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奉孝與誌才,看來是不準備去長安了。”曹孟德雙眼迷離,仿佛綻放著萬丈光芒。


    “潁川的家鄉父老,都說我繼承先輩郭嘉的性子,放蕩不羈,我怕除了同樣是曹魏帝傳人的孟德兄,天下無人敢用在下,故這輩子就交給孟德兄了。”郭嘉將身子斜掛在船上,浪子的形象彰顯無疑。


    “哈哈,能得奉孝助之,我曹孟德勝得十萬雄兵。”


    “在下早已認定此生追隨孟德公了,還望孟德公不棄。”戲誌才說完,站起身來就要行禮,他雖同樣嗜酒如命,但卻還是比郭奉孝規矩的多。不過他這一下起身,卻是讓小舟起了劇烈的搖晃,眾人連忙攙扶。


    “真是怪人事多,誌才兄,你莫不是想我們都去這潁河喂魚吧,聽說這裏麵有會吃人的魚。”郭奉孝頓時出言調侃,這頓時惹得其他三人都哈哈大笑,戲誌才本就是性格剛直之人,接近三十的人,尷尬之色頓時爬滿雙頰。


    “誌才和奉孝,你們日後都是我曹孟德的左膀右臂,切莫要注意身體,我不希望那日我曹孟德還未倒下,卻你們先倒了,這次兗州之行,聽聞一神醫,我去尋來,給你們開張藥方,日後好補一番才是。”曹操的話無不透著朋友的關懷,身居高位的氣場,以及為人主之術,並不是突然一下就具備的,而是不斷的曆練,位置到那時,自然是水到渠成,此時的曹操就是這般。


    四人又是一番暢飲,四人都是當世頂級的大才,心胸豁達,雖然荀彧要放棄與三位摯友共謀大業,去長安投奔姬弘,讓諸人心中都頗有遺憾,但還是盡興的。也許是為了彌補前世荀彧的遺憾,曹操畢竟不是姬弘,未能給荀彧全功天下之機,要知這荀彧之才,完全不下李斯,隱隱有勝出之能,如果要談上人品,荀彧足夠甩下李斯百條大街,也許冥冥之中,這是荀彧的機會,但大姬妖孽級的人才集聚,又焉能有脫穎而出之機?


    翌日清晨,這一天對於潁川,對於新華夏的曆史卻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潁川的諸多大才,在這一天批量的奔離天下,各尋明主,可謂陣勢駭人,全都是曆史赫赫有名之人。


    荀氏就不必說了,有程嬰,其忠義之名,不下申包胥之下,甚至還流傳至海外異邦。其弟程不識,名聲不入那般響亮,但是熟知曆史之人,都會知道他是漢景帝的肱骨之將,其功勞絲毫不下飛將軍李廣,鎮守邊關,一生未逢敗績。程昱也不必多說,曹操的主要謀臣,這就是潁川程氏豪族的三位大才。


    再來說另一個大族鍾氏的子弟,鍾子期,伯牙覓知音典故的由來。戰國時代的鍾烈,此生也化為了潁川鍾氏,其弟鍾繇,同樣是三國時代的大才。


    晁錯,同樣是漢景帝時的政治大才,可惜空有一番本事,卻被因儒道治國,被漢景帝嫌棄而死,可謂嗚唿哀哉。晁說之,宋代少有的經濟治國之大才,仕途比起大文豪蘇軾來說,還要坎坷許多,如此的事實證明一句話,千裏馬常在,但伯樂卻不常在。


    方叔,西周大才,率三千兵甲敗強楚,是為西周中興之臣。方瓊,一位民族英雄,抗金犧牲,為宋代兵部尚書。


    許慎,華夏文字傳播的重要奠基人,所著的《說文解字》,在舊地球後世,都是聞名遐邇的,為其中國文字的傳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許劭,有名的月旦評說人,在三國時代,當有傳奇色彩。許攸自然也是不必多說的,許敬宗,曆史上的唐朝宰相。許衡,宋代的儒學大師。


    胡衍,戰國時代的大才,他以其大義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於世。胡鬆年,同樣是宋代的抗金英雄。胡惟庸,曆史上最為一位丞相,熟讀明史之人,當知他是被朱元璋處死,胡惟庸案成為千古謎題,無人破解,他此生化為了潁川的胡氏大族子嗣。


    陳氏長子陳平、陳湯,西漢大將、陳琳,漢末大文豪。白袍將陳慶之,也化為陳平族弟。陳文龍,宋代抗蒙古軍隊民族英雄。


    身在亂世,那些文人墨客那能安心作文,紛紛都順應時勢而投筆從戎,當然,這些時代的曆史文人,也多都出自是世家門閥,否則哪有那些家財去詩文作書。


    狩獵場是在潁川之西,那裏是山野荒林,也才有麂子、果子狸、原麝這些堪稱最美味的陸地野生動物。但這裏也是通往洛陽東北部的官道。


    一番繁瑣的見禮,當然這些潁川世家門閥的子弟,平日都是相識的,寒門出生的子弟,當然無緣這個潁川的上流圈。數百騎如蜂巢而出,徜徉在山高樹林間,這般陣勢,自然是驚動了林間的飛禽走獸,雀鳥紛飛,在外活動的野生物種紛紛逃竄出來。


    這時的炎黃九州,被占居所的比例還是非常小的,不是後世那般各種開發,各種動物瀕臨滅絕,從整個華夏文明的規律來看,文明皆興起於河流湖畔,城邦都築於兩河交匯之地,多水又平原之地,就皆是人口密集的富足之地,譬如說漢水匯於長江興,故生江夏,八百年強楚之最興盛之城江陵,長江穿城,而郡城更是河網密布,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迴道狩獵的現場,這些人群中,有武將,也有文人謀臣,但文人謀臣也皆都學武強身,隻是孰高孰低的區別,一支支利箭在追逐這些慌張的小動物時,同樣也驚動了那些隱藏的大物種。


    曹操、曹仁、夏侯惇、荀彧、晁錯、程嬰、陳慶之等十餘騎是一路,遠處的數隻獼猴飛雀驚起,十餘騎的戰馬都是都裹蹄不前,口中嘶鳴不斷,顯然這是遇到了懼怕的物種。


    這是一片草木皆豐之地,幾息之後,曹仁沒有發現動靜,便道:“諸公沒事,就算是來頭大貓,我們十數騎還怕它麽?”曹仁話音剛落,頓然讓人群紛紛點頭稱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漢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沐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沐江南並收藏晉末漢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