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打前一天晚上在宴上鬧了一起,惹得皇上怒斥了一頓之後,第二天就摞了挑子。諸事不理,閉宮不出,舉凡有報事的人來全打出去。接著便自請上奏,跟皇上說自己失了儀雅,無顏管理後宮諸事,自罰月俸,自領禁足思過。太後一早就大撒手什麽都不管,如此緋心便請旨重掌後宮,皇上沒說什麽,兩邊皆都準奏。

    緋心雖然有些詫異德妃脾氣見長,變起臉來開始混不吝的耍小性子。但她此時請旨掌宮包括皇上答應的痛快都有一個原因,便是兩人都知道,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快到頭了。

    緋心陰虛不固,宮血不足,難以固胎培氣。這在懷孕初始已經知曉,隻是她一直心存一線希望,不願意早早放棄。但隨之日久,自體日虛,胎日異常。胎兒在腹中反成母害,將她日益損耗。馮太醫前幾日已經鬥膽言明,此胎再保下去,怕是對貴妃大大的不利。

    雲曦明白馮太醫敢豁了老命說這樣的話,說明這個胎再耗下去怕是對緋心有危險。他不想再繼續冒險,便與緋心商量了再三,她實是想潑命接著保下去,但她心裏也明白。如今虛寒之氣不散,對胎兒的成長其實沒半點好處。便是生下來,怕也是個短命難濟的。她縱是痛得心絞,也咬牙忍了。

    雲曦讓馮太醫準備準備,調一調貴妃的身子,找個合適的時機把孩子拿了。他其實本就有心找機會讓緋心此時出來重掌後宮,他要把緋心流產這件事,擴大成為一件賢妃為帝操勞至疲,嘔心瀝血直至胎掉的感人事跡!

    雲曦是個事事都能利用的人,就算是一個已經走到頭的胎兒,也要將其利用成為推緋心登上皇後之位的踏腳石基。

    緋心一直無子,所以不足以立後。就算代為教養皇長子,但畢竟不是她所出。但若她能有些事作保,至少在“德”上,她已經綽綽有餘。這個孩子沒了,其實是好壞參半。懷孕至少證明,貴妃不是不會生。等到調至可孕健康嬰兒的時候,那時她升位便順理成章。

    如今德妃鬧成這樣,正好給他一個理由。後宮不能無人掌持,所以緋心重新管理後宮,兩天以後俊嬪莫梓容升為靜華夫人,移居祥安宮。皇長子賜名啟,改牒冊為貴妃之子。

    十二月初六晌午,貴妃在掬慧宮與眾司院太監掌事安排萬壽大典事宜之時暈厥倒地,晚時掬慧宮大慟,貴妃所孕之胎因返京之時勞頓,迴宮之後勞累不休,未能保住而流產。皇上聽聞大驚,立時趕往掬慧宮撫慰貴妃。

    次日,皇上為貴妃改懿字封號,加賜皇後儀駕,一應規製,皆與皇後同等。同時令靜華夫人暫領後宮事,以讓貴妃安心休養。

    靜華夫人日日探看,親服藥石,貴妃深為感動,兩宮日益情深。皇上深感辛慰,加賞靜華夫人領紅圍金繡,紫燕金頂儀仗,領妃月祿。

    一直默默無名的俊嬪,如今一舉成為後宮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後宮之中一向如此,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川流,從來不缺紛繽。

    自打貴妃陪聖上南巡之後,榮極一時,無人可出其右。更因皇上迴來以後,一改後宮雨露均沾的舊例,日日與貴妃廝守。她有孕之後,根本不能侍君,皇上偏就隻瞧著也樂意,生不將後宮諸妃放在眼裏。如今貴妃流產,皇上更是眼中再無旁人,每日便是有事難往後宮也打發人來問個三四遍,生怕她再有半點閃失。貴妃也一改往日作風,欣然接受。

    如今新上位的靜華夫人,以及一早舉報司掌局有功的鄭奉媛等都是貴妃的附庸,貴妃獨占聖寵她們隻當瞧不見。德妃索性閉門不出,和嬪孤掌難鳴,陳吳雙美人微言輕,太後早就不問後宮事。如此一來,後宮倒也沒有醋浪橫生的事情發生。

    但朝中卻不是很太平,倒不是因為皇上獨寵貴妃引得外臣非議,他們到沒有多事到這個地步。而是皇上打南巡迴來,就有一些朝中新秀開始搞些事端。打皇上臨行之前,興華閣便已經興風作浪,要將文華閣驅出內廷。一幫文人吵得不可開交。待皇上歸來,現任大司馬,東臨王楚淨河便上疏,痛陳時下三司之局的種種敝端,首先上表請辭去大司馬一職,其門下各路將軍,當中包括靈嬪之父紛紛響應。另有央集令林孝,會同其門生子弟也相附合。與一幫守舊老臣在朝上鬧的雞飛狗跳。幾次三番演出什麽朝臣披發撞柱的戲碼!

    皇上自十六歲親政以來,這六七年一直中規中矩,固守祖宗訓誡。但如今,他提拔上來的一些新秀漸漸坐大,不將老臣放在眼裏,時時在下就磨擦不少。如今居然鬥膽到要罷廢三司舊製,重組內閣,直將一幫守舊老臣個個肝裂膽碎,氣得吹胡子瞪眼。幾次跑進內宮求見太後,請太後主持大局!

    太後雖沒表任何態度,一副吃齋的樣子。但她這種中立的態度無疑是壯了舊臣的膽,沒兩天,便鬧出宣律院右侍郎在外以言詞無禮,冒犯天威,觸動舊律的罪責將土興州下文典下獄論罪,不待林孝請旨,已經將其誅於永安城梅花市!

    這事掀起朝中大波,雖然死的是個文典,但宣律院如此殺雞敬猴擺明就是給林孝難看。給林孝難看就是給皇上難看,讓他知道舊典不可違,祖宗之律絕不能動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打從一入十二月,朝堂上鬧得沸反盈天,雲曦深知一派新黨現在難成事,守舊派態度堅決。此時他縱是著急也斷不能明顯偏幫,以免朝中動蕩。雖然朝上事煩,但他一入後宮就半點不帶出這種顏色,隻與緋心靜處求安。

    緋心雖不過問朝中的事,但她密羅織網的關係網哪能讓她半點未覺。她早知皇上勵精圖治,有心開創一番事業。此次南下,更了解民生之重。如今三司權力太大,基本上是將皇上架空,個中環節弊大於利,而許多高職基本都屬於隻拿錢不用辦事的多餘,朝廷每年要空耗數十萬之巨以養這些高官。皇上若想有一番作為,打掉一個阮氏還遠遠不夠。必要重新建立一套政治班子,重整朝臣,才能開創宣平之盛。

    而這當中,太後就是關鍵。太後與先帝時期的肱股之臣關係良好,他們因為侍奉先帝,所以對太後頗為尊重。太後在某種意義上是先帝的精神代表。如果太後不肯支持皇上,那這幫老臣也難動搖。殺是一個方法,但不能隻用這一個方法。當恩威並施,才能讓人心服口服。況且這班老臣並非是不忠無義之黨,而是守舊。若大肆誅殺先帝良臣,隻會影響皇上的威信和聲譽。

    緋心知道皇上煩惱,但皇上不提,她也絕不會主動引他愁煩。況且朝上的事也並非是她一個女人可以談論的。所以最近她一直賣力討好太後,雖然她了解自己現在的情況,也不能指望太後能對她有什麽改觀。但總歸是越發的和順,隻希望能讓皇上少點障礙。

    雲曦何嚐不了解她的心思,但見她每日強撐著往太後那裏服侍,更是加倍賠著小心,到處尋些奇花異草討太後的關心。他心裏就格外的不是滋味,他知道此時她將這份心思放在這裏,已經全然都是為他!

    十二月一入,舉國都忙碌起來,年節氣氛越加的濃烈。臘八一過,加上萬壽節,緊著便是小年,除夕。後宮之中沒一日得閑,因著皇上大駕歸來不久,所以今年不打算往行宮去。一切都是在宮裏準備,因著近了年底,皇上也不想再鬧出事來,所以將一應尖銳難決的朝議都壓而不動。

    萬壽節時,宮裏無比熱鬧,因著去年有大司馬阮丹青的事影響了眾人的心情。今年雖然貴妃也流產了,但所幸之前有個皇長子出世給宮裏添了喜慶。加上今年瞿峽完工,南省再不必因水患而憂煩,這兩件喜事也足以衝淡了貴妃流產之事。所以這一陣子,宮裏還是披紅掛彩,格外的喜慶。

    緋心因著流產身體一直不太好,加上南去又勞頓了一起,最近又老陪著太後左右侍奉,所以雖是榮寵至極,但氣色卻比往夕差了許多。萬壽之時,一些相應的排場又省不得,免不了要勞筋動骨。雖然說在宮裏,出門便有人抬,不需她動手動腳。但耐不住心力半分不能少用,實是弄得越發的瘦弱起來。雲曦是瞅在眼裏,痛在心上。恨不得將她捂在懷裏養個一年半載才好。

    萬壽節過,便緊著是過年大典,全國是因著這兩節連一起格外高了興。加上年底諸事可結,總算能痛快休整。這段時間靜華夫人難掌得住事,少不得三天兩頭的來找緋心拿主意。所以緋心實際上也閑不得,不過想著這段時間挺過去便罷,待得正月裏,皇上也能安生幾日。如此一想,讓她心裏也透著些喜歡。

    正月大典一過,宮裏大的排場也就算是都得收,餘的都不過是哪宮哪院的關係好,再相互間走動走動,過過小宴。但這樣也算踏實下來,正月裏頭幾天沒什麽事,雲曦也不必坐朝,不過是有事便去,無事便早早迴來。如此,他與緋心相處的時間也多了一點。

    雖然打從十一月初迴來,至現在,他但凡往後宮來,便必要與她相聚。但多時都是坐一會便往前頭去,也沒太多時間玩樂消遣。加上緋心身子一直不好,特別是打從十二月初流產之後,加上她十分的畏寒,越發的怯弱起來。況且這一個來月,緋心一直心裏很是負疚。他期待這個孩子由來已久,卻是她的身體不爭氣,偏是好不容易懷一個還保不得。最後還是要他來圓場撐麵,替她打掩不說還要借此捧抬她的德行。他心裏難過不亞於她,而她卻半點難助得他!雲曦實是瞧的心裏疼的慌,手底下也越發的輕柔起來。

    xxxxxxxxxx

    二更奉上,希望喜歡!(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心記——出版名 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當木當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當木當澤並收藏迷心記——出版名 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