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迴了官渡,楊錫並不停留,隻跟郭嘉等幾個曾經見過的打了聲招唿,就領兵迴河岸。
迴到船上,楊錫假裝在河上巡遊,實則在等待結果。
因烏巢被劫袁紹也已經無入口之糧,就這一兩日,張郃、高覽二人被郭圖誣陷,無奈率軍投降了曹操,袁紹就這一兩日就要大敗了。
果隻過了一日,袁紹就隻引八百兵到達黃河渡口,渡船早被楊錫收了,楊錫弄一小船,扮作渡船,劃向岸邊。
袁紹其他軍馬自行遊水過河,自己則乘船而渡,幸好此地河水水流不急,還能接受,不然這八百人,也是九死一生。
楊錫接了袁紹,入到河中,拿下草帽時,袁紹大驚,拔劍就刺。
楊錫按住袁紹手道:“本初兄,你不是我對手。”
袁紹怒目而視道:“你待如何?”
“嗬嗬!好久不見,當日喝了幾場酒,總算是有些情分,今日我救你,你卻不感激?”
袁紹知不是楊錫對手,索性接過楊錫遞過來的酒喝了一口道:“今日我大敗,若你送我迴對岸,必不追究你襲我烏巢,捉我子嗣之仇。你若要殺,我無話可說。”
楊錫道:“我不殺你,也不把你交給曹操,但你要答應我幾個條件,是小條件,不苛刻。”
“你說。”
“第一,我要用袁譚,換你關起來的田豐,你將田豐送到青州,我放袁譚。”
“好!”
這個條件不算條件,一換一,袁紹有得賺。
“第二,凡是我辰河商會會員,在你地盤經營,不得為難,不需繳稅。”
“我答應!”
“就這麽多,沒有了。”
“啊?”袁紹沒想到就這樣而已。
“你還想怎麽樣?想再加幾個條件?”
袁紹趕緊搖頭。
“不,這兩點太簡單,我想不通。”
楊錫道:“你現在大敗而歸,曹操必提兵攻取你,他隻需一年可恢複,你不確定,若還是如此下去,估計得十年。連年征戰,由八百萬人口,被你打到隻剩不足五百萬,也算是厲害了,迴去還是好好想想吧。”
楊錫特意請袁紹上大船,送其至平原郡。
袁紹果然不敢不守信用,迴去後馬上送來田豐,本來田豐料定自己必死,已然與人說出袁紹必殺自己之言,但這麽一來,卻有些迷糊了。
一路上,他也打聽到,原來是楊錫用袁譚換的自己,田豐更是疑惑。楊錫跟自己從未謀麵,也是非親非故,為何花掉手中一顆重要棋子來交換自己。
田豐過黃河,楊錫親自趕上百裏,到岸邊相接,田豐更是疑惑了。
楊錫騎在馬上,麵帶笑意,看著田豐,這讓田豐全身毛骨悚然,心道:“莫非龍陽之癖?”
楊錫下馬,抱拳道:“田元皓,世之俊傑,今日一見,果然氣度非凡,在下楊錫。”
田豐道:“久聞大名,卻不知楊會長何意,我田豐階下之囚,卻勞煩楊會長以袁譚之命換之?”
楊錫道:“不如邊走邊說?”
“請!”
楊錫道:“久聞田元皓有經世之才,無奈袁紹昏庸之主,不得重用,屢次棄妙計而不用,今聞袁紹欲殺元皓,故順手救你而已。”
田豐半信半疑,但畢竟人家確實救了自己,是以也說了一些感謝之言。
迴到臨淄,楊錫將田豐親自送入已經修好的學校之中,讓其先感受感受,再行按例安排。
田豐也對辰河商會充滿好奇,卻也沒有抗拒,他想搞清楚,楊錫賣的什麽藥。
楊錫卻忙得很,先確定了這塊新地盤的管理團隊,董丸為總督,徐庶為副總督,負責整塊地盤政務。衛瓜九千人的軍團,負責屯駐東萊郡,蔣欽三千人負責辰河群島。張遼一萬二千新兵與降兵混合團負責與徐州的邊界守衛。簡肆六千兵馬負責守衛齊國臨淄。
安排好這些,都年底了,楊錫覺得北方有點冷,準備迴南方,至於田豐,就讓他繼續修煉著吧,等考核出來,董丸與徐庶自會安排。
這樣的陣容,如果在青州這塊地界,還吃了虧,那就太沒天理了。
曹操贏了官渡之戰,理應很開心,但此刻卻開心不起來,因關羽封金掛印,走了!
騎的還是自己送的赤兔馬,帶了他的兩位嫂嫂走了。
而且還過五關斬六將,打響了自己名聲,卻損失了曹操幾位將領。
曹操暫時需要休養生息,不敢興兵,隻派於禁取了楊錫剩下的青州黃河以南郡縣。楊錫則於年底返航江夏,並不帶走難民了。如今難民可在青州安置,也就不需這麽麻煩。
轉眼至建安六年,201年,春暖花開,萬物複蘇。
鄂縣南,公路上,一老者白發蒼蒼,身著破敗,但眼中卻精光閃爍,神采奕奕。
此人姓黃,曾為鄂縣麻山鄉三老。
黃三老背著一個包裹,若是此時有人將包裹打開,定會看到令人吃驚的一幕。因這包裹中,盡是一疊疊的白紙,有些已經寫滿字跡,看上去是些什麽手稿之類。
黃三老經過一處農家,遂敲其門,主人見是一邋遢老者,也不兇惡,隻問黃三老有何需要幫忙,若是要吃上一餐便飯,卻也可以,現在鄂縣人不缺這個錢。
黃三老果然留下吃飯,並掏出紙筆,問一些這些年來,這家人生活上一些瑣碎,做些記錄。
吃完飯後,黃三老繼續趕路。
至三月,黃三老迴到麻山鄉。
入了家門,黃三老洗簌一番,便將自己關入書房,家人也不奇怪,這已經是五年來七八次這樣了。
黃三老每次出門,都隻孤身一人,五年來去過武昌,去過柴桑,去過廬江九江,甚至憑著與楊錫的關係,搭便船出海去過台島和東冶港。
家人皆不知其用意,問之也不明說,遂也不管。
黃三老將包裹中物事取出,放到一處木架,隻見木架之上,已然滿滿擺了幾十公斤的稿紙了。
看著這些稿紙,黃三老麵帶笑容,仿佛年輕幾歲,心中卻浮現出一個麵帶稚嫩笑容的可愛笑臉。
隻三老自己知道,這張笑臉,就是十七八年前的楊錫。
黃三老駐足迴想這張笑臉,笑臉在其腦中慢慢變化,變成十五六歲來找自己推銷辰河酒模樣,三老搖頭笑一下。笑臉又變成二十來歲在船上馳騁長江模樣,接著又變成二十二三歲剛剛得了嬰兒,做了父親的歡樂驚喜模樣。
三老想著想著,眼睛有些模糊,用衣角擦了擦,慎重的在桌子上鋪了一張白紙,提筆開始寫字。
做了準備,下筆時卻異常沉穩,隻見三個大字濃墨重筆,躍然紙上。
卻是“辰河誌”三個大字。
原來黃三老,走訪各地,走訪各個與楊錫有關係之人,卻是為了寫這一本書,其書名叫《辰河誌》。
三老寫完這幾個字,點點頭算是滿意,又喃喃自語道:“小夥子!老夫想活著給你寫完下卷,但如今能整理完上卷,怕是到極限了。”
迴到船上,楊錫假裝在河上巡遊,實則在等待結果。
因烏巢被劫袁紹也已經無入口之糧,就這一兩日,張郃、高覽二人被郭圖誣陷,無奈率軍投降了曹操,袁紹就這一兩日就要大敗了。
果隻過了一日,袁紹就隻引八百兵到達黃河渡口,渡船早被楊錫收了,楊錫弄一小船,扮作渡船,劃向岸邊。
袁紹其他軍馬自行遊水過河,自己則乘船而渡,幸好此地河水水流不急,還能接受,不然這八百人,也是九死一生。
楊錫接了袁紹,入到河中,拿下草帽時,袁紹大驚,拔劍就刺。
楊錫按住袁紹手道:“本初兄,你不是我對手。”
袁紹怒目而視道:“你待如何?”
“嗬嗬!好久不見,當日喝了幾場酒,總算是有些情分,今日我救你,你卻不感激?”
袁紹知不是楊錫對手,索性接過楊錫遞過來的酒喝了一口道:“今日我大敗,若你送我迴對岸,必不追究你襲我烏巢,捉我子嗣之仇。你若要殺,我無話可說。”
楊錫道:“我不殺你,也不把你交給曹操,但你要答應我幾個條件,是小條件,不苛刻。”
“你說。”
“第一,我要用袁譚,換你關起來的田豐,你將田豐送到青州,我放袁譚。”
“好!”
這個條件不算條件,一換一,袁紹有得賺。
“第二,凡是我辰河商會會員,在你地盤經營,不得為難,不需繳稅。”
“我答應!”
“就這麽多,沒有了。”
“啊?”袁紹沒想到就這樣而已。
“你還想怎麽樣?想再加幾個條件?”
袁紹趕緊搖頭。
“不,這兩點太簡單,我想不通。”
楊錫道:“你現在大敗而歸,曹操必提兵攻取你,他隻需一年可恢複,你不確定,若還是如此下去,估計得十年。連年征戰,由八百萬人口,被你打到隻剩不足五百萬,也算是厲害了,迴去還是好好想想吧。”
楊錫特意請袁紹上大船,送其至平原郡。
袁紹果然不敢不守信用,迴去後馬上送來田豐,本來田豐料定自己必死,已然與人說出袁紹必殺自己之言,但這麽一來,卻有些迷糊了。
一路上,他也打聽到,原來是楊錫用袁譚換的自己,田豐更是疑惑。楊錫跟自己從未謀麵,也是非親非故,為何花掉手中一顆重要棋子來交換自己。
田豐過黃河,楊錫親自趕上百裏,到岸邊相接,田豐更是疑惑了。
楊錫騎在馬上,麵帶笑意,看著田豐,這讓田豐全身毛骨悚然,心道:“莫非龍陽之癖?”
楊錫下馬,抱拳道:“田元皓,世之俊傑,今日一見,果然氣度非凡,在下楊錫。”
田豐道:“久聞大名,卻不知楊會長何意,我田豐階下之囚,卻勞煩楊會長以袁譚之命換之?”
楊錫道:“不如邊走邊說?”
“請!”
楊錫道:“久聞田元皓有經世之才,無奈袁紹昏庸之主,不得重用,屢次棄妙計而不用,今聞袁紹欲殺元皓,故順手救你而已。”
田豐半信半疑,但畢竟人家確實救了自己,是以也說了一些感謝之言。
迴到臨淄,楊錫將田豐親自送入已經修好的學校之中,讓其先感受感受,再行按例安排。
田豐也對辰河商會充滿好奇,卻也沒有抗拒,他想搞清楚,楊錫賣的什麽藥。
楊錫卻忙得很,先確定了這塊新地盤的管理團隊,董丸為總督,徐庶為副總督,負責整塊地盤政務。衛瓜九千人的軍團,負責屯駐東萊郡,蔣欽三千人負責辰河群島。張遼一萬二千新兵與降兵混合團負責與徐州的邊界守衛。簡肆六千兵馬負責守衛齊國臨淄。
安排好這些,都年底了,楊錫覺得北方有點冷,準備迴南方,至於田豐,就讓他繼續修煉著吧,等考核出來,董丸與徐庶自會安排。
這樣的陣容,如果在青州這塊地界,還吃了虧,那就太沒天理了。
曹操贏了官渡之戰,理應很開心,但此刻卻開心不起來,因關羽封金掛印,走了!
騎的還是自己送的赤兔馬,帶了他的兩位嫂嫂走了。
而且還過五關斬六將,打響了自己名聲,卻損失了曹操幾位將領。
曹操暫時需要休養生息,不敢興兵,隻派於禁取了楊錫剩下的青州黃河以南郡縣。楊錫則於年底返航江夏,並不帶走難民了。如今難民可在青州安置,也就不需這麽麻煩。
轉眼至建安六年,201年,春暖花開,萬物複蘇。
鄂縣南,公路上,一老者白發蒼蒼,身著破敗,但眼中卻精光閃爍,神采奕奕。
此人姓黃,曾為鄂縣麻山鄉三老。
黃三老背著一個包裹,若是此時有人將包裹打開,定會看到令人吃驚的一幕。因這包裹中,盡是一疊疊的白紙,有些已經寫滿字跡,看上去是些什麽手稿之類。
黃三老經過一處農家,遂敲其門,主人見是一邋遢老者,也不兇惡,隻問黃三老有何需要幫忙,若是要吃上一餐便飯,卻也可以,現在鄂縣人不缺這個錢。
黃三老果然留下吃飯,並掏出紙筆,問一些這些年來,這家人生活上一些瑣碎,做些記錄。
吃完飯後,黃三老繼續趕路。
至三月,黃三老迴到麻山鄉。
入了家門,黃三老洗簌一番,便將自己關入書房,家人也不奇怪,這已經是五年來七八次這樣了。
黃三老每次出門,都隻孤身一人,五年來去過武昌,去過柴桑,去過廬江九江,甚至憑著與楊錫的關係,搭便船出海去過台島和東冶港。
家人皆不知其用意,問之也不明說,遂也不管。
黃三老將包裹中物事取出,放到一處木架,隻見木架之上,已然滿滿擺了幾十公斤的稿紙了。
看著這些稿紙,黃三老麵帶笑容,仿佛年輕幾歲,心中卻浮現出一個麵帶稚嫩笑容的可愛笑臉。
隻三老自己知道,這張笑臉,就是十七八年前的楊錫。
黃三老駐足迴想這張笑臉,笑臉在其腦中慢慢變化,變成十五六歲來找自己推銷辰河酒模樣,三老搖頭笑一下。笑臉又變成二十來歲在船上馳騁長江模樣,接著又變成二十二三歲剛剛得了嬰兒,做了父親的歡樂驚喜模樣。
三老想著想著,眼睛有些模糊,用衣角擦了擦,慎重的在桌子上鋪了一張白紙,提筆開始寫字。
做了準備,下筆時卻異常沉穩,隻見三個大字濃墨重筆,躍然紙上。
卻是“辰河誌”三個大字。
原來黃三老,走訪各地,走訪各個與楊錫有關係之人,卻是為了寫這一本書,其書名叫《辰河誌》。
三老寫完這幾個字,點點頭算是滿意,又喃喃自語道:“小夥子!老夫想活著給你寫完下卷,但如今能整理完上卷,怕是到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