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奶奶陪嫁的別莊就在京郊。
她是庶女,又是低嫁。武安侯府當年給她的陪嫁的別莊就很差,靠近山林,土地貧瘠。
不過,陸大奶奶接手後,打理得不錯,別莊也就年年有盈餘。
後來,她還叫人修繕了別莊的房舍。
一排五間的青磚瓦房,住起來很舒服。
這是她一早給自己留的退路。
別莊管事的莊頭林阿旺是陸大奶奶的親信。
他們夫妻兩口人得了信後,就帶人把別莊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淨淨的。
林阿旺的妻子之前是陸大奶奶的陪嫁丫鬟,和林阿旺成親十六年了,已經生了三個兒子。
當年陸大奶奶的陪嫁丫鬟有四個,也陸陸續續嫁出去了。
實際上,陸大奶奶這麽多年,沒叫陸大爺去沾她的人。
陸大奶奶把話說得明白,隻要是盡心盡力去伺候她的人,她都會盡心盡力去安排出路。
這也是這麽多年,一直有一堆人願意忠心耿耿地給陸大奶奶辦事的原因。
幹得好,肯定會有好結果!
眾人也看得清楚。
陸大奶奶是賞罰分明的主兒。
誰要是豬油蒙了心,幹了背主的事兒,那陸大奶奶絕不姑息,是會下死手的。
所以,哪怕陸大奶奶離開後,一連三日都沒有秦國公府的人上門,別莊上下也都是恭恭敬敬地伺候著陸大奶奶。
到底他們是陸大奶奶的人!
沒有秦國公府,他們也還是陸大奶奶的人!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們就算是背叛了陸大奶奶,也是沒有好下場的。秦國公府的其他主子也都是有他們自己的人的。那就索性一條道走到黑。
所有人的態度都在陸大奶奶的意料之內。
她不慌不忙地安排人,悄悄把能賣的東西都賣了,換成銀兩。
第四日下午,陸大奶奶的次子陸愉終於到了。
見到隻有次子陸愉在,陸大奶奶的心往下一沉。
陸愉上前給陸大奶奶請了安:“娘!”
陸大奶奶道:“你大哥呢?”
陸大奶奶有兩個兒子,陸怡、陸愉。
陸怡是長房長孫,自幼被寄予厚望,人也聰明,書讀得也比陸愉好些。
而且這麽多年,在陸大奶奶跟前也都是孝順兒子的模樣。
雖然陸大奶奶對兩個兒子都很好。
但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都是有長短的。
陸大奶奶在她大兒子身上投入的心血更多。
到底長房長孫在一個家族裏要承擔的責任是更多的。
她內心也更疼愛她的大兒子多一點。
陸大奶奶道:“傳信他收到了麽?叫你們一起來的。”
陸愉道:“大哥收到了。但是大哥——”
他猶豫了一下,說了實話:“他迴秦國公府了,還叫我陪您一塊迴去。大哥說,他會在父親跟前,替您求情的。”
什麽?
求情?
陸大奶奶一顆心往下一沉。
她道:“愉兒,你不要替你大哥遮掩,他說了什麽?做了什麽?你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陸愉道:“娘!您就別問了。兒子是不會勸的。”
陸大奶奶看著也已經長大成人的陸愉。
長久以來,她的兩個兒子都是一塊兒出現的,總是陸怡更為顯一點,陸愉則是站在旁邊,跟著說兩句。
但今天,隻有她的小兒子在了。
陸大奶奶道:“你大哥為什麽說要為娘求情?愉兒,你跟娘說。”
陸愉臉上露出掙紮之色:“大哥說,娘您擅自離家,有違婦道。父親肯定會責怪於您的。而且路上也聽說了,府裏沒派人來接您。這就是明著告訴您,對您特別不滿。要是您不趕緊迴去。隻怕往後再迴去就難了。”
“娘!您不想迴去就不迴去!”
“府裏對您不好!兒子從小就看出來了。很少能見到父親。還有其他人都是在叫您做事,要麽就叫您掏錢。您但凡答應得慢一點,人家就擺臉色,特別不高興。”
“背地裏,他們都在罵你!”
“您幹得再好,再多,都沒用。兒子看著就不舒服。”
幹活的人,總是要被挑刺的。
而不幹活的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可以籠著袖子,在旁邊挑三揀四,評頭論足一番。
陸大奶奶道:“你不用替你大哥遮掩了。”
她見的事兒也不少了。
大概能猜到她的好大兒的心思。
還有什麽呢!
無非是怕他的地位不保罷了。
按照其他公侯之家承襲的慣例,嫡長子、嫡長孫都是占巧的。
陸怡是嫡長孫。
他是想要承襲爵位的。
而他的爵位來自於陸大爺。
平時,陸大奶奶管著家,陸怡肯定會孝順。
可是,當陸大爺和陸大奶奶起衝突的話,陸怡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陸大爺的。
原因無非就是為了那個一直懸在長房上空的那張大餅罷了。
所以,才有所謂的“求情”。
陸怡這哪裏是去替陸大奶奶求情,分明是去向陸大爺表忠心啊!
陸大奶奶心底失望。
她的裙擺之下,居然生出來站在她對立麵的人。
這是她的親兒子啊!
嘔心瀝血養大的親兒子!
她這幾天一直在安排籌謀。
安排好了很多事,但萬萬沒想到,她的大兒子自己跑去秦國公府了!
陸大奶奶道:“你呢?你怎麽想的?”
“娘是不會迴去的。”
“應該以後都不會迴秦國公府了。”
陸愉道:“娘,您迴去開心麽?”
陸大奶奶愣了。
陸愉道:“娘,您本來可以沒必要那麽累的。”
“您累了那麽多年,想歇息自然可以歇息。”
“您想迴去,就迴去。不想迴去,就不迴去。兒子都支持你。”
陸大奶奶道:“若是要你和娘走呢?放下秦國公府裏的一切。”
陸愉道:“娘,秦國公府的一切本來就和兒子沒什麽關係。娘,您想去哪裏?兒子陪著你去。”
陸大奶奶道:“娘說的是放下一切,而且永不迴來。”
“從此以後,你不能以姓陸的身份示人。”
“你和秦國公府再無瓜葛。”
陸愉並不意外:“娘,您是打算和爹和離麽?”
“娘,無論您做什麽決定,兒子都支持你。而且兒子大了,以後努力往上考。考上就謀求外放,帶您離開這裏。”
陸大奶奶稍微有些欣慰。
“好!”
“不過,是明日就走。”
“去遼東。”
她是庶女,又是低嫁。武安侯府當年給她的陪嫁的別莊就很差,靠近山林,土地貧瘠。
不過,陸大奶奶接手後,打理得不錯,別莊也就年年有盈餘。
後來,她還叫人修繕了別莊的房舍。
一排五間的青磚瓦房,住起來很舒服。
這是她一早給自己留的退路。
別莊管事的莊頭林阿旺是陸大奶奶的親信。
他們夫妻兩口人得了信後,就帶人把別莊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淨淨的。
林阿旺的妻子之前是陸大奶奶的陪嫁丫鬟,和林阿旺成親十六年了,已經生了三個兒子。
當年陸大奶奶的陪嫁丫鬟有四個,也陸陸續續嫁出去了。
實際上,陸大奶奶這麽多年,沒叫陸大爺去沾她的人。
陸大奶奶把話說得明白,隻要是盡心盡力去伺候她的人,她都會盡心盡力去安排出路。
這也是這麽多年,一直有一堆人願意忠心耿耿地給陸大奶奶辦事的原因。
幹得好,肯定會有好結果!
眾人也看得清楚。
陸大奶奶是賞罰分明的主兒。
誰要是豬油蒙了心,幹了背主的事兒,那陸大奶奶絕不姑息,是會下死手的。
所以,哪怕陸大奶奶離開後,一連三日都沒有秦國公府的人上門,別莊上下也都是恭恭敬敬地伺候著陸大奶奶。
到底他們是陸大奶奶的人!
沒有秦國公府,他們也還是陸大奶奶的人!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們就算是背叛了陸大奶奶,也是沒有好下場的。秦國公府的其他主子也都是有他們自己的人的。那就索性一條道走到黑。
所有人的態度都在陸大奶奶的意料之內。
她不慌不忙地安排人,悄悄把能賣的東西都賣了,換成銀兩。
第四日下午,陸大奶奶的次子陸愉終於到了。
見到隻有次子陸愉在,陸大奶奶的心往下一沉。
陸愉上前給陸大奶奶請了安:“娘!”
陸大奶奶道:“你大哥呢?”
陸大奶奶有兩個兒子,陸怡、陸愉。
陸怡是長房長孫,自幼被寄予厚望,人也聰明,書讀得也比陸愉好些。
而且這麽多年,在陸大奶奶跟前也都是孝順兒子的模樣。
雖然陸大奶奶對兩個兒子都很好。
但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都是有長短的。
陸大奶奶在她大兒子身上投入的心血更多。
到底長房長孫在一個家族裏要承擔的責任是更多的。
她內心也更疼愛她的大兒子多一點。
陸大奶奶道:“傳信他收到了麽?叫你們一起來的。”
陸愉道:“大哥收到了。但是大哥——”
他猶豫了一下,說了實話:“他迴秦國公府了,還叫我陪您一塊迴去。大哥說,他會在父親跟前,替您求情的。”
什麽?
求情?
陸大奶奶一顆心往下一沉。
她道:“愉兒,你不要替你大哥遮掩,他說了什麽?做了什麽?你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陸愉道:“娘!您就別問了。兒子是不會勸的。”
陸大奶奶看著也已經長大成人的陸愉。
長久以來,她的兩個兒子都是一塊兒出現的,總是陸怡更為顯一點,陸愉則是站在旁邊,跟著說兩句。
但今天,隻有她的小兒子在了。
陸大奶奶道:“你大哥為什麽說要為娘求情?愉兒,你跟娘說。”
陸愉臉上露出掙紮之色:“大哥說,娘您擅自離家,有違婦道。父親肯定會責怪於您的。而且路上也聽說了,府裏沒派人來接您。這就是明著告訴您,對您特別不滿。要是您不趕緊迴去。隻怕往後再迴去就難了。”
“娘!您不想迴去就不迴去!”
“府裏對您不好!兒子從小就看出來了。很少能見到父親。還有其他人都是在叫您做事,要麽就叫您掏錢。您但凡答應得慢一點,人家就擺臉色,特別不高興。”
“背地裏,他們都在罵你!”
“您幹得再好,再多,都沒用。兒子看著就不舒服。”
幹活的人,總是要被挑刺的。
而不幹活的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可以籠著袖子,在旁邊挑三揀四,評頭論足一番。
陸大奶奶道:“你不用替你大哥遮掩了。”
她見的事兒也不少了。
大概能猜到她的好大兒的心思。
還有什麽呢!
無非是怕他的地位不保罷了。
按照其他公侯之家承襲的慣例,嫡長子、嫡長孫都是占巧的。
陸怡是嫡長孫。
他是想要承襲爵位的。
而他的爵位來自於陸大爺。
平時,陸大奶奶管著家,陸怡肯定會孝順。
可是,當陸大爺和陸大奶奶起衝突的話,陸怡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陸大爺的。
原因無非就是為了那個一直懸在長房上空的那張大餅罷了。
所以,才有所謂的“求情”。
陸怡這哪裏是去替陸大奶奶求情,分明是去向陸大爺表忠心啊!
陸大奶奶心底失望。
她的裙擺之下,居然生出來站在她對立麵的人。
這是她的親兒子啊!
嘔心瀝血養大的親兒子!
她這幾天一直在安排籌謀。
安排好了很多事,但萬萬沒想到,她的大兒子自己跑去秦國公府了!
陸大奶奶道:“你呢?你怎麽想的?”
“娘是不會迴去的。”
“應該以後都不會迴秦國公府了。”
陸愉道:“娘,您迴去開心麽?”
陸大奶奶愣了。
陸愉道:“娘,您本來可以沒必要那麽累的。”
“您累了那麽多年,想歇息自然可以歇息。”
“您想迴去,就迴去。不想迴去,就不迴去。兒子都支持你。”
陸大奶奶道:“若是要你和娘走呢?放下秦國公府裏的一切。”
陸愉道:“娘,秦國公府的一切本來就和兒子沒什麽關係。娘,您想去哪裏?兒子陪著你去。”
陸大奶奶道:“娘說的是放下一切,而且永不迴來。”
“從此以後,你不能以姓陸的身份示人。”
“你和秦國公府再無瓜葛。”
陸愉並不意外:“娘,您是打算和爹和離麽?”
“娘,無論您做什麽決定,兒子都支持你。而且兒子大了,以後努力往上考。考上就謀求外放,帶您離開這裏。”
陸大奶奶稍微有些欣慰。
“好!”
“不過,是明日就走。”
“去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