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幾年,盡管閻蒼並未從係統中獲取更多新的技能,但他往昔所得的每一件物品,卻都已經成長到了完美之境。
毫不誇張地講,此刻的閻蒼相較於七年前的自己,實力已然增強了數倍有餘!
特別是他所掌握的各種精妙技能對於麾下軍隊強大的增益作用,更是使得他所統率的秦軍精銳具備了縱橫天下、所向披靡的恐怖戰力。
閻蒼十分確信,隻要時機成熟、條件完備,他絕對有能力擊潰世間所有的敵軍。
無論是名震四方的秦國飛猿軍,亦或是聲名遠揚的晉國解軍卒,哪怕是他自己打造的精銳蛟鱷軍。
如果交由其他將領指揮,在相同的戰場環境和戰鬥條件下,恐怕連與他率領的精銳部隊打成平手的機會都微乎其微。
就如同方才所遭遇的晉軍精銳之師一般,盡管相較於前幾年來說,其實力的確有所下降,但嚴格而論,依舊勝於秦軍的精銳力量些許。
然而,即便在對方兵力占據優勢的境況之下,卻仍舊被他親自率領的隊伍一舉突破防線、徹底打穿。
這場激烈鏖戰的最終結局,使得閻蒼愈發篤定了深藏在心底的念頭:此番揮師北上,他必定要領兵擊潰晉國,進而實現天下統一的宏偉大業,無論任何勢力,任何人都無法阻攔他勇往直前的步伐。
閻蒼統率著麾下的精銳軍隊一路窮追猛打,而在他的精妙操控之下,始終如影隨形般緊緊吊在那些倉惶逃竄的晉軍身後,兩者之間的距離始終保持在不足一裏的距離。
對於大城關方向目前的戰局態勢究竟如何,他尚且一無所知。
不過,他心中已然盤算好,務必要將這支狼狽奔逃的晉軍驅趕至大城關戰場,從而趁此良機介入到大城關的戰事當中去。
再說那閻安,在經曆了險死還生的戰敗突圍之後,其手下的士卒雖說傷亡頗為慘重,但仍有將近四千名秦軍戰士堅定不移地追隨在他左右,一同向南疾馳而去。
此刻的閻安已然拿定主意,除非能夠踏入街泉戰場以博取戰功,否則絕無可能洗清自身此次戰敗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和罪責。
他內心雖然交集,但卻並未亂了方寸,而是有條不紊地一邊繼續行軍,一邊抓緊時間整頓自己所率領的軍隊。
畢竟,誰也無法預料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情況,如果真的不幸與晉軍騎兵正麵相遇,至少要確保麾下這支軍隊具備一定的戰鬥力,不至於一觸即潰。
“報——啟稟將軍,前方發現晉軍的騎兵部隊!據屬下觀察,其人數恐怕不少於三千之眾,而且後方似乎還有我軍的騎兵部隊正在對他們進行追擊!”
自從經曆了先前那場慘痛的敗仗之後,閻安便深刻認識到了加強周邊巡查工作的重要性。
為此,他接連派遣出多達二十組精銳斥候,讓他們分散在大軍四周執行偵察任務。
所以,當這突如其來的軍情傳到他耳中的時候,盡管有些突然,但還不至於完全手足無措。
但是,閻安根本就沒有想到街亭方向的晉軍會戰敗,他還以為自己有戴罪立功的機會。
現在突然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就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從驚愕中迴過神來,聲音略帶顫抖地問道:“晉軍……敗了?這、這怎麽可能呢?可曾看清那追擊晉軍的我軍將領究竟是何人?”
那名前來稟報的士兵趕忙迴答道:“迴將軍!小人遠遠望去,隻見那支追兵隊伍所打的旗號乃是一個大大的‘閻’字!”
“閻!”聽到這裏,閻安心頭猛地一震,瞬間明白了來人究竟是誰。
要知道,在整個秦州和永州地區,有資格指揮三千人以上騎兵軍團作戰的“閻”姓將領,除了他本人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了。
這個時候能出現在街泉戰場上的身影,毫無疑問必定是來自其他州的閻姓將軍。
以當下局勢,唯有自己的師父閻蒼既有這般能耐,又具備足夠的資曆前來秦州接替常喻所遺留的都督之位。
當閻安獲曉此番前來之人乃是自己的師父時,他心中並未泛起過多訝異之情,畢竟對於這位師父的實力和地位,他可謂心知肚明。
閻安知道此次晉軍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落敗,其中的原因肯定與自己的師父有關。
此刻,他必須絞盡腦汁尋思應對之策,若不能及時有所作為,待到師父閻蒼親臨此地,自己必然難以逃脫嚴懲。
念及此處,閻安的麵色驟然陰沉下來,心中已然有了盤算。
隻見他目光淩厲地掃視著周圍的將士,沉聲下令道:“左右兩軍速速埋伏於四周近處,後軍則隨本將留在此處,全力阻攔敵軍逃竄之路。
待敵軍與我等交鋒之際,爾等再殺出,對這些潰敗之師形成合圍之勢,務必將其一網打盡!”
“遵命!”眾將士齊聲應道。
閻安身旁的將士們或許不知道自家主將的真正意圖,但僥幸存活下來的荀杞卻是心如明鏡。
他清楚,閻安此舉意在當著閻蒼的麵,上演一場“身先士卒”的苦肉計,妄圖以此稍稍平息其師父閻蒼心頭的怒火。
隻是,不知閻蒼是否真得能被這一招所蒙蔽呢?
作為一個與閻蒼爭鬥多年的“老對手”,荀杞對閻蒼的心性可謂了如指掌。
此次閻安犯下如此重大的失誤,絕非一個普通的“苦肉計”就能輕易化解得了的。
就在這時,閻安率領著部隊提前在此處準備,沒過多久,便與向北逃竄的晉軍不期而遇。
孟國一看到前方竟然有秦軍嚴陣以待,心中頓時驚恐萬分,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心裏不由得發出一聲絕望的哀嚎:‘難道今日便是我的死期不成!’
盡管內心充滿恐懼,但身為將領的尊嚴和責任讓他臉上並未露出半分怯意。
隻見他揮動手中馬槊毫不猶豫地振臂高唿:“全軍聽令,隨我一同衝鋒!”
毫不誇張地講,此刻的閻蒼相較於七年前的自己,實力已然增強了數倍有餘!
特別是他所掌握的各種精妙技能對於麾下軍隊強大的增益作用,更是使得他所統率的秦軍精銳具備了縱橫天下、所向披靡的恐怖戰力。
閻蒼十分確信,隻要時機成熟、條件完備,他絕對有能力擊潰世間所有的敵軍。
無論是名震四方的秦國飛猿軍,亦或是聲名遠揚的晉國解軍卒,哪怕是他自己打造的精銳蛟鱷軍。
如果交由其他將領指揮,在相同的戰場環境和戰鬥條件下,恐怕連與他率領的精銳部隊打成平手的機會都微乎其微。
就如同方才所遭遇的晉軍精銳之師一般,盡管相較於前幾年來說,其實力的確有所下降,但嚴格而論,依舊勝於秦軍的精銳力量些許。
然而,即便在對方兵力占據優勢的境況之下,卻仍舊被他親自率領的隊伍一舉突破防線、徹底打穿。
這場激烈鏖戰的最終結局,使得閻蒼愈發篤定了深藏在心底的念頭:此番揮師北上,他必定要領兵擊潰晉國,進而實現天下統一的宏偉大業,無論任何勢力,任何人都無法阻攔他勇往直前的步伐。
閻蒼統率著麾下的精銳軍隊一路窮追猛打,而在他的精妙操控之下,始終如影隨形般緊緊吊在那些倉惶逃竄的晉軍身後,兩者之間的距離始終保持在不足一裏的距離。
對於大城關方向目前的戰局態勢究竟如何,他尚且一無所知。
不過,他心中已然盤算好,務必要將這支狼狽奔逃的晉軍驅趕至大城關戰場,從而趁此良機介入到大城關的戰事當中去。
再說那閻安,在經曆了險死還生的戰敗突圍之後,其手下的士卒雖說傷亡頗為慘重,但仍有將近四千名秦軍戰士堅定不移地追隨在他左右,一同向南疾馳而去。
此刻的閻安已然拿定主意,除非能夠踏入街泉戰場以博取戰功,否則絕無可能洗清自身此次戰敗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和罪責。
他內心雖然交集,但卻並未亂了方寸,而是有條不紊地一邊繼續行軍,一邊抓緊時間整頓自己所率領的軍隊。
畢竟,誰也無法預料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情況,如果真的不幸與晉軍騎兵正麵相遇,至少要確保麾下這支軍隊具備一定的戰鬥力,不至於一觸即潰。
“報——啟稟將軍,前方發現晉軍的騎兵部隊!據屬下觀察,其人數恐怕不少於三千之眾,而且後方似乎還有我軍的騎兵部隊正在對他們進行追擊!”
自從經曆了先前那場慘痛的敗仗之後,閻安便深刻認識到了加強周邊巡查工作的重要性。
為此,他接連派遣出多達二十組精銳斥候,讓他們分散在大軍四周執行偵察任務。
所以,當這突如其來的軍情傳到他耳中的時候,盡管有些突然,但還不至於完全手足無措。
但是,閻安根本就沒有想到街亭方向的晉軍會戰敗,他還以為自己有戴罪立功的機會。
現在突然聽到這個消息,一下子就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從驚愕中迴過神來,聲音略帶顫抖地問道:“晉軍……敗了?這、這怎麽可能呢?可曾看清那追擊晉軍的我軍將領究竟是何人?”
那名前來稟報的士兵趕忙迴答道:“迴將軍!小人遠遠望去,隻見那支追兵隊伍所打的旗號乃是一個大大的‘閻’字!”
“閻!”聽到這裏,閻安心頭猛地一震,瞬間明白了來人究竟是誰。
要知道,在整個秦州和永州地區,有資格指揮三千人以上騎兵軍團作戰的“閻”姓將領,除了他本人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了。
這個時候能出現在街泉戰場上的身影,毫無疑問必定是來自其他州的閻姓將軍。
以當下局勢,唯有自己的師父閻蒼既有這般能耐,又具備足夠的資曆前來秦州接替常喻所遺留的都督之位。
當閻安獲曉此番前來之人乃是自己的師父時,他心中並未泛起過多訝異之情,畢竟對於這位師父的實力和地位,他可謂心知肚明。
閻安知道此次晉軍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落敗,其中的原因肯定與自己的師父有關。
此刻,他必須絞盡腦汁尋思應對之策,若不能及時有所作為,待到師父閻蒼親臨此地,自己必然難以逃脫嚴懲。
念及此處,閻安的麵色驟然陰沉下來,心中已然有了盤算。
隻見他目光淩厲地掃視著周圍的將士,沉聲下令道:“左右兩軍速速埋伏於四周近處,後軍則隨本將留在此處,全力阻攔敵軍逃竄之路。
待敵軍與我等交鋒之際,爾等再殺出,對這些潰敗之師形成合圍之勢,務必將其一網打盡!”
“遵命!”眾將士齊聲應道。
閻安身旁的將士們或許不知道自家主將的真正意圖,但僥幸存活下來的荀杞卻是心如明鏡。
他清楚,閻安此舉意在當著閻蒼的麵,上演一場“身先士卒”的苦肉計,妄圖以此稍稍平息其師父閻蒼心頭的怒火。
隻是,不知閻蒼是否真得能被這一招所蒙蔽呢?
作為一個與閻蒼爭鬥多年的“老對手”,荀杞對閻蒼的心性可謂了如指掌。
此次閻安犯下如此重大的失誤,絕非一個普通的“苦肉計”就能輕易化解得了的。
就在這時,閻安率領著部隊提前在此處準備,沒過多久,便與向北逃竄的晉軍不期而遇。
孟國一看到前方竟然有秦軍嚴陣以待,心中頓時驚恐萬分,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心裏不由得發出一聲絕望的哀嚎:‘難道今日便是我的死期不成!’
盡管內心充滿恐懼,但身為將領的尊嚴和責任讓他臉上並未露出半分怯意。
隻見他揮動手中馬槊毫不猶豫地振臂高唿:“全軍聽令,隨我一同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