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商談,最後確定,楊錫供貨給羅家,羅家負責運輸到縣裏,但是零售價格必須由楊錫定。目前市場價是九錢一斤,既然工業化大生產了,價格自然是要降低的,所以楊錫定在八錢零售。市場的收購價格是六錢,楊錫給的價格是四錢,羅家一斤有兩錢利潤,一日一百二十斤,就是兩百四十錢的利潤。而楊錫承諾,十天內,會再增加一台辰河神車,一日提供兩百四十斤。


    那利潤就是四百八十錢。當然,這個錢賺的不多,畢竟整個鄂縣縣城,人口才八千,縣兵才二百,這麽小一個縣城,每日消耗的量,基本也就是這麽多了。最多再增加一台機器,三台機器,完全可以供上鄂縣的消耗。


    至於稅收的問題,羅家主羅蘭主動打了包票,嗇夫大人是他姐夫,哪裏有姐夫向妹夫收稅的。


    如此一來,大量以此為家庭副業的農人,就要少了一份收入,這也是大工業造成的影響。但沒有人失業,工廠又哪裏來的工人呢,這其實是好事,加快工業化進程的大好事。


    兩人將主要協議擬定之後,楊錫又提出了另一個附加協議。第一,羅家向楊錫每日提供五石稻米,價格按照市場價一百錢計算,並承諾協議期內不加價。第二,楊錫以九千錢,向羅家購買三名奴婢,分三個月付清,每月三千錢。也就是每天一百錢。


    用竹簡簽字畫押,第二日,大狗就帶著三名十五六歲的女奴婢過來。說實話,大狗看到楊錫,還真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楊錫並不在意,就當啥事也沒發生過。


    楊錫看了一下三個奴隸,並問了幾人的稱唿,都是什麽花什麽香之類的代號,頓時覺得仿佛迴到了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裏,索性給三人都換了名字。


    楊迪十五歲,楊塞十五歲,楊歡十五歲,真是齊整。三人長得也算中規中矩,楊錫,買他們,卻不是為了用來幹嘛幹嘛的,而是招工。


    加上楊錫自己,還有那七歲的田聰,目前而是二人,三台機器綽綽有餘。每日要吃掉一石糧食,一擔是三十一公斤,還消耗得起。


    當著三個奴婢的麵,楊錫拿出了賣身契道:“這是你們的賣身契,我知道你們其實不想當奴婢,是沒有辦法。我算了一下,你們在羅家,月例二百錢,除去開銷用度衣服之類,一月能積攢三十錢左右。照此算,要想給自己贖身,不出意外的話要十年左右。但是十年之後,你不做奴婢,又做什麽。而我,現在要你們去我的工廠,與他們一起幹活,每月給你們九百錢。而且,來我這裏之後,你們除了上工時間和學習訓練時間,其他時間都是屬於你們自己,包括婚姻!”


    足足沉默了一分鍾後,三人才弱弱的向楊錫確認事實,最後,三人發出恐怖尖叫。


    楊錫給他們分配的暫時是收割清洗的工作,現在第三台神車馬上就要開機,楊錫這是做人工儲備。


    又過了兩日,第三台辰河神車順利開機,現場一片歡騰,楊錫卻並沒有停止,而是開始製作第四台。這個廠房靠河的部分,也就二十米左右,四台機器同時運作,恰好合適。


    羅家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運輸人員早就等在那裏,而羅家的管家羅治,更是個精明人物。第一次稱重,還特意帶來了自家的木杆稱,以核實楊錫的巨大天平是否準確。待核實以後,才將接下來的事情交給另兩名對接的管事。


    大狗與這邊熟絡之後,這幾日也偶爾過來,看到蔡考毛巒二人奇怪的訓練方式,手癢癢之後,提出了與二人切磋的意見。蔡考毛巒自然樂得找個對手試招,結果兩人都是各自三招將大狗撂倒。


    楊錫看得也有些驚詫,於是偷偷掃描了一下,這二人的身體機能,不知道何時,竟然到了66和65,大狗也才66的數據,這就看出了技巧的重要性了。


    大狗心服口服,心下打定主意,以後要多多往這邊跑跑,偷學一些方法。


    又是三日過去,第四台辰河神車開機成功,現在的人手,卻有些勉強了,不過大夥兒都幹勁十足,到也能整個白天都不停機。而羅家那邊,在鄂縣內也漸漸打開了局麵,三台機器,一日三百多斤的貨,勉強能吃完。


    楊錫親自在廠房上麵掛了大牌匾,上書“辰河工廠”。史書記載:光和六年十月,第一個民間工業工廠“辰河工廠”出現,是為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此次工業革命又稱“辰河工業大革命”,本次工業革命,比歐洲早了三年,比美洲早了五年。


    轉眼又是半個月過去,一切運轉正常,每日七石糧食,由董才和羅家一起運送過來,其實楊錫賺的就是這些了,除去開支,也沒有多少餘錢。


    但“辰河工廠”和辰河神車之名,卻不脛而走,附近數鄉,甚至是鄂縣,都有人知道了辰河神車之名,有的傳的神乎其神,竟然說此車無需人力,放在水中,自動生成紗錠,定有仙人加持了法術雲雲。


    與此同時,楊錫楊辰河、玉麵殺神之名也傳遍了附近黑白兩道。這些都在楊錫的預料之中,所以心中更加緊迫需要實力。


    此時的鄂縣縣長(萬人以下小縣為縣長,萬人以上大縣為縣令),名叫李珪(三國演義中人物,正史無此人,為劉表帳下)。


    縣府之中,李珪坐在上首,此人長須及領,麵色帶黑,看上去一臉精明能幹,而下首的縣丞胡侃,卻身形有些臃腫,應該是平日裏沒少得多少民脂民膏。


    “胡縣丞!此事可是經過了證實?”李珪放下手中竹簡。


    “迴大人!此事下官已經聽到一些風聲,這麻山鄉嗇夫,乃是下官一個遠房親戚,若大人要有任何疑慮,下官可傳其過來聽話。”胡縣丞心中腹誹,這些親戚,淨給自己沒事找事。


    李珪揉了揉腦袋,慢條斯理的道:“不用了,此事無非就是有個叫楊錫的後生,發現了一種用水力來帶動的新奇玩意兒,鄉裏人不懂,隨便亂傳而已。此人倒是有些才氣,據說沒有上過私學,卻能文字,估計是得了某位隱士的指點。此事你就不用管了,倒是他那什麽辰河神車,需要派人去看看,仔細觀摩觀摩,若果然能有些特別之處,卻是要將製作方法弄到的,這等物事,卻不能單獨掌握在民間,若能廣為流傳,那是再好不過。”


    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小事,但就一句話,卻帶給了胡侃不少心思,不過轉頭又一想,紗錠這種不值錢的物事,能有多少油水,隨便叫自己那親戚關注一下,將製作方法弄過來就行。


    時間在忙碌中度過,轉眼來到十一月中,這二十多天,楊錫也沒有什麽動作。無非就是要木工做了兩個巨大的糧倉,做了十把曲轅犁。曲轅犁的木質部分都已經做好,但還卻一個物件,那就是鐵質的犁鏵。這個楊錫不著急,到時候要羅家鐵匠鋪定做就是。


    二十多天時間平淡度過,楊錫發現,基本沒賺到什麽錢。工錢一天算起來,就要七百錢,吃飯要一石,這裏就去了八百。購買儲備的糧食,一天七石,除去吃了那一石,這裏又要六百,一千四百了。三個奴婢每天還給羅家一百,好吧,一天開始一千五。一天的收入四台神車同時開工,不到五百斤,大概兩千二左右。一天收入也就六七千錢。


    不過看到庫房裏麵的疙瘩之後,楊錫笑了。十四兩銀子(由於古代銀兩與銅錢換算複雜,每個時代不一樣,也沒有權威論證,故本書取一兩銀子一千錢,一兩金是十兩銀)。


    “進入了白銀時代!哈哈!”


    “兩個月時間,十四兩銀子,一百五十石糧食,進度還可以。”


    其實最讓楊錫欣慰的,是這其中發生了一件好事。大狗的二弟二狗,三弟三狗,這兩兄弟來投靠來了。


    這也是楊錫做人大氣的結果。


    大狗跟楊錫這邊多少有接觸,說是每天竄門也不為過,一來二去,大狗確實發現楊錫並沒有將他當一個下人看。而且絕對是發自內心的。這是一種尊重。


    三狗雖然之前對楊錫心懷芥蒂,但在大狗的遊說之下,也是放心一些仇恨。畢竟他也隻是一個混子,三老那邊,不可能經常用到,臨時做做公家的免費打手,那也不是個長久之計。何況此事還得到了三老的點頭。


    這期間三老也來過一次,看到楊錫發展的這個樣子,也算是有些欣慰,並不多說什麽。此子是蟲是龍,跟他沒有什麽關係,他此前還有心提攜此子一把,現在看來沒必要了,此子已經選好了自己的路子。


    楊錫卻並不在乎這些瑣碎的事,他目前正在等待溫帶那入冬的一場大雪。這場大雪每年都會有,一般農曆十一月底到十二月,有可能幾天,也有可能十幾二十天。


    看著正在強化訓練的四個人,楊錫有些期待,這場野外生存訓練,到底誰才是野地王者呢,拭目以待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演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2並收藏三國演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