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人舉起酒樽,酹地祭天時,全場一片寂靜,隻有風聲伴隨著鬆香,環繞在這片肅穆而莊嚴的土地上。


    這一刻,關口不再僅僅是一道防線,更是兩國共謀大業的聖地。


    祭天儀式,莊重而神聖,每一個環節都充滿著儀式感,彰顯出白任和唐卞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對國家社稷的虔誠之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祭天儀式逐漸接近尾聲,白任和唐卞同時站起身來,仰頭望向浩瀚的蒼穹,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君臨天下的氣概和廣闊的視野。


    他們深知,這個聯盟不僅是兩國之間的合作,更是一段曆史的見證,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之中,成為後人傳頌的佳話。


    而眼前這片莊嚴肅穆的建築群,也將見證他們共同譜寫的輝煌篇章,成為永恆的記憶。


    白任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了麵帶微笑的趙帝唐卞身上。


    誰能料到,昨晚那個滿臉笑容的年輕帝王,竟然就是曾與自己激烈爭辯、險些因兩國利益而大打出手的人呢?


    在會盟儀式正式開始前,趙國新帝唐卞與秦國皇太弟白任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雙方都竭盡全力,試圖為自己的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盡管趙國表示願意尊秦國為兄弟之國,但畢竟過去一直是以趙國為尊,如今要輕易地承認秦國的地位並非易事。


    雙方在二帝關之間爭論不休,從清晨到夜晚,甚至到子時,仍在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問題爭執不下。


    然而,當談判陷入僵局時,趙國新帝唐卞出人意料地提出,他願意將原本屬於趙國的領土——二帝國東關割讓給秦國,以換取秦國的支持。


    這一突如其來的提議,讓整個局麵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這一結果讓皇太弟白任感到意外,但他也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擴大秦國勢力的絕佳機會。雙方迅速就此達成協議,並確定了具體細節。


    可是趙國的一些大臣對唐卞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是對趙國領土主權的侵犯。


    但唐卞堅信自己的決策是為了趙國的長遠利益考慮,同時這個決策也得到了東關主帥軍師將軍趙治的全力支持。


    最終,大臣們隻能無奈地接受這個事實。


    “憶及昔日晉國攻破散關,直逼江州全域,其曾遣重兵欲自吾等手中奪東關。


    若非彼時秦國白勝發兵馳援,恐東關早陷敵手,遑論蘇家兄弟後來奪迴散關之勝績。


    此關地勢非險要,且因其為兩國會盟之所,建築風格恢弘大氣,欲守上萬大軍之攻幾無可能。


    故而,莫如將此關予秦國,既可遂趙國尊秦之願,又能緩國內防守之壓。


    現今秦國已複秦州二郡,再戰亦隻在秦州而非國內,而吾等則異,多年來未得寸土,散關亦已失防禦之效。


    與其爭此一關之地,不若將心力置於更廣闊之處……”


    趙治的話語猶如沉重的巨石,壓垮了大臣們心中最後的防線。


    正如他所言,這幾年來,秦國一路征伐,疆域不斷擴張,使得晉軍節節敗退,如今已非昔日羸弱之態。


    趙國雖曾戰勝過晉軍,但至今未奪取一寸土地。二帝關孤零零地矗立在江州邊境,一旦晉軍再度入侵,恐怕仍需秦國協助防守。


    既然如此,倒不如索性將東關一並交由秦國管理,使其全力以赴保衛二帝關,以便在未來晉軍南侵時為趙國分擔壓力。


    更為關鍵的是,趙國的都城位於福州,即便整個江州淪陷,也不會對趙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何況隻是一座象征著兩國聯盟的關口。


    自兩國結盟以來,這座關口便已喪失了防禦的實際意義,因為兩國不會相互修築關卡防範對方,所以將其交給秦國單獨守衛或許更為妥當。


    可以說相比起低頭做小,二帝關的重要性並沒有白任想象得那麽重要。


    當趙國使者團內部發生爭議時,他們不得不終止會盟,並讓趙國君臣先行進行商討。


    與此同時,白任帶領著秦國官員們返迴了自己的帳篷,耐心等待著他們商議的結果。


    “此事應該能成,二帝關對趙國來說,簡直就是一塊毫無價值的雞肋。


    與其讓它成為我們的負擔,不如將其交給我們秦國,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徹底掌握這個重要關卡,也省去了我們分兵防守的麻煩。”


    秦國的都城位於保州,而二帝關正是保州對外的關鍵門戶。無論是在趙國還是秦國手中,秦國都必須在二帝關駐紮軍隊以確保安全。


    目前,西關的白勝手下已經有近八千軍隊駐紮在此地,如果同時駐守東西兩關,不僅需要重新建造此地,還需要增加軍隊數量。


    這對於秦國來說是一項不小的工程,但至少重要的門戶終於迴到了自己手中。


    聽到賈阮的分析,白任不禁連連點頭,表示認同。這次他擔任二帝關會盟的重要角色,對秦國的將來的立場有著深刻的了解。


    當前秦國正處於新老交替之際,對白任來說,如果能在不耗費一絲一毫錢糧的情況下,為秦國奪得哪怕一寸土地,這都將成為他未來接手皇位的重要資本。


    而對於賈阮而言,此次會盟由白任主導,幾乎已確定了白任的地位無可動搖。


    作為一名有抱負的大臣,他毫不猶豫地向白任表示友好,並為其出謀劃策。畢竟,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和權力。


    白任當然不會選擇拒絕賈阮的好意。目前,他在朝中的勢力還相對薄弱,特別是在高層力量方麵,除了閻蒼在暗中支持外,其他朝廷官員與他並無太多關聯。


    如今朝中的臣子大多是曆經兩代皇帝後留下來的殘餘,同時也有一些新興勢力是在白衍在位時被提拔起來的。


    因此,白任需要像賈阮這樣的大臣的支持和幫助,以便在朝廷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白任在做王的時候一直做事都小心翼翼,到了他主動投效白衍之後,獲得了正統的威望,才讓他手下得到了不少人才。


    到現在為止,白任手中的勢力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依舊是那幾個臣子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