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得入北海
三國:開局被呂布拜為義父 作者:卯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軍師,你這般放他迴去,他若是詐降,豈不是放虎歸山?”
呂布看著太史慈已躍過戰壕,朝著北外城下急急奔去,心中很是不爽。
“誒,呂將軍多慮了,若是詐降,憑借將軍的勇猛無雙,再抓他一次便是了。”
看著呂布不滿的樣子,郭嘉也不解釋。
“這倒是。那我們何時再攻城?”
呂布聽得郭嘉話語,倍感舒適,不再斤斤計較。
“將軍莫要著急,圍而不攻讓將士們休息便是了,狗急了都要咬人一口,更何況是王修?”
“我等前幾日攻城已經給足了王修壓力,如今太史慈返迴,不消兩日便會出結果。將軍還是再等等吧。”
郭嘉見太史慈已經順利進城,搖著羽扇胸有成竹。
“將軍受傷否?”
王修見太史慈退敗迴來,慌忙下城樓迎接。
城頭之上,他已見太史慈驍勇,直至太史慈被人海吞沒,心中很是後悔為何不借兵給太史慈,白白送了太史慈性命。
如今太史慈平安歸來,他自然高興。
“慈無法突圍,也勝不過呂布,今帶罪而歸,還請先生贖罪。”
太史慈單膝跪地,向王修請罪。
“哼!你敗陣而歸,做出如此姿態,莫不是要勸我等出城投降?”
禰衡甩袖而來,咄咄逼人。
“是,我不敵呂布,被其生擒,無法送出密信。感念董公仁義,慈不願北海生靈塗炭,懇請王修先生投降。”
太史慈也不反駁,承認自己的來意。
“我呸!我就是戰死!死外麵!也絕不投降!我豈會像爾一般貪生怕死。”
禰衡破口大罵。
“正平!子義將軍若是貪生怕死之徒,又何苦一人一騎入這北海城救援我等?”
王修見禰衡口無遮攔,麵上有些掛不住,立刻開口嗬斥。
“家母受孔融大人恩惠,我不顧性命前來解圍,兩迴衝陣已經不欠孔融大人。但我太史慈無法送出信件,有負王修大人重望。若要殺我,悉聽尊便,我太史慈絕不皺眉。”
“那好!我這就殺你這不忠不義之人!”
禰衡拔出王修佩劍,抬手就看向太史慈。
“正平!”
王修擋在太史慈身前,利劍在他臉上一寸位置停了下來。
“怎麽,你當真要投降?”
“這呂布四麵圍城數日,也不急攻,我等兵力懸殊又突圍不出去,若是糧草耗盡,又當如何!”
“這……”
“你且跟我上城樓來看!”
王修一手拉起太史慈,一手拉住禰衡,快步登樓。
“戰壕挖的這般深,他呂布早已做好了圍而不攻的打算,有什麽好看的?”
禰衡在城樓巡視一圈,不知道王修要他看什麽。
“你給我看仔細些!”
見王修麵色慎重,禰衡這才將腦袋探出去,仔細端詳起呂布軍的排兵布陣。
隻見每邊戰壕都空出五六個口子,每個口子旁都有兩輛撞車,戰壕前的軍士全都是身披重甲,與尋常士卒並不一樣。
“這……”
“他早已做好破城準備?”
禰衡倒退兩步,滿麵尷尬看向王修。
“子義說的並不錯,那董卓恐怕不願意北海生靈塗炭,故才圍而不攻。若是強攻,恐怕我等早已被俘。”
王修歎氣開口。
“那又如何!我自願意與北海共存亡!”
禰衡正聲開口。
“那百姓呢?也跟著我們受苦等死?”
“叔治,我等蒙受孔文舉大恩,理應為其赴死!我恥與你為伍!”
禰衡舉起王修佩劍就朝著王修刺去。
“得罪了。”
太史慈眼疾手快,一把摁住禰衡胳膊,反手又握住禰衡脖頸,將其製服在地。
“來人,將他綁了藏於我府中,我與子義去北門投降。半個時辰後將他放了。”
“正平,我知你忠義,你若真想殺我,便稍等片刻吧。”
王修看著滿口國粹的禰衡,心中也能理解。隻是個人的忠義和滿城百姓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麽。
“慈替城中百姓謝過將軍。”
太史慈見王修鬆口願意投降,拱手對王修表達謝意。
“子義不必如此,若非遇到子義,恐怕我王修要成為北海的千古罪人。”
言罷,二人大開北海正門,向呂布請降。
“郭先生果然神機妙算,這太史慈果真勸降了王修!”
呂布見北海城門大開,太史慈與王修二人並肩而出,心下對郭嘉那是一百個服氣。
“咳咳,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將軍一路願意聽從我的安排,我們這才能立下如此大功。”
郭嘉輕搖羽扇,咳嗽了數聲。不知為何最近幾天老是感到胸悶氣喘。
呂布看著太史慈已躍過戰壕,朝著北外城下急急奔去,心中很是不爽。
“誒,呂將軍多慮了,若是詐降,憑借將軍的勇猛無雙,再抓他一次便是了。”
看著呂布不滿的樣子,郭嘉也不解釋。
“這倒是。那我們何時再攻城?”
呂布聽得郭嘉話語,倍感舒適,不再斤斤計較。
“將軍莫要著急,圍而不攻讓將士們休息便是了,狗急了都要咬人一口,更何況是王修?”
“我等前幾日攻城已經給足了王修壓力,如今太史慈返迴,不消兩日便會出結果。將軍還是再等等吧。”
郭嘉見太史慈已經順利進城,搖著羽扇胸有成竹。
“將軍受傷否?”
王修見太史慈退敗迴來,慌忙下城樓迎接。
城頭之上,他已見太史慈驍勇,直至太史慈被人海吞沒,心中很是後悔為何不借兵給太史慈,白白送了太史慈性命。
如今太史慈平安歸來,他自然高興。
“慈無法突圍,也勝不過呂布,今帶罪而歸,還請先生贖罪。”
太史慈單膝跪地,向王修請罪。
“哼!你敗陣而歸,做出如此姿態,莫不是要勸我等出城投降?”
禰衡甩袖而來,咄咄逼人。
“是,我不敵呂布,被其生擒,無法送出密信。感念董公仁義,慈不願北海生靈塗炭,懇請王修先生投降。”
太史慈也不反駁,承認自己的來意。
“我呸!我就是戰死!死外麵!也絕不投降!我豈會像爾一般貪生怕死。”
禰衡破口大罵。
“正平!子義將軍若是貪生怕死之徒,又何苦一人一騎入這北海城救援我等?”
王修見禰衡口無遮攔,麵上有些掛不住,立刻開口嗬斥。
“家母受孔融大人恩惠,我不顧性命前來解圍,兩迴衝陣已經不欠孔融大人。但我太史慈無法送出信件,有負王修大人重望。若要殺我,悉聽尊便,我太史慈絕不皺眉。”
“那好!我這就殺你這不忠不義之人!”
禰衡拔出王修佩劍,抬手就看向太史慈。
“正平!”
王修擋在太史慈身前,利劍在他臉上一寸位置停了下來。
“怎麽,你當真要投降?”
“這呂布四麵圍城數日,也不急攻,我等兵力懸殊又突圍不出去,若是糧草耗盡,又當如何!”
“這……”
“你且跟我上城樓來看!”
王修一手拉起太史慈,一手拉住禰衡,快步登樓。
“戰壕挖的這般深,他呂布早已做好了圍而不攻的打算,有什麽好看的?”
禰衡在城樓巡視一圈,不知道王修要他看什麽。
“你給我看仔細些!”
見王修麵色慎重,禰衡這才將腦袋探出去,仔細端詳起呂布軍的排兵布陣。
隻見每邊戰壕都空出五六個口子,每個口子旁都有兩輛撞車,戰壕前的軍士全都是身披重甲,與尋常士卒並不一樣。
“這……”
“他早已做好破城準備?”
禰衡倒退兩步,滿麵尷尬看向王修。
“子義說的並不錯,那董卓恐怕不願意北海生靈塗炭,故才圍而不攻。若是強攻,恐怕我等早已被俘。”
王修歎氣開口。
“那又如何!我自願意與北海共存亡!”
禰衡正聲開口。
“那百姓呢?也跟著我們受苦等死?”
“叔治,我等蒙受孔文舉大恩,理應為其赴死!我恥與你為伍!”
禰衡舉起王修佩劍就朝著王修刺去。
“得罪了。”
太史慈眼疾手快,一把摁住禰衡胳膊,反手又握住禰衡脖頸,將其製服在地。
“來人,將他綁了藏於我府中,我與子義去北門投降。半個時辰後將他放了。”
“正平,我知你忠義,你若真想殺我,便稍等片刻吧。”
王修看著滿口國粹的禰衡,心中也能理解。隻是個人的忠義和滿城百姓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麽。
“慈替城中百姓謝過將軍。”
太史慈見王修鬆口願意投降,拱手對王修表達謝意。
“子義不必如此,若非遇到子義,恐怕我王修要成為北海的千古罪人。”
言罷,二人大開北海正門,向呂布請降。
“郭先生果然神機妙算,這太史慈果真勸降了王修!”
呂布見北海城門大開,太史慈與王修二人並肩而出,心下對郭嘉那是一百個服氣。
“咳咳,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將軍一路願意聽從我的安排,我們這才能立下如此大功。”
郭嘉輕搖羽扇,咳嗽了數聲。不知為何最近幾天老是感到胸悶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