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紫禁城,武英殿,昏黃的燭光下,朱元璋對著一封奏折發呆。


    “秦王至,地龍翻,若非是咱親兒子,光衝這幾個字,就要斬盡殺絕啊!”


    他是從元末農民大起義中走出來的勝利者,太知道讖緯之言對愚民的煽動能力了。可以讓一個膽小懦弱的農夫,變成提刀子殺人悍匪。


    曆朝曆代的君王,沒有不防這類讖語的,如“亡秦者,胡也”、“三馬同槽”、“桃李子,得天下”、“點檢做天子”,都切實影響了帝王的抉擇判斷。


    朱元璋乍看這六個字時,也是血壓上升,頭暈目眩,恨不能立刻派錦衣衛把朱樉緝拿進京。


    因為秦王很明確,地龍的指代卻能擴大化,可以是潼關礦脈,也可以是大明新君。


    怎麽,你秦王是真龍,我選的是地龍,早晚有天要帶兵進京,把新君翻下金鑾殿嗎!


    明晃晃的篡逆之心啊!


    可轉念在想,這小子反應機靈,卻無長略,當時情況危急,若不及時安撫,一幫膽戰心驚的礦工很有可能就炸營了。


    雖不及士兵炸營那般危害巨大,損失也不會小,更會影響礦脈開采。朱樉那麽做,稱得上頗有急智,卻沒考慮老子的感受。


    再往後看,見奏折內詳細描述了眾人進山發現金河,以及後山礦脈滿坑金粒的經過。


    有一句話讓朱元璋印象極深,“粒鋪滿坑,如金龍墜地。散落一側,似神龍擺尾。”


    “金龍墜地,神龍擺尾,當真是老天眷顧嗎?”


    朱元璋莫名感慨,再瞧落款處,寫著潼關衛指揮同知鄭仝,不由得瞳孔一縮。


    這封奏折是經五軍都督府遞上來的,看來有些勳貴,不安分啊!


    朱元璋將奏折留中不發,不想隔幾日,有禦史彈劾秦王朱樉未經請旨私開金礦,日得黃金六百兩,年入愈十萬。更在開礦前夜對左右言,“秦王至,地龍翻,大吉之兆”,似有不臣之心,請皇上早做決斷。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按此時的金銀兌換比例,黃金十萬兩,能兌白銀五十萬。


    再說潼關金礦的年產,未必隻有十萬啊!


    萬一每天都能日產六百,那就年入二十萬兩了,兌換成白銀有上百萬。


    就算後期產量下降,一年下來怕也有七八十萬吧!


    七八十萬兩,能做多少大事?


    “皇上,如今國庫歲入不足,請將潼關金礦收歸國有。”戶部一名郎官站出來說道。


    工部一名員外郎道:“皇上,天下礦藏開采,皆由工部負責,請由工部派人,前去接管。”


    “皇上,潼關金礦現由潼關衛負責管理,當由右軍都督府接手!”


    高坐在上的朱元璋見各部皆有中層官員出麵爭搶,不由冷笑,暗暗道:“朕還沒死呢,一個個便急不可耐的跳出來,想把金礦攥在手,當我不知你們安的什麽心?”


    明代中央財政最大的特點是管理的分散性,戶部雖是中央財政管理體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卻不能管轄大明的所有財政。


    而除戶部之外,工部、兵部、太仆寺、內府、光祿寺等都有財政管理功能。


    其中,工部、兵部、太仆寺擁有獨立的財源,收支自成係統,不受戶部的管理幹涉。而內府、光祿寺的財政收入主要由戶部、工部負責,開支卻不受戶部製約。


    這些部門在財政上互不隸屬,統一向皇帝負責。


    最大的好處是不使帝國財權操縱於一人之手,壞處就是管理上的混亂與浪費。


    體現在此刻是擁有財政管理功能的部門,都有中層官吏出麵爭奪潼關金礦管理權,試圖在其中分一杯羹。


    若僅如此也就罷了,最令朱元璋不安的,是害怕擁有財政管理權的部門暗中投效皇子。


    因為這些成年的皇子,都有勳貴勢力相助啊!


    如晉王朱棡,嶽父是永平候謝成,晉世子嶽父是潁國公傅友德。


    燕王朱棣的嶽父是中山王徐達,周王朱橚的嶽父是宋國公馮勝,楚王朱楨的嶽父是定遠侯王弼,魯王朱檀的嶽父是信國公湯和,蜀王朱椿的嶽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藍玉了。


    太子朱標若在,自然能壓服一切。


    可朱標不在,就不好說了。


    若選皇孫繼位,等他龍馭賓天時,軍中大將與藩王聯合,有財政部門暗中輸血,立刻就是天塌地陷的禍事!


    可他不願削藩,不想把屠刀對準兒子,能怎麽辦?


    自然是要將藩王在軍中的勳貴勢力,一一斬除了!


    相較而言,因為衛國公鄧愈死的太早,洪武十年便沒了,朱樉在軍中的勳貴勢力跟晉、燕、周、楚、蜀幾個年長王爺相比,反倒是最弱的。


    “皇上,金礦事宜,還請早做定奪。但無論如何,都不能留在秦王手中。否則天下藩王效仿,紛紛開礦取利,聚集礦工,驚擾百姓,非社稷之福啊!”朱元璋思索之際,翰林學士劉三吾站出來說道。


    “潼關金礦產出巨大,關乎社稷,且命秦王上折自辨,容後再議!”朱元璋沉聲道。


    眾大臣聞聽,便不敢再多言了。


    不料偏在此時,司禮監宦官慶童拿一份奏折到禦前,稱是秦王朱樉用六百裏加急送來的。


    朱元璋一愣,滿朝文武也是一驚,不想朱樉的奏折送的如此早,又這麽巧。


    朱元璋接過奏折看了遍,嗬嗬笑道:“咱這兒子,總算知道悔改了,挖了金子沒自己享用,打算造福地方,還要把一個年產十萬兩的金礦送給咱!大夥都說說,秦王此舉如何啊!”


    “呃!”


    滿朝文武都愣了,按他們的預估,以秦王性子肯定是隱瞞不報的。朝廷派人接手,他肯定是不給的。到時來點衝突,弄出幾條人命,沒準就把他給廢了!


    這主動上報、主動上交是什麽情況,不符合秦王人設啊!


    見眾大臣愣住,朱元璋道:“劉三吾,你且說說,秦王此舉,如何?”


    “皇上,秦王公忠體國,堪為諸王楷模。朝廷也不能負秦王苦心,當早派人手,把金礦接過來!”


    “哦,那你說,由誰接手,最好?”


    在劉三吾看來,隻要金礦歸了朝廷,由誰管都是沒差別的,如何在這問題上得罪人。


    “此千年未有之富礦,產出多寡關乎社稷安危,當由聖心獨斷!”


    “哼,你個老滑頭!”朱元璋心中腹誹,卻道:“秦王那邊,拿了他一個大金礦,又該如何補償?”


    “藩王與國同休,一切吃喝用度,富貴尊榮,皆朝廷所賜。今秦王久沐天恩,深明大義,報效國家、為諸王表率,當下旨嘉獎,傳遍天下!”


    聽劉三吾這麽講,不少大臣都覺有些過分了。


    讓人上繳一大金礦,寫封表揚信就給打發了,還有比你更黑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朱重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生所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生所念並收藏家父朱重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