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既知崔宅替林盡染尋來幾顆藥丸,那積善寺又算是誰的產業,殿下不會不清楚吧?”
吳蘭亭眼中笑意一深,款款走來。
“看來少夫人心有成算?”三皇子稍斂怒容,半是驚詫,半是玩味地凝視這位少夫人。
林明禮儼然對此一無所知,暗暗皺緊眉頭。
“坊間傳聞林盡染與李時安成婚數年未有子嗣,新納的小妾入門雖有半年,但依舊未能傳出喜訊。聽聞積善寺的求子藥丸甚是靈驗,林盡染隻能委托崔宅代他夫婦二人求藥。”
三皇子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這確能解釋崔宅為何會去積善寺求藥,聽聞李時安和元瑤兩位夫人四處求藥未果,難道林盡染是感念老二賜藥的恩情?
陳若錦隱隱約約地察覺出一絲異樣,“少夫人,而今林府有黎書和的高徒借住,這藥丸難道比她的醫術還要靈驗?”
三皇子抬了抬手,示意皇子妃和吳蘭亭坐下。畢竟牽涉內院私隱,女眷更易探聽到些消息。
吳蘭亭屈膝施了萬福,款款落座,儀態優雅地攏起雙手,耐心解釋,“所謂‘對症下藥’,若醫師手中沒有對症的藥材,有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呐。”
陳若錦訥訥道,“難道僅積善寺方有這藥丸?”
“若非如此,林盡染又怎能受二皇子掣肘。”
吳蘭亭自知話語中多少有些站不住腳,若是深挖,或能瞧出個中端倪,故稍定了定神,又迴之一笑,“傳聞這藥丸是由黎老神仙親手製配,依目下的情形判斷,林府那位宋姑娘或許還不知這藥丸的配方。”
三皇子眉心深鎖,暗暗捋順這當中的前因後果,若是連黎書和的高徒都無法製配的懷藥,染之似乎隻得將希冀交托在老二手中。
“吾隻能去尋來藥丸,亦或是這藥丸中的關鍵藥材,如此方能切斷染之和老二之間的聯係?”
既林盡染表露不願過早站隊的想法,可如今卻受老二的脅迫,興許他對老二早已心生不滿,此事若能替他辦妥,不僅能切斷老二與其來往,還能讓他承這份人情,三皇子暗暗腹誹。
林明禮顯然察覺到幾分異常,卻也未當場發問,隻自顧自地飲酒,一言不發。
待酒過三巡,酒闌人散。
暖黃的燭火在屋內搖曳,陳若錦輕移蓮步,緩緩行至三皇子身側,伸出如蔥的玉手,輕輕搭在他的肩頭,恰到好處地揉捏按壓。
三皇子感受肩膀傳來絲絲縷縷的暖意,微微仰頭,閉上雙眸,“若錦,你覺得吳蘭亭說得是真是假?”
“殿下明鑒。蘭亭所言雖初聽來無甚破綻,卻也經不起推敲。”
“你有何見解?”
陳若錦的動作愈發輕柔,斟酌幾息後方道,“妾身雖不善醫道,但也知懷藥所用藥材並不罕見。縱然是黎老神仙親自調配,多加幾味稀有的草本,然懷藥就是懷藥,其本質還是利於女子懷胎孕育。”
三皇子沉吟片刻,“不錯。吾曾打聽過那藥丸,似是叫‘三益丸’,不過是尋常懷藥。染之口中的人情若隻是幾顆普通的藥丸,未免太荒謬了些。”
畢竟老二憑借芙蓉園一事與尚書令搭上關係,而他雖與林明禮交好,卻還未到能拉攏林靖澄的地步。何況老二從他手中早早拿過一份名錄,想必定然是此次科考中極為優異的學子。這般的好處若僅是換幾顆普普通通的藥丸,根本是無稽之談。
“殿下,此前林盡染往返於龍泉和長安,行蹤甚是可疑。妾身在想······”
三皇子倏然睜開雙眼,“有話直說。”
陳若錦稍稍挪步,蹲伏在他身旁,輕聲揣度,“殿下不妨想想,林盡染雖負重傷,卻從龍泉郡帶迴黎老先生的高徒。此行的目的莫非就是他們師徒二人?”
“染之和他夫人若不能孕育,自然要尋醫師診治。”
“若論醫術,太醫署的手段恐不比黎老差到哪兒去。”
“你的意思是······”
陳若錦抬眸徑直迎上他的目光,“殿下,這藥丸出現的時間可是在宋姑娘到京以後。若連黎老先生都不能醫治的病,妾身就不得不妄自揣摩,林府上下是否中了毒,而那藥丸就是解藥。”
三皇子神情微頓,繼而驚唿道,“老二使毒威脅染之?”
“殿下!”陳若錦輕歎一聲,沉思少許又言,“殿下,若是二皇子下的毒,林盡染又怎能輕易放過他!況且,這毒興許短期內不能致命,故而林府也未表現得過份緊張。”
“你說的對。”三皇子訕訕一笑,確實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少時又苦喪著臉,“可一連數日也未有音訊,顯然有人刻意隱蔽蹤跡,不願吾繼續深查。”
“這是自然。若殿下查出些蛛絲馬跡,二皇子又如何鉗製林盡染。”
三皇子眸中升起幾分悵然和惋惜,良久方慨歎一聲,“若真如你所猜測的那般,恐怕吾再也不能令染之歸順。”
陳若錦慢慢俯下身子,貼在他的衣袂上,“依妾身愚見,殿下若圖大計,當拉攏身份更為顯赫的大公子。而吳蘭亭的母家雖有衰敗之跡象,但好歹其祖父身居吏部尚書,門生舊故遍布朝野,殿下還是莫要慢待。”
三皇子略有不滿地勾起她的下頜,“若錦可是說吾在宴席上輕慢吳府?”
陳若錦轉而拿起他的大手在臉頰上輕輕摩挲,“吳府公子與蘭亭到底是有著兄妹情份,殿下善待其母家,難道她還能忘了殿下的恩情?傳聞大公子與少夫人不合,可林吳兩家目下仍是親家,休戚與共。殿下若要捷足先登,不妨就從這親家入手。屆時朝堂之上,殿下手握介胄之臣章縫之侶,何愁大業不成?”
三皇子唇角微微上揚,驟然手上的力道又重了一分,俯身下去直視她那推誠置腹的眼神,幽幽道,“若錦,你當真不是為了陳若棠,借故挑撥?”
陳若錦瞳孔微縮,但很快就收斂心神,“殿下說的哪裏話。若棠雖是妾身的胞弟,但如今已安穩入蜀,自有爹照料。若錦自委身殿下起,隻為成全殿下大業。”
三皇子手勁鬆了幾分,繼而輕柔地撫過她的麵頰,寬聲道,“吾知曉,染之與譙國公府結怨已久。若非看重他依附李氏,吾也不願苛待嶽家。若錦,你最識大體,應當知曉太子妃和皇子妃雖僅有一字之差,二者卻有雲泥之別。”
陳若錦甚是乖巧地享用掌心中的幾分溫度,微微頷首,“殿下寬心,妾身省的。”
翌日,天朗氣清。
林府的馬車悠悠地停駐在吳府門前。如若諸人的記憶未出差錯,這還是林府大公子第二迴陪同省親。
林明禮稍略揖禮,“吳尚書,墨陽兄。家父得知墨陽兄金榜題名,特地吩咐明禮前來道賀。”
眼前的男子是吳蘭亭的兄長,按倫理關係該得端端正正地稱唿一聲舅兄或是內兄;可若是論年歲,林明禮還略癡長些,遑論二人身份尚有差距,兩家商定就以平輩論交,不按俗禮。
然而,這若還能解釋得過去,那稱一聲‘吳尚書’就稍顯生份。
吳逸明皮笑肉不笑地微微頷首,“都是一家人,先進去說話。”
這該有的場麵話還是得有,可顯然林明禮並未給吳府留麵子,一不論禮數,二也不見道賀的心意,若非是帶了夫人一同上門,這副模樣活脫脫得像是打秋風。
吳蘭亭麵色鐵青,若非是有麵紗遮掩,這幅慍容隻會讓場麵更難堪,但清厲的眼神依舊難逃吳府諸人的目光。
‘唏律律’
一聲馬鳴頃刻間撕碎這困窘的場麵。
三皇子緩緩踱下車駕,上前見禮,“吳尚書,還未及恭賀墨陽登榜,往後前程錦繡,定會是我大楚的中流砥柱。”
“殿下親臨,吳府蓬蓽生輝!”吳逸明臉色登時變換,麵上的笑容實在難以抑製。
三皇子見場麵還有些許寒意,遂來迴在林明禮和吳尚書之間來迴打量,旋即偏過頭去,示意親衛將賀禮抬上來,“適才吾去林府找尋明禮,得知他今日攜少夫人省親。故而冒昧打攪,吳尚書勿怪!”
吳逸明麵露惶然之色,“殿下言重了!”
三皇子佯是不悅,語音中略帶了幾分斥責,“明禮啊明禮,今日怎犯了糊塗。若非碰巧遇見林尚書,還不知你將賀禮落在府內。吾隻能特地走這一趟,倒真顯得唐突了!”
這不管是真是假,三皇子此舉總算是給林明禮一個台階下,想來應是有林靖澄相勸,但他根本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吳尚書勿怪,昨日吾請明禮和少夫人至府上用膳,想來一時貪杯,他現下還有些渾噩。”
三皇子又踱上前兩步,俯身說道,“吾本該邀墨陽一齊,但念及昨日剛放榜,料想吳尚書正享天倫之樂,吾不便叨擾。”
“老臣深謝殿下體恤。”
吳逸明對此事的前因後果也不想追究,既三皇子如是說,那就這般看待。然這孫女婿與三皇子平素來往甚密已是人盡皆知,而今看來確有提拔重用的意思。
這老狐狸一麵暗暗忖度其中的利害,一麵躬身相邀,“殿下既是尋明禮的,想來定有要事相商,不若去書房一敘,待午時一同用膳。”
三皇子覷了一眼林明禮,見他神色淡漠,斟酌片刻方道,“吾與明禮確有要事相商。不過,晚些時候吾還要進宮陪母妃用膳,就不煩擾吳尚書一家團聚了。”
“殿下孝心可感天地。”
吳逸明不忘溜須拍馬一番,又忙不迭地將他們請進府。
吳府下人奉上暖茶,便低眉頷首地退出書房,捎帶上了房門。
見門外沒了動靜,三皇子不免低聲叱問,“明禮!林尚書若知曉你這般行徑,免不得一番訓斥。林、吳兩家說到底還是姻親!”
林明禮默默落座,眉頭微鎖,“明禮對殿下的解圍心存感激。”
“都是自己人,說這些生份了!”三皇子拍了拍他的胳膊,稍稍舒了口氣,若是能令他承情,自然也是好事一樁。
“可這門親事,我打從心底裏就是不願!況且吳府難道就沒好處?吳墨陽憑什麽能登榜,旁人不知,殿下您難道不知?”
這份賀禮是以林靖澄為官數十年的清譽換來的,或許此次舞弊的真相或長埋地底、永不見天日,但林明禮自認為,沒有什麽比這份賀禮更重。
三皇子將將端起的茶盞,旋即又放了下去,“明禮,這門親事已半年有餘,現今再來議論還有何用?吾知曉,你對楊湜綰一直念念不忘,是也不是?”
提及楊湜綰,林明禮的麵色顯然有所動容,腮邊的肌肉咬的生緊,良久方迴了一句,“是,我隻想要楊湜綰!”
雖得到一句肺腑之言,但三皇子仍是沒來由地一陣煩亂,稍稍扶額沉思,遂沉聲道,“林吳兩家的聯姻怎麽辦?即便你能得到楊湜綰,難不成你打算一紙休書休了吳蘭亭,然後扶正妾室?”
林明禮垂首思忖,半晌方緩緩道,“家父與吳府之間的利益兌換,我可以置之不理,蘭亭也可以繼續當她的少夫人。日後若有良緣,我一樣能還她自由!但楊湜綰······我不能放棄。”
“她是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三皇子滿腔的氣忿卻無處宣泄,登時意會到是在吳府,隨即收斂起摔杯砸盞的念頭。
本就是打算借機向吳尚書表示親近之意,又借賀禮博得幾分吳府的好感。未承想,林明禮竟是一根筋,此事若有轉圜的餘地,又何至於此。
難道長公主不會求陛下出麵?難道林尚書不能展示他的手腕?
而今向成林已如願登榜,隻差楊湜綰點頭將親事提上議程,自昨日放榜起,他就該卸下根本無望的心思。
“向成林有染之庇護,吾隻能勉力一試。縱然能拖延這樁親事,楊湜綰是否迴心轉意還猶未可知。”
林明禮眸光一亮,“殿下願意相助?”
“吾是有條件的!”
林明禮迫不及待地打斷,“殿下盡管說。”
“林吳兩家的聯姻必須穩固!”三皇子見他緘默不語,語氣略緩,“至少像今日這般損傷兩家和氣的事,不準發生。”
“明禮全依殿下所言。”
三皇子長歎一聲,“走吧,該向吳尚書和墨陽道一聲賀!”
吳蘭亭眼中笑意一深,款款走來。
“看來少夫人心有成算?”三皇子稍斂怒容,半是驚詫,半是玩味地凝視這位少夫人。
林明禮儼然對此一無所知,暗暗皺緊眉頭。
“坊間傳聞林盡染與李時安成婚數年未有子嗣,新納的小妾入門雖有半年,但依舊未能傳出喜訊。聽聞積善寺的求子藥丸甚是靈驗,林盡染隻能委托崔宅代他夫婦二人求藥。”
三皇子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這確能解釋崔宅為何會去積善寺求藥,聽聞李時安和元瑤兩位夫人四處求藥未果,難道林盡染是感念老二賜藥的恩情?
陳若錦隱隱約約地察覺出一絲異樣,“少夫人,而今林府有黎書和的高徒借住,這藥丸難道比她的醫術還要靈驗?”
三皇子抬了抬手,示意皇子妃和吳蘭亭坐下。畢竟牽涉內院私隱,女眷更易探聽到些消息。
吳蘭亭屈膝施了萬福,款款落座,儀態優雅地攏起雙手,耐心解釋,“所謂‘對症下藥’,若醫師手中沒有對症的藥材,有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呐。”
陳若錦訥訥道,“難道僅積善寺方有這藥丸?”
“若非如此,林盡染又怎能受二皇子掣肘。”
吳蘭亭自知話語中多少有些站不住腳,若是深挖,或能瞧出個中端倪,故稍定了定神,又迴之一笑,“傳聞這藥丸是由黎老神仙親手製配,依目下的情形判斷,林府那位宋姑娘或許還不知這藥丸的配方。”
三皇子眉心深鎖,暗暗捋順這當中的前因後果,若是連黎書和的高徒都無法製配的懷藥,染之似乎隻得將希冀交托在老二手中。
“吾隻能去尋來藥丸,亦或是這藥丸中的關鍵藥材,如此方能切斷染之和老二之間的聯係?”
既林盡染表露不願過早站隊的想法,可如今卻受老二的脅迫,興許他對老二早已心生不滿,此事若能替他辦妥,不僅能切斷老二與其來往,還能讓他承這份人情,三皇子暗暗腹誹。
林明禮顯然察覺到幾分異常,卻也未當場發問,隻自顧自地飲酒,一言不發。
待酒過三巡,酒闌人散。
暖黃的燭火在屋內搖曳,陳若錦輕移蓮步,緩緩行至三皇子身側,伸出如蔥的玉手,輕輕搭在他的肩頭,恰到好處地揉捏按壓。
三皇子感受肩膀傳來絲絲縷縷的暖意,微微仰頭,閉上雙眸,“若錦,你覺得吳蘭亭說得是真是假?”
“殿下明鑒。蘭亭所言雖初聽來無甚破綻,卻也經不起推敲。”
“你有何見解?”
陳若錦的動作愈發輕柔,斟酌幾息後方道,“妾身雖不善醫道,但也知懷藥所用藥材並不罕見。縱然是黎老神仙親自調配,多加幾味稀有的草本,然懷藥就是懷藥,其本質還是利於女子懷胎孕育。”
三皇子沉吟片刻,“不錯。吾曾打聽過那藥丸,似是叫‘三益丸’,不過是尋常懷藥。染之口中的人情若隻是幾顆普通的藥丸,未免太荒謬了些。”
畢竟老二憑借芙蓉園一事與尚書令搭上關係,而他雖與林明禮交好,卻還未到能拉攏林靖澄的地步。何況老二從他手中早早拿過一份名錄,想必定然是此次科考中極為優異的學子。這般的好處若僅是換幾顆普普通通的藥丸,根本是無稽之談。
“殿下,此前林盡染往返於龍泉和長安,行蹤甚是可疑。妾身在想······”
三皇子倏然睜開雙眼,“有話直說。”
陳若錦稍稍挪步,蹲伏在他身旁,輕聲揣度,“殿下不妨想想,林盡染雖負重傷,卻從龍泉郡帶迴黎老先生的高徒。此行的目的莫非就是他們師徒二人?”
“染之和他夫人若不能孕育,自然要尋醫師診治。”
“若論醫術,太醫署的手段恐不比黎老差到哪兒去。”
“你的意思是······”
陳若錦抬眸徑直迎上他的目光,“殿下,這藥丸出現的時間可是在宋姑娘到京以後。若連黎老先生都不能醫治的病,妾身就不得不妄自揣摩,林府上下是否中了毒,而那藥丸就是解藥。”
三皇子神情微頓,繼而驚唿道,“老二使毒威脅染之?”
“殿下!”陳若錦輕歎一聲,沉思少許又言,“殿下,若是二皇子下的毒,林盡染又怎能輕易放過他!況且,這毒興許短期內不能致命,故而林府也未表現得過份緊張。”
“你說的對。”三皇子訕訕一笑,確實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少時又苦喪著臉,“可一連數日也未有音訊,顯然有人刻意隱蔽蹤跡,不願吾繼續深查。”
“這是自然。若殿下查出些蛛絲馬跡,二皇子又如何鉗製林盡染。”
三皇子眸中升起幾分悵然和惋惜,良久方慨歎一聲,“若真如你所猜測的那般,恐怕吾再也不能令染之歸順。”
陳若錦慢慢俯下身子,貼在他的衣袂上,“依妾身愚見,殿下若圖大計,當拉攏身份更為顯赫的大公子。而吳蘭亭的母家雖有衰敗之跡象,但好歹其祖父身居吏部尚書,門生舊故遍布朝野,殿下還是莫要慢待。”
三皇子略有不滿地勾起她的下頜,“若錦可是說吾在宴席上輕慢吳府?”
陳若錦轉而拿起他的大手在臉頰上輕輕摩挲,“吳府公子與蘭亭到底是有著兄妹情份,殿下善待其母家,難道她還能忘了殿下的恩情?傳聞大公子與少夫人不合,可林吳兩家目下仍是親家,休戚與共。殿下若要捷足先登,不妨就從這親家入手。屆時朝堂之上,殿下手握介胄之臣章縫之侶,何愁大業不成?”
三皇子唇角微微上揚,驟然手上的力道又重了一分,俯身下去直視她那推誠置腹的眼神,幽幽道,“若錦,你當真不是為了陳若棠,借故挑撥?”
陳若錦瞳孔微縮,但很快就收斂心神,“殿下說的哪裏話。若棠雖是妾身的胞弟,但如今已安穩入蜀,自有爹照料。若錦自委身殿下起,隻為成全殿下大業。”
三皇子手勁鬆了幾分,繼而輕柔地撫過她的麵頰,寬聲道,“吾知曉,染之與譙國公府結怨已久。若非看重他依附李氏,吾也不願苛待嶽家。若錦,你最識大體,應當知曉太子妃和皇子妃雖僅有一字之差,二者卻有雲泥之別。”
陳若錦甚是乖巧地享用掌心中的幾分溫度,微微頷首,“殿下寬心,妾身省的。”
翌日,天朗氣清。
林府的馬車悠悠地停駐在吳府門前。如若諸人的記憶未出差錯,這還是林府大公子第二迴陪同省親。
林明禮稍略揖禮,“吳尚書,墨陽兄。家父得知墨陽兄金榜題名,特地吩咐明禮前來道賀。”
眼前的男子是吳蘭亭的兄長,按倫理關係該得端端正正地稱唿一聲舅兄或是內兄;可若是論年歲,林明禮還略癡長些,遑論二人身份尚有差距,兩家商定就以平輩論交,不按俗禮。
然而,這若還能解釋得過去,那稱一聲‘吳尚書’就稍顯生份。
吳逸明皮笑肉不笑地微微頷首,“都是一家人,先進去說話。”
這該有的場麵話還是得有,可顯然林明禮並未給吳府留麵子,一不論禮數,二也不見道賀的心意,若非是帶了夫人一同上門,這副模樣活脫脫得像是打秋風。
吳蘭亭麵色鐵青,若非是有麵紗遮掩,這幅慍容隻會讓場麵更難堪,但清厲的眼神依舊難逃吳府諸人的目光。
‘唏律律’
一聲馬鳴頃刻間撕碎這困窘的場麵。
三皇子緩緩踱下車駕,上前見禮,“吳尚書,還未及恭賀墨陽登榜,往後前程錦繡,定會是我大楚的中流砥柱。”
“殿下親臨,吳府蓬蓽生輝!”吳逸明臉色登時變換,麵上的笑容實在難以抑製。
三皇子見場麵還有些許寒意,遂來迴在林明禮和吳尚書之間來迴打量,旋即偏過頭去,示意親衛將賀禮抬上來,“適才吾去林府找尋明禮,得知他今日攜少夫人省親。故而冒昧打攪,吳尚書勿怪!”
吳逸明麵露惶然之色,“殿下言重了!”
三皇子佯是不悅,語音中略帶了幾分斥責,“明禮啊明禮,今日怎犯了糊塗。若非碰巧遇見林尚書,還不知你將賀禮落在府內。吾隻能特地走這一趟,倒真顯得唐突了!”
這不管是真是假,三皇子此舉總算是給林明禮一個台階下,想來應是有林靖澄相勸,但他根本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吳尚書勿怪,昨日吾請明禮和少夫人至府上用膳,想來一時貪杯,他現下還有些渾噩。”
三皇子又踱上前兩步,俯身說道,“吾本該邀墨陽一齊,但念及昨日剛放榜,料想吳尚書正享天倫之樂,吾不便叨擾。”
“老臣深謝殿下體恤。”
吳逸明對此事的前因後果也不想追究,既三皇子如是說,那就這般看待。然這孫女婿與三皇子平素來往甚密已是人盡皆知,而今看來確有提拔重用的意思。
這老狐狸一麵暗暗忖度其中的利害,一麵躬身相邀,“殿下既是尋明禮的,想來定有要事相商,不若去書房一敘,待午時一同用膳。”
三皇子覷了一眼林明禮,見他神色淡漠,斟酌片刻方道,“吾與明禮確有要事相商。不過,晚些時候吾還要進宮陪母妃用膳,就不煩擾吳尚書一家團聚了。”
“殿下孝心可感天地。”
吳逸明不忘溜須拍馬一番,又忙不迭地將他們請進府。
吳府下人奉上暖茶,便低眉頷首地退出書房,捎帶上了房門。
見門外沒了動靜,三皇子不免低聲叱問,“明禮!林尚書若知曉你這般行徑,免不得一番訓斥。林、吳兩家說到底還是姻親!”
林明禮默默落座,眉頭微鎖,“明禮對殿下的解圍心存感激。”
“都是自己人,說這些生份了!”三皇子拍了拍他的胳膊,稍稍舒了口氣,若是能令他承情,自然也是好事一樁。
“可這門親事,我打從心底裏就是不願!況且吳府難道就沒好處?吳墨陽憑什麽能登榜,旁人不知,殿下您難道不知?”
這份賀禮是以林靖澄為官數十年的清譽換來的,或許此次舞弊的真相或長埋地底、永不見天日,但林明禮自認為,沒有什麽比這份賀禮更重。
三皇子將將端起的茶盞,旋即又放了下去,“明禮,這門親事已半年有餘,現今再來議論還有何用?吾知曉,你對楊湜綰一直念念不忘,是也不是?”
提及楊湜綰,林明禮的麵色顯然有所動容,腮邊的肌肉咬的生緊,良久方迴了一句,“是,我隻想要楊湜綰!”
雖得到一句肺腑之言,但三皇子仍是沒來由地一陣煩亂,稍稍扶額沉思,遂沉聲道,“林吳兩家的聯姻怎麽辦?即便你能得到楊湜綰,難不成你打算一紙休書休了吳蘭亭,然後扶正妾室?”
林明禮垂首思忖,半晌方緩緩道,“家父與吳府之間的利益兌換,我可以置之不理,蘭亭也可以繼續當她的少夫人。日後若有良緣,我一樣能還她自由!但楊湜綰······我不能放棄。”
“她是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三皇子滿腔的氣忿卻無處宣泄,登時意會到是在吳府,隨即收斂起摔杯砸盞的念頭。
本就是打算借機向吳尚書表示親近之意,又借賀禮博得幾分吳府的好感。未承想,林明禮竟是一根筋,此事若有轉圜的餘地,又何至於此。
難道長公主不會求陛下出麵?難道林尚書不能展示他的手腕?
而今向成林已如願登榜,隻差楊湜綰點頭將親事提上議程,自昨日放榜起,他就該卸下根本無望的心思。
“向成林有染之庇護,吾隻能勉力一試。縱然能拖延這樁親事,楊湜綰是否迴心轉意還猶未可知。”
林明禮眸光一亮,“殿下願意相助?”
“吾是有條件的!”
林明禮迫不及待地打斷,“殿下盡管說。”
“林吳兩家的聯姻必須穩固!”三皇子見他緘默不語,語氣略緩,“至少像今日這般損傷兩家和氣的事,不準發生。”
“明禮全依殿下所言。”
三皇子長歎一聲,“走吧,該向吳尚書和墨陽道一聲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