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商均繼位帝君,姒禹便移居陽城,為舜帝守孝三年,不問華夏政事。
商均以黑帝顓頊為榜樣,想要效法黑帝,興複樂教,想要以樂教化萬民,垂拱而治。商均君繼位不久,便覺蒲阪離自己封地商路途遙遠,擔心自己統治根基不牢,便又迴到商地。命工匠日夜打造編鍾樂器,又選有虞氏部落五百少年和五百少女,學習弦樂和歌舞。商均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一邊監督樂器製造,一邊指導弦樂歌舞。
他堅信,天地之音以樂和,四海之內以樂化。
可一人之心,怎會是千萬人之心?
商均很快就發現,他的樂教政治並不行得通。原來安居樂業的農夫現在經常歌舞奏樂,荒廢耕耘;曾經采山捕獵的獵戶也吹塤高歌,不打獵物;以前結網捕魚的漁夫整日聽曲淺唱,不再捕獲魚蝦。就連曾經最熱鬧的燒陶匠人也整天哼著小調,對泥模陶器不大上心。
華夏部落聯盟的大小首領私底下都議論紛紛,搖頭歎息不已。甚至連有虞氏原來支持商均的幾位老首領都開始動搖,懷疑三年前擁立商均的決定。
而此刻姒禹在陽城,每日粗茶淡飯,操理農事,雖然沒有往日地位顯赫,但也有了清閑自由的時光。而姒禹每日不忘的便是要祭拜舜帝。在他心底,舜帝正是他奉為圭臬的榜樣。
三年來,姒禹也聽到了很多關於新帝君商均的消息。
有人說,商均帝君要恢複顓頊帝的樂教,以樂教化百姓。
有人說,商均帝君修建了一個占地三百畝的樂宮,名為“清音殿”。
有人說,商均帝君下令工匠全都在夜以繼日地趕製樂器。
有人說,商均帝君挑選五百個少年和五百個少女,還親自教授他們樂理和歌舞。
……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可每次姒禹聽完都不予評價,依舊在陽城踏踏實實地為舜帝守孝,居易行簡,三年沒有一點喜悅之色。陽城的百姓能看到的是姒禹扛著耒耜有時來到河堤旁,望著水渠裏灌溉田地的水怔怔出神。
“賢哉!禹也!這樣的人才配做我們華夏部落聯盟的帝君!”
“沒錯!姒禹大人本就是舜帝爺禪讓推舉的繼承人,姒禹大人平定洪水,鏟除共工,平定三苗,造福華夏!這樣勞苦功高的人不能做帝君,豈不是天下百姓的損失?”
“而且,舜帝爺在位便以孝聞名。如今姒禹大人能為先帝君守孝三年,足見其心一片赤誠。忠孝如此,夫複何求?”
部落首領大會之上,眾位首領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議論紛紛。
這時,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一個須發如雪的老者身上。
一個有虞氏的首領上前拱手拜道,“皋陶大人,您是舜帝爺虞朝的老臣,不知有何高見?”
皋陶望著群雄目中灼灼閃動的亮光,一改往日的神色,慨然道:“天下之事,唯有德有才之人居之。眾位首領可知當年堯帝爺禪讓舜帝卻不傳位其子丹朱之事?”
群雄瞬間鴉雀無聲,默然不語。
皋陶拄著木杖,歎道:“天下父母,無有不愛其子。堯帝爺也是如此,他從小就培養曆練丹朱君,可惜丹朱頑劣嬌縱,常以帝君之子的身份傲視眾人。因此堯帝爺便欲讓位於隱士許由。不料許由有自知之明,不喜政事,洗耳以示歸隱之誌。堯帝爺萬般無奈,隻得在華夏繼續找尋德才出眾者以繼承帝君之位。”
有個首領問道:“那舜帝爺德才如何,才能與丹朱君爭得帝君之位?”
皋陶笑道:“爭?舜帝從來就沒有要和丹朱君爭!他出身寒微,侍奉父母至孝。他能寬厚待人,讓每個和他交往的人都如沐春風。堯帝爺派自己的兩個女兒去考驗他,又派十個臣子都試探他,可舜帝總是以誠相待,讓他們都心悅誠服。最終,堯帝爺放心地將帝君之位傳給沒有任何血緣的舜帝。”
有個小首領不服氣道:“那堯帝爺真是糊塗,這不是把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華夏拱手讓人麽?”
皋陶目露厲色,怒斥道:“妄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豈是一家之天下?堯帝爺胸懷萬民,豈是你這樣的鼠肚雞腸可以領會?”
那個小首領頓時手足無措,瑟瑟發抖,慌張道:“是……晚輩失言……失言……”
其他大小首領聽到皋陶的這番話,更是若有所思,心中暗服。
皋陶接著道:“老朽年老體邁,對這華夏大事也是有心無力。大事還要仰仗眾位首領。”說罷,他拄著木杖,緩緩離去,隻留下烈烈燃燒的篝火和一幫麵麵相覷的大小部落首領。
三天後,華夏部落聯盟的大大小小的幾百位部落首領都來到陽城,叩首迎接姒禹,擁立姒禹為新任帝君。商均君聽到消息,知道自己孤立無援,隻得在商地避居。
姒禹便改陽城為“禹城”,改國號為“夏”,改帝君號為“後”,成為夏的第一任後——夏後禹。
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韜光養晦、臥薪嚐膽的姒禹最終依靠民心贏得了華夏部落聯盟的擁護,戰勝商均成為華夏的新任共主。
姒禹繼位後,便重用皋陶、伯益、子契、後稷、應龍、垂、奚仲、石明、虎嘯等一大批能臣。皋陶主管刑獄司法,伯益主管馴養鳥獸,子契主管百官事務,後稷主管農業穀物,應龍、石明、虎嘯主管軍務,垂負責建築,奚仲負責車輛製造。
各位大臣各司其職,統籌協作,不過一年工夫,華夏部落聯盟又恢複了往日欣欣向榮的生機與活力。
另一方麵姒啟和青越的虎軍、熊軍密切配合,大破誇父族人,誇父族人北遷三百餘裏,不敢輕易南下。當戰報傳到禹都,自禹到群臣都不禁感慨少年一輩英才輩出。群臣也是紛紛向夏後禹祝賀。
夏後禹道:“少年自當磨折,久經風霜,方可砥礪其鋒。今日之役,乃萬千禹軍將士浴血奮戰之功,不可過譽!來人,傳我後令,奉青越為禹軍左翼小前鋒,姒啟為禹城護衛營副營長。即刻傳令,不得有誤!”
“領命!”
商均以黑帝顓頊為榜樣,想要效法黑帝,興複樂教,想要以樂教化萬民,垂拱而治。商均君繼位不久,便覺蒲阪離自己封地商路途遙遠,擔心自己統治根基不牢,便又迴到商地。命工匠日夜打造編鍾樂器,又選有虞氏部落五百少年和五百少女,學習弦樂和歌舞。商均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一邊監督樂器製造,一邊指導弦樂歌舞。
他堅信,天地之音以樂和,四海之內以樂化。
可一人之心,怎會是千萬人之心?
商均很快就發現,他的樂教政治並不行得通。原來安居樂業的農夫現在經常歌舞奏樂,荒廢耕耘;曾經采山捕獵的獵戶也吹塤高歌,不打獵物;以前結網捕魚的漁夫整日聽曲淺唱,不再捕獲魚蝦。就連曾經最熱鬧的燒陶匠人也整天哼著小調,對泥模陶器不大上心。
華夏部落聯盟的大小首領私底下都議論紛紛,搖頭歎息不已。甚至連有虞氏原來支持商均的幾位老首領都開始動搖,懷疑三年前擁立商均的決定。
而此刻姒禹在陽城,每日粗茶淡飯,操理農事,雖然沒有往日地位顯赫,但也有了清閑自由的時光。而姒禹每日不忘的便是要祭拜舜帝。在他心底,舜帝正是他奉為圭臬的榜樣。
三年來,姒禹也聽到了很多關於新帝君商均的消息。
有人說,商均帝君要恢複顓頊帝的樂教,以樂教化百姓。
有人說,商均帝君修建了一個占地三百畝的樂宮,名為“清音殿”。
有人說,商均帝君下令工匠全都在夜以繼日地趕製樂器。
有人說,商均帝君挑選五百個少年和五百個少女,還親自教授他們樂理和歌舞。
……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可每次姒禹聽完都不予評價,依舊在陽城踏踏實實地為舜帝守孝,居易行簡,三年沒有一點喜悅之色。陽城的百姓能看到的是姒禹扛著耒耜有時來到河堤旁,望著水渠裏灌溉田地的水怔怔出神。
“賢哉!禹也!這樣的人才配做我們華夏部落聯盟的帝君!”
“沒錯!姒禹大人本就是舜帝爺禪讓推舉的繼承人,姒禹大人平定洪水,鏟除共工,平定三苗,造福華夏!這樣勞苦功高的人不能做帝君,豈不是天下百姓的損失?”
“而且,舜帝爺在位便以孝聞名。如今姒禹大人能為先帝君守孝三年,足見其心一片赤誠。忠孝如此,夫複何求?”
部落首領大會之上,眾位首領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議論紛紛。
這時,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一個須發如雪的老者身上。
一個有虞氏的首領上前拱手拜道,“皋陶大人,您是舜帝爺虞朝的老臣,不知有何高見?”
皋陶望著群雄目中灼灼閃動的亮光,一改往日的神色,慨然道:“天下之事,唯有德有才之人居之。眾位首領可知當年堯帝爺禪讓舜帝卻不傳位其子丹朱之事?”
群雄瞬間鴉雀無聲,默然不語。
皋陶拄著木杖,歎道:“天下父母,無有不愛其子。堯帝爺也是如此,他從小就培養曆練丹朱君,可惜丹朱頑劣嬌縱,常以帝君之子的身份傲視眾人。因此堯帝爺便欲讓位於隱士許由。不料許由有自知之明,不喜政事,洗耳以示歸隱之誌。堯帝爺萬般無奈,隻得在華夏繼續找尋德才出眾者以繼承帝君之位。”
有個首領問道:“那舜帝爺德才如何,才能與丹朱君爭得帝君之位?”
皋陶笑道:“爭?舜帝從來就沒有要和丹朱君爭!他出身寒微,侍奉父母至孝。他能寬厚待人,讓每個和他交往的人都如沐春風。堯帝爺派自己的兩個女兒去考驗他,又派十個臣子都試探他,可舜帝總是以誠相待,讓他們都心悅誠服。最終,堯帝爺放心地將帝君之位傳給沒有任何血緣的舜帝。”
有個小首領不服氣道:“那堯帝爺真是糊塗,這不是把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華夏拱手讓人麽?”
皋陶目露厲色,怒斥道:“妄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豈是一家之天下?堯帝爺胸懷萬民,豈是你這樣的鼠肚雞腸可以領會?”
那個小首領頓時手足無措,瑟瑟發抖,慌張道:“是……晚輩失言……失言……”
其他大小首領聽到皋陶的這番話,更是若有所思,心中暗服。
皋陶接著道:“老朽年老體邁,對這華夏大事也是有心無力。大事還要仰仗眾位首領。”說罷,他拄著木杖,緩緩離去,隻留下烈烈燃燒的篝火和一幫麵麵相覷的大小部落首領。
三天後,華夏部落聯盟的大大小小的幾百位部落首領都來到陽城,叩首迎接姒禹,擁立姒禹為新任帝君。商均君聽到消息,知道自己孤立無援,隻得在商地避居。
姒禹便改陽城為“禹城”,改國號為“夏”,改帝君號為“後”,成為夏的第一任後——夏後禹。
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韜光養晦、臥薪嚐膽的姒禹最終依靠民心贏得了華夏部落聯盟的擁護,戰勝商均成為華夏的新任共主。
姒禹繼位後,便重用皋陶、伯益、子契、後稷、應龍、垂、奚仲、石明、虎嘯等一大批能臣。皋陶主管刑獄司法,伯益主管馴養鳥獸,子契主管百官事務,後稷主管農業穀物,應龍、石明、虎嘯主管軍務,垂負責建築,奚仲負責車輛製造。
各位大臣各司其職,統籌協作,不過一年工夫,華夏部落聯盟又恢複了往日欣欣向榮的生機與活力。
另一方麵姒啟和青越的虎軍、熊軍密切配合,大破誇父族人,誇父族人北遷三百餘裏,不敢輕易南下。當戰報傳到禹都,自禹到群臣都不禁感慨少年一輩英才輩出。群臣也是紛紛向夏後禹祝賀。
夏後禹道:“少年自當磨折,久經風霜,方可砥礪其鋒。今日之役,乃萬千禹軍將士浴血奮戰之功,不可過譽!來人,傳我後令,奉青越為禹軍左翼小前鋒,姒啟為禹城護衛營副營長。即刻傳令,不得有誤!”
“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