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承於海陽縣將船靠岸,隱藏於海灣,隻領六百人,各帶弓箭武器,往尹家進發,前進四十餘裏,終於看見一座大寨。
這大寨用木柵欄圍住,卻也有十幾個兵丁看守,管承不敢大意,雖說早知對方人少,但為了降低損失,管承一般都不光明正大的攻打。
“孟君,今日你我幹完一票,估計得休息一個月,看上去這尹家家財不在少數。”
王孟君臉上詭異之色閃過,管承卻沒有發現。
“大哥,這可是小弟盯了許久的一家,而且,小弟還打聽到有一條小道,可繞過寨門,進入其莊園之內。”
“好,那就由你負責帶路。”
“必不辱使命!”
於是王孟君帶著一行六百人,走小道,入山中,準備從山中走捷徑入尹家莊。隊伍行至半路,忽兩旁閃出軍馬,管承大驚,轉頭就跑,每走幾步,前方又有一彪軍馬,數量隻怕有千餘人。
管承掉頭四五次,皆被攔截,無奈之下,準備死戰,此時,圍住自己的軍馬中,走出一騎,管承定睛看時,隻見此人騎高頭大馬,提槍披甲,身長七尺七寸,氣宇軒昂。
那將提槍指著管承道:“某乃曹丞相座下破虜將軍李典,賊將是否為東萊管承?”
管承此刻並未騎馬,本身戰力不說,就算戰力與李典相當,這形勢下,也不是對手。
再說管承可聽過李典威名,這李典隨曹操擊袁紹、攻袁譚袁尚,戰功赫赫,被曹操封為破虜將軍,自己此刻定然沒有逃路了,當下不敢突圍,隻得老實作答。
李典道:“今丞相奉迎天子,匡扶大漢,討伐不臣,你既為我大漢子民,又有些本事,我不為難你,你若率眾投降朝廷,丞相必既往不咎,並與你官位,為朝廷效力,若不然,某之槍下,卻容不得亂民賊寇。”
管承旁邊王孟君道:“大哥,降了吧,據說丞相獎懲分明,胸懷天下,大哥若投了,也可為兄弟們找條正路。”
管承看看周圍軍馬,又看看王孟君道:“孟君,莫非?”此刻他終於想通了,原來今日之事,卻是一個局。
王孟君臉一紅道:“小弟也是為大哥好!”
管承無奈,隻得降了,大軍迴至藏船海灣時,船早被李典命人奪了,那多出來的十幾艘船,卻是屬於曹營的軍船。
於是管承死心,李典又與管承進入海島,收編其部,宣布曹操任命。
李典走時,自然會將任務交於管承,隻讓其以海盜名義,對辰河商會會員入遼水船隻進行打擊,同時又留一營數百軍馬,與島上進行監督,管承實際被大棒加蘿卜控製。
--
吳郡,震澤(今太湖),自辰河商會得此地後,繼續在孫策造船之地,建造船隻。
震澤往西三十裏,有一戶人家,母女二人,相依為命。
“娘,你聽說沒有,隔壁周大哥,今年十六歲,入伍了,據說加入了屯田軍,真是風光。”這說話的女子約莫有十三四歲,長得頗為清秀,就算沒有施任何胭脂水粉,也是極為靈動。
屋裏一婦女怔怔的看著這小女子道:“小青!為娘知道你的心思,等至明年,為娘為你報名,為娘知道你心思,如今天下太平,為娘隻要手腳勤快,能養活自己,你不用擔心。”
這被稱為小青的女子,姓秦,自六年前搬入此地,屯裏隻知這一家二口是難民,據說家中男人戰死,失了土地和依靠,來這裏,卻隻為地主家中做些針線活,養活了七八歲的女兒和自己。
後來辰河商會到來,接管吳郡,這母女二人登記成了縣民,領了十畝良田,如今也算是能自己養活自己。
今女孩日大,十四歲,卻已經是一個勞動力了,加之這秦青從小聽著辰河商會的傳說長大,自有一番心思,也跟著屯裏一些大些的男子習武,現在也弄得一手好槍棒。
最近,報紙上竟然說辰河商會打下徐州,兩位女子,竟然成了一方大吏,這秦青,更是充滿激情了。
秦青此刻心中充滿憧憬,但看了看鬢角斑白的老母,內心又軟了下去。
“娘親,青兒還是在家侍奉娘親好了,雖然外麵天大地大,但娘親年邁,小青卻不忍心。”
夫人眉頭一橫道:“胡說,報紙上都說了,年輕人誌在四方,豈能因為母親,耽誤了你的誌向,再說,娘親才三十一,怎地就年邁了?據說公子都比娘親大三歲,娘親自己能養活自己。對了,你既然要去闖蕩,為娘有件東西,卻要交給你。”
秦青一愣道:“啊,咱家還有傳家寶嗎?”
女人領秦青至屋內,從箱子中翻出一個麻布小包,這小包層層疊疊,很是謹慎。
翻到最後,卻隻見一張燒了一半多的泛黃紙張,其上有些字跡。
“想必你還有些印象,當年此事發生時,你也有幾歲,不至於全忘了。你爹當年不知受了誰的指使,竟然去刺殺當年的小霸王孫策。當時你爹與你那二位叔叔商談此事時,為娘在外屋聽到,但男人做事,女人卻不得插嘴。是以為娘隻是在你爹走後,從火中掏出了半張信紙,其上字跡也不多,將來你有了實力,若能查明此事真相,便為你爹弄個明白,讓其也能瞑目。若是不行,也就算了,不要勉強。”
秦青接過黃紙,小心包迴,貼身藏好道:“娘,青兒記得,當年是阿爹親自將娘親和我偷偷送走,那阿爹就一定知道後果,卻為何還要去刺殺那人?”
“哎!這個就怪不得他人了,你爹也隻是為了報答許貢大人恩德,早就做了赴死決心了。但你爹身份低微,就算有這份兒心,也接觸不到那麽高級別的人物,這幕後之人,才是害死你阿爹的兇手。”
秦青聽到這些,隻是心中默默記住,也不報什麽希望,畢竟這事情過去多年。再有,這半張信紙,才三四十個字,有的還燒掉了一半,且都是講的如何行事,連落款處,那個字都隱隱隻有三分之二了,哪裏還能搞清楚是誰的手書。
這大寨用木柵欄圍住,卻也有十幾個兵丁看守,管承不敢大意,雖說早知對方人少,但為了降低損失,管承一般都不光明正大的攻打。
“孟君,今日你我幹完一票,估計得休息一個月,看上去這尹家家財不在少數。”
王孟君臉上詭異之色閃過,管承卻沒有發現。
“大哥,這可是小弟盯了許久的一家,而且,小弟還打聽到有一條小道,可繞過寨門,進入其莊園之內。”
“好,那就由你負責帶路。”
“必不辱使命!”
於是王孟君帶著一行六百人,走小道,入山中,準備從山中走捷徑入尹家莊。隊伍行至半路,忽兩旁閃出軍馬,管承大驚,轉頭就跑,每走幾步,前方又有一彪軍馬,數量隻怕有千餘人。
管承掉頭四五次,皆被攔截,無奈之下,準備死戰,此時,圍住自己的軍馬中,走出一騎,管承定睛看時,隻見此人騎高頭大馬,提槍披甲,身長七尺七寸,氣宇軒昂。
那將提槍指著管承道:“某乃曹丞相座下破虜將軍李典,賊將是否為東萊管承?”
管承此刻並未騎馬,本身戰力不說,就算戰力與李典相當,這形勢下,也不是對手。
再說管承可聽過李典威名,這李典隨曹操擊袁紹、攻袁譚袁尚,戰功赫赫,被曹操封為破虜將軍,自己此刻定然沒有逃路了,當下不敢突圍,隻得老實作答。
李典道:“今丞相奉迎天子,匡扶大漢,討伐不臣,你既為我大漢子民,又有些本事,我不為難你,你若率眾投降朝廷,丞相必既往不咎,並與你官位,為朝廷效力,若不然,某之槍下,卻容不得亂民賊寇。”
管承旁邊王孟君道:“大哥,降了吧,據說丞相獎懲分明,胸懷天下,大哥若投了,也可為兄弟們找條正路。”
管承看看周圍軍馬,又看看王孟君道:“孟君,莫非?”此刻他終於想通了,原來今日之事,卻是一個局。
王孟君臉一紅道:“小弟也是為大哥好!”
管承無奈,隻得降了,大軍迴至藏船海灣時,船早被李典命人奪了,那多出來的十幾艘船,卻是屬於曹營的軍船。
於是管承死心,李典又與管承進入海島,收編其部,宣布曹操任命。
李典走時,自然會將任務交於管承,隻讓其以海盜名義,對辰河商會會員入遼水船隻進行打擊,同時又留一營數百軍馬,與島上進行監督,管承實際被大棒加蘿卜控製。
--
吳郡,震澤(今太湖),自辰河商會得此地後,繼續在孫策造船之地,建造船隻。
震澤往西三十裏,有一戶人家,母女二人,相依為命。
“娘,你聽說沒有,隔壁周大哥,今年十六歲,入伍了,據說加入了屯田軍,真是風光。”這說話的女子約莫有十三四歲,長得頗為清秀,就算沒有施任何胭脂水粉,也是極為靈動。
屋裏一婦女怔怔的看著這小女子道:“小青!為娘知道你的心思,等至明年,為娘為你報名,為娘知道你心思,如今天下太平,為娘隻要手腳勤快,能養活自己,你不用擔心。”
這被稱為小青的女子,姓秦,自六年前搬入此地,屯裏隻知這一家二口是難民,據說家中男人戰死,失了土地和依靠,來這裏,卻隻為地主家中做些針線活,養活了七八歲的女兒和自己。
後來辰河商會到來,接管吳郡,這母女二人登記成了縣民,領了十畝良田,如今也算是能自己養活自己。
今女孩日大,十四歲,卻已經是一個勞動力了,加之這秦青從小聽著辰河商會的傳說長大,自有一番心思,也跟著屯裏一些大些的男子習武,現在也弄得一手好槍棒。
最近,報紙上竟然說辰河商會打下徐州,兩位女子,竟然成了一方大吏,這秦青,更是充滿激情了。
秦青此刻心中充滿憧憬,但看了看鬢角斑白的老母,內心又軟了下去。
“娘親,青兒還是在家侍奉娘親好了,雖然外麵天大地大,但娘親年邁,小青卻不忍心。”
夫人眉頭一橫道:“胡說,報紙上都說了,年輕人誌在四方,豈能因為母親,耽誤了你的誌向,再說,娘親才三十一,怎地就年邁了?據說公子都比娘親大三歲,娘親自己能養活自己。對了,你既然要去闖蕩,為娘有件東西,卻要交給你。”
秦青一愣道:“啊,咱家還有傳家寶嗎?”
女人領秦青至屋內,從箱子中翻出一個麻布小包,這小包層層疊疊,很是謹慎。
翻到最後,卻隻見一張燒了一半多的泛黃紙張,其上有些字跡。
“想必你還有些印象,當年此事發生時,你也有幾歲,不至於全忘了。你爹當年不知受了誰的指使,竟然去刺殺當年的小霸王孫策。當時你爹與你那二位叔叔商談此事時,為娘在外屋聽到,但男人做事,女人卻不得插嘴。是以為娘隻是在你爹走後,從火中掏出了半張信紙,其上字跡也不多,將來你有了實力,若能查明此事真相,便為你爹弄個明白,讓其也能瞑目。若是不行,也就算了,不要勉強。”
秦青接過黃紙,小心包迴,貼身藏好道:“娘,青兒記得,當年是阿爹親自將娘親和我偷偷送走,那阿爹就一定知道後果,卻為何還要去刺殺那人?”
“哎!這個就怪不得他人了,你爹也隻是為了報答許貢大人恩德,早就做了赴死決心了。但你爹身份低微,就算有這份兒心,也接觸不到那麽高級別的人物,這幕後之人,才是害死你阿爹的兇手。”
秦青聽到這些,隻是心中默默記住,也不報什麽希望,畢竟這事情過去多年。再有,這半張信紙,才三四十個字,有的還燒掉了一半,且都是講的如何行事,連落款處,那個字都隱隱隻有三分之二了,哪裏還能搞清楚是誰的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