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陵陽山風景秀麗,乃修仙聖境,屈某等人特來拜訪,沒想到剛一上山就遭到諸位道友的阻攔,因此,雙方就動起手來。不過,屈某等人到現在都覺得莫名其妙,我們似乎和陵陽山道教沒什麽過結,為何貴派道友總是栽贓誣陷我等?說什麽屈某買通監理,欺壓善良,勾結縣尹,要強行霸占陵陽山,實在是可笑之極。既然白眉掌教來此正好,我們倒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屈原一番話,不由讓陵陽子、張百城、小劉、郭嘉、郭奉五人緊張萬分,他們一個個都不敢看白眉。
白眉雖然活了一百多歲,但他不糊塗,這裏麵肯定有誤會,問題一定出在陵陽子、張百城五人身上。
不管怎樣,他不能當著外人和眾弟子的麵戳穿陵陽子他們的不是,他要維護陵陽山千百年來之不易的光輝形象。
這不是護犢子!
在他看來,陵陽山名譽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都珍貴!
還有一點,屈原乃當世文壇大家,學識淵博,他的《離騷》、《雲中君》、《大司命》、《山鬼》、《天問》《涉江》等著作,不僅在楚國傳誦,其他六國也在閱讀,萬一他一不高興,將陵陽山寫入書中,千百年後,陵陽山道教或許不存在,但屈原的每一篇著作,一定會流芳百世。
權衡之下,白眉心裏明白了八九分,當即迎麵笑道:“既然屈大夫是來拜訪陵陽山,貧道豈有不歡迎之禮。屈大夫!諸位,請上四禦峰紫薇大殿一敘。”
“多謝白眉掌教,請!”屈原抱拳施禮後,便隨白眉一同上了四禦峰紫薇大殿。
跟在他們身後的則是李長宗、二十四天驕、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一幹人等。
此外,還有二三百陵陽山弟子。
陵陽子、張百城、小劉、郭嘉、郭奉五人此時反而害怕擔心起來,不敢隨後了。
白眉將屈原、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迎接到四禦峰紫薇大殿,白眉拿了特製的金創藥給趙奢止血療傷,表示歉意。一切完畢之後,趙奢帶領的二十多名沙場老將分別站在兩旁。
在淨手,敬香完畢之後,白眉領著屈原參觀四禦峰道觀法堂和殿外風景,隨後,白眉又領著屈原、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五人參觀99米紫薇大帝真身銅像。
紫薇大帝真身銅像為銅鐵製鋼架拚接混合結構,筒體直達銅像頂部。銅像中間,有一根巨大的通天柱子,主要是起到穩定作用。
銅像外麵銅材采用仿金銅製作,具有18k黃金光澤,銅像建成後金光閃閃。
銅像內部就像一座摩天大樓,共有12層,各層都有階梯直達頂部。
第一層為禮仙堂,可舉辦各種道教法事活動。
第二層為展覽廳,集中展示天上神仙和各地道教仙人修行修仙等故事。
第三層為信徒提供臨時修身場所。
第四層主要用於珍藏道教各種珍寶、道教法器、書畫等文物。
第五層主要是各道教典籍著作。
不過,四層以上就不對外開放了。
銅像內部四層以上,除了白眉,內部弟子也沒幾個人上去過,因屈原乃文學大家,名聲遠揚,白眉早就耳聞,於是破例領著屈原一層一層登上樓梯,一層一層欣賞陵陽山道教文化和文物等等。
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看著銅像內部,如摩天大樓,簡直通向天際,驚歎不已,感到不可思議。
他們參觀了四層,考慮到禁地,不想白眉為難,便沒有跟白眉和屈原上去了。
就這樣,白眉領著屈原一層一層地參觀,每一層都讓屈原感到驚喜和驚奇,直到參觀完第十二層,他們登到紫薇大帝的頭頂,屈原不由微微氣喘起來,而白眉心平氣和,吐納自然。
白眉見下,以為銅像上麵內部空氣悶得慌,於是隨手推開紫薇大帝左眼上一扇窗戶,向外望去,就見整個陵陽山飄蕩在雲海之上,偶有幾座突起的山峰,像是大海中的雲帆,正揚帆起航。
在白眉打開窗戶一刹那,風很大,屈原頓時感到神清氣爽無比,不喘氣了,好了許多,仿佛有一種置身仙界一般。
四禦峰海拔1342米,是陵陽山最高的山峰,而紫薇大帝真身銅像99米,坐落在這麽高的山峰之上,其工藝、技術等,還有工人的膽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遠遠望去,整個紫薇大帝真身銅像就像一座巨大的山峰屹立在雲海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下,在雲海的襯托之下,發出金色的光芒,耀眼無比。
而白眉和屈原站在紫薇大帝的巨大的眼睛上,遠遠看去,兩人就如同一個白點和灰點,又如同兩隻螞蟻。
屈原站在如此高處,還是畢生第一次,不由感歎陵陽山真是美妙無比,真乃人間仙境。同時,他又驚歎道教文化,在陵陽山發揚光大,讓這座山充滿著既神秘又傳奇的色彩。
此時,白眉情不自禁不由言道:“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這是屈原著作《抽思》的名句,譯為:我不管是彎路還是捷徑,隻顧南行戴著日月與星星。
詩意把蘊藏在內心深處像亂絲般的愁情抽繹出來,抒寫詩人屈原對楚國熾烈的懷念和憂愁。
對“抽思”的理解,王夫之在《楚辭通釋》中說:“抽,繹也。思,情也。”
抽思的意思就是理出頭緒,抒發感情。
《抽思》首先迴憶以往屈原被懷王放逐的情形,點明寫作緣由。雖屈原也埋怨本來與楚懷王約好的事情,但楚懷王沒能遵守,可是自己人在他鄉時對郢都的思念,已經將原本憂傷的基調打破,屈原又用大段的比喻希望懷王醒悟,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屈原幾經周折,卻無法理出頭緒。
這些由衷的感言恐怕懷王是聽不到了。
在屈原著作中,名句名言,還有很多,像“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感以為儀”“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等句著實飽含哲理,給人啟迪。
屈原聽後一詫,首先白眉能背自己的詩句,有點好奇。其次,他的這兩句詩句並不和現在的美景應景。他在想,難道是現在他二人身居紫薇大帝真身銅像眼中,手可摘星辰,故而有感而發?還是,他也和自己當初心情一樣,有著很深的懷念和憂愁?
屈原一番話,不由讓陵陽子、張百城、小劉、郭嘉、郭奉五人緊張萬分,他們一個個都不敢看白眉。
白眉雖然活了一百多歲,但他不糊塗,這裏麵肯定有誤會,問題一定出在陵陽子、張百城五人身上。
不管怎樣,他不能當著外人和眾弟子的麵戳穿陵陽子他們的不是,他要維護陵陽山千百年來之不易的光輝形象。
這不是護犢子!
在他看來,陵陽山名譽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都珍貴!
還有一點,屈原乃當世文壇大家,學識淵博,他的《離騷》、《雲中君》、《大司命》、《山鬼》、《天問》《涉江》等著作,不僅在楚國傳誦,其他六國也在閱讀,萬一他一不高興,將陵陽山寫入書中,千百年後,陵陽山道教或許不存在,但屈原的每一篇著作,一定會流芳百世。
權衡之下,白眉心裏明白了八九分,當即迎麵笑道:“既然屈大夫是來拜訪陵陽山,貧道豈有不歡迎之禮。屈大夫!諸位,請上四禦峰紫薇大殿一敘。”
“多謝白眉掌教,請!”屈原抱拳施禮後,便隨白眉一同上了四禦峰紫薇大殿。
跟在他們身後的則是李長宗、二十四天驕、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一幹人等。
此外,還有二三百陵陽山弟子。
陵陽子、張百城、小劉、郭嘉、郭奉五人此時反而害怕擔心起來,不敢隨後了。
白眉將屈原、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迎接到四禦峰紫薇大殿,白眉拿了特製的金創藥給趙奢止血療傷,表示歉意。一切完畢之後,趙奢帶領的二十多名沙場老將分別站在兩旁。
在淨手,敬香完畢之後,白眉領著屈原參觀四禦峰道觀法堂和殿外風景,隨後,白眉又領著屈原、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五人參觀99米紫薇大帝真身銅像。
紫薇大帝真身銅像為銅鐵製鋼架拚接混合結構,筒體直達銅像頂部。銅像中間,有一根巨大的通天柱子,主要是起到穩定作用。
銅像外麵銅材采用仿金銅製作,具有18k黃金光澤,銅像建成後金光閃閃。
銅像內部就像一座摩天大樓,共有12層,各層都有階梯直達頂部。
第一層為禮仙堂,可舉辦各種道教法事活動。
第二層為展覽廳,集中展示天上神仙和各地道教仙人修行修仙等故事。
第三層為信徒提供臨時修身場所。
第四層主要用於珍藏道教各種珍寶、道教法器、書畫等文物。
第五層主要是各道教典籍著作。
不過,四層以上就不對外開放了。
銅像內部四層以上,除了白眉,內部弟子也沒幾個人上去過,因屈原乃文學大家,名聲遠揚,白眉早就耳聞,於是破例領著屈原一層一層登上樓梯,一層一層欣賞陵陽山道教文化和文物等等。
趙奢、承開、承元和丘河看著銅像內部,如摩天大樓,簡直通向天際,驚歎不已,感到不可思議。
他們參觀了四層,考慮到禁地,不想白眉為難,便沒有跟白眉和屈原上去了。
就這樣,白眉領著屈原一層一層地參觀,每一層都讓屈原感到驚喜和驚奇,直到參觀完第十二層,他們登到紫薇大帝的頭頂,屈原不由微微氣喘起來,而白眉心平氣和,吐納自然。
白眉見下,以為銅像上麵內部空氣悶得慌,於是隨手推開紫薇大帝左眼上一扇窗戶,向外望去,就見整個陵陽山飄蕩在雲海之上,偶有幾座突起的山峰,像是大海中的雲帆,正揚帆起航。
在白眉打開窗戶一刹那,風很大,屈原頓時感到神清氣爽無比,不喘氣了,好了許多,仿佛有一種置身仙界一般。
四禦峰海拔1342米,是陵陽山最高的山峰,而紫薇大帝真身銅像99米,坐落在這麽高的山峰之上,其工藝、技術等,還有工人的膽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遠遠望去,整個紫薇大帝真身銅像就像一座巨大的山峰屹立在雲海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下,在雲海的襯托之下,發出金色的光芒,耀眼無比。
而白眉和屈原站在紫薇大帝的巨大的眼睛上,遠遠看去,兩人就如同一個白點和灰點,又如同兩隻螞蟻。
屈原站在如此高處,還是畢生第一次,不由感歎陵陽山真是美妙無比,真乃人間仙境。同時,他又驚歎道教文化,在陵陽山發揚光大,讓這座山充滿著既神秘又傳奇的色彩。
此時,白眉情不自禁不由言道:“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這是屈原著作《抽思》的名句,譯為:我不管是彎路還是捷徑,隻顧南行戴著日月與星星。
詩意把蘊藏在內心深處像亂絲般的愁情抽繹出來,抒寫詩人屈原對楚國熾烈的懷念和憂愁。
對“抽思”的理解,王夫之在《楚辭通釋》中說:“抽,繹也。思,情也。”
抽思的意思就是理出頭緒,抒發感情。
《抽思》首先迴憶以往屈原被懷王放逐的情形,點明寫作緣由。雖屈原也埋怨本來與楚懷王約好的事情,但楚懷王沒能遵守,可是自己人在他鄉時對郢都的思念,已經將原本憂傷的基調打破,屈原又用大段的比喻希望懷王醒悟,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屈原幾經周折,卻無法理出頭緒。
這些由衷的感言恐怕懷王是聽不到了。
在屈原著作中,名句名言,還有很多,像“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感以為儀”“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等句著實飽含哲理,給人啟迪。
屈原聽後一詫,首先白眉能背自己的詩句,有點好奇。其次,他的這兩句詩句並不和現在的美景應景。他在想,難道是現在他二人身居紫薇大帝真身銅像眼中,手可摘星辰,故而有感而發?還是,他也和自己當初心情一樣,有著很深的懷念和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