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奶奶冷眼瞧著。
其實從頭到尾是秦國公府自個把機會作沒了的。
說白了,路都是自己走的。
無論是哪一派的,都是要能真正幹活的。
總是要能為他所用才行。
要不然戲台子搭起來,叫人上去唱戲,結果一句話也唱不出來,豈不是白搭!
所以真正的閑人,無論是哪一派是不想要的。
偏偏秦國公府這一窩子人就跟碩鼠一般,隻吃閑飯搞破壞,可幹事的能力是一點都沒有!
原來這也沒什麽!泥腿子的第一代嘛!這一代人不行,那就好好培養下一代人,下狠勁逼著子弟讀書或者去走武舉的路子,家裏再想辦法鋪路子,不能說成就有多大吧,至少比現在要強許多。
要是能出一兩個稍微好的苗子,好好的培養一番,就可能走到上頭去。
上頭有人掌握了實權,再去下極大的力氣培養下下代的子侄。
這樣一代拉扯一代,一個大家族才能蒸蒸日上。
可秦國公府倒好。
從一開始他們都不想狠狠地逼自個子侄。
養了一堆所謂美貌的表姑娘想走後宮後宅的路子。
妄圖出一個主子娘娘,然後光宗耀祖。
有啥出息!
就算上位了,也不過是這主子娘娘得寵的那一陣子,秦國公府才能拿這位主子娘娘的名頭說事去硬要點好處。
而這樣的好處是不可能持久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秦國公府簡直是拿這些姑娘們當瘦馬。
可要知道對上頭的人而言,美貌是最不缺的。
一波波年輕的姑娘長出來,他們就可以一波波地去收割。
不是非她們不可。
難道秦國公府要一直往裏頭送姑娘嗎?
到了後來,換了壓根就沒後宮的乾平帝, 走後宮後宅這條路子是徹底走不通了。
可秦國公府本就是靠這種裙帶發跡的。
府裏的爺們兒也是驕縱慣的,根本吃不了苦。
子侄是一代不如一代。
坐吃山空卻狂妄自大!
嗬嗬。
這世上哪有什麽真正的捷徑可言?
靠女人的男人又有什麽出息?
要是秦國公府的這些男人們,從一開始就不想著想走什麽聯姻送女的路,從一開始就管好子侄,二十多年過去,足夠他們舉全族之力托舉出一兩個家族裏領頭的人了。
萬事開頭難。
有了這個好頭,再以後就會好許多。
肯定是比現在這個樣子強的。
子侄有出息才是有未來,一個有未來的秦國公府,才會被各方勢力拉攏。
否則,秦國公府就是硬貼上去,任何一方勢力也都懶得去搭理他們!
事實也是如此。
乾平帝主政的早年,局勢不明朗,又有陸老太太在,各家還會維持和秦國公府的麵子情。
到底陸皇後還是姓陸的,一年到頭也會見一兩次陸老太太。
還有個陸貴人窩在潛邸裏。
她是真出生於現在的這個秦國公府。
頂著一個貴人的頭銜,年歲還輕,也不知道她以後有沒有大造化。
所以,這家也就觀望著,敷衍著。
但到如今,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自從陸老太太去世後,陸大太太身子就不爽利,秦國公府就再也沒有哪位夫人能去宮裏請安。
不是其他太太們奶奶們不想去請安問好,實在是她們的夫君都是白身,她們連個誥命都沒有,沒辦法往宮裏遞牌子。
而陸貴人就一直被冷落在潛邸裏頭,沒有得見聖顏,恩寵就更無從談起。
秦國公府的子侄們名聲早就爛大街了。
從頭到尾,上頭沒人做什麽,按部就班地來。
而秦國公府就眼見著一步步走向了枯萎。
其他家也就漸漸不和他們秦國公府往來了。
很明顯的,這幾年幾乎就沒有好點的人家給秦國公府下帖子!就算秦國公府主動發帖子請人家來,人家也就是派個無關緊要的爺們、太太過來打個轉兒,甚至連茶都不喝就告辭了。更絕一點的人家直接會找個理由推了!
現如今是陸大老爺活著,他有個爵位在身,還能撐著。要是他哪天不在了,上頭又沒批世子,這秦國公府的牌子就要被摘了。
本朝禮製,國公府才能住這麽大的宅子。
一旦陸家沒人承襲爵位,他們整個家族就不能住在這樣大的府邸裏。
就算有錢也不行。
整個家就要搬家。
而且不光是這樣,伴隨著國公爵位而來的一應優待全都沒了。
舉個例子說,走科舉的路子,子侄原本可以捐個國子監的監生,然後直接參加鄉試。
能在國子監裏講學的,不說是當代大儒,至少是進士裏頭學問做得好的。
而且那裏有大量的藏書。
很多藏書都是世上的珍品。
測試也都是仿著科舉的要求來出題的,十天半個月就考一考。
有名師有好書還經常測試,但凡有點天分,就算考不上進士,絕大多數也能考上鄉試。
考上鄉試就是舉人老爺。
舉人是可以做官的。
家裏頭再努力一把,給安排給好缺,甚至能和進士一樣,從一個不錯的地方的縣令幹起!
再過了三年,任期一滿,沒有大錯,就能往上升。
退一萬步講,就算鄉試沒考上。監生也是有機會通過被保舉或者監生自個的內部考試去當官的。隻不過走這條路子的監生得從更低級別的小吏做起。
但隻要家族下大力,也是可以助力他們一級級往上走的!
這得少走多少彎路!
但若是沒了國公府的爵位,子侄們就得一步步去考,從秀才考起。可秀才也不是那麽容易能考取的,得迴到原籍,考過縣試、府試、院試!而每場考試都很殘酷,絕大多數是考不上的。
江南那邊本就是讀書人眾多,都在苦讀。讀書人想從那一帶脫穎而出是難上加難,多的是一輩子都考不取秀才的老童生!
所以,秦國公府的這些拍板的爺們是多蠢啊!
明明有正大光明的通天大道不走,非要一天到晚想通過聯姻之類的法子來重整旗鼓。
嗬嗬,要知道這世上本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認識誰都沒有用。
自個不行,那麽不可能有人看得起。
其實從頭到尾是秦國公府自個把機會作沒了的。
說白了,路都是自己走的。
無論是哪一派的,都是要能真正幹活的。
總是要能為他所用才行。
要不然戲台子搭起來,叫人上去唱戲,結果一句話也唱不出來,豈不是白搭!
所以真正的閑人,無論是哪一派是不想要的。
偏偏秦國公府這一窩子人就跟碩鼠一般,隻吃閑飯搞破壞,可幹事的能力是一點都沒有!
原來這也沒什麽!泥腿子的第一代嘛!這一代人不行,那就好好培養下一代人,下狠勁逼著子弟讀書或者去走武舉的路子,家裏再想辦法鋪路子,不能說成就有多大吧,至少比現在要強許多。
要是能出一兩個稍微好的苗子,好好的培養一番,就可能走到上頭去。
上頭有人掌握了實權,再去下極大的力氣培養下下代的子侄。
這樣一代拉扯一代,一個大家族才能蒸蒸日上。
可秦國公府倒好。
從一開始他們都不想狠狠地逼自個子侄。
養了一堆所謂美貌的表姑娘想走後宮後宅的路子。
妄圖出一個主子娘娘,然後光宗耀祖。
有啥出息!
就算上位了,也不過是這主子娘娘得寵的那一陣子,秦國公府才能拿這位主子娘娘的名頭說事去硬要點好處。
而這樣的好處是不可能持久的。
說句不好聽的話,秦國公府簡直是拿這些姑娘們當瘦馬。
可要知道對上頭的人而言,美貌是最不缺的。
一波波年輕的姑娘長出來,他們就可以一波波地去收割。
不是非她們不可。
難道秦國公府要一直往裏頭送姑娘嗎?
到了後來,換了壓根就沒後宮的乾平帝, 走後宮後宅這條路子是徹底走不通了。
可秦國公府本就是靠這種裙帶發跡的。
府裏的爺們兒也是驕縱慣的,根本吃不了苦。
子侄是一代不如一代。
坐吃山空卻狂妄自大!
嗬嗬。
這世上哪有什麽真正的捷徑可言?
靠女人的男人又有什麽出息?
要是秦國公府的這些男人們,從一開始就不想著想走什麽聯姻送女的路,從一開始就管好子侄,二十多年過去,足夠他們舉全族之力托舉出一兩個家族裏領頭的人了。
萬事開頭難。
有了這個好頭,再以後就會好許多。
肯定是比現在這個樣子強的。
子侄有出息才是有未來,一個有未來的秦國公府,才會被各方勢力拉攏。
否則,秦國公府就是硬貼上去,任何一方勢力也都懶得去搭理他們!
事實也是如此。
乾平帝主政的早年,局勢不明朗,又有陸老太太在,各家還會維持和秦國公府的麵子情。
到底陸皇後還是姓陸的,一年到頭也會見一兩次陸老太太。
還有個陸貴人窩在潛邸裏。
她是真出生於現在的這個秦國公府。
頂著一個貴人的頭銜,年歲還輕,也不知道她以後有沒有大造化。
所以,這家也就觀望著,敷衍著。
但到如今,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自從陸老太太去世後,陸大太太身子就不爽利,秦國公府就再也沒有哪位夫人能去宮裏請安。
不是其他太太們奶奶們不想去請安問好,實在是她們的夫君都是白身,她們連個誥命都沒有,沒辦法往宮裏遞牌子。
而陸貴人就一直被冷落在潛邸裏頭,沒有得見聖顏,恩寵就更無從談起。
秦國公府的子侄們名聲早就爛大街了。
從頭到尾,上頭沒人做什麽,按部就班地來。
而秦國公府就眼見著一步步走向了枯萎。
其他家也就漸漸不和他們秦國公府往來了。
很明顯的,這幾年幾乎就沒有好點的人家給秦國公府下帖子!就算秦國公府主動發帖子請人家來,人家也就是派個無關緊要的爺們、太太過來打個轉兒,甚至連茶都不喝就告辭了。更絕一點的人家直接會找個理由推了!
現如今是陸大老爺活著,他有個爵位在身,還能撐著。要是他哪天不在了,上頭又沒批世子,這秦國公府的牌子就要被摘了。
本朝禮製,國公府才能住這麽大的宅子。
一旦陸家沒人承襲爵位,他們整個家族就不能住在這樣大的府邸裏。
就算有錢也不行。
整個家就要搬家。
而且不光是這樣,伴隨著國公爵位而來的一應優待全都沒了。
舉個例子說,走科舉的路子,子侄原本可以捐個國子監的監生,然後直接參加鄉試。
能在國子監裏講學的,不說是當代大儒,至少是進士裏頭學問做得好的。
而且那裏有大量的藏書。
很多藏書都是世上的珍品。
測試也都是仿著科舉的要求來出題的,十天半個月就考一考。
有名師有好書還經常測試,但凡有點天分,就算考不上進士,絕大多數也能考上鄉試。
考上鄉試就是舉人老爺。
舉人是可以做官的。
家裏頭再努力一把,給安排給好缺,甚至能和進士一樣,從一個不錯的地方的縣令幹起!
再過了三年,任期一滿,沒有大錯,就能往上升。
退一萬步講,就算鄉試沒考上。監生也是有機會通過被保舉或者監生自個的內部考試去當官的。隻不過走這條路子的監生得從更低級別的小吏做起。
但隻要家族下大力,也是可以助力他們一級級往上走的!
這得少走多少彎路!
但若是沒了國公府的爵位,子侄們就得一步步去考,從秀才考起。可秀才也不是那麽容易能考取的,得迴到原籍,考過縣試、府試、院試!而每場考試都很殘酷,絕大多數是考不上的。
江南那邊本就是讀書人眾多,都在苦讀。讀書人想從那一帶脫穎而出是難上加難,多的是一輩子都考不取秀才的老童生!
所以,秦國公府的這些拍板的爺們是多蠢啊!
明明有正大光明的通天大道不走,非要一天到晚想通過聯姻之類的法子來重整旗鼓。
嗬嗬,要知道這世上本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認識誰都沒有用。
自個不行,那麽不可能有人看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