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郡守的描述中,三昆山的賊人極為強大,他們不僅有唿風喚雨之能,而且繼承了蚩尤的本領,銅頭鐵臂,刀槍不入。
壽春城秦軍悍不畏死,幾番衝殺,無奈凡人之力,如何與神鬼相爭鬥?
秦軍屢屢敗下陣來,但是屢敗屢戰,不屈不撓。
眼看著城中的守軍越來越少,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而賊人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發展到了三千人。
但是以郡守為首的九江人,絕對不投降,哪怕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要寧死不屈,守住大秦的榮光。
這奏折寫的,聲淚俱下,把壽春城中的秦軍描繪的無比悲壯。
念奏折的小宦官都不由自主的流下來了熱淚。
他頓了頓,擦了擦熱淚,然後繼續念奏折。
奏折中說,就在城中秦軍苦苦支撐,眼看就要支撐不住的時候,伏堯公子到了。
公子率領著三千人馬,如同猛虎下山,頓時驚退了賊人。
原來伏堯公子的人馬身上,帶著謫仙的神力。
謫仙神通廣大,即便是蚩尤也要退避三舍。
三昆山賊人見勢不好,幹脆據險而守,退迴到了三昆山上。
而伏堯公子又定下來了奇計,選了一百勇士,趁著夜色從懸崖峭壁之上,攀到了三昆山。
當日月黑風高,陰風唿嘯。
伏堯公子的一百人馬,宛如從天而降的天兵天將。宛如一尊尊金甲戰神。宛如進入羊群的猛虎,宛如衝進育嬰堂的壯漢。
在一係列驚心動魄的排比句之後,郡守又對戰況進行了描寫。
那一日,這一百人馬,左劈右砍,殺的是昏天暗地。
三昆山上的三千賊人,個個哭爹喊娘,四處逃竄,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這些賊人,摔下山崖,化作肉泥者有之。
掉進山澗,葬身水底者有之。
自相踐踏,腹破腸流者有之。
被公子抓住,斬首示眾者亦有之。
本來抓到了一些賊人,公子想要送到鹹陽城,令諸位大人觀賞一番。
不過忽然想起來,這些賊人身上都有妖術,萬一他們路上施展妖術逃跑,那就不好了。
更何況,這些妖邪之物,身上都帶著邪氣,進入鹹陽城之後,玷汙了這塊清潔之地,那更是該死。
於是,在伏堯公子的主持下,將這些人全部斬首。
據說斬首那一日,天色忽然晦暗,有一片烏雲蓋下來,遮天蔽日,仿佛一下變成了黑夜。
而在烏雲之中,隱隱有鬼哭狼嚎之聲。
當時眾人皆惴惴不安,而伏堯公子大喝一聲,抽出腰間寶劍,劍指蒼穹。
伏堯公子大聲唿道:“我乃大秦皇帝之子。爾等妖魔鬼怪,豈敢放肆?”
公子這聲音,得天地之正,浩浩蕩蕩,凜然不可侵犯。
九江郡大小官員聽在耳朵裏麵,都覺得精神百倍,那內心深處的一絲懼意,頓時蕩然無存了。
忽然間,隻聽得烏雲之中,隻聽得哢嚓一聲,仿佛晴天霹靂。
緊接著狂風大作,竟然將烏雲吹散。
烈日重現天地之間,照耀刑場。
而伏堯公子金盔金甲,手持寶劍,在日光中熠熠生輝,宛若天神下凡。
在場之人看了之後,無不讚歎:果然乃大秦公子。此等神威,豈是凡人能有的?
隨後,刀斧手斬下賊人頭顱。
那被俘的三百賊寇,頓時身首異處,再不敢作亂。
公子有大功而不爭功,甚至不忍扶蘇公子輸的太難看,故意謙虛一些,說自己隻殺了三百人。
但是九江郡上下,不忍心公子被人誤解,因此冒死上了這道奏折。
小宦官念完奏折之後,在場的人都傻眼了。
有不少朝臣說:“這……這是真的嗎?”
“這怎麽聽者有點像是說書人說的故事?”
“又是神仙,又是鬼怪。楚地這麽多事嗎?”
“不會是九江郡守,與公子串通好了吧?”
不過也有知情人說道:“不可能,據說九江郡尉,名叫黎刀,與蒙恬一向親近。”
此言一出,眾人恍然大悟。
黎刀,大多數人隻是有耳聞。可是他兄長黎劍,眾人就很了解了。
那是蒙恬的心腹大將啊。
這麽說,伏堯公子到了九江郡,黎刀沒有給他暗中使壞就不錯了。要故意吹捧,誇大他的功績?那是萬萬沒可能的。
隻是……九江郡,真的進行了一場大戰嗎?這也太邪乎了吧?
李水也有點懵逼了。知道古代有一些神乎其神的傳說,可是……還真讓自己碰見了?
蚩尤有沒有神力他不知道。
但是謫仙有沒有神力,李水很清楚啊。
這不是扯淡嗎?
不過,心裏麵很震驚,李水在臉上是不會表現出來的。
他幽幽的說道:“如此看來,伏堯公子真是仁者啊。對待窮兇極惡的賊人,有魄力盡數剿滅,還百姓一個太平。對待自己的兄長,可以照顧他的感受,讓他不至於顏麵盡失。”
“此乃大仁者也。至於扶蘇公子,所謂的仁者無敵,不過是放跑了山賊而已。山賊離開了梅縣,必定去了其他地方作惡,又要禍害其他無辜的百姓。這樣的仁,似乎小了一些。”
周圍的朝臣都連連點頭,忽然覺得李水說的很有道理。
那些儒生都很鬱悶,心想:果然不能讓謫仙說話啊。謫仙這張嘴,真是死人都能給說活了。
淳於越歎了口氣,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
李水笑眯眯的說道:“子不語,難道就不許別人語嗎?或許淳於博士覺得九江郡守在撒謊?”
淳於越沒有說話。
這個年代,大家還很有一些迷信觀點。喜歡相信山精鬼怪。
否則的話,秦始皇也不會整天派人尋找仙山了。
否則的話,後來的陳勝也不會因為一句“大楚興,陳勝王”就聚攏起一夥人馬來了。
李信適時說道:“如此看來,還是伏堯公子的功勞比較大啊。首先滅賊人數比較多。其次滅的比較徹底,免得那些賊人再次作亂。”
這話一出口,蒙恬的人有些不樂意了。
有人說道:“伏堯公子的功勞很大嗎?我看扶蘇公子的功勞也不小。那些賊人確實沒有死,但是他們逃走之後,必定是洗心革麵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洗心革麵的賊人,變成了安分守己的百姓。這不是好事嗎?我等以為,伏堯公子的處置方式,有些太過血腥了。”
朝臣們都覺得這個場麵怪怪的。
幾個殺人如麻的武將,居然在朝堂之中大談仁義,並且口口聲聲,說什麽殺人太血腥。
你們行軍打仗,難道不用殺人的嗎?
不過……朝臣也隻是這麽想而已,誰也沒有說。
畢竟,好端端的,得罪人家蒙恬幹什麽?得罪扶蘇公子幹什麽?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隻有周青臣幾個人幽幽的問出來,問那幾個武將:“如此說來在,諸位將軍鎮守邊關的時候,從來不曾殺人了?”
這些武將愣了一下,然後狡辯道:“我們自然是殺人的。但是我們殺人,與伏堯公子殺人截然不同。”
“我們是武將,我們殺人,乃是職責所在。而伏堯公子是公子,他可以殺人,也可以不……”
周青臣幽幽的說道:“然而,伏堯公子接到的命令,是剿滅三昆山的賊人,此乃皇帝之令也。換而言之,伏堯公子那時候也是武將。他殺人,有什麽問題嗎?”
這些武將說不出話來了。
剛才他們就是在勉強狡辯,現在被人問的啞口無言,也算正常。
就在這時候,有個小宦官氣喘籲籲地跑進來了。
他跪倒在地,說道:“陛下,陛下。伏堯公子的人迴來了。”
嬴政一愣:“這麽快便迴來了?朕才剛剛看到捷報。”
不過嬴政看了看送捷報的驛卒,立刻就釋然了。
這驛卒,實在是倒黴了一點,一次耽擱了太長時間。
嬴政問小宦官:“伏堯可迴來了?”
小宦官說道:“伏堯公子沒有迴來,迴來的是十個士卒,以及公子讓他們帶迴來的三百顆人頭。”
朝臣們都恍然大悟。
這就和九江郡守奏折裏麵的話對上號了。
九江郡郡守不是在奏折裏說了嗎?
伏堯公子殺了敵人三千名,但是完整的屍首卻隻得到了幾百具。
因此他挑選了一些模樣周正的,把腦袋砍下來,送到鹹陽城。並且沿路示眾,震懾宵小。
蒙恬幽幽的說道:“也不知道是不是隻有這個三百人。”
朝臣們聽了這話之後,都微微一愣,然後點頭說道:“有道理,很有道理啊。”
如果九江郡守的奏折是假的呢?
如果三昆山上的賊人隻有三百名呢?
所以伏堯隻帶迴來了三百首級。
這樣一想的話,伏堯的功勞就要小得多了。
於是,嬴政命人把押送人頭的小卒帶上來了。
小卒有些拘謹的進了大殿,向嬴政和各位大人行禮。
嬴政和顏悅色的問道:“你們都跟隨伏堯,參與了與賊人的拚殺嗎?”
小卒愣了一下,老老實實的說道:“似乎隻有殺,沒怎麽拚啊,那些賊人不堪一擊。”
朝臣們都愣住了:這就是九江郡守說的謙虛嗎?這還謙虛?這簡直很囂張好嗎?
嬴政說道:“當日的經過是什麽樣的?你原原本本說一遍。”
小卒答應了一聲,老老實實的說道:“當日我們看見三昆山的賊首,就是那個叫三昆的人,帶領著三百山賊,正在……”
蒙恬立刻抓住了這個信息,興奮地問:“你說,三昆山隻有三百賊人。”
小卒說道:“是啊,有人頭為證。”
很快,有不少人臉上露出來了神秘的微笑。
嬴政心中也隱隱有些不快,心想:難道是九江郡守在撒謊?
他對小卒說道:“繼續說下去。”
小卒說:“但是這三百賊人,正在攻打壽春城。”
滿朝文武,頓時嘩然:“什麽?三百賊人攻打壽春城?這可能嗎?這些賊人莫不是瘋了?”
嬴政皺了皺眉頭:“你若不說實話,朕絕不饒你。”
小卒有些害怕的說道:“小人所言,句句屬實啊。”
他心裏開始打鼓:這是怎麽了?我們明明打了大勝仗啊。怎麽迴來之後,像是被審問一樣?
李水和顏悅色的看著小卒,微笑著說道:“你不要害怕,老老實實說出來便可,是非曲直,我們自然會判斷。”
小卒應了一聲,繼續說道:“當時壽春城中的秦軍,不敢出戰。一直在幹什麽……祭祀黃帝。好像是這樣的。”
朝臣們都懵了:“還真的祭祀黃帝了?”
小卒又說道:“壽春城的人在祭祀黃帝,外麵的那些賊人,也都舉著大牌子,他們好像是蚩尤的什麽人。小人不認識那兩個字,是聽別人說的。”
朝臣們越聽越心驚:“對上了,好像都對上了。”
小卒又說道:“後來伏堯公子從我們當中,挑選了一百人。我們這一百人打開城門,衝了出去。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便將那些人都殺了。”
“大約用了幾刻鍾,這人頭就擺好了。”
朝臣們聽得目瞪口呆,問道:“沒了?”
小卒有些惴惴不安:“沒了啊,還能有什麽?”
嬴政歎了口氣,對小卒說道:“罷了,你下去吧。”
小卒應了一聲,退下了。
李水笑眯眯的說道:“諸位大人覺得,這小卒說的是不是真的?”
朝臣們都搖了搖頭。
李水微笑著說道:“本仙也覺得不是真的。”
“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三昆山上,不是有三百人,是有三千人,因此他們才敢攻打壽春城,當然了,或許他們當中確實有一些巫術,所以壽春城中的秦兵,才不得不祭祀黃帝。”
“而伏堯公子剿滅了反賊之後,不想貪圖功勞,於是囑咐這小卒,不可以對外說有三千人,隻是說有三百人便好了。”
“可惜公子沒想到,這個小卒有些愚笨,畢竟大家也看到了,他連字都不認識。”
“這小卒趕了幾百裏路,已經把伏堯公子教他的那些善意的謊言忘得差不多了。”
“他沒想到。陛下會將他叫到議政殿,親自問話。因此緊張之下,這小卒根據記憶,又編了一些內容。因此聽起來就很古怪了。”
壽春城秦軍悍不畏死,幾番衝殺,無奈凡人之力,如何與神鬼相爭鬥?
秦軍屢屢敗下陣來,但是屢敗屢戰,不屈不撓。
眼看著城中的守軍越來越少,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而賊人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發展到了三千人。
但是以郡守為首的九江人,絕對不投降,哪怕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要寧死不屈,守住大秦的榮光。
這奏折寫的,聲淚俱下,把壽春城中的秦軍描繪的無比悲壯。
念奏折的小宦官都不由自主的流下來了熱淚。
他頓了頓,擦了擦熱淚,然後繼續念奏折。
奏折中說,就在城中秦軍苦苦支撐,眼看就要支撐不住的時候,伏堯公子到了。
公子率領著三千人馬,如同猛虎下山,頓時驚退了賊人。
原來伏堯公子的人馬身上,帶著謫仙的神力。
謫仙神通廣大,即便是蚩尤也要退避三舍。
三昆山賊人見勢不好,幹脆據險而守,退迴到了三昆山上。
而伏堯公子又定下來了奇計,選了一百勇士,趁著夜色從懸崖峭壁之上,攀到了三昆山。
當日月黑風高,陰風唿嘯。
伏堯公子的一百人馬,宛如從天而降的天兵天將。宛如一尊尊金甲戰神。宛如進入羊群的猛虎,宛如衝進育嬰堂的壯漢。
在一係列驚心動魄的排比句之後,郡守又對戰況進行了描寫。
那一日,這一百人馬,左劈右砍,殺的是昏天暗地。
三昆山上的三千賊人,個個哭爹喊娘,四處逃竄,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這些賊人,摔下山崖,化作肉泥者有之。
掉進山澗,葬身水底者有之。
自相踐踏,腹破腸流者有之。
被公子抓住,斬首示眾者亦有之。
本來抓到了一些賊人,公子想要送到鹹陽城,令諸位大人觀賞一番。
不過忽然想起來,這些賊人身上都有妖術,萬一他們路上施展妖術逃跑,那就不好了。
更何況,這些妖邪之物,身上都帶著邪氣,進入鹹陽城之後,玷汙了這塊清潔之地,那更是該死。
於是,在伏堯公子的主持下,將這些人全部斬首。
據說斬首那一日,天色忽然晦暗,有一片烏雲蓋下來,遮天蔽日,仿佛一下變成了黑夜。
而在烏雲之中,隱隱有鬼哭狼嚎之聲。
當時眾人皆惴惴不安,而伏堯公子大喝一聲,抽出腰間寶劍,劍指蒼穹。
伏堯公子大聲唿道:“我乃大秦皇帝之子。爾等妖魔鬼怪,豈敢放肆?”
公子這聲音,得天地之正,浩浩蕩蕩,凜然不可侵犯。
九江郡大小官員聽在耳朵裏麵,都覺得精神百倍,那內心深處的一絲懼意,頓時蕩然無存了。
忽然間,隻聽得烏雲之中,隻聽得哢嚓一聲,仿佛晴天霹靂。
緊接著狂風大作,竟然將烏雲吹散。
烈日重現天地之間,照耀刑場。
而伏堯公子金盔金甲,手持寶劍,在日光中熠熠生輝,宛若天神下凡。
在場之人看了之後,無不讚歎:果然乃大秦公子。此等神威,豈是凡人能有的?
隨後,刀斧手斬下賊人頭顱。
那被俘的三百賊寇,頓時身首異處,再不敢作亂。
公子有大功而不爭功,甚至不忍扶蘇公子輸的太難看,故意謙虛一些,說自己隻殺了三百人。
但是九江郡上下,不忍心公子被人誤解,因此冒死上了這道奏折。
小宦官念完奏折之後,在場的人都傻眼了。
有不少朝臣說:“這……這是真的嗎?”
“這怎麽聽者有點像是說書人說的故事?”
“又是神仙,又是鬼怪。楚地這麽多事嗎?”
“不會是九江郡守,與公子串通好了吧?”
不過也有知情人說道:“不可能,據說九江郡尉,名叫黎刀,與蒙恬一向親近。”
此言一出,眾人恍然大悟。
黎刀,大多數人隻是有耳聞。可是他兄長黎劍,眾人就很了解了。
那是蒙恬的心腹大將啊。
這麽說,伏堯公子到了九江郡,黎刀沒有給他暗中使壞就不錯了。要故意吹捧,誇大他的功績?那是萬萬沒可能的。
隻是……九江郡,真的進行了一場大戰嗎?這也太邪乎了吧?
李水也有點懵逼了。知道古代有一些神乎其神的傳說,可是……還真讓自己碰見了?
蚩尤有沒有神力他不知道。
但是謫仙有沒有神力,李水很清楚啊。
這不是扯淡嗎?
不過,心裏麵很震驚,李水在臉上是不會表現出來的。
他幽幽的說道:“如此看來,伏堯公子真是仁者啊。對待窮兇極惡的賊人,有魄力盡數剿滅,還百姓一個太平。對待自己的兄長,可以照顧他的感受,讓他不至於顏麵盡失。”
“此乃大仁者也。至於扶蘇公子,所謂的仁者無敵,不過是放跑了山賊而已。山賊離開了梅縣,必定去了其他地方作惡,又要禍害其他無辜的百姓。這樣的仁,似乎小了一些。”
周圍的朝臣都連連點頭,忽然覺得李水說的很有道理。
那些儒生都很鬱悶,心想:果然不能讓謫仙說話啊。謫仙這張嘴,真是死人都能給說活了。
淳於越歎了口氣,說道:“子不語怪力亂神。”
李水笑眯眯的說道:“子不語,難道就不許別人語嗎?或許淳於博士覺得九江郡守在撒謊?”
淳於越沒有說話。
這個年代,大家還很有一些迷信觀點。喜歡相信山精鬼怪。
否則的話,秦始皇也不會整天派人尋找仙山了。
否則的話,後來的陳勝也不會因為一句“大楚興,陳勝王”就聚攏起一夥人馬來了。
李信適時說道:“如此看來,還是伏堯公子的功勞比較大啊。首先滅賊人數比較多。其次滅的比較徹底,免得那些賊人再次作亂。”
這話一出口,蒙恬的人有些不樂意了。
有人說道:“伏堯公子的功勞很大嗎?我看扶蘇公子的功勞也不小。那些賊人確實沒有死,但是他們逃走之後,必定是洗心革麵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洗心革麵的賊人,變成了安分守己的百姓。這不是好事嗎?我等以為,伏堯公子的處置方式,有些太過血腥了。”
朝臣們都覺得這個場麵怪怪的。
幾個殺人如麻的武將,居然在朝堂之中大談仁義,並且口口聲聲,說什麽殺人太血腥。
你們行軍打仗,難道不用殺人的嗎?
不過……朝臣也隻是這麽想而已,誰也沒有說。
畢竟,好端端的,得罪人家蒙恬幹什麽?得罪扶蘇公子幹什麽?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隻有周青臣幾個人幽幽的問出來,問那幾個武將:“如此說來在,諸位將軍鎮守邊關的時候,從來不曾殺人了?”
這些武將愣了一下,然後狡辯道:“我們自然是殺人的。但是我們殺人,與伏堯公子殺人截然不同。”
“我們是武將,我們殺人,乃是職責所在。而伏堯公子是公子,他可以殺人,也可以不……”
周青臣幽幽的說道:“然而,伏堯公子接到的命令,是剿滅三昆山的賊人,此乃皇帝之令也。換而言之,伏堯公子那時候也是武將。他殺人,有什麽問題嗎?”
這些武將說不出話來了。
剛才他們就是在勉強狡辯,現在被人問的啞口無言,也算正常。
就在這時候,有個小宦官氣喘籲籲地跑進來了。
他跪倒在地,說道:“陛下,陛下。伏堯公子的人迴來了。”
嬴政一愣:“這麽快便迴來了?朕才剛剛看到捷報。”
不過嬴政看了看送捷報的驛卒,立刻就釋然了。
這驛卒,實在是倒黴了一點,一次耽擱了太長時間。
嬴政問小宦官:“伏堯可迴來了?”
小宦官說道:“伏堯公子沒有迴來,迴來的是十個士卒,以及公子讓他們帶迴來的三百顆人頭。”
朝臣們都恍然大悟。
這就和九江郡守奏折裏麵的話對上號了。
九江郡郡守不是在奏折裏說了嗎?
伏堯公子殺了敵人三千名,但是完整的屍首卻隻得到了幾百具。
因此他挑選了一些模樣周正的,把腦袋砍下來,送到鹹陽城。並且沿路示眾,震懾宵小。
蒙恬幽幽的說道:“也不知道是不是隻有這個三百人。”
朝臣們聽了這話之後,都微微一愣,然後點頭說道:“有道理,很有道理啊。”
如果九江郡守的奏折是假的呢?
如果三昆山上的賊人隻有三百名呢?
所以伏堯隻帶迴來了三百首級。
這樣一想的話,伏堯的功勞就要小得多了。
於是,嬴政命人把押送人頭的小卒帶上來了。
小卒有些拘謹的進了大殿,向嬴政和各位大人行禮。
嬴政和顏悅色的問道:“你們都跟隨伏堯,參與了與賊人的拚殺嗎?”
小卒愣了一下,老老實實的說道:“似乎隻有殺,沒怎麽拚啊,那些賊人不堪一擊。”
朝臣們都愣住了:這就是九江郡守說的謙虛嗎?這還謙虛?這簡直很囂張好嗎?
嬴政說道:“當日的經過是什麽樣的?你原原本本說一遍。”
小卒答應了一聲,老老實實的說道:“當日我們看見三昆山的賊首,就是那個叫三昆的人,帶領著三百山賊,正在……”
蒙恬立刻抓住了這個信息,興奮地問:“你說,三昆山隻有三百賊人。”
小卒說道:“是啊,有人頭為證。”
很快,有不少人臉上露出來了神秘的微笑。
嬴政心中也隱隱有些不快,心想:難道是九江郡守在撒謊?
他對小卒說道:“繼續說下去。”
小卒說:“但是這三百賊人,正在攻打壽春城。”
滿朝文武,頓時嘩然:“什麽?三百賊人攻打壽春城?這可能嗎?這些賊人莫不是瘋了?”
嬴政皺了皺眉頭:“你若不說實話,朕絕不饒你。”
小卒有些害怕的說道:“小人所言,句句屬實啊。”
他心裏開始打鼓:這是怎麽了?我們明明打了大勝仗啊。怎麽迴來之後,像是被審問一樣?
李水和顏悅色的看著小卒,微笑著說道:“你不要害怕,老老實實說出來便可,是非曲直,我們自然會判斷。”
小卒應了一聲,繼續說道:“當時壽春城中的秦軍,不敢出戰。一直在幹什麽……祭祀黃帝。好像是這樣的。”
朝臣們都懵了:“還真的祭祀黃帝了?”
小卒又說道:“壽春城的人在祭祀黃帝,外麵的那些賊人,也都舉著大牌子,他們好像是蚩尤的什麽人。小人不認識那兩個字,是聽別人說的。”
朝臣們越聽越心驚:“對上了,好像都對上了。”
小卒又說道:“後來伏堯公子從我們當中,挑選了一百人。我們這一百人打開城門,衝了出去。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便將那些人都殺了。”
“大約用了幾刻鍾,這人頭就擺好了。”
朝臣們聽得目瞪口呆,問道:“沒了?”
小卒有些惴惴不安:“沒了啊,還能有什麽?”
嬴政歎了口氣,對小卒說道:“罷了,你下去吧。”
小卒應了一聲,退下了。
李水笑眯眯的說道:“諸位大人覺得,這小卒說的是不是真的?”
朝臣們都搖了搖頭。
李水微笑著說道:“本仙也覺得不是真的。”
“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三昆山上,不是有三百人,是有三千人,因此他們才敢攻打壽春城,當然了,或許他們當中確實有一些巫術,所以壽春城中的秦兵,才不得不祭祀黃帝。”
“而伏堯公子剿滅了反賊之後,不想貪圖功勞,於是囑咐這小卒,不可以對外說有三千人,隻是說有三百人便好了。”
“可惜公子沒想到,這個小卒有些愚笨,畢竟大家也看到了,他連字都不認識。”
“這小卒趕了幾百裏路,已經把伏堯公子教他的那些善意的謊言忘得差不多了。”
“他沒想到。陛下會將他叫到議政殿,親自問話。因此緊張之下,這小卒根據記憶,又編了一些內容。因此聽起來就很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