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親身經曆了上次那場險些顛覆王朝根基的事件,恐怕韋興就算想破腦袋,也決然不會做出如此荒唐的安排,竟然派遣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的窩囊廢充當皇室的代表。


    追根溯源,一切的起因皆在於那次韋向等人叛亂之事。


    此事猶如一根尖銳的刺,深深地紮在了這位貴為天子之人的心間,最終形成了難以解開的心結。


    要知道,當時整個朝廷裏最為傑出、最具發展潛力的那批官員,竟齊刷刷地挺身而出,高舉“清君側”的大旗。


    且不論彼時端坐於皇位之上的究竟是哪位皇帝,麵對這般情景,恐怕都會心生忌憚與猜疑,在心底悄然埋下一顆不安的種子。


    而司徒何宗之所以對韋素嗤之以鼻,其中最重要的緣由還得歸結於此人毫無自知之明。


    明明自身不過是個平庸無奇之輩,既無過人之才,又乏卓越之能,但其卻並不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去做好分內之事。


    反倒整日如同那些奸佞之徒和忤逆之臣一般,隻曉得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仗著所謂的身份肆意妄為,全然不顧及後果。


    反觀何宗本人以及其所代表的何家,則截然不同。何家的地位尊崇非凡,其家族背景頗有些類似之前在秦國聲名顯赫的蘭家。


    隻不過,相較於蘭家始終秉持著那份孤高自傲、故作清高的姿態,何家顯然要睿智得多。


    他們明白何時應當果斷出手,在關鍵時刻押下重注,從而謀取更大的利益;而非如蘭家那般,一味地自視甚高,滿心盤算卻又故作矜持。


    說起這何宗,其家族背景可謂顯赫非凡。他的父輩在前秦時期便已是最後的幾位九卿之一,這份榮耀傳承到了何宗這一代,不僅未減分毫,反而更勝往昔。


    憑借著自身的卓越才能和敏銳眼光,何宗依然穩穩地登上了九卿的高位。


    然而,真正讓何宗聲名鵲起、權傾朝野的,卻是他那次精準無比的政治押寶,將賭注全部押在了韋興身上。也正因如此,他得以順利坐上當今三公之一的司徒之位。


    對於像何宗這類的臣子來說,皇位之上究竟是姓秦還是姓晉,根本無關緊要。他們踏入仕途的唯一目標,僅僅是確保自家家族能夠長盛不衰、綿延不絕。


    無論是誰最終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寶座,隻要此人不觸及他們的核心利益,他們都會心甘情願地予以全力擁護與支持。


    這種現象在當下的晉國朝堂之上並非個例,而是相當大一部分臣子所共有的常態。


    這些臣子們心中毫無國家忠義可言,對待國家之事,就如同那些被雇傭而來的普通工人一般,隻專注於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任務。


    至於雇主究竟是誰,他們毫不在意,亦毫不關心。


    因此,盡管何宗深知韋興對韋素這位草包宗正是滿心不滿,但他也僅僅隻會在心底暗暗咒罵幾句罷了,絕不會輕易地站出來表明立場,去支持其中的任何一方。


    畢竟,在他眼中,明哲保身才是最為重要的生存之道。如此這般的臣子,對於整個國家來說,有些時候未必稱得上是什麽忠臣良將。


    此時此刻,竟無一人迴應韋興所言,而這大宗正韋素,簡直就是個一無是處的草包,還把韋興原本的意思給徹徹底底地歪曲誤解了!


    韋興心中縱然怒火中燒,但也隻得強行按捺住,然後親自張嘴,朝著那些正跪在地上的一眾臣子們大聲地質問道:“那韋旭叛王,久懷異心,對朝廷早有不滿。遙想當年,方王作亂之際,他便有縱容叛軍西進之嫌。


    朕彼時尚天真,念及舊情,以為他既為朝廷之臣,理應明白自身責任所在,且能早日悔過。豈料,最終他竟行此反叛之舉。


    韋旭此舉,實乃將國家置於危境而不顧,其行令人神共憤,人人皆可誅之!無論何人率軍征討平叛,皆無需對其存絲毫憐憫之心。


    然,朕實不明諸位愛卿究竟作何盤算,何以認定定王非合適之領兵統帥人選?須知,昔日那叛賊韋端,正是由定王親手斬下首級……”


    “陛下,微臣等人不僅不讚成陛下調遣定王去平叛,更別提讓他同時處理兩州的軍務。”


    朱覃見自己的父親依舊沉默不語、毫無反應,絲毫沒有要站出來聲援他們這幾人的意思,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不滿情緒。


    其實,他又何嚐不知曉父親究竟在憂慮些什麽?


    然而,在他眼中,父親朱宣已然年老體衰,往昔的銳氣早已消磨殆盡。


    現今,他們四大世家的勢力猶如一張密密麻麻的大網,已經滲透至整個朝堂。此時,本應是他們盡情施展抱負、大有作為之際,絕對不容許定王韋雲進一步坐大。


    不管定王是否已同當今聖上晉帝韋興握手言和,隻要他持續擴張自身實力,勢必會對四大世家未來的戰略規劃產生難以預估的負麵影響。


    “陛下需明了,相較那方王與明王,定王所守之定州,其部眾向來為我晉國驍勇善戰之精銳。


    若陛下果真下令,使定王於平叛成功後,仍掌東州軍務之重權,恐將引發諸多難以預料之惡果。


    故懇請陛下務必深思熟慮、權衡利弊,萬不可輕率行事!”朱覃心中暗自思忖,對於韋興的盤算已然洞悉無遺。


    他明白韋興派遣韋雲前去平叛,其真正目的不過是為了遏製四家勢力的擴張,不讓他們借機坐大。


    但是,朱覃心裏十分清楚,領軍平叛之事並非四家當下最為迫切需要的機會。


    隻要能設法阻止韋雲在戰後接管東州的軍務,四家便能夠覓得可乘之機,在隨後的日子裏逐步染指東州的大小事務。


    要知道,相較於已被韋雲牢牢把控、固若金湯的定州而言,如今因韋旭叛亂而暴露出諸多破綻和軟肋的東州,無疑成為了四家眼中最易下手的目標。


    不得不承認,朱覃這番言辭可謂是將韋興的心思揣摩得淋漓盡致,精準地掐住了要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