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皓將穀底修士重新編成小組後,單個小組的戰鬥力變強了,但小組之間卻更加分散稀疏,無法再像之前那樣,互相之間可以通過靈識的變化,來發現情況。
最開始是一名縹緲劍宗的修士,無意中看到這邊光芒一閃。他與鄒皓相交莫逆,放心不下,當即便帶著小隊趕了迴來。
人還未到,便遠遠看到樹杈上掛著一具屍體,赫然便是鄒皓!
鄒皓修為之高深,人所共知。他居然被殺死,且傷口巨大無比。其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
這小隊的五個人,幾乎在同一時間放出了最高等級的信炮。
“敵襲,危急!”
其他小隊一看是信炮五連發,頓知大事不妙,紛紛向信炮處聚攏。隻盞茶工夫,便收攏了大部分人員。
但當他們看到鄒皓的屍身時,全都沉默了。
良久,終於有一人打破沉默,小心翼翼說道:“這個山穀位在千仞峭壁之下,向來人跡罕至,該不會是大型靈獸吧……”
有人馬上出聲,提供佐證:“咱們縹緲峰靈氣充沛,最容易招惹靈獸前來盤踞!”
還有人添油加醋:“那可不,若是高階靈獸,一個能打咱們八個!”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若有靈獸出沒,為何沒在穀底見到其它動物的白骨?”
於是,再次陷入集體沉默。
……
忽而有人發問:“大家從鄒執事他們三人的死法上,可曾看出了什麽端倪?”
稍微一頓,他便又自答:“創口平整,簡單粗暴,無多餘傷痕,尤其鄒執事身上那條巨大的傷口,很像上古魔神戰斧造成的……我看絕非靈獸,而是……”
“而是”後麵的內容不必說,大家也都猜到了,此人想說“上古魔神”!
霎時間,恐慌的氣氛在山穀中蔓延。
雖然這個說法有些不靠譜,但相信的卻大有人在。很多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典籍裏,就記錄了大量的事跡。
在科技尚處於蒙昧狀態的時代,任何揣測都會有它的市場,即便一聽就知是胡說八道,照樣有人奉為圭臬。
此人顫抖著叫道:“快數數人頭,看大夥是否都迴來了?”
有好事的當即清點,果真發現人頭不夠,少了十五個,整整三個小組!
經過再三確認,此十五人均是前往東南方搜索的。
看來之前的小組實力太弱,所以才造成了可乘之機。
商議良久,修士們決定分作十大組,每組五十人左右。一組前去接應始終未歸的那十五人,一組作為總預備隊,原地不動。其餘八組沿著八個方向,繼續搜尋李汲的下落。
此刻,李汲正躺在一個枝葉茂密的大樹上,晃蕩著二郎腿,邊嚼著從雪依處順來的夾心餅幹,嘴裏還念叨著:“還是女孩子會吃,這餅幹太好吃了!”
剛才與鄒皓交手時,他遭到飛刀法器攻擊,卻沒受傷。
原因很簡單,他早料到鄒皓會垂死掙紮,所以事先裝了一袋晶石掛在了身前。
晶石受到猛烈撞擊時,會發生輕微的自爆,可卸掉攻擊的力量。
用它做防護,與坦克的反應裝甲原理差不多。
當然,那一袋子晶石有五百多塊,著實有些敗家。縱然縹緲劍宗宗主魚錦,也未必舍得。
但李汲卻不會。他剛從靈乳洞穴裏搜刮了數萬塊之多。
用他的話講,這叫取之有道,用之有方。
當然也可以說,暴發戶花錢不心疼。
始終未歸隊的那十五人,自然也是他殺的。屍體就掛在這棵大樹上。
行刺鄒皓前,李汲發現一個有趣的想象,最後從神念裏消失的修士,全是前往東南方向的。
當時他就產生一個判斷,東南方向道路梗阻,崎嶇難行。
這樣的地形,有利於設伏和刺殺!
所以當他襲殺鄒皓後,第一時間趕往東南方向,在必經之路上設伏,待放過最先返迴的幾個小隊後,他陸續攔下落在後麵的三個小隊,先後予以團滅。
現下李汲的修為達到築基期大圓滿,已反超了穀底多數縹緲劍宗修士,且還有華夏之刃這等無上利器加持,偷襲變成了屠殺。
忽然,神念傳來一陣波動。李汲挑了挑眉毛:又來了!
……
此番往東南方向的五十人,排成一個長隊,迤邐而來,人數雖多,卻始終保持著戰鬥隊形。
前方的一棵大樹上不斷滴落紅色的粘稠液體,血腥氣彌漫,很是詭異。
帶隊者一抬手,五十人齊齊停步,全神戒備。
突然,一大排黑影從樹冠上直直墜落,然後又全部掛住,竟是失蹤的那十五人!
帶隊者緊盯樹冠,沉聲低喝:“攻擊準備!”
須臾後,大樹上傳出一道亮度極高的光芒,即便在這白晝時分,也令人為之炫目。
帶隊者立時大喝:“那是聖劍,李汲在樹上,全體攻擊!”
五十雙手,將無數暗器和小型法器,轟向大樹。
五十人銀翼伸展,飛躍而起,就要直撲過去。
便在此時,一道輝煌的劍光全無征兆地驟然亮起,裹挾著無盡的殺機,帶著無匹的鋒芒,從隊伍的側麵發動了突襲。僅一個單程,便有二十幾人中劍斃命。
怎麽會有兩個李汲?
這些人還在發懵,那道劍光驀然掉頭,翻身迴來繼續收割人命。
帶隊的是名結丹一階修士,待他終於反應過來,劍光已到了近前,隻好倉促舉劍格擋。
但普通劍刃如何能擋住華夏之刃的鋒銳?
帶隊者連人帶劍,一齊被斬為兩段,上半身平平飛出十多丈遠,方才墜地。
“那是手電筒的光,傻蛋!連家用電器都不認識,沒知識真可怕!”
李汲手臂一振,華夏之刃發出劍鳴,將劍鋒上的血水蒸幹。
他鄙夷地望著地上排列整齊的五十具屍體,冷冷說道:“你們的穆首座說得很對,用資源堆出來的強者,怎能與我們混跡江湖的相比?”
他從這些人的儲物袋裏取出信炮,釋放到空中。
仍是最高等級的示警:敵襲,危急!
“你們喜歡玩刺激的?好吧,那咱們繼續!”
說罷一轉身,消失在路的盡頭。
最開始是一名縹緲劍宗的修士,無意中看到這邊光芒一閃。他與鄒皓相交莫逆,放心不下,當即便帶著小隊趕了迴來。
人還未到,便遠遠看到樹杈上掛著一具屍體,赫然便是鄒皓!
鄒皓修為之高深,人所共知。他居然被殺死,且傷口巨大無比。其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
這小隊的五個人,幾乎在同一時間放出了最高等級的信炮。
“敵襲,危急!”
其他小隊一看是信炮五連發,頓知大事不妙,紛紛向信炮處聚攏。隻盞茶工夫,便收攏了大部分人員。
但當他們看到鄒皓的屍身時,全都沉默了。
良久,終於有一人打破沉默,小心翼翼說道:“這個山穀位在千仞峭壁之下,向來人跡罕至,該不會是大型靈獸吧……”
有人馬上出聲,提供佐證:“咱們縹緲峰靈氣充沛,最容易招惹靈獸前來盤踞!”
還有人添油加醋:“那可不,若是高階靈獸,一個能打咱們八個!”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若有靈獸出沒,為何沒在穀底見到其它動物的白骨?”
於是,再次陷入集體沉默。
……
忽而有人發問:“大家從鄒執事他們三人的死法上,可曾看出了什麽端倪?”
稍微一頓,他便又自答:“創口平整,簡單粗暴,無多餘傷痕,尤其鄒執事身上那條巨大的傷口,很像上古魔神戰斧造成的……我看絕非靈獸,而是……”
“而是”後麵的內容不必說,大家也都猜到了,此人想說“上古魔神”!
霎時間,恐慌的氣氛在山穀中蔓延。
雖然這個說法有些不靠譜,但相信的卻大有人在。很多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典籍裏,就記錄了大量的事跡。
在科技尚處於蒙昧狀態的時代,任何揣測都會有它的市場,即便一聽就知是胡說八道,照樣有人奉為圭臬。
此人顫抖著叫道:“快數數人頭,看大夥是否都迴來了?”
有好事的當即清點,果真發現人頭不夠,少了十五個,整整三個小組!
經過再三確認,此十五人均是前往東南方搜索的。
看來之前的小組實力太弱,所以才造成了可乘之機。
商議良久,修士們決定分作十大組,每組五十人左右。一組前去接應始終未歸的那十五人,一組作為總預備隊,原地不動。其餘八組沿著八個方向,繼續搜尋李汲的下落。
此刻,李汲正躺在一個枝葉茂密的大樹上,晃蕩著二郎腿,邊嚼著從雪依處順來的夾心餅幹,嘴裏還念叨著:“還是女孩子會吃,這餅幹太好吃了!”
剛才與鄒皓交手時,他遭到飛刀法器攻擊,卻沒受傷。
原因很簡單,他早料到鄒皓會垂死掙紮,所以事先裝了一袋晶石掛在了身前。
晶石受到猛烈撞擊時,會發生輕微的自爆,可卸掉攻擊的力量。
用它做防護,與坦克的反應裝甲原理差不多。
當然,那一袋子晶石有五百多塊,著實有些敗家。縱然縹緲劍宗宗主魚錦,也未必舍得。
但李汲卻不會。他剛從靈乳洞穴裏搜刮了數萬塊之多。
用他的話講,這叫取之有道,用之有方。
當然也可以說,暴發戶花錢不心疼。
始終未歸隊的那十五人,自然也是他殺的。屍體就掛在這棵大樹上。
行刺鄒皓前,李汲發現一個有趣的想象,最後從神念裏消失的修士,全是前往東南方向的。
當時他就產生一個判斷,東南方向道路梗阻,崎嶇難行。
這樣的地形,有利於設伏和刺殺!
所以當他襲殺鄒皓後,第一時間趕往東南方向,在必經之路上設伏,待放過最先返迴的幾個小隊後,他陸續攔下落在後麵的三個小隊,先後予以團滅。
現下李汲的修為達到築基期大圓滿,已反超了穀底多數縹緲劍宗修士,且還有華夏之刃這等無上利器加持,偷襲變成了屠殺。
忽然,神念傳來一陣波動。李汲挑了挑眉毛:又來了!
……
此番往東南方向的五十人,排成一個長隊,迤邐而來,人數雖多,卻始終保持著戰鬥隊形。
前方的一棵大樹上不斷滴落紅色的粘稠液體,血腥氣彌漫,很是詭異。
帶隊者一抬手,五十人齊齊停步,全神戒備。
突然,一大排黑影從樹冠上直直墜落,然後又全部掛住,竟是失蹤的那十五人!
帶隊者緊盯樹冠,沉聲低喝:“攻擊準備!”
須臾後,大樹上傳出一道亮度極高的光芒,即便在這白晝時分,也令人為之炫目。
帶隊者立時大喝:“那是聖劍,李汲在樹上,全體攻擊!”
五十雙手,將無數暗器和小型法器,轟向大樹。
五十人銀翼伸展,飛躍而起,就要直撲過去。
便在此時,一道輝煌的劍光全無征兆地驟然亮起,裹挾著無盡的殺機,帶著無匹的鋒芒,從隊伍的側麵發動了突襲。僅一個單程,便有二十幾人中劍斃命。
怎麽會有兩個李汲?
這些人還在發懵,那道劍光驀然掉頭,翻身迴來繼續收割人命。
帶隊的是名結丹一階修士,待他終於反應過來,劍光已到了近前,隻好倉促舉劍格擋。
但普通劍刃如何能擋住華夏之刃的鋒銳?
帶隊者連人帶劍,一齊被斬為兩段,上半身平平飛出十多丈遠,方才墜地。
“那是手電筒的光,傻蛋!連家用電器都不認識,沒知識真可怕!”
李汲手臂一振,華夏之刃發出劍鳴,將劍鋒上的血水蒸幹。
他鄙夷地望著地上排列整齊的五十具屍體,冷冷說道:“你們的穆首座說得很對,用資源堆出來的強者,怎能與我們混跡江湖的相比?”
他從這些人的儲物袋裏取出信炮,釋放到空中。
仍是最高等級的示警:敵襲,危急!
“你們喜歡玩刺激的?好吧,那咱們繼續!”
說罷一轉身,消失在路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