不周,可是兩邊都不討好的,與其如此,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杜卿,你說說看。”


    梁帝滄桑、低沉又透著無盡威嚴的聲音,打破了短暫的僵局。


    修河自是繞不過工部,各地所需款項皆由工部核算確定,工程亦由工部派員監理。


    而且實際耗費清單與工程驗收質量,工部都是有存檔備案的。


    工部尚書杜崇山,自然領會梁帝之意,他步履穩健,出班奏對。


    “陛下,依工部舊檔,曆年濟陰段河堤工程質量,皆為上等。”


    上等?


    那就意味著足工足料,若是沈賀當真私吞了修河款,斷難保障工程所需。


    杜崇山的奏對,間接證明了沈賀的清白。


    “嗯?你在袒護沈賀,膽子不小啊。”


    蕭紹瑜心中冷哼。


    凡是主持修河的官員,罕有不染指的,清白本身就是一種謊言。


    道理很簡單:河堤垮了修,修了垮,年年往複,這本身就是一本糊塗賬。


    工部核算得再精、監理得再嚴,也敵不過一句“天災”啊。


    若是其間再雜糅利益輸送,從而官官相護,主持修河就是地方主官的一大進項、工部官員的一條外財。


    蕭紹瑜不相信杜崇山不明白其中的貓膩,他的心中默默地給杜崇山定了性、貼了標簽。


    “貪官一枚啊。”


    許培安尷尬了,他雖心有不服,卻不便質疑杜崇山。


    一旦質疑杜崇山所提的工部舊檔,便會擴大打擊麵,多方樹敵,甚至引火燒身,極為不智。


    須知南梁各州諸郡之中,涉及修河工程者眾,各地刺史太守中飽私囊者不知凡幾。


    若是勾起梁帝徹查工部舊檔的念頭,許培安就離死不遠了。


    他明智地選擇了沉默。


    “陛下,濟陰百姓正身處倒懸之境,臣再次請旨賑災。”


    見許培安啞巴了,太子又神氣起來,陳奏之音中有著濃濃的誌得意滿。


    梁帝稍陷沉默,沒有立即迴應,他在心中默默權衡利弊。


    就是這短暫的一瞬沉默,讓晉安王看到了機會。


    “看來父皇仍有疑慮!”


    儒雅之中,智慧眸光一閃即逝,他再次開口:


    “太子殿下,臣弟以為還是先行調查,再議賑災,更為妥帖。”


    先不論災後是否有疫,此時災情方起,若不及時加以賑濟,濟陰餓殍將不知凡幾。


    晉安王是真不懂,還是在裝不懂呢。


    “還八賢王呢,我呸,虛偽!”


    蕭紹瑜對他的不解民情,極為不屑。


    “有必要麽?!”


    太子嗤之以鼻,對於冒犯他的人,他一貫如此。


    “你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想發國難財吧?


    可以......帶本王玩玩麽?”


    想到發財,正五行缺錢的蕭紹瑜,就有點“喪心病狂”的樣子了。


    晉安王不卑不亢,淡定依舊,話中卻是軟中有刺。


    “依大梁律,凡諫臣風聞奏事,皆需有司現場勘查、核實,以免有人行欺上瞞下之實。”


    “聖天子當朝,會有魑魅魍魎麽?!”


    大梁律乃梁帝欽定,自是無法反駁。


    但若真有蒙蔽聖聽之實,豈非在說梁帝昏聵?


    太子此言,避實擊虛,亦屬誅心。


    “臣隻是依律奏對,還請陛下聖斷。”


    晉安王耍了一個滑頭,根本不接招,恭恭敬敬地將燙手山芋丟給了梁帝。


    “老八啊,許培安果然是受了你的指使,看來你對儲君之位很有興趣嘛。


    要是你肯出個好價錢,本王是不介意為你站腳助威的。”


    透過晉安王對許培安的迴護,和與太子的當堂交鋒,蕭紹瑜心有所想。


    “諸卿以為當如何處置?”


    梁帝輕飄飄的一句話,又將燙手山芋丟給了群臣。


    論起權術,晉安王哪裏會是他的對手。


    話到此時,火藥味已經很濃了。


    擺在百官麵前的,又是一件得罪人的差事。


    出頭的椽子先爛,久混官場的老油條們,默契地三緘其口,以口問心。


    一個是身居儲位的國之嗣君。


    一個是賢名遠播、黨羽甚眾的八賢王。


    無論得罪了哪邊,都是臣子吃罪不起的。


    裝傻未必真傻,這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陛下,臣以為當查,正所謂兼聽則明。”


    群臣皆暗自鬆了一口氣,有豫章王蕭紹琮這位堂堂大皇子出麵,總算是替眾人解了圍。


    無疑,豫章王成功收獲了一波好感。


    “低調、低調,這種公然收買人心的話,本王才不說呢,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場合。”


    蕭紹瑜有點嫉妒了,好在二世為人的他足夠理智,沒有攪進紛爭。


    “兼聽則明?豫章王言之有理。”


    梁帝的本心是想查一查的,隻是他有意維護太子的體麵,不便直接駁迴。


    此時,有了豫章王一句“兼聽則明”,他便順水推舟應承下來。


    因為這已是君父的體麵了,若是再駁,是想讓君父偏聽則暗麽?


    豫章王瞥了一眼臉色鐵青的太子,眸中笑意盈盈,他很得意。


    “膚淺!”


    暗中關注各方的蕭紹瑜,見豫章王方一得勢便挑釁太子,不得不懷疑他的城府有多深?


    “愣頭青多點也好,仇恨都讓你們拉去了,本王才安穩嘛。


    若是太子被你們逼急了,本王似乎可以敲敲他的竹杠呢。”


    “諸卿議議,當派何人前往?”


    麵對梁帝的詢問,群臣又默契一迴,明堂之內再次鴉雀無聲。


    查?查誰?怎麽查?查得清麽?


    沈賀是太子的門人,這根本就不是秘密。


    先不說能否查清,單就實心任事、一查到底,必然牽連且得罪太子。


    屆時,太子門人以動搖國本相誣,幾人承受得起?


    敷衍了事、查無實據,則或表明自身屍位素餐,才具不足,從而失了聖寵,斷了仕途進取之路。


    若才具有餘,卻偏偏就是查不清,是結黨?還是欺瞞君王?


    梁帝雖老,卻不朽,一朝皇權在手,焉能輕易縱容?


    他曾經叱吒風雲的雷霆手段一旦祭出,必然血流成河,何人不懼?


    查不行,不查也不行,精明的群臣無人願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謝卿,你說說看。”


    梁帝見群臣三緘其口,亦知其難,隻好親自點將。


    而被他點中的謝宣懷,乃是當朝百官之首,官居尚書令,宰執天下,更是太子的嶽丈。


    謝宣懷不慌不忙出班,慢條斯理奏對:


    “陛下,孟子有言:民為本,故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是賑災,以免滋亂。


    當然,沈太守是否清白,也是要查上一查的。


    不如,請九殿下辛苦一趟?”


    謝宣懷先言賑災之急,便是當著群臣之麵,表明自己支持太子的立場。


    輕描淡寫的“查”,除了照顧梁帝的體麵,也是在警示群臣:這不重要!


    至於舉薦南康郡王蕭紹瑜,就更見此人的老謀深算。


    “老狐狸,給本王挖坑呢?”


    蕭紹瑜意識到了不妙,自己還來不及搞事,事兒就搞到自己頭上了。


    “本王冤啊,但我不喊,因為我低調。”


    其實,他是喊破嗓子也沒用的。


    群臣都不去,太子不便去,晉安、豫章二王不能去,去了還不把太子搞殘啊!


    遍覽諸王百官,也就是他這個與世無爭的郡王了,舍他其誰呢?


    太子會心一笑,暗道:還是嶽丈高明。


    他背於身後的寬袖中伸出一根食指,輕輕一點,暗示蕭紹瑜應下這個差事。


    “當本王是泥呢,想捏就捏,囂張!”


    “南康郡王,你可願前往濟陰?”


    梁帝看著自己這個平日很不起眼的九子,不知他能否和了自己的心意,辦好這個差事,卻仍出口詢問。


    因為梁帝正是看中了他的與世無爭,總要好過有的人心思過重。


    “嗯?九郎啊,你還真好意思穿這件破朝服上朝呢。


    膽子不小啊,越來越像你娘了。”


    直到這會兒,梁帝才注意到蕭紹瑜胸口那個大號補丁,心裏想著,竟然短暫的笑了。


    蕭紹瑜將群臣的於災情冷漠、於黨爭熱心,盡收眼底,心中早生不忿。


    隻因想到臨行前李東陽的叮囑,又想了想自己的處境,他才一直保持克製、隱忍,冷眼旁觀。


    “臣願往。”


    麵對梁帝的詢問,避無可避的蕭紹瑜,奏對得中規中矩。


    其間半點火氣不曾外泄,甚至連一絲情緒都沒有。


    他給人一種隨遇而安的感覺,又似乎是迫於梁帝之威,不得不如此。


    “本王幹嘛不去,接了這個差事才能顯出咱的價值嘛。


    當泥可以,想捏隨便,隻要太子爺你出得起價。


    不好意思,本王的胃口有點大。”


    蕭紹瑜是妥妥的,想錢想瘋了。


    見九子應承下來,梁帝複言:


    “那你明日便出京吧,賑災所需糧穀由戶部籌措,一並發往濟陰。”


    “陛下,本部尚需核算、調撥,一日之內斷難籌集。”


    戶部尚書劉文煜出班陳奏,表示倉促之間戶部是拿不出糧穀的。


    梁帝隱有不悅。


    沈賀奏疏中已提及災民之數,事先也知會過劉文煜,命其早作準備。


    且其之前也是積極表過態的,此時卻是前後迥異,大相徑庭。


    劉文煜冠冕堂皇的搪塞之詞,在梁帝看來,不過是為了掣肘蕭紹瑜,阻礙其濟陰之行。


    “給沈賀爭取時間麽?”


    梁帝心中冷笑連連,毅然決斷:


    “明日出京不變,先以濟陰郡倉暫應災局,戶部盡快籌措,補足數額。”


    “臣領旨。”


    劉文煜用心雖不純良,卻合朝廷體製,以梁帝之尊,也隻能引而不發。


    朝會至此,梁帝心中的喜慶已然湮滅,他輕揮袍袖,起身而去。


    “退朝。”


    細心而機警的內廷宮人,當即用其特有的尖細腔調,宣布散朝。


    “嗯?有人尾隨本王,居心何在?”


    “九殿下,請留步。”


    剛出文德殿,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隨即蕭紹瑜便聽到不遠處有人唿喚自己。


    聲音中除了沉穩,還是沉穩,無悲無喜。


    蕭紹瑜自然能分辨出,聲音的主人為誰。


    而此人出麵,究竟是誰要找自己,便唿之欲出了。


    “老爺子,你到底還是看不下去了,嗬嗬。”


    《梁書·武帝紀》載曰:


    帝受命太祖,賑濟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話風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話風塵並收藏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