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樣子乖巧,欣喜道:“有這樣的好事?”
朱元璋下巴微抬,示意一旁的奏折,朱允炆拿起看了,但見“兒臣樉”三個字,腦子便嗡的一下。
待看完後麵的內容,整個人都要傻掉了。
他雖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卻有一個好父親,一直被當做接班人培養。
否則曆史上的朱元璋,也不會繞過秦、晉、燕三王和出身更好的朱允熥,立他為皇太孫。
朱允炆雖不通農事,可一畝地能打多少糧食,西北的稅率是多少,江南的稅率又是多少,還是有大致概念的。
畝產十石,這是什麽神仙物種,還是主糧,實在是逆天啊!
楞了半晌,才發覺朱元璋已放下碗,眯著眼若有所思的望著他,似一個打盹的老虎,微微抬起眼皮看人一般。
朱允炆瞬間冷汗直冒,忙說道:“恭喜皇爺爺,賀喜皇爺爺,此乃天降祥瑞,佑我大明江山,萬世不易啊!”
“你,真這麽想?”朱元璋微微側過頭,壓迫感十足。
朱允炆思緒如電,道:“皇爺爺常說,年輕時但凡有口飽飯吃,也不至於提刀子造反!玉米在關中大豐收,想來是不挑土地的,相信陝北、山西、河北等地,都能種植。縱然產量不如關中,最多減少一二成。若能畝產七八石,不僅北方的百姓能吃飽,還有充足的糧食供應邊軍。朝廷便不用從江南運糧,隻此一項,就能極大減輕朝廷的負擔啊!”
朱元璋聽罷,微微點頭,暗暗歎了口氣。
這孩子受他父親熏陶多年,經過朝中大臣教導,在政務方麵確實很出色。
唯一的短板是軍事方麵,若能叔侄同心,開創一個盛世並不難。
可現在看來,秦王朱樉亦很出色,又是嫡長,實令他難以決斷。
想到這些不禁有些煩躁,隨口誇了句,“不錯,能看到這些,確實長進了,下去吧!”
“是,皇爺爺!”
朱允炆將碗筷收起,輕手輕腳出了大殿,到四下無人處,才長長的出一口氣。伸手摸後背衣衫,竟然濕了一小半。
失魂落魄的迴了自己的寢宮,卻怎麽也待不住,一想到秦王府有存糧百萬石,便覺大石頭壓胸口一般,悶的叫人透不過氣。
不知不覺來到呂氏的寢宮,後者低頭刺繡,見兒子魂不守舍,出聲道:“我兒可是遇到了難事?”
朱允炆苦笑一聲,“不是,是替皇爺爺高興!”
呂氏心道:“你這怎麽瞧,都不是高興的樣子啊!”
卻說道:“哦,不知是什麽好事,令我兒“高興”成這樣!”
朱允炆便把奏折裏的內容複述一遍,最後道:“母親大人,您說,似二叔這般的藩王,古往今來可曾有過!”
呂氏放下手中活計,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旋即冷笑:“倒是有個人物,能與他媲美!”
“誰?”
“吳王劉濞啊!”
朱允炆道:“劉濞坐斷東南,招募亡命徒,挖銅礦山鑄錢,煮東海水為鹽,富甲天下。二叔此刻行事,卻有劉濞的風範!”
呂氏冷笑,“你二叔行事,還不止於此呢,他哄騙老爺子,弄了兩個大將軍的名頭,十萬兩銀子,隻為換一個平安。把藍玉、傅友德弄到西安,還要朝廷派精明猛將,練兵陝西,吳王劉濞若有這手段,漢家皇帝也做得!”
朱允炆悚然心驚,二叔若做了皇帝,他母子如何自處?
見兒子惶恐,呂氏道:“吾兒放心,你父於朝堂經營十餘年,所留班底非常人可想。再者,江南官僚士紳,可不大喜歡北方塞王。”
朱允炆醒悟,“您是說,要我拉攏江南官僚士紳?”
“不是拉攏,是接納,這些人不滿朝政很久了!”
朱允炆苦笑:“我知道,他們不滿朝廷低俸,不滿江南重稅,不滿南糧北運,有些人甚至說,北方被胡人統治數百年,早已……”
“吾兒須知,大明一統天下,可不是兩宋,隻有半壁江山。你可以借他們的勢力,卻不能被他們左右一切,架空皇權!”
“兒臣知曉,隻是皇爺爺現在明顯意屬二叔……!”
呂氏冷笑:“自古以來,可有離京千裏的太子。始皇帝的長子扶蘇,一道詔令便逼其自盡了。”
朱允炆茅塞頓開,道:“隻是,秦藩實力不凡,若犯上作亂,不好平定啊!”
呂氏又道:“吾兒放心,大一統王朝中,尚不曾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先例!你現在要做的,是討你皇爺爺的歡心,盡可能的獲得大義名分!”
朱允炆聽罷,信心又足了。一個個現成的例子擺在前麵,他隻需按古人的方法做便是。
想到這,匆忙告辭,去找黃子澄了。
轉過天大朝會,朱元璋命人把楊靖的奏折念出,滿朝文武一片嘩然。
千年以來,何曾聽過畝產十石作物,還是主糧。這要是推廣開來,一年得產多少糧食,能收多少糧稅啊!
群臣倒不質疑奏折的真實性,怎麽說也是陝西三司及西安府官員簽字,又有藍玉、傅友德聯名,這事肯定假不了。
於是紛紛拜倒,向朱元璋恭賀祥瑞。
老朱欣喜至極,難得大方,表示秦王會送一批加工好的玉米到京城,可煮一種名為大碴粥的主食。到時在場的官員們,每人賞十石。
眾人聽了,在此跪倒謝恩,心裏卻談不上有多期待。
地裏的肥力就那麽多,這東西產量這麽高,怕不怎麽好吃吧!
但令底層士卒、百姓果腹是沒什麽問題的!
翰林學士劉三吾站出來拱手道:“陛下,不知秦王,可有送良種過來?這等高產作物,當及時推廣天下、造福萬民。若能令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皆種此物,可使北地百姓、士卒,不再受饑饉之苦,朝廷亦不必在南糧北運,空耗錢糧啊!”
朱元璋聞聽,臉色一變,冷冷道:“按劉大人的意思,若沒有這玉米出現,朝廷運糧至邊塞,是空耗錢糧嗎?”
劉三吾嚇得慌忙跪地,解釋道:“陛下,老臣實在乍聽祥瑞,歡喜得緊,一時口誤,還請恕罪啊!”
朱元璋下巴微抬,示意一旁的奏折,朱允炆拿起看了,但見“兒臣樉”三個字,腦子便嗡的一下。
待看完後麵的內容,整個人都要傻掉了。
他雖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卻有一個好父親,一直被當做接班人培養。
否則曆史上的朱元璋,也不會繞過秦、晉、燕三王和出身更好的朱允熥,立他為皇太孫。
朱允炆雖不通農事,可一畝地能打多少糧食,西北的稅率是多少,江南的稅率又是多少,還是有大致概念的。
畝產十石,這是什麽神仙物種,還是主糧,實在是逆天啊!
楞了半晌,才發覺朱元璋已放下碗,眯著眼若有所思的望著他,似一個打盹的老虎,微微抬起眼皮看人一般。
朱允炆瞬間冷汗直冒,忙說道:“恭喜皇爺爺,賀喜皇爺爺,此乃天降祥瑞,佑我大明江山,萬世不易啊!”
“你,真這麽想?”朱元璋微微側過頭,壓迫感十足。
朱允炆思緒如電,道:“皇爺爺常說,年輕時但凡有口飽飯吃,也不至於提刀子造反!玉米在關中大豐收,想來是不挑土地的,相信陝北、山西、河北等地,都能種植。縱然產量不如關中,最多減少一二成。若能畝產七八石,不僅北方的百姓能吃飽,還有充足的糧食供應邊軍。朝廷便不用從江南運糧,隻此一項,就能極大減輕朝廷的負擔啊!”
朱元璋聽罷,微微點頭,暗暗歎了口氣。
這孩子受他父親熏陶多年,經過朝中大臣教導,在政務方麵確實很出色。
唯一的短板是軍事方麵,若能叔侄同心,開創一個盛世並不難。
可現在看來,秦王朱樉亦很出色,又是嫡長,實令他難以決斷。
想到這些不禁有些煩躁,隨口誇了句,“不錯,能看到這些,確實長進了,下去吧!”
“是,皇爺爺!”
朱允炆將碗筷收起,輕手輕腳出了大殿,到四下無人處,才長長的出一口氣。伸手摸後背衣衫,竟然濕了一小半。
失魂落魄的迴了自己的寢宮,卻怎麽也待不住,一想到秦王府有存糧百萬石,便覺大石頭壓胸口一般,悶的叫人透不過氣。
不知不覺來到呂氏的寢宮,後者低頭刺繡,見兒子魂不守舍,出聲道:“我兒可是遇到了難事?”
朱允炆苦笑一聲,“不是,是替皇爺爺高興!”
呂氏心道:“你這怎麽瞧,都不是高興的樣子啊!”
卻說道:“哦,不知是什麽好事,令我兒“高興”成這樣!”
朱允炆便把奏折裏的內容複述一遍,最後道:“母親大人,您說,似二叔這般的藩王,古往今來可曾有過!”
呂氏放下手中活計,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旋即冷笑:“倒是有個人物,能與他媲美!”
“誰?”
“吳王劉濞啊!”
朱允炆道:“劉濞坐斷東南,招募亡命徒,挖銅礦山鑄錢,煮東海水為鹽,富甲天下。二叔此刻行事,卻有劉濞的風範!”
呂氏冷笑,“你二叔行事,還不止於此呢,他哄騙老爺子,弄了兩個大將軍的名頭,十萬兩銀子,隻為換一個平安。把藍玉、傅友德弄到西安,還要朝廷派精明猛將,練兵陝西,吳王劉濞若有這手段,漢家皇帝也做得!”
朱允炆悚然心驚,二叔若做了皇帝,他母子如何自處?
見兒子惶恐,呂氏道:“吾兒放心,你父於朝堂經營十餘年,所留班底非常人可想。再者,江南官僚士紳,可不大喜歡北方塞王。”
朱允炆醒悟,“您是說,要我拉攏江南官僚士紳?”
“不是拉攏,是接納,這些人不滿朝政很久了!”
朱允炆苦笑:“我知道,他們不滿朝廷低俸,不滿江南重稅,不滿南糧北運,有些人甚至說,北方被胡人統治數百年,早已……”
“吾兒須知,大明一統天下,可不是兩宋,隻有半壁江山。你可以借他們的勢力,卻不能被他們左右一切,架空皇權!”
“兒臣知曉,隻是皇爺爺現在明顯意屬二叔……!”
呂氏冷笑:“自古以來,可有離京千裏的太子。始皇帝的長子扶蘇,一道詔令便逼其自盡了。”
朱允炆茅塞頓開,道:“隻是,秦藩實力不凡,若犯上作亂,不好平定啊!”
呂氏又道:“吾兒放心,大一統王朝中,尚不曾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先例!你現在要做的,是討你皇爺爺的歡心,盡可能的獲得大義名分!”
朱允炆聽罷,信心又足了。一個個現成的例子擺在前麵,他隻需按古人的方法做便是。
想到這,匆忙告辭,去找黃子澄了。
轉過天大朝會,朱元璋命人把楊靖的奏折念出,滿朝文武一片嘩然。
千年以來,何曾聽過畝產十石作物,還是主糧。這要是推廣開來,一年得產多少糧食,能收多少糧稅啊!
群臣倒不質疑奏折的真實性,怎麽說也是陝西三司及西安府官員簽字,又有藍玉、傅友德聯名,這事肯定假不了。
於是紛紛拜倒,向朱元璋恭賀祥瑞。
老朱欣喜至極,難得大方,表示秦王會送一批加工好的玉米到京城,可煮一種名為大碴粥的主食。到時在場的官員們,每人賞十石。
眾人聽了,在此跪倒謝恩,心裏卻談不上有多期待。
地裏的肥力就那麽多,這東西產量這麽高,怕不怎麽好吃吧!
但令底層士卒、百姓果腹是沒什麽問題的!
翰林學士劉三吾站出來拱手道:“陛下,不知秦王,可有送良種過來?這等高產作物,當及時推廣天下、造福萬民。若能令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皆種此物,可使北地百姓、士卒,不再受饑饉之苦,朝廷亦不必在南糧北運,空耗錢糧啊!”
朱元璋聞聽,臉色一變,冷冷道:“按劉大人的意思,若沒有這玉米出現,朝廷運糧至邊塞,是空耗錢糧嗎?”
劉三吾嚇得慌忙跪地,解釋道:“陛下,老臣實在乍聽祥瑞,歡喜得緊,一時口誤,還請恕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