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一個個都敢梗著脖子去皇帝們跟前引經據典說三道四,可沒人敢跑蠻人跟前比劃一二唧唧歪歪。
前者是顯擺士大夫的風骨。
到底皇帝們不能因為大臣們犯顏直諫而去處置他們,相反還要捏著鼻子褒獎他們敢於諫言的行為。哪怕大臣們說的都是歪理,皇帝們最多也隻能不迴應。
廣開言路嘛!
但後者那是純粹找死。
蠻子講什麽道理。
聽了不爽了,砍了再說。
皇次子讀過書,也知道確實是兼聽則暗,兼聽則明,但他以為,也要看明白人家為什麽要那麽言。
世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沒有好處的事情,哪有人願意發自內心去幹。
而這個好處不一定指的是金錢地位上的好處,也可能是為了貪圖名聲上的好。
就比如說那些敢於直諫的人吧,很多人其實是為了直言而直言,去爭奪一個剛正不阿的名聲,好去搶占士林中更高的地位。
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興起的風氣,敢於觸犯天顏而直言進諫的大臣們在士林清流中的口碑會更加好。
他們才不去管他們提出來的意見多麽的不切實際。
皇帝們也不能因為他們說話不好聽,而把他們怎麽著了。
不然皇帝們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個暴君。
到底百年之後,皇帝們的名聲要靠這群大臣們,尤其是清流們去書寫。
他們的筆犀利得很。
在文字上繡花,能把一個好人寫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
哪怕是乾平帝絕大多數時候也不能把這批人怎麽樣。
即便乾平帝不讚同他們的話,他最多也是不理會罷了。
但饒是這樣,乾平帝的名聲也不太好。
可皇次子看來,要個好名聲有什麽大用?
很多事情就因為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就拖著了,然後拖著拖著就沒有以後了。
這樣的弊端,皇次子不想看見。
目前東北,百廢待興。
有很多事情需要快些幹。
外頭還有幾波勢力虎視眈眈,隨時隨地狼煙又要再起。
哪有那麽多功夫去聽一群人劈裏啪啦地來上一大頓。
在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講的時候,皇次子他們早就都把事情幹完了。
實幹興邦啊!
皇次子拿定主意了。
還沒爬上那個位置呢,有些名聲他大可不必要。
反正在天底下人眼裏,他是突然冒出來的一股勢力。
之前在給上頭的奏章裏,皇次子他們是“匪患”。
到底在所有的記錄裏,福嬪和皇次子早就葬身在多年之前的火海中。
哪怕他是個真的皇次子。
在天底下人眼裏,也隻是他的宣稱。
但若是他認了皇次子這個身份,那惠宗皇帝是他父皇,乾平帝是他叔祖父!
皇次子就要遵守綱常禮儀那一整套規規矩矩!
甚至他為了自證身份,還必須要比乾平帝、惠宗皇帝做得更好。
這叫什麽事兒啊!
皇次子冷眼瞧著,如今規矩林林總總,竟成了各路人馬拿捏君上的工具。
無論是哪一方的勢力都能從經史子集、祖宗家法裏找出來幾句話,去證明自己的主張,反過來要求君上必須按照他們說的那麽做。
這種事,光想想就窩火。
皇次子沒有時間和他們慢慢周旋。
看著胸有成竹的皇次子,洪成心裏頭的弦繃得更緊了。
他斟酌著開了口:“多謝。書淺顯了,此乃老夫幼年所讀。”
洪成話裏頭是抬高了自己。
言下之意是他飽讀詩書,皇次子眼巴巴送來的書不過如此。
洪成等著皇次子來向他求教,預備擺出一副師長的架子。
皇次子聽出了他話裏的關節,心裏哂笑。
就這?
還想當他的老師?
跟他一塊兒打仗的這些伯伯叔叔哥哥,哪個不比洪成強?
是的,也許從學問上來說,他身邊的這幫人不如洪成。
但架不住人家能幹啊!
現在他掌控的土地都是他們赤手空拳一寸一寸地打下來的!
皇次子笑容越發敞亮:“無論是什麽書,實用才是最好的。淺顯直白,能讓人們入腦入心,那就可以了。詰屈聱牙,一群人根本看不懂,那就隻能束之高閣。”
說的是書,也說的是人。
皇次子沒慣著,站起來:“洪先生,有什麽需要以後就和侍衛說。”
“對所有讀書人,該有的客氣我們都會有的。”
說到這裏,他臉上的笑容淡了許多。
洪成聞弦知意。
有需要和侍衛說,那以後就不必要把這些事情說到皇次子的跟前了。
換句話說,皇次子不打算再來了。
甚至都不打算聽到他的消息。
洪成心裏有些慌了。
他是待價而沽,可不想讓自個砸在自個的手心裏。
洪成馬上開口:“洪某感謝皇次子的美意。”
“隻是這樣拖著也沒什麽意思,倒不如給洪某一個痛快,該怎麽就怎麽著。”
“洪某效忠我朝,其心如日月,昭昭可見。”
“殿下肖似惠宗皇帝,大有當年惠宗皇帝的風範。洪某曾為少時的惠宗皇帝研墨,有幸得見天顏。”
“後來惠宗皇帝遭殃大難,洪某內心也是傷痛不已。”
口喊殿下,抬出惠宗皇帝,指出皇次子和惠宗皇帝的容貌相似,實際上是洪成變相承認了皇次子的身份。
但洪成沒有承認南方的惠宗皇帝是真的。
他也不能承認。
不然洪成所謂的忠心就很明顯不純粹了。
皇次子當然不相信洪成的忠心。
真要是一心一意對朝廷的忠誠,早在他們逮著他的那一刻,洪成就可以選擇自我了斷,根本就沒必要活到現在。
既然洪成選擇了活,那實際上他的忠心是可以讓渡於他的苟活。
螻蟻尚且偷生。
皇次子不覺得洪成想活著有什麽錯。
但明明是當了貳臣,就不要再擺出三貞九烈的模樣。
還不如大大方方的表明自己的投靠,當個真小人,還會讓皇次子另眼相看。
皇次子笑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上有容貌相似之人,並不奇怪。”
“我們自幼就在此處。”
“可不敢胡亂攀親。”
他直接開口否認了皇次子的身份。
前者是顯擺士大夫的風骨。
到底皇帝們不能因為大臣們犯顏直諫而去處置他們,相反還要捏著鼻子褒獎他們敢於諫言的行為。哪怕大臣們說的都是歪理,皇帝們最多也隻能不迴應。
廣開言路嘛!
但後者那是純粹找死。
蠻子講什麽道理。
聽了不爽了,砍了再說。
皇次子讀過書,也知道確實是兼聽則暗,兼聽則明,但他以為,也要看明白人家為什麽要那麽言。
世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沒有好處的事情,哪有人願意發自內心去幹。
而這個好處不一定指的是金錢地位上的好處,也可能是為了貪圖名聲上的好。
就比如說那些敢於直諫的人吧,很多人其實是為了直言而直言,去爭奪一個剛正不阿的名聲,好去搶占士林中更高的地位。
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興起的風氣,敢於觸犯天顏而直言進諫的大臣們在士林清流中的口碑會更加好。
他們才不去管他們提出來的意見多麽的不切實際。
皇帝們也不能因為他們說話不好聽,而把他們怎麽著了。
不然皇帝們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個暴君。
到底百年之後,皇帝們的名聲要靠這群大臣們,尤其是清流們去書寫。
他們的筆犀利得很。
在文字上繡花,能把一個好人寫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
哪怕是乾平帝絕大多數時候也不能把這批人怎麽樣。
即便乾平帝不讚同他們的話,他最多也是不理會罷了。
但饒是這樣,乾平帝的名聲也不太好。
可皇次子看來,要個好名聲有什麽大用?
很多事情就因為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就拖著了,然後拖著拖著就沒有以後了。
這樣的弊端,皇次子不想看見。
目前東北,百廢待興。
有很多事情需要快些幹。
外頭還有幾波勢力虎視眈眈,隨時隨地狼煙又要再起。
哪有那麽多功夫去聽一群人劈裏啪啦地來上一大頓。
在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講的時候,皇次子他們早就都把事情幹完了。
實幹興邦啊!
皇次子拿定主意了。
還沒爬上那個位置呢,有些名聲他大可不必要。
反正在天底下人眼裏,他是突然冒出來的一股勢力。
之前在給上頭的奏章裏,皇次子他們是“匪患”。
到底在所有的記錄裏,福嬪和皇次子早就葬身在多年之前的火海中。
哪怕他是個真的皇次子。
在天底下人眼裏,也隻是他的宣稱。
但若是他認了皇次子這個身份,那惠宗皇帝是他父皇,乾平帝是他叔祖父!
皇次子就要遵守綱常禮儀那一整套規規矩矩!
甚至他為了自證身份,還必須要比乾平帝、惠宗皇帝做得更好。
這叫什麽事兒啊!
皇次子冷眼瞧著,如今規矩林林總總,竟成了各路人馬拿捏君上的工具。
無論是哪一方的勢力都能從經史子集、祖宗家法裏找出來幾句話,去證明自己的主張,反過來要求君上必須按照他們說的那麽做。
這種事,光想想就窩火。
皇次子沒有時間和他們慢慢周旋。
看著胸有成竹的皇次子,洪成心裏頭的弦繃得更緊了。
他斟酌著開了口:“多謝。書淺顯了,此乃老夫幼年所讀。”
洪成話裏頭是抬高了自己。
言下之意是他飽讀詩書,皇次子眼巴巴送來的書不過如此。
洪成等著皇次子來向他求教,預備擺出一副師長的架子。
皇次子聽出了他話裏的關節,心裏哂笑。
就這?
還想當他的老師?
跟他一塊兒打仗的這些伯伯叔叔哥哥,哪個不比洪成強?
是的,也許從學問上來說,他身邊的這幫人不如洪成。
但架不住人家能幹啊!
現在他掌控的土地都是他們赤手空拳一寸一寸地打下來的!
皇次子笑容越發敞亮:“無論是什麽書,實用才是最好的。淺顯直白,能讓人們入腦入心,那就可以了。詰屈聱牙,一群人根本看不懂,那就隻能束之高閣。”
說的是書,也說的是人。
皇次子沒慣著,站起來:“洪先生,有什麽需要以後就和侍衛說。”
“對所有讀書人,該有的客氣我們都會有的。”
說到這裏,他臉上的笑容淡了許多。
洪成聞弦知意。
有需要和侍衛說,那以後就不必要把這些事情說到皇次子的跟前了。
換句話說,皇次子不打算再來了。
甚至都不打算聽到他的消息。
洪成心裏有些慌了。
他是待價而沽,可不想讓自個砸在自個的手心裏。
洪成馬上開口:“洪某感謝皇次子的美意。”
“隻是這樣拖著也沒什麽意思,倒不如給洪某一個痛快,該怎麽就怎麽著。”
“洪某效忠我朝,其心如日月,昭昭可見。”
“殿下肖似惠宗皇帝,大有當年惠宗皇帝的風範。洪某曾為少時的惠宗皇帝研墨,有幸得見天顏。”
“後來惠宗皇帝遭殃大難,洪某內心也是傷痛不已。”
口喊殿下,抬出惠宗皇帝,指出皇次子和惠宗皇帝的容貌相似,實際上是洪成變相承認了皇次子的身份。
但洪成沒有承認南方的惠宗皇帝是真的。
他也不能承認。
不然洪成所謂的忠心就很明顯不純粹了。
皇次子當然不相信洪成的忠心。
真要是一心一意對朝廷的忠誠,早在他們逮著他的那一刻,洪成就可以選擇自我了斷,根本就沒必要活到現在。
既然洪成選擇了活,那實際上他的忠心是可以讓渡於他的苟活。
螻蟻尚且偷生。
皇次子不覺得洪成想活著有什麽錯。
但明明是當了貳臣,就不要再擺出三貞九烈的模樣。
還不如大大方方的表明自己的投靠,當個真小人,還會讓皇次子另眼相看。
皇次子笑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上有容貌相似之人,並不奇怪。”
“我們自幼就在此處。”
“可不敢胡亂攀親。”
他直接開口否認了皇次子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