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夜。宮燈被一盞接著一盞點起。
書房裏,安音也挑亮了燈芯。
孫福兒看了幾個時辰的《論語》,擱下書,道:“晚膳就喝碗赤豆紅棗粥吧!”
這個點兒皇帝沒喊她去用膳,人也不過來用膳,顯然是不會過來了。
孫福兒鬆口氣。
在皇帝跟前,她是放不開的,遠不如自己一個人吃,可以吃得那麽隨意。
她雖然隻要了一碗粥,但禦膳房不敢隻送來一碗粥。
不多時,王璉平就送來了好幾樣。冬筍火腿豆腐鍋子、醬香排骨、蘿卜片炒蝦仁、撒了孜然粉的烤羊腿,除了一碗米飯、一碗赤豆紅棗粥,還有兩樣精致的點心。
孫福兒笑道:“這樣吃下去肯定得長胖了。”
當宮女的時候,一年到頭沒幾個菜有肉,但從早到晚都在幹活。孫福兒總覺得餓。
現在她沒活兒幹,一日三餐吃得飽,倒是不餓了。
安音笑道:“孫主子,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用一些!”
孫福兒嚐了一點烤羊腿。這羊腿是醃製過的,外頭的皮烤得帶一點焦,裏頭的肉鹹中帶辣,味道很不錯。
不過,孫福兒怕上火,隻吃了兩口就放下了。
她吃了點冬筍,又啃了塊排骨後,就去喝粥了。
不一會兒,她就用完了晚膳:“去外頭看看。”
安音道:“孫主子,外頭冷。小心別吹了風。”
孫福兒笑道:“穿得厚實點就行。想往前頭走走。”
後宮是不能去的,那就隻能往前麵走。
整個皇宮是前朝後寢。從乾清門出去就是前朝,依次是保和、中和、太和殿。
保和殿距離乾清宮最近,明天晚上皇帝要在那宴請皇親國戚、朝廷眾臣。
明個慈寧宮也會同時擺宴席。太皇太後宴請京中四品以上官宦人家的女眷。六宮的嬪妃們也會按照位份出現在那裏,就算是最低等的選侍也會有一個位置在。
一般皇帝在前頭酒過三巡後,就會往慈寧宮去。
那時候慈寧宮的氣氛會是最熱烈的時候。
嬪妃們,有想法的各家姑娘們都會打著給太皇太後獻藝的幌子,出來大展才藝。
隻是不知道今年花落誰家了。
孫福兒提著燈走到了乾清門,就給攔下了。再往前的前朝,她是不能去的。
她抬頭往上看。
雪已經停了,天上的烏雲很厚,依然看不見月亮或者星星。
風很大,刮在臉上,有些疼。孫福兒就這樣看了一會兒,然後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她是真的要在這裏過一輩子了。
而她的這一輩子還不知道有多長會,會遇到什麽事情。
孫福兒又慢慢地往迴走,繞過乾清宮,走過宮巷,轉進了養心殿,進了西暖閣。
一陣暖意撲麵而來,孫福兒解開了披風:“還是屋裏頭暖和。”
她一抬頭,就看見皇帝坐在裏頭,頓感詫異,然後上前行禮:“奴婢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
皇帝道:“坐。”
簾子被卷起,陳玉引著一個五十來歲的太醫進來。
皇帝道:“焦太醫,給她也看看。”
太醫是一日兩趟給皇帝請平安脈的。皇帝讓給他把脈的太醫,給孫福兒瞧瞧,那是對孫福兒極大的恩寵。
孫福兒趕緊謝恩。
安音給孫福兒的手腕上墊了帕子。
焦太醫跪下來,隔著帕子診脈。他過了一會兒,問道:“孫主子,是否尚未來癸水?”
此言一出,皇帝都詫異了,不由地輕輕咳嗽一聲。
嬪妃們都是十三四歲初潮後,才送進後宮選秀的。所以,皇帝臨幸孫福兒的時候,壓根兒沒想到孫福兒就沒來過癸水。
孫福兒臉一紅:“嗯。”
一般的宮女們吃得差,幹得活兒多,有不少人十七八歲都沒來呢!
反正宮女要到二十五歲才能出得去,嫁人的事兒還早著呢,所以宮女不來癸水反而不著急。
焦太醫道:“皇上,孫主子身子康健。至於癸水,吃得好些,再吃微臣這個方子,很快就會來的。”
孫福兒道:“能不能不吃藥,就等著呢?”
自然也是可以的,隻是太皇太後那邊著急抱重孫子。
焦太醫道:“微臣的方子管用的。裏頭都是好藥,能助孫主子早日來癸水。”
孫福兒心裏猜到幾分,但她並不想就這樣淪為生孩子的工具。
她的身份太低,對孩子沒有多少好處。而且萬一人家是起了去母留子的主意,那她該怎麽辦?
好死不如賴活,孫福兒不想那麽早去死。
她笑道:“皇上,奴婢不過是一個宮女,來不來癸水不要緊的。從前奴婢就是有個頭疼腦熱,也就是自己躺一下子,喝點熱水,也就好了。”
一般宮女生病,都是自己扛,扛得過去也就過去了,扛不過去那就是命,沒什麽好說的。
就算是混得好的嬤嬤姑姑們最多也是請醫女來看一下,吃兩劑藥也就算了。
更何況沒來天葵,在孫福兒看來不算是一種病。
皇帝無語。
後宮的嬪妃們都很關注這一塊的,如果小日子不順,或者不適,還會把太醫喊過來開方吃藥調理身體。
可孫福兒倒好,竟是對這一塊滿不在意的樣子。
莫非孫福兒壓根就不想生下他的孩子?
怎麽可能?
這可是宮裏多少嬪妃的期盼。
她應該是不知道來癸水對女子來說的重要吧。
皇帝一錘定音,道:“焦太醫,盡快調理好孫主子的身體。”
他又向孫福兒道:“不能諱疾忌醫。若是覺得藥苦,就吃個蜜餞。”
孫福兒隻能道:“是。”
皇帝很不放心,對安音道:“盯著你家主子吃藥。”
他想了想,又吩咐:“今天不計入太醫院脈案。焦太醫你把方子開出來,藥讓陳玉去辦。”
皇帝有私心。
雖然,皇帝的脈案隻有太皇太後、太後才可以看,不用擔心外頭看到脈案,猜測乾清宮多個內寵。
但如果太皇太後知道孫福兒還沒來癸水,肯定是要皇帝立即換人的。
太皇太後已經等得很著急了。
可皇帝不想換人。
至於為什麽不想換人,皇帝也說不出來的理由,大約是孫福兒看起來就比較忠心吧!
書房裏,安音也挑亮了燈芯。
孫福兒看了幾個時辰的《論語》,擱下書,道:“晚膳就喝碗赤豆紅棗粥吧!”
這個點兒皇帝沒喊她去用膳,人也不過來用膳,顯然是不會過來了。
孫福兒鬆口氣。
在皇帝跟前,她是放不開的,遠不如自己一個人吃,可以吃得那麽隨意。
她雖然隻要了一碗粥,但禦膳房不敢隻送來一碗粥。
不多時,王璉平就送來了好幾樣。冬筍火腿豆腐鍋子、醬香排骨、蘿卜片炒蝦仁、撒了孜然粉的烤羊腿,除了一碗米飯、一碗赤豆紅棗粥,還有兩樣精致的點心。
孫福兒笑道:“這樣吃下去肯定得長胖了。”
當宮女的時候,一年到頭沒幾個菜有肉,但從早到晚都在幹活。孫福兒總覺得餓。
現在她沒活兒幹,一日三餐吃得飽,倒是不餓了。
安音笑道:“孫主子,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用一些!”
孫福兒嚐了一點烤羊腿。這羊腿是醃製過的,外頭的皮烤得帶一點焦,裏頭的肉鹹中帶辣,味道很不錯。
不過,孫福兒怕上火,隻吃了兩口就放下了。
她吃了點冬筍,又啃了塊排骨後,就去喝粥了。
不一會兒,她就用完了晚膳:“去外頭看看。”
安音道:“孫主子,外頭冷。小心別吹了風。”
孫福兒笑道:“穿得厚實點就行。想往前頭走走。”
後宮是不能去的,那就隻能往前麵走。
整個皇宮是前朝後寢。從乾清門出去就是前朝,依次是保和、中和、太和殿。
保和殿距離乾清宮最近,明天晚上皇帝要在那宴請皇親國戚、朝廷眾臣。
明個慈寧宮也會同時擺宴席。太皇太後宴請京中四品以上官宦人家的女眷。六宮的嬪妃們也會按照位份出現在那裏,就算是最低等的選侍也會有一個位置在。
一般皇帝在前頭酒過三巡後,就會往慈寧宮去。
那時候慈寧宮的氣氛會是最熱烈的時候。
嬪妃們,有想法的各家姑娘們都會打著給太皇太後獻藝的幌子,出來大展才藝。
隻是不知道今年花落誰家了。
孫福兒提著燈走到了乾清門,就給攔下了。再往前的前朝,她是不能去的。
她抬頭往上看。
雪已經停了,天上的烏雲很厚,依然看不見月亮或者星星。
風很大,刮在臉上,有些疼。孫福兒就這樣看了一會兒,然後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她是真的要在這裏過一輩子了。
而她的這一輩子還不知道有多長會,會遇到什麽事情。
孫福兒又慢慢地往迴走,繞過乾清宮,走過宮巷,轉進了養心殿,進了西暖閣。
一陣暖意撲麵而來,孫福兒解開了披風:“還是屋裏頭暖和。”
她一抬頭,就看見皇帝坐在裏頭,頓感詫異,然後上前行禮:“奴婢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
皇帝道:“坐。”
簾子被卷起,陳玉引著一個五十來歲的太醫進來。
皇帝道:“焦太醫,給她也看看。”
太醫是一日兩趟給皇帝請平安脈的。皇帝讓給他把脈的太醫,給孫福兒瞧瞧,那是對孫福兒極大的恩寵。
孫福兒趕緊謝恩。
安音給孫福兒的手腕上墊了帕子。
焦太醫跪下來,隔著帕子診脈。他過了一會兒,問道:“孫主子,是否尚未來癸水?”
此言一出,皇帝都詫異了,不由地輕輕咳嗽一聲。
嬪妃們都是十三四歲初潮後,才送進後宮選秀的。所以,皇帝臨幸孫福兒的時候,壓根兒沒想到孫福兒就沒來過癸水。
孫福兒臉一紅:“嗯。”
一般的宮女們吃得差,幹得活兒多,有不少人十七八歲都沒來呢!
反正宮女要到二十五歲才能出得去,嫁人的事兒還早著呢,所以宮女不來癸水反而不著急。
焦太醫道:“皇上,孫主子身子康健。至於癸水,吃得好些,再吃微臣這個方子,很快就會來的。”
孫福兒道:“能不能不吃藥,就等著呢?”
自然也是可以的,隻是太皇太後那邊著急抱重孫子。
焦太醫道:“微臣的方子管用的。裏頭都是好藥,能助孫主子早日來癸水。”
孫福兒心裏猜到幾分,但她並不想就這樣淪為生孩子的工具。
她的身份太低,對孩子沒有多少好處。而且萬一人家是起了去母留子的主意,那她該怎麽辦?
好死不如賴活,孫福兒不想那麽早去死。
她笑道:“皇上,奴婢不過是一個宮女,來不來癸水不要緊的。從前奴婢就是有個頭疼腦熱,也就是自己躺一下子,喝點熱水,也就好了。”
一般宮女生病,都是自己扛,扛得過去也就過去了,扛不過去那就是命,沒什麽好說的。
就算是混得好的嬤嬤姑姑們最多也是請醫女來看一下,吃兩劑藥也就算了。
更何況沒來天葵,在孫福兒看來不算是一種病。
皇帝無語。
後宮的嬪妃們都很關注這一塊的,如果小日子不順,或者不適,還會把太醫喊過來開方吃藥調理身體。
可孫福兒倒好,竟是對這一塊滿不在意的樣子。
莫非孫福兒壓根就不想生下他的孩子?
怎麽可能?
這可是宮裏多少嬪妃的期盼。
她應該是不知道來癸水對女子來說的重要吧。
皇帝一錘定音,道:“焦太醫,盡快調理好孫主子的身體。”
他又向孫福兒道:“不能諱疾忌醫。若是覺得藥苦,就吃個蜜餞。”
孫福兒隻能道:“是。”
皇帝很不放心,對安音道:“盯著你家主子吃藥。”
他想了想,又吩咐:“今天不計入太醫院脈案。焦太醫你把方子開出來,藥讓陳玉去辦。”
皇帝有私心。
雖然,皇帝的脈案隻有太皇太後、太後才可以看,不用擔心外頭看到脈案,猜測乾清宮多個內寵。
但如果太皇太後知道孫福兒還沒來癸水,肯定是要皇帝立即換人的。
太皇太後已經等得很著急了。
可皇帝不想換人。
至於為什麽不想換人,皇帝也說不出來的理由,大約是孫福兒看起來就比較忠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