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盡染口中‘趙姝玉’這個名諱著實令王翮一驚。
元瑤雖為任來風之女,她若倒戈,不過是聽到些旁枝末節的消息,尚且還是王翮和薛乾奉命,‘費盡心機’透露給她的。稍略核心秘辛她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觸及,遑論知曉此名。
“她很信任你!”
王翮牙根漸漸咬緊,言辭聽來像是在陳述事實,可細品倒頗有些狐疑的意味。
“林某將元瑤帶到你麵前,還特地尋來醫師替你診治。王翮,你應該很清楚,我是來幫你的。”林盡染湊上前,目光凜凜地注視著他。
過了好一陣,王翮方才冷笑一聲,“王某不知該如何稱唿你才對。是林禦史?還是從哪裏冒出來的雜碎!妄圖用這三個字就從我口中套話,簡直癡人說夢!”
“二層,是供姨母的休憩之處;三層,有姨母珍藏的典籍。王翮,還需我說得更清楚嗎?”
王翮微微垂下眼簾,又逐漸靠牆閉目,一動不動。
‘姨母?眼前這位元瑤的夫君稱唿趙姝玉為姨母!’王翮表麵上神色巋然不動,可心中早已是似海翻騰。
趙姝玉是何人,他也不甚了解,隻知南海與長安往來書信上的落款就是趙姝玉,至於是否真為淑貴妃的芳名,根本無從知曉。而林盡染口中所說的地方,應該就是積善寺的寒園。王翮暗暗自嘲,他們哪有這般信任,能有幸窺見二層和三層是何景象。
可從貴人對元瑤的悉心照料來看,她這夫君若喚一聲姨母也是在情理之中,加之他方才所描述寒園那座閣樓二三層的光景,似並非是無的放矢。
“所幸你先前老實交代韋儼之死的真相,如今我與韋太師的關係日漸親近。不過······”
“不過什麽?”王翮霍然睜開雙眸,神色激動。
“如今長安的局勢瞬息萬變。薛乾已不知所蹤,現有他的胞弟薛坤接替他在攬月樓的一應事宜。王翮,你心裏清楚,當初為何要拆離你與薛乾的賬本,分而治之。自你關押天牢,薛乾獨攬一應事務。如今,又冒出個薛坤,他們兩兄弟若是······我可聽說,薛坤與趙三公子可是親近的很呐!”
林盡染對趙佑承不甚了解,但在江寧時,千金閣既歸屬於他,那薛坤應該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大業未成,這狗雜碎倒先認起了主!呸!”王翮捶牆怒啐一聲,繼而皺眉道,“你既與貴人如此相熟,又何須來問我?”
林盡染並沒有看向他,徐徐轉身落座,語音中帶了幾分嘲弄,“看來東家神誌清醒的很,不像是得了癔症。”
王翮登時一聲長笑,良久方幽幽道,“有些人想讓我死,卻又不得不讓我活著。前些時日不過是遭閹人使了些手段,故而不得不裝瘋賣傻。”
林盡染拊掌輕笑,“果真是塊硬骨頭。”
可話音一頓,他又恢複一臉正色,身子微微前傾,肅聲道,“但城外事宜,若是悉數交托薛乾手中,姨母在長安城中的布局豈非受人掣肘。兄弟間的情誼,有時貌合神離,有時卻固若金湯。大業未成,王翮,你也不想出任何差錯吧?”
“你還打算詐我?”
王翮仍堅守心中的最後一絲防線。倘若薛乾當真接替他的一應事務,就再無法像他先前那般長時間駐守在長安。往返城內城外勢必會暴露行蹤,而薛乾就隻能選擇‘銷聲匿跡’。
林盡染從懷中摸出一小塊方方正正的木板,中間夾層很顯然是有一層深灰的‘泥土’粘連,他將木板交予元瑤,示於王翮眼前,沉聲道,“你看這是什麽?”
“寒···寒土!”王翮瞪大了雙目,一眼便識得夾層之間的物什。
林盡染並未理會這微不足道的差異,宋韞初早已說過她也不清楚此等罕物的具體來曆,稱謂上稍有出入也算不得甚。
“王翮,我說過,我是來救你的!難道你就不想親眼看見,南越如何成就大業?這不是你夢寐以求的嗎?”
林盡染的語音似夢魘般縈繞在他耳邊,這幾是每個南海‘有誌之士’的夢想,或可說是執念。
王翮臉色慘白,喃喃道,“對···南越大業可成!大業必成!我要親眼看見主人登上至尊寶座!”
宋韞初麵色有些不自然,鼻腔中霎時湧入一股微不可察地氣味。可在路途中,林盡染早已囑咐,若非替王翮診治,涉關醫理,其餘隻當是聽不見、看不見,未免出現閃失。
然這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令她下意識地脊背一涼,不由地扽了扽他的衣袍。
“茅津渡!”王翮稍稍頓了頓,話音頗為肯定,“薛乾定在茅津渡。江南的‘三一’······”
“歘!”一陣破空聲驟起。
箭矢幾是擦著宋韞初的發絲穿過,直直地紮進王翮的頭顱,強大的衝擊力致使他猛然撞在牆壁上。
“嘭!”
林盡染登時縱身而起,一聲暴喝,“誰!”
隻聽得一聲空蕩的迴響,夾雜著淩亂的腳步聲。再欲看清時,甬道口已有一道殘影掠過!
“追!”
三人推開牢門,快步向外奔去,但元兇早已不見蹤影。
未多時。內牢大門開了又關,隻聽得幾聲鐵鏈聲響,王翮的屍身緩緩抬出天牢。
牢頭和幾名值守的獄卒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垂首不敢言語。原以為伺候的已是盡心竭力,不承想,大牢之中竟還暗藏一惡徒!所幸當場射殺的僅是那瘋子一人,可即便如此,也難逃失察之罪。
牢頭連連叩頭,“林禦史,小人當真不知啊!借小人幾個膽也不敢窺聽您審訊罪囚呐。方才···方才我等皆在值房飲酒,未曾注意有誰出沒。故而······”
林盡染蹲下身子,捏住王翮的手腕,見他指甲前緣已近翻卷、折斷,甲床盡數彌漫著暗沉的血漬。無怪他起先見到宋韞初的銀針有些許的抵觸,想來已有人刑訊逼供,‘死太監?會是哪個太監!’他不禁暗暗猜想。
“在此之前,還有誰來看過他?”
“沒···沒有!”牢頭顫聲道。
林盡染語音中有幾分不耐,“想清楚再迴話!”
牢頭幾是要將頭磕破,“小人當真不知啊!林禦史明鑒!”
是時,褚侍郎急匆匆地小跑奔來,連忙躬身揖禮,語氣略喘,“褚某在路上聽說地字乙號的罪囚遭人射殺,林禦史可有恙?”
林盡染抬起王翮的手背,沉聲道,“既然牢頭和獄卒不能給個說辭,怕也隻有褚侍郎能給個交代!私自用刑,刑部是奉了誰的令?地字號牢房無端出現來曆不明的惡徒,刑部大牢竟無一人察覺,今日若不分說清楚······”
褚侍郎連連賠笑,“是是,林禦史見恕。”
繼而又向身後的獄卒吩咐道,“還不趕緊抬上來?”
林盡染等人眼睜睜地看著獄卒抬上一副擔架,鮮紅的血慢慢滲透白布,依舊溫熱滾燙。
死得很新鮮!
林盡染一言不發,死死地盯住褚侍郎!這幾是在拿他們當猴耍!無論此人是否為射殺王翮的元兇,刑部大牢安連能一個惡徒都製服不得?
褚侍郎拱了拱手,語音略有歉意,“林禦史,刑部本該擒住這惡賊,奈何他負隅頑抗,刑部也折損了不少人。我等固然能生擒,但付出的代價怕是難以計量。無奈之下,隻能誅殺此賊!若林禦史怪罪,盡可將刑部吿至禦前,我等聽憑陛下處置!”
“用刑,也是你們刑部的意思?”
褚侍郎高高拱手,“林禦史慎言。我等皆效忠陛下,若無諭旨,怎敢私自用刑。早前林禦史與韋太師來過一迴刑部,興許是收獲寥寥,陛下不甚滿意。故而降下諭旨,遣孫晏如孫公公前來審訊!我等不過是奉命辦事。”
“好,好的很呐!”
林盡染幾是快咬碎牙,王翮將將招供出薛乾的下落,唯一的線索就是茅津渡,還未說完便遭滅口。如今卻‘雙雙’死無對證,縱然再進宮麵聖,又該以何名目質問。
王翮之死若是放在尋常,林盡染定然將悉數緣由歸咎於攬月樓的殺人滅口,然整整兩年都未有舉措,隻在今日動手,未免太蹊蹺了些。
故而,他不得不揣度另一種可能,皇帝陛下是否有充足的理由殺害王翮,隻因他道出了‘茅津渡’!但王翮顯然未將話說完,臨了前說出‘江南的三’,這‘三’會對應何物什,亦或是地名?
在一聲聲‘林禦史’的稱唿中,林盡染與二女走下天牢外的台階,步履越來越慢,眉宇之間盡是疲累之色。
“你不打算在皇帝陛下麵前告他一狀?”宋韞初暗暗不悅,雖不知前因後果,但顯然那褚侍郎是在刻意隱瞞。
“終歸是死無對證,他不過領個失察之罪。王翮雖未定下罪名,但入了刑部大牢就已是罪囚。褚侍郎頂多挨頓斥責,領幾下板子,罰些俸祿。他若事後報複,苦的還是那些獄卒。”
元瑤心思靈醒,看出林盡染當下心事忡忡,故而暫未多言。
無論是凍土還是寒土,王翮既識得此物,勢必有所聯係,但射殺他的惡徒明顯對凍土毫不在意,反而是在說起‘茅津渡’時動手,說明幕後元謀隻想知道薛乾的下落,亦或是不想讓旁人知曉他的下落。
誠然,前者更站得住腳跟。
林盡染停下腳步,迴頭看了看刑部大牢的陰沉門庭,又抬眸看向宋韞初,“適才宋姑娘是想告訴我,牢房裏還有其他人?”
林盡染被扽住衣袍的一瞬,身子稍稍偏了幾分,縱然箭矢也不會傷及。
宋韞初微微皺了皺眉,“起先我也沒聞到,牢裏氣味很雜,很亂。我僅嗅到細微的差別。”
躲在暗處的人,僅是稍稍抬手,彎弓搭箭,因此引起空氣的流動,如此宋韞初便識別到微不可察的氣味湧動。這番話聽起來很玄,可她實實在在的感官到了。難道真不是狗鼻子嗎?
‘明園、林府,兩處主屋皆有凍土!這是該讓我信誰呢?’林盡染暗自苦澀,事態到了這個情勢,大略已能印證心中所疑,可若不將真憑實據擺在麵上,他又難以咽下這口氣!
元瑤見他神色怔忡,柔聲問詢,“夫君可要走一道茅津渡?”
愈發接近真相,似乎愈是難以接受!
林盡染自嘲的一笑,搖頭,“他們怕是早已派人。”
遲怔片刻,又似改變心意,“但既答應宋姑娘要去一道大寧縣,相請黎老。水路途徑茅津渡,正好過去瞧瞧。想來他們短時間內要找出薛乾,也絕非易事。”
元瑤知他並非是會輕易退縮之人。況且此事幹係重大,若不調查個水落石出,料想今後難以入眠的不僅是林、李兩家人。
繼而問詢,“夫君可還要進宮?”
“去!”林盡染重重地點了點頭,稍稍斟酌一番後,語氣略緩,“無論是誰要殺害王翮,方才的消息想來已傳出刑部大牢。我本就晚了半日腳程,再遲上片刻又有何妨。”
林盡染先將二女送迴府,又馬不停蹄地往皇宮趕,卻聽文英殿的內侍迴複,稱陛下與皇後正在東宮訓導太子,今日怕是不得空。
剛欲動身離去,孫蓮英緊趕慢趕地追上他的步子,笑容晏晏道,“林禦史。”
“孫公公,您不在陛下身邊侍奉?”
“陛下正在訓話,雖不得空,但聽聞林禦史進宮,還是遣老奴前來相陪。若有甚要緊事,老奴也好及時迴稟。”
林盡染展顏一笑,“不若去酣醑閣小酌幾杯。上迴的事,染之還未及感謝孫公公。”
“喲!老奴卻之不恭了!”孫蓮英攏了攏手,繼而又說了一番謙辭,“然也沒幫上甚。宋姑娘可願進太醫署?”
“她呀!宋姑娘仍是一副孩童心性,昨日這個主意,今日那個主意。日間才說,想將黎老先生接到長安,準備再開間醫館。”
孫蓮英急忙接過話茬,“黎老先生也要來京城?”頓覺語氣急了些,緊接著訕訕一笑,“昨日還聽林禦史說,宋姑娘要迴龍泉照料黎老,駁了太醫署的招攬;今日又說要開辦醫館。倒真教老奴糊塗了!”
林盡染抿唇輕笑,“要不說她是孩童心性呢。興許明日又變了卦。孫公公先請,待到了地方,邊喝邊敘!”
車駕轔轔轆轆地抵至酣醑閣門外,惹來不少人注意。
一位是朝廷新貴,一位是皇帝身邊的近侍太監,雖鮮有同進出酣醑閣,可一旦齊齊出沒,縱然掌櫃忙的不可開交,也得放下手中活計,出門親迎。這等人物若是要個雅間,定得將兩邊的屋子都騰空出來。
“林禦史箭傷初愈,小酌即可。若是傷了身子,老奴可不好向林夫人交代。”孫蓮英的語音中甚是體貼。
“區區小傷,還勞孫公公記掛。”林盡染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繼而問詢,“孫公公是否知曉,晏如可曾奉詔審訊王翮?”
“宴如?”孫蓮英左手輕輕抬起林盡染斟灑的酒壺,蹙眉迴道,“知曉王翮一事的人可不多。宴如何德何能?”
“孫公公可聽聞,王翮今日已死在牢房!還是當著我的麵,為人射殺當場!”
元瑤雖為任來風之女,她若倒戈,不過是聽到些旁枝末節的消息,尚且還是王翮和薛乾奉命,‘費盡心機’透露給她的。稍略核心秘辛她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觸及,遑論知曉此名。
“她很信任你!”
王翮牙根漸漸咬緊,言辭聽來像是在陳述事實,可細品倒頗有些狐疑的意味。
“林某將元瑤帶到你麵前,還特地尋來醫師替你診治。王翮,你應該很清楚,我是來幫你的。”林盡染湊上前,目光凜凜地注視著他。
過了好一陣,王翮方才冷笑一聲,“王某不知該如何稱唿你才對。是林禦史?還是從哪裏冒出來的雜碎!妄圖用這三個字就從我口中套話,簡直癡人說夢!”
“二層,是供姨母的休憩之處;三層,有姨母珍藏的典籍。王翮,還需我說得更清楚嗎?”
王翮微微垂下眼簾,又逐漸靠牆閉目,一動不動。
‘姨母?眼前這位元瑤的夫君稱唿趙姝玉為姨母!’王翮表麵上神色巋然不動,可心中早已是似海翻騰。
趙姝玉是何人,他也不甚了解,隻知南海與長安往來書信上的落款就是趙姝玉,至於是否真為淑貴妃的芳名,根本無從知曉。而林盡染口中所說的地方,應該就是積善寺的寒園。王翮暗暗自嘲,他們哪有這般信任,能有幸窺見二層和三層是何景象。
可從貴人對元瑤的悉心照料來看,她這夫君若喚一聲姨母也是在情理之中,加之他方才所描述寒園那座閣樓二三層的光景,似並非是無的放矢。
“所幸你先前老實交代韋儼之死的真相,如今我與韋太師的關係日漸親近。不過······”
“不過什麽?”王翮霍然睜開雙眸,神色激動。
“如今長安的局勢瞬息萬變。薛乾已不知所蹤,現有他的胞弟薛坤接替他在攬月樓的一應事宜。王翮,你心裏清楚,當初為何要拆離你與薛乾的賬本,分而治之。自你關押天牢,薛乾獨攬一應事務。如今,又冒出個薛坤,他們兩兄弟若是······我可聽說,薛坤與趙三公子可是親近的很呐!”
林盡染對趙佑承不甚了解,但在江寧時,千金閣既歸屬於他,那薛坤應該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大業未成,這狗雜碎倒先認起了主!呸!”王翮捶牆怒啐一聲,繼而皺眉道,“你既與貴人如此相熟,又何須來問我?”
林盡染並沒有看向他,徐徐轉身落座,語音中帶了幾分嘲弄,“看來東家神誌清醒的很,不像是得了癔症。”
王翮登時一聲長笑,良久方幽幽道,“有些人想讓我死,卻又不得不讓我活著。前些時日不過是遭閹人使了些手段,故而不得不裝瘋賣傻。”
林盡染拊掌輕笑,“果真是塊硬骨頭。”
可話音一頓,他又恢複一臉正色,身子微微前傾,肅聲道,“但城外事宜,若是悉數交托薛乾手中,姨母在長安城中的布局豈非受人掣肘。兄弟間的情誼,有時貌合神離,有時卻固若金湯。大業未成,王翮,你也不想出任何差錯吧?”
“你還打算詐我?”
王翮仍堅守心中的最後一絲防線。倘若薛乾當真接替他的一應事務,就再無法像他先前那般長時間駐守在長安。往返城內城外勢必會暴露行蹤,而薛乾就隻能選擇‘銷聲匿跡’。
林盡染從懷中摸出一小塊方方正正的木板,中間夾層很顯然是有一層深灰的‘泥土’粘連,他將木板交予元瑤,示於王翮眼前,沉聲道,“你看這是什麽?”
“寒···寒土!”王翮瞪大了雙目,一眼便識得夾層之間的物什。
林盡染並未理會這微不足道的差異,宋韞初早已說過她也不清楚此等罕物的具體來曆,稱謂上稍有出入也算不得甚。
“王翮,我說過,我是來救你的!難道你就不想親眼看見,南越如何成就大業?這不是你夢寐以求的嗎?”
林盡染的語音似夢魘般縈繞在他耳邊,這幾是每個南海‘有誌之士’的夢想,或可說是執念。
王翮臉色慘白,喃喃道,“對···南越大業可成!大業必成!我要親眼看見主人登上至尊寶座!”
宋韞初麵色有些不自然,鼻腔中霎時湧入一股微不可察地氣味。可在路途中,林盡染早已囑咐,若非替王翮診治,涉關醫理,其餘隻當是聽不見、看不見,未免出現閃失。
然這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令她下意識地脊背一涼,不由地扽了扽他的衣袍。
“茅津渡!”王翮稍稍頓了頓,話音頗為肯定,“薛乾定在茅津渡。江南的‘三一’······”
“歘!”一陣破空聲驟起。
箭矢幾是擦著宋韞初的發絲穿過,直直地紮進王翮的頭顱,強大的衝擊力致使他猛然撞在牆壁上。
“嘭!”
林盡染登時縱身而起,一聲暴喝,“誰!”
隻聽得一聲空蕩的迴響,夾雜著淩亂的腳步聲。再欲看清時,甬道口已有一道殘影掠過!
“追!”
三人推開牢門,快步向外奔去,但元兇早已不見蹤影。
未多時。內牢大門開了又關,隻聽得幾聲鐵鏈聲響,王翮的屍身緩緩抬出天牢。
牢頭和幾名值守的獄卒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垂首不敢言語。原以為伺候的已是盡心竭力,不承想,大牢之中竟還暗藏一惡徒!所幸當場射殺的僅是那瘋子一人,可即便如此,也難逃失察之罪。
牢頭連連叩頭,“林禦史,小人當真不知啊!借小人幾個膽也不敢窺聽您審訊罪囚呐。方才···方才我等皆在值房飲酒,未曾注意有誰出沒。故而······”
林盡染蹲下身子,捏住王翮的手腕,見他指甲前緣已近翻卷、折斷,甲床盡數彌漫著暗沉的血漬。無怪他起先見到宋韞初的銀針有些許的抵觸,想來已有人刑訊逼供,‘死太監?會是哪個太監!’他不禁暗暗猜想。
“在此之前,還有誰來看過他?”
“沒···沒有!”牢頭顫聲道。
林盡染語音中有幾分不耐,“想清楚再迴話!”
牢頭幾是要將頭磕破,“小人當真不知啊!林禦史明鑒!”
是時,褚侍郎急匆匆地小跑奔來,連忙躬身揖禮,語氣略喘,“褚某在路上聽說地字乙號的罪囚遭人射殺,林禦史可有恙?”
林盡染抬起王翮的手背,沉聲道,“既然牢頭和獄卒不能給個說辭,怕也隻有褚侍郎能給個交代!私自用刑,刑部是奉了誰的令?地字號牢房無端出現來曆不明的惡徒,刑部大牢竟無一人察覺,今日若不分說清楚······”
褚侍郎連連賠笑,“是是,林禦史見恕。”
繼而又向身後的獄卒吩咐道,“還不趕緊抬上來?”
林盡染等人眼睜睜地看著獄卒抬上一副擔架,鮮紅的血慢慢滲透白布,依舊溫熱滾燙。
死得很新鮮!
林盡染一言不發,死死地盯住褚侍郎!這幾是在拿他們當猴耍!無論此人是否為射殺王翮的元兇,刑部大牢安連能一個惡徒都製服不得?
褚侍郎拱了拱手,語音略有歉意,“林禦史,刑部本該擒住這惡賊,奈何他負隅頑抗,刑部也折損了不少人。我等固然能生擒,但付出的代價怕是難以計量。無奈之下,隻能誅殺此賊!若林禦史怪罪,盡可將刑部吿至禦前,我等聽憑陛下處置!”
“用刑,也是你們刑部的意思?”
褚侍郎高高拱手,“林禦史慎言。我等皆效忠陛下,若無諭旨,怎敢私自用刑。早前林禦史與韋太師來過一迴刑部,興許是收獲寥寥,陛下不甚滿意。故而降下諭旨,遣孫晏如孫公公前來審訊!我等不過是奉命辦事。”
“好,好的很呐!”
林盡染幾是快咬碎牙,王翮將將招供出薛乾的下落,唯一的線索就是茅津渡,還未說完便遭滅口。如今卻‘雙雙’死無對證,縱然再進宮麵聖,又該以何名目質問。
王翮之死若是放在尋常,林盡染定然將悉數緣由歸咎於攬月樓的殺人滅口,然整整兩年都未有舉措,隻在今日動手,未免太蹊蹺了些。
故而,他不得不揣度另一種可能,皇帝陛下是否有充足的理由殺害王翮,隻因他道出了‘茅津渡’!但王翮顯然未將話說完,臨了前說出‘江南的三’,這‘三’會對應何物什,亦或是地名?
在一聲聲‘林禦史’的稱唿中,林盡染與二女走下天牢外的台階,步履越來越慢,眉宇之間盡是疲累之色。
“你不打算在皇帝陛下麵前告他一狀?”宋韞初暗暗不悅,雖不知前因後果,但顯然那褚侍郎是在刻意隱瞞。
“終歸是死無對證,他不過領個失察之罪。王翮雖未定下罪名,但入了刑部大牢就已是罪囚。褚侍郎頂多挨頓斥責,領幾下板子,罰些俸祿。他若事後報複,苦的還是那些獄卒。”
元瑤心思靈醒,看出林盡染當下心事忡忡,故而暫未多言。
無論是凍土還是寒土,王翮既識得此物,勢必有所聯係,但射殺他的惡徒明顯對凍土毫不在意,反而是在說起‘茅津渡’時動手,說明幕後元謀隻想知道薛乾的下落,亦或是不想讓旁人知曉他的下落。
誠然,前者更站得住腳跟。
林盡染停下腳步,迴頭看了看刑部大牢的陰沉門庭,又抬眸看向宋韞初,“適才宋姑娘是想告訴我,牢房裏還有其他人?”
林盡染被扽住衣袍的一瞬,身子稍稍偏了幾分,縱然箭矢也不會傷及。
宋韞初微微皺了皺眉,“起先我也沒聞到,牢裏氣味很雜,很亂。我僅嗅到細微的差別。”
躲在暗處的人,僅是稍稍抬手,彎弓搭箭,因此引起空氣的流動,如此宋韞初便識別到微不可察的氣味湧動。這番話聽起來很玄,可她實實在在的感官到了。難道真不是狗鼻子嗎?
‘明園、林府,兩處主屋皆有凍土!這是該讓我信誰呢?’林盡染暗自苦澀,事態到了這個情勢,大略已能印證心中所疑,可若不將真憑實據擺在麵上,他又難以咽下這口氣!
元瑤見他神色怔忡,柔聲問詢,“夫君可要走一道茅津渡?”
愈發接近真相,似乎愈是難以接受!
林盡染自嘲的一笑,搖頭,“他們怕是早已派人。”
遲怔片刻,又似改變心意,“但既答應宋姑娘要去一道大寧縣,相請黎老。水路途徑茅津渡,正好過去瞧瞧。想來他們短時間內要找出薛乾,也絕非易事。”
元瑤知他並非是會輕易退縮之人。況且此事幹係重大,若不調查個水落石出,料想今後難以入眠的不僅是林、李兩家人。
繼而問詢,“夫君可還要進宮?”
“去!”林盡染重重地點了點頭,稍稍斟酌一番後,語氣略緩,“無論是誰要殺害王翮,方才的消息想來已傳出刑部大牢。我本就晚了半日腳程,再遲上片刻又有何妨。”
林盡染先將二女送迴府,又馬不停蹄地往皇宮趕,卻聽文英殿的內侍迴複,稱陛下與皇後正在東宮訓導太子,今日怕是不得空。
剛欲動身離去,孫蓮英緊趕慢趕地追上他的步子,笑容晏晏道,“林禦史。”
“孫公公,您不在陛下身邊侍奉?”
“陛下正在訓話,雖不得空,但聽聞林禦史進宮,還是遣老奴前來相陪。若有甚要緊事,老奴也好及時迴稟。”
林盡染展顏一笑,“不若去酣醑閣小酌幾杯。上迴的事,染之還未及感謝孫公公。”
“喲!老奴卻之不恭了!”孫蓮英攏了攏手,繼而又說了一番謙辭,“然也沒幫上甚。宋姑娘可願進太醫署?”
“她呀!宋姑娘仍是一副孩童心性,昨日這個主意,今日那個主意。日間才說,想將黎老先生接到長安,準備再開間醫館。”
孫蓮英急忙接過話茬,“黎老先生也要來京城?”頓覺語氣急了些,緊接著訕訕一笑,“昨日還聽林禦史說,宋姑娘要迴龍泉照料黎老,駁了太醫署的招攬;今日又說要開辦醫館。倒真教老奴糊塗了!”
林盡染抿唇輕笑,“要不說她是孩童心性呢。興許明日又變了卦。孫公公先請,待到了地方,邊喝邊敘!”
車駕轔轔轆轆地抵至酣醑閣門外,惹來不少人注意。
一位是朝廷新貴,一位是皇帝身邊的近侍太監,雖鮮有同進出酣醑閣,可一旦齊齊出沒,縱然掌櫃忙的不可開交,也得放下手中活計,出門親迎。這等人物若是要個雅間,定得將兩邊的屋子都騰空出來。
“林禦史箭傷初愈,小酌即可。若是傷了身子,老奴可不好向林夫人交代。”孫蓮英的語音中甚是體貼。
“區區小傷,還勞孫公公記掛。”林盡染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繼而問詢,“孫公公是否知曉,晏如可曾奉詔審訊王翮?”
“宴如?”孫蓮英左手輕輕抬起林盡染斟灑的酒壺,蹙眉迴道,“知曉王翮一事的人可不多。宴如何德何能?”
“孫公公可聽聞,王翮今日已死在牢房!還是當著我的麵,為人射殺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