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進的四合院不大,連個花園都沒有。
陸老太太帶著陸二奶奶住在正房。
孫福兒住在東廂房,陸竹玉和陸竹葉住在西廂房。
雖然說姑娘們在這住不了幾天,但屋子依然收拾得很好。
陸老太太將三個姑娘都喊到了跟前:“名冊已經報了上去。沒幾天就選秀了。”
“到時候馬車會直接送你們進宮去。”
“鄭嬤嬤已經打聽了消息,今年的規矩改了,哪怕是直接參加殿選的秀女,一早也要進宮去。”
“我們家有兩個名額。但一個秀女可以帶兩個人進去。孫姑娘身邊兩個人已經滿了。竹玉,你帶鄭嬤嬤和竹葉進去。”
陸竹玉屈膝行禮:“是。”
陸竹葉心裏有點不舒服,但為了能進宮,也就忍了下來。
不管怎麽樣,她能邁出了這一步,總比什麽都沒撈到,還犯了錯,直接給送迴去強。
她低眉順眼地道:“葉兒一定伺候好主子。”
陸竹玉道:“你要是我妹妹,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她的。”
陸老太太道:“鄭嬤嬤,我家的女孩子們就拜托給你了。”
鄭嬤嬤道:“奴婢一定盡心盡力的。”
孫福兒在心底笑了。
到底鄭嬤嬤還是選擇迴來了。
說白了,鄭嬤嬤在宮裏那麽多年了。那四四方方的皇宮既是困住了她,但也是成就了她。
沒有在宮裏那段歲月,鄭嬤嬤什麽都不是。
陸老太太讓丫鬟給了孫福兒和陸竹玉一人一個匣子。
“裏麵是金葉子、銀票、碎銀,還有一些珠寶首飾,給你們傍身用的。”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在宮裏該使銀子的時候一定要使銀子。但也要記得財不外露,細水長流才好,不能一次給太多,讓別人以為你是一個大冤頭,會繼續宰你的。”
“選容貌,不算太擔心的。一半兒的秀女是能過的。但到了第二關會考。雖然不需要滿腹經綸,但最起碼的一些都是知道的。”
“皇家選妃不僅僅是開枝散葉,也要能與之交流,不然上頭說一句話,你聽不懂,迴答不上來那是不行的。”
“必須要學的那些,想必已經滾瓜爛熟了。還有突然的提問,你要自己知道應對。”
陸老太太看著陸竹玉:“如果上頭問你平時在家讀些什麽書,你怎麽迴答?”
陸竹玉笑道:“迴老太太的話,家學裏讀了《女四書》。”
陸老太太搖搖頭:“不夠的。你還要說你看過四書五經。”
陸竹玉道:“可是老太太,不是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嗎?”
陸老太太笑了:“不需要你考狀元啊!四書五經是都要學的。之後還有別的。”
“天家都是當代大儒教出來的,引經據典不在話下,萬一說句話,你聽不明白意思,領會錯了那就不好了。”
“這種要積累得慢慢來的,反正也不著急。”
陸老太太講的這些話,大多是講給陸竹玉聽的。
孫福兒隻是一個外人。
她倒是沒計較,悠哉悠哉地喝著茶。
陸老太太又繼續叮囑:“宮裏的情景也都說給你們聽了。隻要能生下皇子,將來的日子肯定是比現在更好的。”
“但得想辦法選得上。秀女們中間各色人都有,你摸不清楚別人的狀況,就不要貿然下手,按照規矩來,該怎麽樣就是怎麽樣。這樣不出彩,但也不會出大錯。”
“會在宮裏學一個月的規矩。這個月,周圍所有人都是觀察你的人,發現你有不對的地方都會記錄下來,然後就拿著這個,說不要你了。”
“選秀之前也說了,不光選的是嬪妃,還要選皇室宗親的妻妾。嫁給哪個王爺做正妻也是很不錯的。”
“這其中風頭最盛的是潞王。這位是皇帝的親叔叔,爵位高,家中人口簡單,到目前也就隻有一位王妃在。而且這位王妃嫁入王府三年了,也沒給潞王生下一男半女。”
“至於其他的王爺們,歲數比較大了,願意去伺候的秀女們人不多。”
“但按照慣例,每個王府至少是要留兩三個人的。”
“郡王之類的其他宗親也會留人。人數沒那麽多就是了。”
“進了殿選的秀女,哪怕是進不了後宮,也是會進王府之類的。”
“無論最後結果是怎麽樣呢!隻要進了皇宮或者是王府,將來的日子都不會輕鬆的。”
“選不上呢,也會被賜花,賜了花的女孩子呢,將來的婚嫁也會水漲船高。”
橫豎都是不吃虧的,所以一波又一波的秀女才會湧進去。
說完了這些,陸老太太輕輕地咳嗽了幾聲。
陸二奶奶趕緊給陸老太太捶背:“老太太,您慢點說。”
丫鬟端下來茶。
陸二奶奶捧著茶遞了過去:“老太太,您先喝口茶潤潤嗓子吧。”
陸老太太慢慢地喝了茶:“無論是宮裏,還是各府裏,上頭的主子都多的,每一個都得罪不起。凡事兒處處小心吧。”
“裏麵的規矩雖然多,但有一點好處,你要守著那些規矩,上頭人至少明麵上不能拿你怎麽樣。”
其實,所謂規矩是約束上麵人的。不然上頭人就憑自己掌握的那些權力可以為所欲為。
陸竹玉適時紅了眼圈:“老太太,您實在是太好了,處處都在為我們著想。”
孫福兒行禮:“多謝老太太。”
陸老太太道:“過幾天就是你們去選秀的日子。自己準備一下吧,缺了什麽少了什麽,都可以和你們二嫂說。”
待兩人都屈膝答謝後,陸老太太擺了擺手:“還有一句,遇事不強求。有些東西是求也求不來的,索性就要隨他去。也不是讓你們不爭取,意思是你們爭取過了,得不到也不要去太過沉迷其中。不然自己鑽了牛角尖,路會越走越窄的。”
“有些東西就是這個樣子。你想了很多法子去爭取的東西,到最後還是沒有得到。而別人就輕輕鬆鬆的得到了。”
“凡事千萬不要想不通。很多人就吃虧在這想不通上麵,然後越想就越想不通。”
陸老太太帶著陸二奶奶住在正房。
孫福兒住在東廂房,陸竹玉和陸竹葉住在西廂房。
雖然說姑娘們在這住不了幾天,但屋子依然收拾得很好。
陸老太太將三個姑娘都喊到了跟前:“名冊已經報了上去。沒幾天就選秀了。”
“到時候馬車會直接送你們進宮去。”
“鄭嬤嬤已經打聽了消息,今年的規矩改了,哪怕是直接參加殿選的秀女,一早也要進宮去。”
“我們家有兩個名額。但一個秀女可以帶兩個人進去。孫姑娘身邊兩個人已經滿了。竹玉,你帶鄭嬤嬤和竹葉進去。”
陸竹玉屈膝行禮:“是。”
陸竹葉心裏有點不舒服,但為了能進宮,也就忍了下來。
不管怎麽樣,她能邁出了這一步,總比什麽都沒撈到,還犯了錯,直接給送迴去強。
她低眉順眼地道:“葉兒一定伺候好主子。”
陸竹玉道:“你要是我妹妹,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她的。”
陸老太太道:“鄭嬤嬤,我家的女孩子們就拜托給你了。”
鄭嬤嬤道:“奴婢一定盡心盡力的。”
孫福兒在心底笑了。
到底鄭嬤嬤還是選擇迴來了。
說白了,鄭嬤嬤在宮裏那麽多年了。那四四方方的皇宮既是困住了她,但也是成就了她。
沒有在宮裏那段歲月,鄭嬤嬤什麽都不是。
陸老太太讓丫鬟給了孫福兒和陸竹玉一人一個匣子。
“裏麵是金葉子、銀票、碎銀,還有一些珠寶首飾,給你們傍身用的。”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在宮裏該使銀子的時候一定要使銀子。但也要記得財不外露,細水長流才好,不能一次給太多,讓別人以為你是一個大冤頭,會繼續宰你的。”
“選容貌,不算太擔心的。一半兒的秀女是能過的。但到了第二關會考。雖然不需要滿腹經綸,但最起碼的一些都是知道的。”
“皇家選妃不僅僅是開枝散葉,也要能與之交流,不然上頭說一句話,你聽不懂,迴答不上來那是不行的。”
“必須要學的那些,想必已經滾瓜爛熟了。還有突然的提問,你要自己知道應對。”
陸老太太看著陸竹玉:“如果上頭問你平時在家讀些什麽書,你怎麽迴答?”
陸竹玉笑道:“迴老太太的話,家學裏讀了《女四書》。”
陸老太太搖搖頭:“不夠的。你還要說你看過四書五經。”
陸竹玉道:“可是老太太,不是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嗎?”
陸老太太笑了:“不需要你考狀元啊!四書五經是都要學的。之後還有別的。”
“天家都是當代大儒教出來的,引經據典不在話下,萬一說句話,你聽不明白意思,領會錯了那就不好了。”
“這種要積累得慢慢來的,反正也不著急。”
陸老太太講的這些話,大多是講給陸竹玉聽的。
孫福兒隻是一個外人。
她倒是沒計較,悠哉悠哉地喝著茶。
陸老太太又繼續叮囑:“宮裏的情景也都說給你們聽了。隻要能生下皇子,將來的日子肯定是比現在更好的。”
“但得想辦法選得上。秀女們中間各色人都有,你摸不清楚別人的狀況,就不要貿然下手,按照規矩來,該怎麽樣就是怎麽樣。這樣不出彩,但也不會出大錯。”
“會在宮裏學一個月的規矩。這個月,周圍所有人都是觀察你的人,發現你有不對的地方都會記錄下來,然後就拿著這個,說不要你了。”
“選秀之前也說了,不光選的是嬪妃,還要選皇室宗親的妻妾。嫁給哪個王爺做正妻也是很不錯的。”
“這其中風頭最盛的是潞王。這位是皇帝的親叔叔,爵位高,家中人口簡單,到目前也就隻有一位王妃在。而且這位王妃嫁入王府三年了,也沒給潞王生下一男半女。”
“至於其他的王爺們,歲數比較大了,願意去伺候的秀女們人不多。”
“但按照慣例,每個王府至少是要留兩三個人的。”
“郡王之類的其他宗親也會留人。人數沒那麽多就是了。”
“進了殿選的秀女,哪怕是進不了後宮,也是會進王府之類的。”
“無論最後結果是怎麽樣呢!隻要進了皇宮或者是王府,將來的日子都不會輕鬆的。”
“選不上呢,也會被賜花,賜了花的女孩子呢,將來的婚嫁也會水漲船高。”
橫豎都是不吃虧的,所以一波又一波的秀女才會湧進去。
說完了這些,陸老太太輕輕地咳嗽了幾聲。
陸二奶奶趕緊給陸老太太捶背:“老太太,您慢點說。”
丫鬟端下來茶。
陸二奶奶捧著茶遞了過去:“老太太,您先喝口茶潤潤嗓子吧。”
陸老太太慢慢地喝了茶:“無論是宮裏,還是各府裏,上頭的主子都多的,每一個都得罪不起。凡事兒處處小心吧。”
“裏麵的規矩雖然多,但有一點好處,你要守著那些規矩,上頭人至少明麵上不能拿你怎麽樣。”
其實,所謂規矩是約束上麵人的。不然上頭人就憑自己掌握的那些權力可以為所欲為。
陸竹玉適時紅了眼圈:“老太太,您實在是太好了,處處都在為我們著想。”
孫福兒行禮:“多謝老太太。”
陸老太太道:“過幾天就是你們去選秀的日子。自己準備一下吧,缺了什麽少了什麽,都可以和你們二嫂說。”
待兩人都屈膝答謝後,陸老太太擺了擺手:“還有一句,遇事不強求。有些東西是求也求不來的,索性就要隨他去。也不是讓你們不爭取,意思是你們爭取過了,得不到也不要去太過沉迷其中。不然自己鑽了牛角尖,路會越走越窄的。”
“有些東西就是這個樣子。你想了很多法子去爭取的東西,到最後還是沒有得到。而別人就輕輕鬆鬆的得到了。”
“凡事千萬不要想不通。很多人就吃虧在這想不通上麵,然後越想就越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