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此等霹靂車僅於秦州戰場投入使用,秦國的後勤尚可支撐。


    然關鍵在於,現今秦州僅餘晉興郡一郡,秦國人都知曉,其步伐即將邁向晉國之中原大地。


    霹靂車之製作流程極為繁複,更為關鍵的是,此車根本無法在資源匱乏之地進行製作,其運輸流程也是極為艱難。


    換言之,倘若晉軍守城時采豎壁清野之戰略,那麽霹靂車將從根本上無法現身於戰場。


    若真待後方打造完畢再運送至戰場,那麽將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愚蠢計劃。


    至於隨軍隊一同趕赴前線,無疑大大增加了行軍途中之安全隱患。


    鑒於霹靂車之造價及製造難度,一旦損毀,對於秦國而言,也是一項不小之資源耗費。


    也就是說,此後在攻晉之戰中,秦國若打算大規模動用霹靂車攻城,無異於癡人說夢。


    如此,“先登城頭”之戰術便愈發重要。所謂“先登”,即率先登上城牆之人。


    於那些出身卑微、毫無背景的底層士兵而言,這是其最快晉升之途。


    在曆史長河中,諸多聲名顯赫的將領,皆是借由先登之功嶄露頭角。


    如閻蒼所知曉的前世三國中的於禁、樂進,明初的徐達、常遇春等有名的將領,皆為先登強者。


    破陣需智慧,然更需人脈,能夠指揮得動軍隊,否則單槍匹馬何談破陣?


    而斬將與奪旗一般都可同時達成,畢竟將軍與其旗幟的關係緊密相連,除非武藝非凡且運氣絕佳,兼具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否則難以完成破陣。


    唯有先登,可憑個人之蠻勇與無畏之膽量獨自完成,故而先登始終位列四大軍功之首,成為眾多普通士兵最觸手可及的榮譽。


    可惜啊,閻蒼的金手指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有關攻城方麵的加成。


    盡管他擁有神妙行軍法和號令之旗這樣的寶物,但它們隻能在士兵攻城時提供一些提升。


    然而,真正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於攻城的方法和戰術。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死亡率主要取決於軍隊的披甲率。先登士兵作為精銳中的精英,通常配備全身鎧甲。


    而他們在攻城時所麵臨的傷害主要有四種,第一種就是弓箭。


    弓箭的威力遠不及現代的槍炮,全甲可以有效抵禦弓箭的攻擊。因此,身著全甲登上雲梯的士兵隻需舉起盾牌埋頭衝鋒即可。


    隻要麵部不被射中,就像下了一場大冰雹一樣,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第二種則是滾石。


    滾石屬於鈍器傷害,與弓箭的銳器傷害不同。身穿重甲對鈍器具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因為甲胄內部有厚厚的棉襯,相當於穿上了一件棉襖。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不小的弊端,在夏天的時候會非常熱,全甲就相當於一件甚至幾件棉衣,往往一個衝鋒下來可能士兵已經精疲力竭了。


    此外,第三種傷害類型,即掉落傷。


    封建時代的生產力低下,大部分城池都隻有幾米高的小土牆,而且道路也沒有經過硬化處理。


    當士兵身著全甲時,如果從城牆上掉落,由於城牆高度較低且著地較軟,通常隻會受到輕傷。


    然而,這種情況並非絕對,因為士兵可能會因為受傷致使身體骨折錯位而失去戰鬥力,從而影響整個戰局。


    因此,盡管全甲能夠提供一定的保護,但在實際戰鬥中仍需謹慎對待各種可能的傷害。


    但是這兩種傷害的前提是你得著全甲,而無論是晉軍還是秦軍,都無法保證所有先登之士能夠著全甲。


    就像是上一次的元關攻防戰,晉軍就動用了不少炮灰,真正能保證全甲攻城的隻是一部分精銳而已。


    最後一種傷害,就是‘魔法’傷害。


    守城軍比較常用的守城武器就是“金汁”,通過收集人和動物的糞便,用大鍋兌水熬開之後往下潑。


    如果被這玩意來一下,燙傷都還是其次,最主要是燙傷後的感染。


    這個時代可不像現代,吃個消炎藥打兩針就沒事了。感染就等於死亡,而且是慢慢折磨致死,所以說金汁屬於魔法攻擊。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守城手段可以對攻城者造成巨大的威脅。


    例如,投石車、弩炮等遠程武器可以發射巨大的石塊或箭矢,對攻城者造成致命的打擊;甚至有些城池會使用火攻、水淹等戰術來抵禦敵軍的進攻。


    這些守城手段使得攻城變得異常艱難,需要攻城方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攻克一座城池。


    火攻之所以沒單獨列出來是因為火攻要達成的條件極為苛刻,沒有點燃物是生不起火來的。


    守城方使用火攻防守都是為了針對攻城方的攻城器械,而這種火攻方式沒有足夠的火油支持,也是無法成功的。


    因此這算不上一種常見的攻城城問題。守城方式不少,攻城方式卻不多。


    終究還是要靠著人命去填補,但這個時代總有人悍不畏死,因為先登之功的封賞實在太過豐厚。


    很多底層士兵覺得如果僥幸活下來,榮華富貴自不必說,即便是死在了先登的路上,也可以讓家人從此生活無憂。


    這也就是先登之功作為四大軍功之首的原因。


    攻城戰往往會持續數日甚至數月之久,雙方都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戰術和策略都會被運用到極致,以爭取最後的勝利。


    天下安定了這幾年,閻蒼這位北伐派的將領心中早已燃起了熊熊戰火,渴望著再次踏上戰場。


    然而,對於常喻的收複兩郡戰爭,閻蒼並未親身參與其中,因此對他而言毫無意義。


    此刻,秦國的國力正以驚人的速度蓬勃發展,已經具備了再次發動戰爭的實力。


    這次戰爭絕不會局限於秦州剩餘的晉興郡,盡管那裏仍有五萬晉軍駐守,但在閻蒼眼中,他們已如同死人無異。


    自從常喻攻占武中郡後,晉國通往晉興郡的補給線徹底被切斷,如今晉國隻能依靠北方的草原夷族來獲取關於晉興郡的最新消息。


    但要知道,這些夷族曾遭受過晉國的殘酷圍剿,他們的幫助絕不是無償的。


    晉國並非沒有嚐試過自武中郡尋找突破口以馳援晉興郡,但鎮守秦州與涼州、元州通道安興城的趙岩卻帶給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伐就在今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良並收藏北伐就在今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