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旭滿臉愁容,語調低沉且充滿絕望,仿佛對未來已經徹底喪失了信心。
站在一旁的孔節望著此刻如此消極悲觀的韋旭,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他實在難以想象,那位昔日裏雄心壯誌、意氣風發的明王,怎會落得這般田地。
事實上,韋旭之所以變成現今這副萎靡不振的模樣,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由於他已然失去了曾經令其無比驕傲和自豪的所有東西。
長久以來,他始終堅信自己遠比大哥韋端更為出色,有能力掌控住整個東州之地,絕不像韋端那般無能,隻能充當他人手中毫無自主權力的傀儡。
然而,殘酷的事實卻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頭——當自身不再具備利用價值之時,他竟同樣被那些人毫不留情地一腳踢開。
韋旭曾一度認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皆是憑借著自身的聰慧機敏與過人才智辛苦打拚而來.
但此時此刻,冰冷的現實卻猶如一盆刺骨的冰水當頭澆下,讓他如夢初醒。
原來,他也同韋端一樣,隻不過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可憐傀儡罷了。
即便眼下仍有孔節等一幹人追隨於他左右,可這些人說到底也不過是父輩遺留給他的一份政治遺產而已。
細細想來,他其實就如同自己的兄長韋端那樣,自始至終都未曾真正擁有過任何屬於自己努力來的東西。
“往北去,往北!殿下啊,請聽臣一言。想當初,您寬宏大量,接納了方王殿下的投誠,賜予他一方安身立命之所。如今,這定王殿下想必也一定有著同樣寬廣的胸襟!”
孔節這個純粹的武夫眼中滿是對定王韋雲的欽佩與敬仰。在他心目中,定王韋雲向來是個光明磊落、胸懷廣博之人。
若不是那時候方王韋端悍然起兵反叛朝廷,以韋雲的性情,斷不至於要將韋端逼入絕境,取其性命。
韋雲心中所想,恐怕一直以來都是扶植幾位兄弟,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對抗朝廷的統治,從而成為一名手握實權的藩王。
隻要韋旭願意表態,從今往後絕不再滋生二心,老老實實地歸附於韋雲麾下效力,那麽保全自身性命應當不成問題。
“韋雲麽……”韋旭聽聞孔節這番話語,內心不禁泛起一絲漣漪。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兄弟理應與自己懷揣著相同的念頭。
他們都對當今聖上韋興的統治心懷不滿,但奈何眼下尚未尋得恰當的時機,所以隻能暫且忍耐,等待時機成熟再圖大計。
此前韋雲殺死韋端之舉,在韋旭看來,其實倒也合乎情理。畢竟,那不過是迫於形勢,無奈之下演給韋興看的一場戲碼而已。
如今細細思量一番,若是自己能放下身段前去投靠韋雲,或許比起落入朝廷之手,存活下來的幾率要大得多。
想到此處,韋旭心中已有定計:“好!那就去定州!”
韋雲既已下定決心,便毫不遲疑地著手安排撤軍事宜。
趁著夜色深沉,那些身負重傷、行動不便的士卒統統被留了下來,並下達嚴令,待到次日晉軍前來攻城之時,便可擇機投降,以保性命無虞。
而他本人,則親率三千名精悍之士,馬不停蹄地連夜出城,一路向北直奔定州而去。
轉眼便是第二天清晨。胥靈早早地集結起麾下大軍,磨刀霍霍向城池進發,隻待一聲令下,便可展開攻城之戰。
然而,就在此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
隻見城頭上赫然升起了一麵令旗,緊接著城門緩緩打開,一名纏著繃帶的將領出現在眾人眼前。
胥靈見狀,心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目光緊盯著那名將領,沉聲問道:“韋……明王何在?”
話音未落,他心裏似乎已經預感到了答案,但仍抱著一絲僥幸心理等待對方迴應。
果不其然,片刻之後,那將領遞過來一封書信。胥靈接過信來,匆匆瀏覽一遍,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
原來,信中的內容正如他所料想一般糟糕。誰能想到,韋旭居然選擇了棄城而逃!
更令人詫異的是,他竟還特意留下一封信給胥靈,信中的內容更是胥靈感到瞠目結舌。
隻見那信上明明白白地寫道:‘胥靈將軍,莫要再來追擊孤。孤此番離去,乃是決定前往投靠定王韋雲。孤自當向晉帝韋興上書請罪,祈求陛下寬恕孤的罪過。
此事終究不過是韋家自家之事罷了,還望將軍能夠認清形勢,切莫意氣用事。日後定然還有相見之時。’
胥靈讀完此信之後,麵色瞬間變得極為陰沉,難看到了極點。他緊緊握著手中的信紙,手背上青筋暴起,顯然是憤怒至極。
沉默片刻之後,他猛地一揮手臂,對身旁的副將下令道:“速速帶領軍隊,前去追擊韋旭及其餘黨!”
然而,對於能否成功追上韋旭等人,胥靈心中其實並沒有多少底氣。
因為自從韋旭逃離至今,已然過去了足足四個時辰之久。在這段時間裏,韋旭他們想必早已遠去。更何況此時的韋旭一心隻想向北逃竄,想要追上他們,談何容易?
胥靈望著遠方,喃喃自語道:“定王……定王……或許這真的是你最後的一線生機吧。”
在他眼中,韋旭北上投靠韋雲一事著實有些荒唐離奇。畢竟,定王韋雲可是奉朝廷之命,專程前來東州平定叛亂的主帥。
如今韋旭卻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投奔過去,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但無論如何,事情既然已經發展到了這般地步,胥靈也隻能寄希望於自己派出的軍隊能夠將韋旭一行人攔截下來了。
然而,當他仔細思量起兩人的身份以及韋雲在外的聲譽時,心中不禁暗自思索:‘或許韋旭此舉並非全然錯誤。’
畢竟,隻要韋旭不再心生反叛之意,他依然可以穩坐那晉國尊貴的王爺之位。
自從東州的官員們得知韋旭率領大軍毅然北上,並投靠了定王韋雲後,他們原本聚焦於韋旭身上的目光瞬間轉移開來。
站在一旁的孔節望著此刻如此消極悲觀的韋旭,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他實在難以想象,那位昔日裏雄心壯誌、意氣風發的明王,怎會落得這般田地。
事實上,韋旭之所以變成現今這副萎靡不振的模樣,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由於他已然失去了曾經令其無比驕傲和自豪的所有東西。
長久以來,他始終堅信自己遠比大哥韋端更為出色,有能力掌控住整個東州之地,絕不像韋端那般無能,隻能充當他人手中毫無自主權力的傀儡。
然而,殘酷的事實卻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頭——當自身不再具備利用價值之時,他竟同樣被那些人毫不留情地一腳踢開。
韋旭曾一度認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皆是憑借著自身的聰慧機敏與過人才智辛苦打拚而來.
但此時此刻,冰冷的現實卻猶如一盆刺骨的冰水當頭澆下,讓他如夢初醒。
原來,他也同韋端一樣,隻不過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可憐傀儡罷了。
即便眼下仍有孔節等一幹人追隨於他左右,可這些人說到底也不過是父輩遺留給他的一份政治遺產而已。
細細想來,他其實就如同自己的兄長韋端那樣,自始至終都未曾真正擁有過任何屬於自己努力來的東西。
“往北去,往北!殿下啊,請聽臣一言。想當初,您寬宏大量,接納了方王殿下的投誠,賜予他一方安身立命之所。如今,這定王殿下想必也一定有著同樣寬廣的胸襟!”
孔節這個純粹的武夫眼中滿是對定王韋雲的欽佩與敬仰。在他心目中,定王韋雲向來是個光明磊落、胸懷廣博之人。
若不是那時候方王韋端悍然起兵反叛朝廷,以韋雲的性情,斷不至於要將韋端逼入絕境,取其性命。
韋雲心中所想,恐怕一直以來都是扶植幾位兄弟,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對抗朝廷的統治,從而成為一名手握實權的藩王。
隻要韋旭願意表態,從今往後絕不再滋生二心,老老實實地歸附於韋雲麾下效力,那麽保全自身性命應當不成問題。
“韋雲麽……”韋旭聽聞孔節這番話語,內心不禁泛起一絲漣漪。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兄弟理應與自己懷揣著相同的念頭。
他們都對當今聖上韋興的統治心懷不滿,但奈何眼下尚未尋得恰當的時機,所以隻能暫且忍耐,等待時機成熟再圖大計。
此前韋雲殺死韋端之舉,在韋旭看來,其實倒也合乎情理。畢竟,那不過是迫於形勢,無奈之下演給韋興看的一場戲碼而已。
如今細細思量一番,若是自己能放下身段前去投靠韋雲,或許比起落入朝廷之手,存活下來的幾率要大得多。
想到此處,韋旭心中已有定計:“好!那就去定州!”
韋雲既已下定決心,便毫不遲疑地著手安排撤軍事宜。
趁著夜色深沉,那些身負重傷、行動不便的士卒統統被留了下來,並下達嚴令,待到次日晉軍前來攻城之時,便可擇機投降,以保性命無虞。
而他本人,則親率三千名精悍之士,馬不停蹄地連夜出城,一路向北直奔定州而去。
轉眼便是第二天清晨。胥靈早早地集結起麾下大軍,磨刀霍霍向城池進發,隻待一聲令下,便可展開攻城之戰。
然而,就在此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
隻見城頭上赫然升起了一麵令旗,緊接著城門緩緩打開,一名纏著繃帶的將領出現在眾人眼前。
胥靈見狀,心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目光緊盯著那名將領,沉聲問道:“韋……明王何在?”
話音未落,他心裏似乎已經預感到了答案,但仍抱著一絲僥幸心理等待對方迴應。
果不其然,片刻之後,那將領遞過來一封書信。胥靈接過信來,匆匆瀏覽一遍,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
原來,信中的內容正如他所料想一般糟糕。誰能想到,韋旭居然選擇了棄城而逃!
更令人詫異的是,他竟還特意留下一封信給胥靈,信中的內容更是胥靈感到瞠目結舌。
隻見那信上明明白白地寫道:‘胥靈將軍,莫要再來追擊孤。孤此番離去,乃是決定前往投靠定王韋雲。孤自當向晉帝韋興上書請罪,祈求陛下寬恕孤的罪過。
此事終究不過是韋家自家之事罷了,還望將軍能夠認清形勢,切莫意氣用事。日後定然還有相見之時。’
胥靈讀完此信之後,麵色瞬間變得極為陰沉,難看到了極點。他緊緊握著手中的信紙,手背上青筋暴起,顯然是憤怒至極。
沉默片刻之後,他猛地一揮手臂,對身旁的副將下令道:“速速帶領軍隊,前去追擊韋旭及其餘黨!”
然而,對於能否成功追上韋旭等人,胥靈心中其實並沒有多少底氣。
因為自從韋旭逃離至今,已然過去了足足四個時辰之久。在這段時間裏,韋旭他們想必早已遠去。更何況此時的韋旭一心隻想向北逃竄,想要追上他們,談何容易?
胥靈望著遠方,喃喃自語道:“定王……定王……或許這真的是你最後的一線生機吧。”
在他眼中,韋旭北上投靠韋雲一事著實有些荒唐離奇。畢竟,定王韋雲可是奉朝廷之命,專程前來東州平定叛亂的主帥。
如今韋旭卻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投奔過去,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但無論如何,事情既然已經發展到了這般地步,胥靈也隻能寄希望於自己派出的軍隊能夠將韋旭一行人攔截下來了。
然而,當他仔細思量起兩人的身份以及韋雲在外的聲譽時,心中不禁暗自思索:‘或許韋旭此舉並非全然錯誤。’
畢竟,隻要韋旭不再心生反叛之意,他依然可以穩坐那晉國尊貴的王爺之位。
自從東州的官員們得知韋旭率領大軍毅然北上,並投靠了定王韋雲後,他們原本聚焦於韋旭身上的目光瞬間轉移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