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那座地勢險要且易守難攻的大城關阻礙在前,再加上朝中突然發生的一係列變故,恐怕常喻早已毫不猶豫地揮師北上,徹底收複晉興郡。


    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牽製和拖延,這場戰爭的成本不斷攀升,以至於如今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晉興郡,對於秦國而言已不再值得單獨為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此時的晉國在元州駐守的軍力也不過區區八萬而已,而反觀秦州這邊,經過一番整合與增援後的秦州軍團,已然達到了驚人的十二萬之眾。


    任何一位經驗豐富的統帥都能清晰地意識到,既然要打,那就必須將連元州一起打,將二者一舉拿下,方能實現戰略上的最大利益,否則就是在純純浪費資源。


    不過,這十二萬之眾的龐大軍隊,卻是分別留在了武中和上翎兩郡。


    武中郡的秦軍力量隻有一半左右,因為武中郡地域遼闊,下轄的大小城池數量眾多,故而不得不將有限的兵力分散開來部署。


    其中,安興城駐守著將近一萬人馬,街泉也有八千之數,可在武中郡府能夠迅速調動的兵力僅有區區兩萬之數。


    更糟糕的是,在這僅有的兩萬人當中,還有五千人正跟隨秦州別駕王煥一同去巡視邊境。


    如此一來,實際上真正掌握在段毅和閻安手中可供隨時調遣的兵馬已然不足一萬。


    麵對這樣緊張的局麵,段毅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之中。若要先支援安興城,之後再考慮街泉那邊的狀況,他著實有些難以定奪。


    畢竟,手頭這點兒兵力實在是太過單薄,真可謂是捉襟見肘啊!


    思來想去,段毅最終決定還是將求助的目光投向身旁的閻安,心裏暗自期待這位經驗豐富的將領能想出什麽絕妙的好計策來應對眼前的困局。


    “以吾之見,當下最為穩妥之策,乃遣王將軍率整整五千之精銳,直驅北方,全速馳援安興城。


    吾等則暫勿妄動,於此地駐守,傾盡全力做好全方位且充裕的戰前準備。


    同時,需沉穩冷靜,密切關注全局動態之演變及細微變化,耐心等待一擊必殺之最佳時機,而後采取下一步行動。


    若孟徽果真率其大軍出大城關,奔襲街泉,則由吾親率騎兵部隊,疾馳赴街泉支援。


    而段兄汝需堅守武中府,確保後方之穩定與安全。且務必謹記,隻要前方戰事未平,絕不可輕易開啟武中府之城門!


    畢竟吾等所在的武中府乃秦國於秦州境內規模最大的一處物資儲備據點,其戰略意義至關重要,萬不可有任何閃失。”


    “好,此計甚妙!如此,還望將軍與我一同擬寫一份公文,速發於王將軍,令其盡快率部先行解安興城之困。


    想必在如今這大敵壓境的危急關頭,王將軍定會權衡利弊,做出最為明智的抉擇。”


    且說那一心想要返迴替常喻奔喪的王煥,竟被那二人耍得暈頭轉向、疲於奔命。


    而遠在上翎郡的秦州副都督侯靜,更是在不知不覺間,便被這兩人有意無意地排除在了秦州的核心決策圈之外。


    當王煥收到那二人傳來的信件時,心中縱有萬般不願,但也深知此刻局勢緊迫,不得不暫且放下對常喻的牽掛,毅然決然地選擇率領大軍北上支援安興城。


    然而,他對於閻安和段毅未經商議便擅自決定秦州的軍政要事一事,著實心懷憤懣。


    於是,就在這急行軍的路途之上,王煥揮筆疾書,寫下一封措辭嚴厲的公文,並火速發往保定。


    要知道,閻安和段毅此番自作主張的決策一旦傳迴到保定,必然會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可世事往往就是這般出人意料,正如閻安所預料的那般,時間來到二三二年九月,正值金秋時節,草木繁茂,雄鷹高飛。


    就在此時,晉軍悍然出兵,氣勢洶洶地朝著安興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一時間,整個秦州的注意力皆被這場戰事緊緊吸引住。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安興城,密切關注著戰局的一舉一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當所有人的視線都聚焦於此之際,已經行軍至大城關的孟徽卻突然使出一記奇招。


    他悄悄派遣自己的心腹愛將孟國,率領一萬精銳騎兵自大城關殺出,一路疾馳而下,直撲街泉。


    這支鐵騎猶如一道閃電,瞬間打破了此地平靜,與鎮守在此地的秦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在保定地區,尚未有關於戰爭起始的確切消息傳至朝廷耳中。


    不過就在眾人仍處於未知與等待之際,來自秦州副都督侯靜的加急奏報猶如一道驚雷,迅速傳入了朝廷之中。


    此時,身處保定的閻蒼敏銳地意識到,一場巨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他,必須立刻行動起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朝廷的正式任命便如雪花般飄然而至:閻蒼被封為鎮北將軍、秦州大都督,肩負起前往秦州統籌全局、掌管軍事要務的重任。


    與此同時,秦帝白衍更是賜予了他一項至關重要的權力——戰爭臨機決斷之權。


    這意味著一旦秦州爆發戰事,閻蒼有權靈活調動永州和秦州兩地的兵馬,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顯然,朝廷高層對於常喻之死有著十分慎重的考量,他們清楚此事絕非表麵看到的那般單純。


    晉國此次出手,恐怕不僅僅是為了鏟除常喻一人這麽簡單,背後或許隱藏著更為深遠的陰謀和戰略意圖。


    接到任命後的閻蒼沒有絲毫猶豫,他立即召集了身邊的親信閻文,並集結了此前一直留守在保定的三千精銳騎兵。


    隨著一聲令下,閻蒼率領著這支鐵騎踏上了北上之路。


    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漫天塵土,仿佛預示著一段波瀾壯闊的征程就此拉開帷幕。


    這一次的出征,對閻蒼而言意義非凡,他將自此開始書寫下自己作為大秦戰神最為傳奇的一生!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鬥。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