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路易十六與《教士宣誓法》
旺代的安民工作全部收尾完畢後,拉法耶特等人便啟程趕往巴黎。
杜樂麗宮議會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而且由於奈伊迴歸,凡爾賽六位將軍聚齊,巴黎還特地為他們舉行了遲來的授勳儀式。
奈伊、蘇爾特等人,站在由路易十五廣場改名而來的革命廣場高台上,由國王路易十六親自頒發勳章,並且享有特別津貼,以他們作為軍人表率,號召全法國軍人以他們為榜樣。
廣場和外麵的街道中聚集著無數巴黎市民,歡唿聲響徹巴黎,人群就像元旦那天一般組成海浪,巴黎自衛軍不得不像那天一般進場維持秩序。
儒貝爾和絮歇站在高台之下,看著高台上那群身穿將軍製服威風凜凜的同僚,心裏浮起羨慕的情緒。
他們在心裏感歎這些人真是了不起,明明是和他們是差不多的年齡,就已取得如此成就。
陸星雨注意到了他們的表情,來到他們身邊,在喧鬧中拉高聲音對他們說道:“怎麽樣,羨慕吧?其實不必如此,以你們的天賦,也能獲得如此成就!”
儒貝爾等人對他的說法深信不疑,高興道:“那就但願如都督所言,我等未來也能站在革命廣場的高台之上,接受國王陛下的授勳!”
陸星雨拍著他們的肩膀附和,心裏暗想也許未來法國就不是由國王主導的國家了。
小馬哥擔任的那個職位,是很適合法國的製度。
但是路易十六在平民中的地位依然尊崇,想要改變法國的製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法國曆代國王在從前時,與民眾之間隔著貴族。有貴族作為緩衝階層,民眾的仇恨大部分都集中在貴族身上,而國王的形象則高大完美,有錯都是奸臣的錯。隻要國王不去明著來盤剝平民,就能維持君主正統觀念,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路易十六除了國王身份的便利,還擁有在北美戰爭中打敗英國人的功績。這項勝利雖然靡費甚巨,但是終究是打敗了英國人,狠狠出了一口七年戰爭以來的惡氣,路易十六的地位因此更加穩固,隻要他不像曆史上一樣出逃,基本沒人能動他。
曆史上的法革中,路易十六出逃前的地位穩如泰山,在平民和貴族的矛盾出清之後,平民能直接接觸到這個看上去憨態可掬溫和無害的國王。在後續的一係列事件中,民眾欣喜的發現這個國王十分配合地別上了三色徽、穿上了象征無套褲漢的紅帽子,並且開始真的相信那些宣傳內容,即奸臣蒙蔽了陛下的視聽,平民過往遭受的所有苦難都是奸臣的錯。
路易十六的聲望進一步上漲,平民都希望他能忠於三色旗,做一個法國人民的國王。
在各方政治勢力成熟、互相大肆傾軋之後,巴黎各界人士包括議員、平民、資產家在內的所有人,都希望國王能站出來總領大局,彌合各方裂痕,讓所有人都團結在三色旗之下。
隻要路易十六抓住這次機會,他就能徹底穩定自己在法革中的地位,讓法國進入英國式的政局,他本人甚至能享有一定實權,更可以讓子孫千秋萬代統治法國。
可惜,路易十六在當時仿佛陷入了一場戰爭迷霧,完全看不清局勢的發展,把巴黎人的熱情誤以為是推翻國王的陰謀,認為自己在巴黎隨時可能被殺,於是就收拾細軟意圖逃出法國。
曆史上的路易十六逃亡的直接誘因是那份過於激進的《教士宣誓法》,讓他的心理狀態波動起伏,並且對不敬上帝的巴黎市民感到憤怒,進一步讓他產生誤解,認為巴黎人隨時可能推翻他。
路易十六要是不逃,肯定不會死,並且還能保住王位。逃了,還被抓住了,那就死定了。
而在這個位麵中,《教士宣誓法》草案由於在凡爾賽派的幹涉下,被議長米拉波打迴,讓議員和內政部官員共同重新製定,等到製定工作完成、第二份草案出台後,想必就會溫和很多。
不過這個法案畢竟不是最要緊的事情,可以往後緩一緩,因此直到現在也沒製定成功。
等這份變得溫和的法案出台後,路易十六也不會和巴黎市民離心離德,同樣也不會出逃,那麽法國就會一直保持君主製,除非又有什麽事件導致路易十六對巴黎產生驚懼情緒,從而果斷逃跑。
如果法國始終是君主製,那就不符合陸星雨心中的預想了。
但是除了《教士宣誓法》之外,又有什麽事件能讓路易十六對自己的生命感到不安呢?
陸星雨站在人群之中,身邊是一群士兵,廣場上則是無數熱情的平民,都在歡唿高喊法蘭西萬歲、國王萬歲。
他微笑看著高台上的路易十六。
走一步看一步吧。
……
奧地利,維也納。
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結束了今天的行程,帶著侍從和衛兵,踱步前往美泉宮。
他在維也納周邊的村莊剛剛完成了土地丈量工作,這項工作原本不必勞煩堂堂皇帝陛下親自前去監督,而約瑟夫二世偏偏就去了,因此讓那些跟隨的貴族侍從們感到惶恐不安。
皇帝這不會是想效仿法國的陸都督,給維也納的農民分發土地招募士兵吧?
這怎麽能行,這些土地都是上帝賜予他們這些藍血貴族的,怎麽能讓那群低賤的農民拿了去?
所幸在一個伯爵侍從旁敲側擊試探詢問過後,皇帝說他就是想到這些村莊看看,唿吸一下新鮮空氣,沒有任何想要改變現狀的意思。
跟隨的維也納貴族們鬆了一口氣,但還是保持著萬分警惕,畢竟眾所周知這位皇帝陛下是腓特烈大帝的崇拜者,腓特烈大帝這麽不靠譜的人,他的崇拜者同樣也不靠譜。
比如德棍彼得三世,還有他的兒子小德棍保羅,都是俄國宮廷千年難得一遇的曠古奇葩。
約瑟夫二世的奇葩程度當然比不上這兩個德棍,但和他老媽特蕾西婭比起來,還是顯得有點能力不足。
奧地利在他領頭之下,改革搞了這麽久,什麽都沒做成,在這一點上反倒不如他弟弟托斯卡納大公利奧波德,托斯卡納的改革工作可是風風火火,比奧地利本家的順利多了。
情節調度上出了點問題,上半個章節寫主角想嚇跑路易十六,下半個章節就寫約瑟夫二世了,產生了一種主角要和約瑟夫二世合作的假象。
約瑟夫是敵人,主角肯定不會和他合謀做什麽的。
旺代的安民工作全部收尾完畢後,拉法耶特等人便啟程趕往巴黎。
杜樂麗宮議會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而且由於奈伊迴歸,凡爾賽六位將軍聚齊,巴黎還特地為他們舉行了遲來的授勳儀式。
奈伊、蘇爾特等人,站在由路易十五廣場改名而來的革命廣場高台上,由國王路易十六親自頒發勳章,並且享有特別津貼,以他們作為軍人表率,號召全法國軍人以他們為榜樣。
廣場和外麵的街道中聚集著無數巴黎市民,歡唿聲響徹巴黎,人群就像元旦那天一般組成海浪,巴黎自衛軍不得不像那天一般進場維持秩序。
儒貝爾和絮歇站在高台之下,看著高台上那群身穿將軍製服威風凜凜的同僚,心裏浮起羨慕的情緒。
他們在心裏感歎這些人真是了不起,明明是和他們是差不多的年齡,就已取得如此成就。
陸星雨注意到了他們的表情,來到他們身邊,在喧鬧中拉高聲音對他們說道:“怎麽樣,羨慕吧?其實不必如此,以你們的天賦,也能獲得如此成就!”
儒貝爾等人對他的說法深信不疑,高興道:“那就但願如都督所言,我等未來也能站在革命廣場的高台之上,接受國王陛下的授勳!”
陸星雨拍著他們的肩膀附和,心裏暗想也許未來法國就不是由國王主導的國家了。
小馬哥擔任的那個職位,是很適合法國的製度。
但是路易十六在平民中的地位依然尊崇,想要改變法國的製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法國曆代國王在從前時,與民眾之間隔著貴族。有貴族作為緩衝階層,民眾的仇恨大部分都集中在貴族身上,而國王的形象則高大完美,有錯都是奸臣的錯。隻要國王不去明著來盤剝平民,就能維持君主正統觀念,完全可以高枕無憂。
路易十六除了國王身份的便利,還擁有在北美戰爭中打敗英國人的功績。這項勝利雖然靡費甚巨,但是終究是打敗了英國人,狠狠出了一口七年戰爭以來的惡氣,路易十六的地位因此更加穩固,隻要他不像曆史上一樣出逃,基本沒人能動他。
曆史上的法革中,路易十六出逃前的地位穩如泰山,在平民和貴族的矛盾出清之後,平民能直接接觸到這個看上去憨態可掬溫和無害的國王。在後續的一係列事件中,民眾欣喜的發現這個國王十分配合地別上了三色徽、穿上了象征無套褲漢的紅帽子,並且開始真的相信那些宣傳內容,即奸臣蒙蔽了陛下的視聽,平民過往遭受的所有苦難都是奸臣的錯。
路易十六的聲望進一步上漲,平民都希望他能忠於三色旗,做一個法國人民的國王。
在各方政治勢力成熟、互相大肆傾軋之後,巴黎各界人士包括議員、平民、資產家在內的所有人,都希望國王能站出來總領大局,彌合各方裂痕,讓所有人都團結在三色旗之下。
隻要路易十六抓住這次機會,他就能徹底穩定自己在法革中的地位,讓法國進入英國式的政局,他本人甚至能享有一定實權,更可以讓子孫千秋萬代統治法國。
可惜,路易十六在當時仿佛陷入了一場戰爭迷霧,完全看不清局勢的發展,把巴黎人的熱情誤以為是推翻國王的陰謀,認為自己在巴黎隨時可能被殺,於是就收拾細軟意圖逃出法國。
曆史上的路易十六逃亡的直接誘因是那份過於激進的《教士宣誓法》,讓他的心理狀態波動起伏,並且對不敬上帝的巴黎市民感到憤怒,進一步讓他產生誤解,認為巴黎人隨時可能推翻他。
路易十六要是不逃,肯定不會死,並且還能保住王位。逃了,還被抓住了,那就死定了。
而在這個位麵中,《教士宣誓法》草案由於在凡爾賽派的幹涉下,被議長米拉波打迴,讓議員和內政部官員共同重新製定,等到製定工作完成、第二份草案出台後,想必就會溫和很多。
不過這個法案畢竟不是最要緊的事情,可以往後緩一緩,因此直到現在也沒製定成功。
等這份變得溫和的法案出台後,路易十六也不會和巴黎市民離心離德,同樣也不會出逃,那麽法國就會一直保持君主製,除非又有什麽事件導致路易十六對巴黎產生驚懼情緒,從而果斷逃跑。
如果法國始終是君主製,那就不符合陸星雨心中的預想了。
但是除了《教士宣誓法》之外,又有什麽事件能讓路易十六對自己的生命感到不安呢?
陸星雨站在人群之中,身邊是一群士兵,廣場上則是無數熱情的平民,都在歡唿高喊法蘭西萬歲、國王萬歲。
他微笑看著高台上的路易十六。
走一步看一步吧。
……
奧地利,維也納。
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結束了今天的行程,帶著侍從和衛兵,踱步前往美泉宮。
他在維也納周邊的村莊剛剛完成了土地丈量工作,這項工作原本不必勞煩堂堂皇帝陛下親自前去監督,而約瑟夫二世偏偏就去了,因此讓那些跟隨的貴族侍從們感到惶恐不安。
皇帝這不會是想效仿法國的陸都督,給維也納的農民分發土地招募士兵吧?
這怎麽能行,這些土地都是上帝賜予他們這些藍血貴族的,怎麽能讓那群低賤的農民拿了去?
所幸在一個伯爵侍從旁敲側擊試探詢問過後,皇帝說他就是想到這些村莊看看,唿吸一下新鮮空氣,沒有任何想要改變現狀的意思。
跟隨的維也納貴族們鬆了一口氣,但還是保持著萬分警惕,畢竟眾所周知這位皇帝陛下是腓特烈大帝的崇拜者,腓特烈大帝這麽不靠譜的人,他的崇拜者同樣也不靠譜。
比如德棍彼得三世,還有他的兒子小德棍保羅,都是俄國宮廷千年難得一遇的曠古奇葩。
約瑟夫二世的奇葩程度當然比不上這兩個德棍,但和他老媽特蕾西婭比起來,還是顯得有點能力不足。
奧地利在他領頭之下,改革搞了這麽久,什麽都沒做成,在這一點上反倒不如他弟弟托斯卡納大公利奧波德,托斯卡納的改革工作可是風風火火,比奧地利本家的順利多了。
情節調度上出了點問題,上半個章節寫主角想嚇跑路易十六,下半個章節就寫約瑟夫二世了,產生了一種主角要和約瑟夫二世合作的假象。
約瑟夫是敵人,主角肯定不會和他合謀做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