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川驛館內的大小官員從未覺得光陰如此煎熬,見屋內的醫師紛紛被崔秉誌趕出來的那一刻,心幾乎是提到了嗓子眼,偏生院門口有禁軍保守,實在無法入內。
聽那些醫師迴稟,是那黎書和的弟子正在醫治。饒是老神仙聲名在外,但其學生能有何手段,何況還是個女醫,心頭一沉,可當下也隻能將希望寄托在這小姑娘身上。
宋韞初與那禁軍配合,緩緩將林盡染平躺在榻上,見血已有止住之態,踱步至水盆前盥洗手上的血漬,不緊不慢道,“老頭兒,迴去歇著吧。他總算是命大,箭矢若再偏上一兩寸,怕是神仙難救。隻是眼下你就算看出花兒來,他也沒法立刻蘇醒。”
一向涵養極佳的崔秉誌礙於林盡染昏迷未醒,尚需醫師救治,不能發作。眼前這姑娘實在膽大了些,也忒無禮了些。
“不知宋姑娘何時拜入黎老神仙門下?”
宋韞初撇了撇嘴,“腐儒就是腐儒,有話總是拐彎抹角。”
“你······”崔秉誌漲紅著臉,勉力將罵辭咽下。不承想有朝一日竟被稱作腐儒。
“小老頭來了,你自己問他。”宋韞初一麵慢慢拾掇器具進藥箱,一麵似是迴應他的疑問,“小老頭救他是因為不忍心外頭那麽多人給他陪葬;我救他是看他模樣長得俊俏,心腸也算不錯。話說迴來,老頭兒,你是博陵的崔秉誌吧?”
崔秉誌稍稍怔了怔,本有些焦灼不安的心,倒是被她三言兩語逐漸撫平,“正是。”
“聽聞崔家家主脾氣古怪,今日一見,卻也不過如此。”
“呀呀呀!”崔秉誌積壓了半日的疲累和憂懼,終於噴發出來,“你個小夯貨!要不是看你對染之有救命之恩,老朽非要教訓教訓你!”
宋韞初抿了抿唇角,登時起身把住他的手腕,“年歲大了,若是什麽都淤堵在心裏,反倒是不痛快。一會兒我給你開個方子,抓點藥好好調理調理。喝完就早些迴去歇著吧!”
崔秉誌本有些掙紮,但聽她如此說來,反是暗暗吃驚,繼而心頭湧起一陣酸楚和慚愧,這小姑娘雖屢屢出言不遜,可心地比那些隻會虛與委蛇之輩還要良善許多。
趁他怔神間,宋韞初將兩個方子遞上,“這副是給你調理用的,這副是給林禦史的,外頭那麽多人,你隨意挑揀一個去抓藥吧。”
驛館內寂靜無聲,廊下的燈在夜色中靜靜地亮著。偶有風來,燭火微微顫動,明明暗暗,如水波般起伏。
直至夜半子時,驛館門前響起轔轔轆轆的車馬聲,數騎快馬緊隨而至,一位青衣老者在禁軍的簇擁下步入驛館。隻見他五尺有餘,鶴發童顏,步伐還算穩健。
郡太守雙眼瞪得像銅鈴,即便是這個時辰,也未有心思入睡。見來者正是黎老神仙,趕忙上前相迎,嗓音有些喑啞,“黎···黎老神仙······”
黎書和微微頷首,匆匆迴禮,便徑直往院內而去。既是為世人尊稱為老神仙,自然有他的傲氣。
推開房門,屋內的燈光傾瀉而出,但見愛徒靠在榻邊連連打著哈欠。
“小老頭來的還挺快!身子骨沒顛散架吧?”宋韞初緩緩起身,抻了抻懶腰,稍稍褪去些睡意。
“你也老大不小了,還這般沒規矩。”黎書和語氣中並無嗔怪之意,更多的還是寵溺。上前稍稍把了把脈,撫了撫胸口的傷勢,斜睨一眼身後的宋韞初,“你拔的箭?”
“自然是我。”
“你啊你。若是真出了差池,你又該如何自處?”
“那群庸醫遲遲不敢動手,隻能我來咯。我瞧了,險些傷及髒腑,若是再拖延下去,血都快流幹了。況且,小老頭,就你這歲數,若要替他拔箭,你的手指不定還沒我穩呢。”
“你!”黎書和剛抬起手,卻又倏然放下,隻有他知曉這般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這小徒弟根本沒有嚐試過給活人拔箭,若是一不留神,真鬧出人命······現下想起來仍不禁有些後怕。
“這小子底子好,被你這般折騰還沒死,也算福大命大。”
“我剛替他把過,脈象穩定。若明日能穩住,要不了兩日能蘇醒。”
黎書和深吸一口氣,默默撚著胡須,“罷了,我二人輪流值守。務必保證此人平安離開龍泉。”
可這番話落在宋韞初的耳朵裏倒是另一個意思,她登時斂去笑意,蹙眉問道,“小老頭,出了龍泉你就不管了?”
“他傷愈後,自有院外的禁軍看護送迴長安,何須我等保護?”黎書和微微愣了愣,轉念一想這小丫頭不對勁,挑了挑眉問道,“怎的,你要和他一同迴長安?你可是答應了小老兒要養老送終的。”
宋韞初的眼睛咕溜溜地一轉,上前扽了扽他的衣袍,“你這小老頭,幾年前就說快死了,想著落葉歸根便隱居在那山溝溝裏。如今我瞧你康健的很,恰巧他傷勢未愈。若是急著迴長安,我總該照看他吧。倘若別人說起,小老頭的徒弟醫術不精,治死了人,不也是砸了你黎老神仙的招牌?”
“你還記得你是我徒弟,這胳膊肘都快拐到長安城了。”黎書和垂眸看了眼林盡染,沉思片刻方道,“罷了,此人是上柱國的女婿。若真在你我手裏出了差錯,北境軍怕是要掘開小老兒的墳。”
“這麽說,小老頭,你是同意我去長安城玩了?”宋韞初眼眸一亮,幾是興奮地跳起來。
“你別高興的太早。他若是活下來,你才能去長安。這位林禦史能自由進出皇宮,托他替你傳個話,去見見太常寺那幾位師兄師姐。倘若要留在長安城裏謀個活路,太醫署是個好去處。”
宋韞初瞬間麵容一垮,蹲坐在榻邊,露出一副懨懨之色,撇嘴道,“小老頭,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若是進了皇宮,指不定哪天說錯話,就掉了腦袋。”
黎書和點了點她的腦袋,“總算你還有自知之明。”可話音一頓,沒忍住輕歎一聲,語氣略緩,“小老兒還有幾年好活呢。你在醫術上天份極佳,是塊學醫的好料子。但世間偏見和誤解由來已久,豈是朝夕就能更改。若是在民間行醫,又有誰肯真的信你。小老兒不是真神仙,也不能一直看護你······”
這話越說越傷感,黎書和自覺氣氛哀沉,俄而換上一副笑顏,“記得去了長安要安分守己,少說多看。對你師兄師姐都客氣些,別沒大沒小的。皇宮裏是枯燥了些,若實在不願待,便去濟世堂謀個差事,到底是條活路。”
黎書和雖未親見宋韞初是如何救治這位林禦史,但若無禁軍一路相送,還有自己這塊老神仙的招牌,日後怕是誰會信這年紀輕輕的姑娘有通天的醫術。膽大、心細、手巧,最重要是還有一顆仁心,捫心自問,將來這小徒弟的成就不比他差。
如今已至期頤,再無心奔波,除卻龍泉郡的大小官吏知曉他隱居在大寧縣,旁人還以為他在雲遊四方呢,這一份恩情他也是要還的。
“小老頭,你是想騙我留下,給你養老送終,故意編些話誆我的吧?”宋韞初沒好氣地冷哼一聲,又伏在床榻邊忍住感動,竭力使話語平靜,“今日我累了,小老頭你先值上一兩個時辰。”
可她略微起伏的肩膀又怎能瞞得過黎書和。隻見他剛抬起蒼老的手,欲安撫這關門弟子,卻又想起她是個嘴硬的孩子,高高懸起的手緩緩放下,眼底藏著幾分不舍,話語不露下風,“小老兒年事已高,怎挨得住兩個時辰?一個時辰後,你來替我。”
“呸。不要臉!”
既是林盡染的脈象逐漸平穩,黎書和也不忍那些大小官吏在外熬上一宿,出門交代了幾句,總算是將他們先哄迴去休息了。
聽那些醫師迴稟,是那黎書和的弟子正在醫治。饒是老神仙聲名在外,但其學生能有何手段,何況還是個女醫,心頭一沉,可當下也隻能將希望寄托在這小姑娘身上。
宋韞初與那禁軍配合,緩緩將林盡染平躺在榻上,見血已有止住之態,踱步至水盆前盥洗手上的血漬,不緊不慢道,“老頭兒,迴去歇著吧。他總算是命大,箭矢若再偏上一兩寸,怕是神仙難救。隻是眼下你就算看出花兒來,他也沒法立刻蘇醒。”
一向涵養極佳的崔秉誌礙於林盡染昏迷未醒,尚需醫師救治,不能發作。眼前這姑娘實在膽大了些,也忒無禮了些。
“不知宋姑娘何時拜入黎老神仙門下?”
宋韞初撇了撇嘴,“腐儒就是腐儒,有話總是拐彎抹角。”
“你······”崔秉誌漲紅著臉,勉力將罵辭咽下。不承想有朝一日竟被稱作腐儒。
“小老頭來了,你自己問他。”宋韞初一麵慢慢拾掇器具進藥箱,一麵似是迴應他的疑問,“小老頭救他是因為不忍心外頭那麽多人給他陪葬;我救他是看他模樣長得俊俏,心腸也算不錯。話說迴來,老頭兒,你是博陵的崔秉誌吧?”
崔秉誌稍稍怔了怔,本有些焦灼不安的心,倒是被她三言兩語逐漸撫平,“正是。”
“聽聞崔家家主脾氣古怪,今日一見,卻也不過如此。”
“呀呀呀!”崔秉誌積壓了半日的疲累和憂懼,終於噴發出來,“你個小夯貨!要不是看你對染之有救命之恩,老朽非要教訓教訓你!”
宋韞初抿了抿唇角,登時起身把住他的手腕,“年歲大了,若是什麽都淤堵在心裏,反倒是不痛快。一會兒我給你開個方子,抓點藥好好調理調理。喝完就早些迴去歇著吧!”
崔秉誌本有些掙紮,但聽她如此說來,反是暗暗吃驚,繼而心頭湧起一陣酸楚和慚愧,這小姑娘雖屢屢出言不遜,可心地比那些隻會虛與委蛇之輩還要良善許多。
趁他怔神間,宋韞初將兩個方子遞上,“這副是給你調理用的,這副是給林禦史的,外頭那麽多人,你隨意挑揀一個去抓藥吧。”
驛館內寂靜無聲,廊下的燈在夜色中靜靜地亮著。偶有風來,燭火微微顫動,明明暗暗,如水波般起伏。
直至夜半子時,驛館門前響起轔轔轆轆的車馬聲,數騎快馬緊隨而至,一位青衣老者在禁軍的簇擁下步入驛館。隻見他五尺有餘,鶴發童顏,步伐還算穩健。
郡太守雙眼瞪得像銅鈴,即便是這個時辰,也未有心思入睡。見來者正是黎老神仙,趕忙上前相迎,嗓音有些喑啞,“黎···黎老神仙······”
黎書和微微頷首,匆匆迴禮,便徑直往院內而去。既是為世人尊稱為老神仙,自然有他的傲氣。
推開房門,屋內的燈光傾瀉而出,但見愛徒靠在榻邊連連打著哈欠。
“小老頭來的還挺快!身子骨沒顛散架吧?”宋韞初緩緩起身,抻了抻懶腰,稍稍褪去些睡意。
“你也老大不小了,還這般沒規矩。”黎書和語氣中並無嗔怪之意,更多的還是寵溺。上前稍稍把了把脈,撫了撫胸口的傷勢,斜睨一眼身後的宋韞初,“你拔的箭?”
“自然是我。”
“你啊你。若是真出了差池,你又該如何自處?”
“那群庸醫遲遲不敢動手,隻能我來咯。我瞧了,險些傷及髒腑,若是再拖延下去,血都快流幹了。況且,小老頭,就你這歲數,若要替他拔箭,你的手指不定還沒我穩呢。”
“你!”黎書和剛抬起手,卻又倏然放下,隻有他知曉這般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這小徒弟根本沒有嚐試過給活人拔箭,若是一不留神,真鬧出人命······現下想起來仍不禁有些後怕。
“這小子底子好,被你這般折騰還沒死,也算福大命大。”
“我剛替他把過,脈象穩定。若明日能穩住,要不了兩日能蘇醒。”
黎書和深吸一口氣,默默撚著胡須,“罷了,我二人輪流值守。務必保證此人平安離開龍泉。”
可這番話落在宋韞初的耳朵裏倒是另一個意思,她登時斂去笑意,蹙眉問道,“小老頭,出了龍泉你就不管了?”
“他傷愈後,自有院外的禁軍看護送迴長安,何須我等保護?”黎書和微微愣了愣,轉念一想這小丫頭不對勁,挑了挑眉問道,“怎的,你要和他一同迴長安?你可是答應了小老兒要養老送終的。”
宋韞初的眼睛咕溜溜地一轉,上前扽了扽他的衣袍,“你這小老頭,幾年前就說快死了,想著落葉歸根便隱居在那山溝溝裏。如今我瞧你康健的很,恰巧他傷勢未愈。若是急著迴長安,我總該照看他吧。倘若別人說起,小老頭的徒弟醫術不精,治死了人,不也是砸了你黎老神仙的招牌?”
“你還記得你是我徒弟,這胳膊肘都快拐到長安城了。”黎書和垂眸看了眼林盡染,沉思片刻方道,“罷了,此人是上柱國的女婿。若真在你我手裏出了差錯,北境軍怕是要掘開小老兒的墳。”
“這麽說,小老頭,你是同意我去長安城玩了?”宋韞初眼眸一亮,幾是興奮地跳起來。
“你別高興的太早。他若是活下來,你才能去長安。這位林禦史能自由進出皇宮,托他替你傳個話,去見見太常寺那幾位師兄師姐。倘若要留在長安城裏謀個活路,太醫署是個好去處。”
宋韞初瞬間麵容一垮,蹲坐在榻邊,露出一副懨懨之色,撇嘴道,“小老頭,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若是進了皇宮,指不定哪天說錯話,就掉了腦袋。”
黎書和點了點她的腦袋,“總算你還有自知之明。”可話音一頓,沒忍住輕歎一聲,語氣略緩,“小老兒還有幾年好活呢。你在醫術上天份極佳,是塊學醫的好料子。但世間偏見和誤解由來已久,豈是朝夕就能更改。若是在民間行醫,又有誰肯真的信你。小老兒不是真神仙,也不能一直看護你······”
這話越說越傷感,黎書和自覺氣氛哀沉,俄而換上一副笑顏,“記得去了長安要安分守己,少說多看。對你師兄師姐都客氣些,別沒大沒小的。皇宮裏是枯燥了些,若實在不願待,便去濟世堂謀個差事,到底是條活路。”
黎書和雖未親見宋韞初是如何救治這位林禦史,但若無禁軍一路相送,還有自己這塊老神仙的招牌,日後怕是誰會信這年紀輕輕的姑娘有通天的醫術。膽大、心細、手巧,最重要是還有一顆仁心,捫心自問,將來這小徒弟的成就不比他差。
如今已至期頤,再無心奔波,除卻龍泉郡的大小官吏知曉他隱居在大寧縣,旁人還以為他在雲遊四方呢,這一份恩情他也是要還的。
“小老頭,你是想騙我留下,給你養老送終,故意編些話誆我的吧?”宋韞初沒好氣地冷哼一聲,又伏在床榻邊忍住感動,竭力使話語平靜,“今日我累了,小老頭你先值上一兩個時辰。”
可她略微起伏的肩膀又怎能瞞得過黎書和。隻見他剛抬起蒼老的手,欲安撫這關門弟子,卻又想起她是個嘴硬的孩子,高高懸起的手緩緩放下,眼底藏著幾分不舍,話語不露下風,“小老兒年事已高,怎挨得住兩個時辰?一個時辰後,你來替我。”
“呸。不要臉!”
既是林盡染的脈象逐漸平穩,黎書和也不忍那些大小官吏在外熬上一宿,出門交代了幾句,總算是將他們先哄迴去休息了。