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裏,檀香嫋嫋。太後念完了一卷經,才扶著常嬤嬤的手慢慢地站起來。


    “人走了?”


    “嗯。”


    太後道:“明天還會來的。”


    常嬤嬤道:“福嬪娘娘挺有韌勁的。”


    這麽些年,也有其他嬪妃來壽康宮碰碰運氣。但如福嬪這樣一直吃閉門羹,依然還會來的,也就這一個了。


    到底壽康宮不比慈寧宮,一直是隱身的存在,也沒見什麽風光。


    而且很多人都擔憂,和壽康宮走得太近,慈寧宮會不高興。


    再加上太後的母家,原來的秦國公府是沒的。如今在的秦國公府這一波人,能力水平也都那樣,靠著裙帶關係,勉強有個世家大族的名頭,實際上不過是個破落戶。


    想來,太後在前朝也沒有什麽依靠了。


    所以真想走太後門路的嬪妃是寥寥無幾的。


    反正大多數嬪妃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也有自己的依靠,就算太後不支持她,也能體麵地在宮裏活下去。


    太後笑了:“她隻是沒有什麽可失去的。”


    反正孫福兒早就貼上了秦國公府的標記,太皇太後也不可能中意她。


    隻是,太後摸不準皇帝的態度。


    要知道,原本皇帝是可以直接讓一個世家送孫福兒進來的,京中的大家族也不少,未必需要舍近求遠地讓孫福兒去一趟杭州,去頂一個秦國公府表姑娘名頭。


    她這個兒子,一直是有主意的人,現在更是有主意。早就不是需要她殫精竭慮去庇護的嬰孩了。


    曆朝曆代的太皇太後、太後,在朝政上話多,哪怕那些政見是對的,皇帝也是不高興的。


    太後沒必要摻和太多。


    到底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


    太後道:“拿一卷成宗皇帝寫的樂譜來吧。”


    常嬤嬤不多時,取了一卷過來。


    太後細細地看了一遍,拿起焦尾琴彈奏起來,曲子如山中淙淙清泉,帶了清幽的味道。


    日子可真快。


    成宗皇帝是哪一年駕崩的?


    太後都有些記不住了。


    左不過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一晃眼,皇帝的嬪妃們就已經很多了,也在無休無止地爭鬥著,沒有一日的清靜。


    這人啊!就是這麽奇怪。


    人一多就是要鬥。


    好像不鬥,就跟不吃飯不穿衣一樣,活不下去的感覺。


    其實就算鬥贏了也沒有什麽的。


    走到了頂峰才會發現,一路走來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也沒什麽意思。


    如果重來一迴,太後不會選擇這樣的人生。


    但她沒有重來的機會。


    人的這輩子看起來很長,但實際上很短。


    很多時候,要緊的,也隻有那幾步而已。


    落子無悔,選了這條路,哪怕內心起了波瀾,也隻能一往無前地走下去。


    很多時候,不是想迴頭就能迴頭的。


    走上了岔路口,來時的路早就不知不覺塌了。


    再說了,實際上,無論怎麽選,好像都是對的,也好像都是錯的。


    人生嘛,總是有得有失的。


    到最後所求也不過就是一個自己心安罷了。


    人啊,能夠求仁得仁已經是很好了。


    太後很快放下琴,摸了一把琴弦:“明天一早,你把焦尾琴給福嬪送過去。天太熱,彈琴可以靜心的。”


    常嬤嬤道:“是。”


    這時,常嬤嬤也想起來,孫福兒一開始就是在樂府的,最初學的也是琴。


    太後頓了頓:“皇帝的後宮又開始鬧騰了。”


    安靜了沒兩年又是刀光劍影的,如今連理由都不找,當場殺人的事都弄了出來。


    這就過了。


    再怎麽樣害人,也不能這樣明著來。


    一副殺了就殺了,能把人怎麽樣的架勢!


    簡直是喪心病狂。


    哪還有半分世家大族對外溫文爾雅的樣子?


    有本事捏著大道理滅了人家,還讓人家挑不出來錯啊!


    真真是手段拙劣了。


    太後搖搖頭,繼而又笑了。


    逼得世家大族直接動手,不就是她們沒別的好法子麽?


    承乾宮裏,德妃也收到了家裏費力傳來的信兒。


    謝海不敢抬頭:“曹尚書大怒,發話了,讓您自個兜著。”


    德妃倒是滿不在乎,“噗嗤”笑出聲:“哦?他敢不管?”


    都是一根藤上的螞蚱,她真倒了黴,她爹曹尚書乃至曹家還能獨善其身嗎?


    不可能的。


    在世人眼裏,他們是同氣連枝的。


    別想著切割。


    要倒黴就一起倒黴,要風光就一起風光。


    “所有動手的人都已經不能說話了吧。”


    謝海把頭低了低:“是的。”


    為了防止事情敗露,參與其中的都已經自裁,讓線索斷得幹幹淨淨。


    就憑捕風捉影的幾句話,想要扯德妃下馬,那也是難的。


    在這一點上,世家大族都會幫襯她們。到底上頭能以莫須有的罪過拉一個世家大族下馬,那就可以據此拉另外一個下馬。


    他們這幫世家大族抱團,皇帝就不能一棍子打到死。要處置世家大族,那就必須要有一個擺得上台麵的強大理由,和一個讓其他世家大族願意袖手旁觀的真正理由。


    最典型的理由,就是某個世家大族在奪嫡之戰中站錯隊了。


    而曹家對皇帝有擁力之功。


    哪怕他們有點小錯,皇帝也是不能苛責的。


    到底皇帝的江山也需要大批世家大族的支持。


    如果所有世家大族都一起反對皇帝呢?


    就比如從前的成宗皇帝,他一上來,就想滅了那幫子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結果,怎麽樣呢?


    世家大族隻是輕輕地放出一個靈王,成宗皇帝不就下水了。


    前車之鑒,後來太皇太後扶持皇帝上台後,對世家大族多有籠絡之意,而世家大族也就沒給皇家使太多絆子。


    如此相安無事了十來年,到如今皇帝大了,自覺得翅膀長硬了,也對世家大族還是挑剔起來。


    嗬嗬。


    怎麽不見從前皇帝來挑刺呢?


    都是理由。


    無非是看世家大族霸占著朝政不順眼罷了。


    這些道理,世家大族的嬪妃們都心知肚明。


    有些事,不需要講得那麽清楚。懂的人自然都懂的。


    讓許含琳出首,是借力打力吧。


    德妃可懶得去給自己剖白。


    人家都指著她的鼻子說她了,難道她還要把自己的心挖出來自證清白麽?


    那是傻子才幹的事。


    德妃隻會冷笑一聲,然後伸手去挖了出來蹦躂人的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牆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雲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雲渚並收藏宮牆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