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沙羨縣,楊錫第一時間寫了一篇戰報文章,將此事登報,讓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傳於柴桑、下雉和鄂縣。
這樣一來,可以增加縣民的歸屬感、自豪感。這些是關係到人心和凝聚力的問題,一日看不出效果,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
隨後,楊錫命祖郎不用迴來了,直接屯兵沙羨,然後派各路兵馬,抓捕敵軍散落在各地散兵。
更有大小船隻,在江上來迴巡邏,凡是想偷迴對岸的一律抓捕。
當然,有些遊江而過的,就沒有辦法了。
特務營的,一般是可以遊江而過,從新被黃祖收攏的。
此次出擊黃祖損失了四千五百人,其實死傷不多,大部分留在沙羨和鄂縣了,至於長沙郡的一萬兵馬,除了張羨原封不動帶迴的兩千人馬,其餘八千,隻有一千來人逃出了江夏範圍,餘者皆杳無音訊。
張羨知道,估計大部分被楊錫俘虜了。
這場戰爭來得快,去的更快。
此後,有人從新翻出了楊錫的那本《三十六策》研究。
此戰一勝,楊錫馬上命人從辰河港過來,屯大船於漢江注入長江的入口,控製航道。
然後著手在此處開始建立船港,名曰武昌港,取武而昌之的意思。
這場仗,直接俘虜了一萬多人,卻隻有兩千人願意繼續入伍。
楊錫還是施行一貫的方針,絕不強製,命人將剩下的八九千人送入各個鄉進行培訓,以為後用。
至於兩千願意入伍的,楊錫計劃培訓之後,輸送柴桑和彭澤各五百,然後則是太史慈的親衛營和騎兵營各五百。
這樣一來,就有了五個兩千人的大營了。
傭兵一萬,人口二十二萬,巨艦四艘帶船衛四千人,辰河號七十艘,帶船衛三千五百人。
這樣一股勢力龐據在江夏與豫章之間,而且是突然出現,搞的鄰居們措手不及。
廬江郡陸康倒是沒什麽,最近與楊錫這邊交往密切,有些生意往來。
西邊的長沙郡,已經與辰河商會控製區,直接接壤了。
辰河商會入主沙羨,直接改沙羨縣為武昌縣,命人按照鄂縣的開發模式,進行改造。
然後楊錫親自出麵,冒險進入西陵,請早年鄂縣縣長李珪,出任武昌縣縣長之職。
李珪遂暗中帶了家小,加入了楊錫的陣營。
讓楊錫意外的是,武昌改造,也是非常順利,他沒想到自己的名聲,已經威震江夏了。
其實農民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利益,土地是一個方麵,賦稅徭役也是一方麵。
至於地主的改造,這個就比較困難了,有些頑固地主,給錢都不願意解散家奴。
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
楊錫給他們的選擇是,解放家奴,如果不配合,那就斷絕任何的公共資源。
你還可以在這裏生活,但沒有鹽、鐵、各種醫療服務。
這些本來就沒有,大地主都是靠自己解決,但如果連農人都有免費的享受,你沒有,那就變成釘子戶了。
還有,隨著工業經濟的滲入,佃農都跑光了,你在這裏守著自己的土地,誰來耕種呢。
楊錫不用激烈的鬥爭方式,而是用滲透方式。
幾日之後,遠在襄陽的劉表,收到了戰報,大發雷霆。
時蔡瑁為南郡太守,其二姐又嫁與劉表為妻。
劉表將戰報遞給蔡瑁道:“你看看,想那鄂縣楊錫,商賈之輩,這黃祖和張羨,領兩員大將,竟然大敗,軍士損失過萬,此乃資敵!資敵也!”
劉表越說越激動,近乎呐喊。
蔡瑁道:“將軍息怒,此戰雖敗,終是暴露出我軍弱項,不失為一件好事。”
“哦?還是好事?”
蔡瑁道:“荊州地處江之中遊,為南方中心,何也,蓋因長江。既有長江,水軍卻薄弱,那楊錫隻是領幾千水軍,幾十條快船,就將我之咽喉卡死,此乃此戰敗之根本原因。”
劉表點點頭,從其戰報來看,確實如此,楊錫隻將長江封鎖,黃祖軍北岸不能進,南岸無可退,真正被卡住了咽喉。
蔡瑁繼續道:“如今我南郡水軍,隻三千人,船二百條,卻是小船,一旦與辰河港大船相遇,隻能是以卵擊石。”
劉表道:“若如此,我水軍是必須擴張的了,不為眼前計,為長遠計,也必須拓展水軍,有長江之利,荊州可定。傳我令,加蔡瑁為鎮南將軍軍師,領長水校尉職,即刻開始擴充水軍,待水軍盛時,再一舉東進,剿滅楊錫。”
這一切都在楊錫的預計之中,楊錫知道,自己奪下沙羨,劉表肯定不敢來攻。
其一是南陽袁術,在孫堅死後,接納了孫堅侄子孫賁,盡吞其部屬,聲勢已經有雄霸之勢。
其二是長沙郡和江夏郡被吞兵一萬餘,此消彼長,長江又不好輕易過,自然是會僵持下來。
劉表哪裏知道,楊錫駐守沙羨的,現在是武昌,才一千五百人,就算新兵訓練後送來,總共才隻能到兩千。
而且還要兼職守衛武昌港。
江夏亂象告一段落,但整個天下卻是一團遭,北方各諸侯之間你來我往,幾乎每月都有一兩個滅亡。
再說孫堅的兒子孫策。
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攻打黃巾的時候,留下家人住在壽春。孫策十幾歲時在壽春結交名士,就已經小有名氣了,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
周、孫兩人同歲,175年生,孫堅死時都16歲。因而於壽春一見如故,便推誠相待。後來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孫策應允。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無,年幼相知,世稱為“總角之好”。
孫堅的侄子孫賁,在劉表處討了孫堅遺體,送迴江東,孫策將其葬在曲阿。孫策舉家遷到江都。並在此守孝。
楊錫算算時間,孫策守孝完畢後,都已經是三年後,也就是193年了,到時候自己發展成什麽樣了都不知道,遂不再理他。
這樣一來,可以增加縣民的歸屬感、自豪感。這些是關係到人心和凝聚力的問題,一日看不出效果,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
隨後,楊錫命祖郎不用迴來了,直接屯兵沙羨,然後派各路兵馬,抓捕敵軍散落在各地散兵。
更有大小船隻,在江上來迴巡邏,凡是想偷迴對岸的一律抓捕。
當然,有些遊江而過的,就沒有辦法了。
特務營的,一般是可以遊江而過,從新被黃祖收攏的。
此次出擊黃祖損失了四千五百人,其實死傷不多,大部分留在沙羨和鄂縣了,至於長沙郡的一萬兵馬,除了張羨原封不動帶迴的兩千人馬,其餘八千,隻有一千來人逃出了江夏範圍,餘者皆杳無音訊。
張羨知道,估計大部分被楊錫俘虜了。
這場戰爭來得快,去的更快。
此後,有人從新翻出了楊錫的那本《三十六策》研究。
此戰一勝,楊錫馬上命人從辰河港過來,屯大船於漢江注入長江的入口,控製航道。
然後著手在此處開始建立船港,名曰武昌港,取武而昌之的意思。
這場仗,直接俘虜了一萬多人,卻隻有兩千人願意繼續入伍。
楊錫還是施行一貫的方針,絕不強製,命人將剩下的八九千人送入各個鄉進行培訓,以為後用。
至於兩千願意入伍的,楊錫計劃培訓之後,輸送柴桑和彭澤各五百,然後則是太史慈的親衛營和騎兵營各五百。
這樣一來,就有了五個兩千人的大營了。
傭兵一萬,人口二十二萬,巨艦四艘帶船衛四千人,辰河號七十艘,帶船衛三千五百人。
這樣一股勢力龐據在江夏與豫章之間,而且是突然出現,搞的鄰居們措手不及。
廬江郡陸康倒是沒什麽,最近與楊錫這邊交往密切,有些生意往來。
西邊的長沙郡,已經與辰河商會控製區,直接接壤了。
辰河商會入主沙羨,直接改沙羨縣為武昌縣,命人按照鄂縣的開發模式,進行改造。
然後楊錫親自出麵,冒險進入西陵,請早年鄂縣縣長李珪,出任武昌縣縣長之職。
李珪遂暗中帶了家小,加入了楊錫的陣營。
讓楊錫意外的是,武昌改造,也是非常順利,他沒想到自己的名聲,已經威震江夏了。
其實農民最在意的,還是自己的利益,土地是一個方麵,賦稅徭役也是一方麵。
至於地主的改造,這個就比較困難了,有些頑固地主,給錢都不願意解散家奴。
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
楊錫給他們的選擇是,解放家奴,如果不配合,那就斷絕任何的公共資源。
你還可以在這裏生活,但沒有鹽、鐵、各種醫療服務。
這些本來就沒有,大地主都是靠自己解決,但如果連農人都有免費的享受,你沒有,那就變成釘子戶了。
還有,隨著工業經濟的滲入,佃農都跑光了,你在這裏守著自己的土地,誰來耕種呢。
楊錫不用激烈的鬥爭方式,而是用滲透方式。
幾日之後,遠在襄陽的劉表,收到了戰報,大發雷霆。
時蔡瑁為南郡太守,其二姐又嫁與劉表為妻。
劉表將戰報遞給蔡瑁道:“你看看,想那鄂縣楊錫,商賈之輩,這黃祖和張羨,領兩員大將,竟然大敗,軍士損失過萬,此乃資敵!資敵也!”
劉表越說越激動,近乎呐喊。
蔡瑁道:“將軍息怒,此戰雖敗,終是暴露出我軍弱項,不失為一件好事。”
“哦?還是好事?”
蔡瑁道:“荊州地處江之中遊,為南方中心,何也,蓋因長江。既有長江,水軍卻薄弱,那楊錫隻是領幾千水軍,幾十條快船,就將我之咽喉卡死,此乃此戰敗之根本原因。”
劉表點點頭,從其戰報來看,確實如此,楊錫隻將長江封鎖,黃祖軍北岸不能進,南岸無可退,真正被卡住了咽喉。
蔡瑁繼續道:“如今我南郡水軍,隻三千人,船二百條,卻是小船,一旦與辰河港大船相遇,隻能是以卵擊石。”
劉表道:“若如此,我水軍是必須擴張的了,不為眼前計,為長遠計,也必須拓展水軍,有長江之利,荊州可定。傳我令,加蔡瑁為鎮南將軍軍師,領長水校尉職,即刻開始擴充水軍,待水軍盛時,再一舉東進,剿滅楊錫。”
這一切都在楊錫的預計之中,楊錫知道,自己奪下沙羨,劉表肯定不敢來攻。
其一是南陽袁術,在孫堅死後,接納了孫堅侄子孫賁,盡吞其部屬,聲勢已經有雄霸之勢。
其二是長沙郡和江夏郡被吞兵一萬餘,此消彼長,長江又不好輕易過,自然是會僵持下來。
劉表哪裏知道,楊錫駐守沙羨的,現在是武昌,才一千五百人,就算新兵訓練後送來,總共才隻能到兩千。
而且還要兼職守衛武昌港。
江夏亂象告一段落,但整個天下卻是一團遭,北方各諸侯之間你來我往,幾乎每月都有一兩個滅亡。
再說孫堅的兒子孫策。
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攻打黃巾的時候,留下家人住在壽春。孫策十幾歲時在壽春結交名士,就已經小有名氣了,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
周、孫兩人同歲,175年生,孫堅死時都16歲。因而於壽春一見如故,便推誠相待。後來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孫策應允。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無,年幼相知,世稱為“總角之好”。
孫堅的侄子孫賁,在劉表處討了孫堅遺體,送迴江東,孫策將其葬在曲阿。孫策舉家遷到江都。並在此守孝。
楊錫算算時間,孫策守孝完畢後,都已經是三年後,也就是193年了,到時候自己發展成什麽樣了都不知道,遂不再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